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拾祿
周拾祿
周拾祿(1897—1979),稻作學家。他開創水稻地方品種鑒定,為我國水稻品種改良打下了基礎;30年代曾大力促成湘米銷粵以應備戰需要;提出粳稻起源新假說受到了學術界重視。他克己奉公,筆耕不已,為發展我國水稻生產和科研做出了貢獻。
周拾祿,字再中,1897年8月15日出生於浙江省義烏縣佛堂鎮丹墟村。父親務農,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第二。童年時代,在村裡讀了一年私塾,12歲時赴金華求學。由於家境困難,不到兩年就輟學回家務農。
然而周拾祿好學之心不渝,15歲時考入公費杭州初級師範。三年畢業後到離家30餘里的東陽縣一個山村小學任教。三年後考入公費的南京高等師範(后改為東南大學農科),1921年畢業,到該校大勝關農業試驗場從事水稻試驗研究。從此,他的一生都獻給了水稻科研和教學事業。
1927年,東南大學改稱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周拾祿回校任助教,翌年任江蘇省農礦廳技士。時值日本經濟崛起,尤以水稻發展迅猛,單產為世界之冠。周拾祿深感自己知識貧乏,便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三年苦學,為他的學術生涯奠定了較好的基礎。1933年回國任中央大學農學院教授。1936年,全國稻麥改進所成立,他被任命為技正,主持水稻改良工作。那時廣東大米不足,多賴泰國、越南洋米接濟,而中日關係已很緊張,政府亟須利用粵漢鐵路將剩餘湘米運濟廣東。有人說,泰越之經營米業者,多為華僑,不吃洋米則一部分華僑生計將斷絕;也有人認為廣東人吃慣洋米,湖米品質較差,不合需要。於是,實業部派周拾祿赴粵調查,洽商湘米銷粵問題。周拾祿經過調查發現湘米成分複雜,品質良莠不一,建議實業部提高進口稅,減免省稅,降低運價,取締劣米入粵。在湖、粵兩省通力合作下,大量湘米入粵,既未見越泰華僑生計困難,也未聞湘米不適合廣東需要。為了做好這一工作,周拾祿又向實業部建議在湖南設立稻米檢驗所,取締摻水摻雜,實行稻米分級,獎勵好米。1937年,實業部批准周拾祿的建議,成立全國稻米檢驗監理處,任命趙連芳為處長,周拾祿為副處長。該處下設門湘米、贛米、皖米三省稻米檢驗所,並與農礦、交通、鐵路三部簽訂協議,為湘米銷粵、抵制洋米進口作出了貢獻。
那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周拾祿深感“民以食為天”的問題在當時尤為重要,曾發表《糧食加工與貯藏》、《糧食倉庫》和《稻米品質檢驗》三篇文章,為解決好糧食問題而大聲疾呼。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后,中央農業實驗所內遷,在後方几省設立工作站,周拾祿被調昆明任中農所云南工作站站長。在任期內,他的足跡踏遍雲南境內各地,著重調查雲南的水稻品種資源及其分佈,研究這些品種資源與東南亞各國之間的關係等問題,積累了許多科學資料。
水稻品種鑒定是1935年周拾祿在全國稻麥改進所任技正時制定的一項整理地方品種的辦法。抗戰前已在蘇、皖、贛、湘等省開始實行;抗戰後,又在西南各省實施。這是周拾祿將以前日本在台灣進行水稻品種整理的辦法移植到國內並加以補充、完善後提出來的。它是針對水稻品種優劣混雜,採用最快的辦法選優去劣,提高水稻生產的一項措施。他前後進行了7年,對中國水稻品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著名的中秈品種“帽子頭”、“中農4號”就是通過地方品種鑒定選育出來的。這項工作的要點見周拾祿在《正大農學叢刊》第一卷第二期發表的《水稻品種檢定之目的與方法》一文。
