預測科學
預測科學
目錄
本書創造性地提出把未來研究活動作為未來學研究對象的主張,以解決國際上懸而未決的未來學核心問題——尚非實際存在的未來能否成為一門學科的研究對象,並構建了有關未來研究活動和未來預測活動的規律、理論和應用等方面的系統科學體系,在國際上獨樹一幟。它還展望了預測科學的發展趨勢,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原理和預測科學的內在聯繫,以及預測科學在政府、企業、教育、文化各部門的決策、管理、規劃、計劃、發展戰略制訂,及其在經濟、社會、科技、環境、軍事等領域中的實際應用。
本書出版后,在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對完善未來學的學科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我國未來學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發展進程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目錄
序言第一篇 概論第一章 什麼是預測科學第一節 預測和預測科學的概念第二節 預測科學和預測活動規律第三節 預測科學的性質和特點第四節 預測科學的研究對象第五節 預測科學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預測科學形成的歷史背景第一節 時間上的巨大差距第二節 人類豐富的預測實踐第三節 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變化第四節 科學的邏輯發展第三章 現代預測活動和預測科學的蓬勃發展第一節 西方的預測活動和預測科學研究第二節 蘇聯東歐和發展中國家的現代預測活動和預測科學研究第三節 現代預測活動和預測科學研究在我國的發展第二篇 預測論第四章 預測論的理論和方法論基礎第一節 預測論的辯證唯物主義基礎第二節 預測論的現代科學基礎第五章 預測的類型、形式和結構第一節 預測活動的兩種基本類型第二節 預測活動的形式第三節 預測活動的結構第六章 預測的原理、依據和程序第一節 預測活動的基本原理第二節 預測活動的依據第三節 預測活動的程序第七章 技術和方法第一節 利用專家進行預測的方法第二節 特爾斐預測技術第三節 用類比推理進行預測的方法第四節 通過趨勢外推進行預測的方法第五節 運用系統分析進行預測的方法第六節 其他預測方法第八章 結果、評價和社會功能第一節 預測的結果和評價第二節 預測的社會功能第三篇 預測科學的應用第九章 預測科學的應用領域和分支學科第一節 社會預測和社會預測學第二節 經濟預測和經濟預測學第三節 科學預測和科學預測學第四節 技術預測和技術預測學第五節 軍事預測和軍事預測學第六節 十大應用課題第十章 世界新的技術革命和預測科學的未來第一節 世界新的技術革命形勢第二節 圍繞新技術革命開展的各種預測活動第三節 迎接新技術革命的挑戰第四節 預測科學的未來後記精彩文摘預測科學是從兩個基本方面,即理論方面和應用方面,來開展對上述具體對象的研究的。理論方面的研究,也可以稱之為預測論研究,其中包括預測的理論和方式、方法。應用方面的研究,則探索預測的理論和方法在各個領域應用的特殊規律。在本書後面的章節中,將用較大的篇幅來闡述預測科學中的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為了說明什麼是預測科學,這裡先向讀者介紹一下它的研究對象的基本輪廓。理論研究即預測論研究,探討有關預測活動理論、方法論和技術方法方面的問題,其中包括:(1)預測論基礎;(2)預測的形式和分類;(3)預測結構;(4)預測原理;(5)預測程序;(6)預測依據;(7)預測方法;(8)預測結果;(9)預測的社會功能;(10)預測的評價;等等。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世界觀,人們從事預測活動的根本指導思想也不同。預測論基礎方面的研究,在於確立預見事物變化的基本理論。對無產階級來說,預測論基礎的研究,就是研究如何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來指導預測工作,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基本預測觀。同時研究如何不斷吸取現代科學成果,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預測論。由於人類的預測活動總是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和不同的領域中進行,因此預測活動的類型和形式也就不同。例如,有唯心主義的預測,有唯物主義的預測;有個人進行的預測,也有集體進行的預測;有探索性預測,也有規範性預測;有宏觀、微觀預測;還有短期、中期、長期預測;有定性預測,也有定量預測。按領域歸類有社會預測、經濟預測、科學預測、技術預測、軍事預測等等。此外,根據各個領域預測活動具體對象的不同,還可以分為人口預測、能源預測、糧食預測等單項預測。有些預測,例如全球預測,涉及的對象較多,則稱為綜合預測。對預測活動的類型和形式的研究,目的在於了解不同的社會和歷史條件下進行的各種預測的性質、特點和特殊規律,並對形式繁多的預測方式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對預測結構的研究,在於尋找和揭示預測活動各個組成部分(如預測者、預測對象、預測依據、預測手段、預測結果)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各組成部分在結構中的地位,以尋求預測的最佳結構。
![預測科學](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2/ma201dd23d98d2d78b0a453c11d8c8df2.jpg)
預測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