栽培稻的兩個亞種:秈稻和粳稻,其起源假說內外學者其說不一。丁穎說由野生稻演化為秈稻,再由秈稻演化為粳稻。國外不少學者同意這種看法,但周拾祿對此則另有說法。他從植物學、考古學、史學和地學等方面經過研究考證,對粳稻的起源得出如下結論:粳稻起源於中國;中國的江淮平原即巢湖流域到太湖流域的淮河、長江下游地區的穭稻、浮稻是原始類型的粳稻。它具長芒、褐殼或黑殼、容易落粒、米質不佳等特點,后經馴化成為栽培粳稻。江蘇省連雲港市雲台山麓的穭稻在50—60年代還是稻田自生自滅的雜草,普通存在於稻田之中,最後因精耕細作而基本滅跡。粳稻種植始於江淮平原,逐漸擴大至全國。這一論點引起水稻研究人士的注意。如今,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作所仍在研究之中。
1948年,周拾祿離開江西中正大學農學院后,回到南京中央農業實驗所任稻作系技正。時值解放戰爭迫近南京,中農所又一次分散內遷。周拾祿臨時受命接受留守任務。在此期間,他組織華興鼐、傅勝發、蔣德麒、俞履圻、湯玉庚等人保護中農所財產和試驗資料。周拾祿對所有留守人員說:“我們留下來就是準備與共產黨見面的”。而當時中農所還駐有一個團的國民黨軍隊。在留守人員的努力配合下,中農所完整無缺地回到了人民的手裡。南京解放后,中農所改建為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周拾祿任副所長。為了重振農業科學事業,他立即向有關領導單位提出要調回事先派駐、疏散到各省的科技人員和儀器設備,後來派駐在湖南和福建的科技人員陸續回到南京,參加華東農科所工作。
周拾祿在擔任副所長期間,華東農科所的工作規模、科研水平和各項成就都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從1954年起,他又兼任江蘇省農林廳廳長。這時,他把華東農科所的科學研究和江蘇省農林廳的生產領導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派出各種類型工作組下基層蹲點與生產結合開展調查研究。同時,經常與南京農學院聯繫,請教授專家下鄉指導,也派蹲點人員到學校作專題報告,提高師生的生產觀點。
在周拾祿擔任農林廳廳長期間,江蘇省積極推行耕作制度改革,包括徐淮地區的旱地改水田,里下河地區的“漚田改旱田”,太湖地區的單季稻改雙季稻,並在全省範圍內推行“秈稻改粳稻”。這些重大改革都是先由華東農科所與各地區農科所派出工作組,深入改制地區,邊調查,邊試驗,邊總結,逐步付諸實施的。據統計,全省“旱改水”面積1000萬畝,“漚改旱”800萬畝,“單改雙”1200萬畝,“秈改粳”在全省粳稻面積最大時達80%。這些改革促使全省農業生產登上了一個新台階。
周拾祿1951年參加九三學社,曾任該社南京分社副主委,第三、四屆中央委員。他還是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參與過第一、第二次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擔任過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學會理事,全國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理事等。不論擔任何種兼職,他總是一絲不苟,認真負責地工作。1957年,周拾祿被錯劃為右派。他身處逆境,並未因此而氣餒,曾對人說:“個人得失事小,主要是把事業發展起來,把稻作科學技術搞上去。”他與助手疏仁山一起收集20多種野生稻進行水稻細胞學方面的研究,親自做雜交,搬盆缽,並以忘我的筆耕來解除胸中的煩悶與痛苦。《稻作研究》和《稻作集論》兩大本著作,就是在被劃為右派的情況下編寫的。這兩本書介紹了1951—1960年間日本水稻科技動態,為當時我國水稻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文化大革命”期間,他被下放到六合縣定居后,更是抓緊時間著書立說。《稻作科學技術》一書就是在這段時間開始撰寫的。
1973年,他從六合縣調回南京,立即向當時負責糧食作物研究室工作的鄒江石提出:“我是老而不弱,病而不殘,要以有生之年把失去的時間追回來。”他對自己提出了要求,即晚年把國外數十年的稻作進展編譯成中文供後人借鑒;把自己數十年的稻作經驗寫出來給大家參考。他言必行,行必果,以非凡的毅力與病魔抗爭,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依然堅持《稻作科學技術》的撰寫。50萬字的巨著都是他親手製表、繪圖、謄寫。1979年12月,這位把全部生命和精力奉獻給農業教育和稻作科學事業整整58年的周拾祿與世長辭了。《稻作科學技術》也成為他的遺著而出版問世。
1941年夏季,周拾祿任江西中正大學農學院院長,1947年又兼任該校教務長。他熱愛農業教育,一心想把農學院辦好。曾寫文《夢遊新學府》表達其辦學的美好前景。他刻意聘請一批知名教授到學校任教,如黃齊望教植物病理,盛彤笙教授獸醫,馬大浦教林業等,以提高教學質量。他對學生的教育,除通過講課傳授專業知識外,還組織學生開展“農學會”活動,培養學生從事社會實踐的能力。
他支持學生的愛國活動。1942年上半年,訓導長朱希亮懷疑兩名學生是共產黨員,借故開除其學籍,引起了學潮。周拾祿據理力爭並得到校長鬍先驌的支持,終於使校方收回成命,並改聘了訓導長。1947年下半年,學生提出要自由競選學生會理事,周拾祿支持學生這一要求,結果16名進步學生當選,三青團、青年軍、青年黨方面的一些學生則落選。新學生會理事產生後向學校提出了若干改革要求,觸怒了校長林一民。林說新理事會是共產黨,揚言要採取壓制手段,又一次引起了學潮。當時周拾祿堅決站在學生一邊和理學院院長熊正理一道極力反對林一民誣陷、壓制學生的做法,受到了學生的擁護與愛戴。就這樣,校長林一民以暑假要周拾祿去廬山休養的名義,停聘了周拾祿。
文化大革命中,北京有個專案組來南京,要當時被隔離審查的周拾祿寫一份某某同志被國民黨特務捕獲的假證明。面對三日三夜不讓睡覺的車輪戰和手腳交加的威逼,周拾祿實事求是,不屈服於壓力,不誣陷好人,可謂大義凜然,一身正氣。
1957年初,農業部準備派一個農業考察團去日本,考慮到周拾祿是留學日本的農業專家,擬請周負責組團前往,那時,正當黨內開始整風,省委農工部要他留下幫助黨內整風。周拾祿考慮到改進所內工作重要,於是向農業部作了彙報就辭去了日本之行。
周拾祿本來吸煙喝酒,後來都戒了。未戒之前,常有人送煙送酒,都被他婉言謝絕。他在擔任華東農科所副所長和江蘇省農林廳廳長時,備有專用小車,但他從不私用。1956年,他的小兒子放寒假,下雪天帶行李想乘他的小車回家,周拾祿只同意帶行李,叫小兒子步行回家。公私分明,決不含糊。他的道德風範可用八個字概括,即“正直、寬厚、清廉、明理。”
1897年8月15日,生於浙江省義烏縣。
1921年,畢業於東南大學農科。
1922年—1927年,任東南大學大勝關實驗站技士。
1927年—1928年,任東南大學助教。
1928年—1931年,任江蘇省農礦廳技士。
1931年—1933年,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進修。
1934年—1936年,任中央大學農學院教授。
1936年—1941年,任實業部全國稻麥改造所技正,全國稻米檢驗監理處副處長,中央農業實驗所云南工作站站長。
1941年—1948年,任中正大學農學院院長、教務長。
1948年—1949年,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
1949年—1957年,任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江蘇省農林廳廳長。
1957年—1979年,任中國農科院江蘇分院研究員。
1979年12月28日,在南京逝世。
1 周拾祿.稻作研究.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3.
2 周拾祿.稻作集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3.
3 周拾祿.稻作科學技術.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