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陽市第三中學

湖南省岳陽市第三中學

湖南省岳陽縣第三中學,簡稱岳陽市三中,建於1901年。坐落於岳陽市岳陽樓區乾明司124號。屬於公立完全中學。學校佔地面積2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

學校簡介


始創於1957年,經歷半個世紀的滄桑風雨,經過幾代三中人的頑強拼搏,現已成為一所頗具規模、特色和影響力的全日制普通高中。2006年11月,已順利通過岳陽市示範性高中的驗收。

教學設施


湖南省岳陽縣第三中學有著110年歷史的岳陽市三中坐落在風景秀麗、碧波蕩漾的洞庭之濱。校園環境優美、綠樹紅花交相輝映,芳草萋萋、清麗怡人。學校有一流的設施:教學樓、辦公樓、體育館、宿舍樓鱗次櫛比,實驗室、語音室、美術室、電腦室、勞技教學操作室、圖書閱覽室、多媒體電化教學演播室等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一應俱全。

師資建設


學校共有3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2000人,在職教師160多人,其中高級教師38人,中級教師83人,省、市級骨幹教師22人。辦學100年來,岳陽市三中不斷探索辦學、育人之道,積澱了優良深厚的歷史傳統。學校堅持“誠樸、尚進、毅勇、創新”校訓,確立了“以人為本,以德治校”的管理思想,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學校管理嚴格,秩序井然,獲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高考成績二本錄取率連續翻番。學校大力發展體育特色,以射擊為代表的競技體育項目在我校蓬勃發展。

辦學成就


學校射擊隊在全國、省級比賽中摘金奪銀,共獲得獎牌幾十枚,並多次打破全國記錄。,學校加強了理論學習和研究,教師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400多篇。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我校共向大專院校輸送了3000多名合格新生,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有36人分別在美國、英國、德國、挪威、加拿大、日本等國的名牌大學進一步深造,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巴陵古城,洞庭湖畔,三中人自強不息、奮力拚搏,古老而年輕的岳陽市三中已成為岳陽市教育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學校文化


校訓:誠樸尚進毅勇創新
校歌:《奔向明天》
校風:求知求實自尊自強
教風:厚德厚學愛生愛業
學風:勤學勤問多練多思

歷史沿革


1901年—1949年
早在明清之際,外國傳教士就來岳開館傳教。1875年6月,亞夫·吉德抵達岳陽,舉教、興學、辦醫院。1901年秋天,傳教士海維禮之妻海光中博士在塔前街乾明寺創辦了“美立貞信女子學校”,並親任校長。美國著名學者阿瑟·維禮·卡麥門在《湖南傳教紀事》中載道“這是中國教會組建的第一所女校”。1922年,國民政府改革學制,更名為“岳陽私立貞信女子中學”,由中國人辦校,本國人任校長。這所學校在舊中國戰馬飛奔的年代,和中華民族一樣,也是顛沛流離,朝不保夕。1936年,日寇逼近岳陽,“女中”被迫舉校西遷,師生們在永綏縣城東一所破廟裡棲身施教。抗戰勝利后,鄧文珊校長帶領岳陽籍師生返岳續學。在校園滿目瘡痍的條件下,恢復了學校正常秩序,“Ziemer--memorialGirlsSchool”又矗立在岳陽人民的面前。
1949年—1978年
1949年7月,岳陽和平解放,“貞信”這所聞名遐邇的女子中學被人民政府接管,開始了她的新生活。“貞信女中”在長達近50年的歷史中,雖然處在狼煙滾滾的黑暗時代,道路坎坷,但卻開創了中國女子教育的先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了歷史性貢獻。解放后,“貞信女中”在董事長吳曉霞的領導下,由副董事長,新湖南建設中學副校長周岳森接管。1951年改“貞信女中”為長沙區立師範,1953年下期,隨著行政區劃的變更,又更名為岳陽師範,由秦文熙任校長。1953年秦調任湘潭師專,省教育廳任命知名教育人士文家駒任校長。直到1969年春季師範停辦為止。在這17年間,岳陽師範在時任領導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培養了一大批教壇精英,為岳陽乃至湖南的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78年至今
隨著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這所學校曾冠名岳陽縣城南中學、岳陽縣三中。直到1975年12月恢復岳陽市建制,學校才定名為岳陽市三中。1979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持續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結束,全黨工作已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緊跟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學校恢復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建立和健全了黨的組織、行政機構和共青團、工會等組織機構和團體,逐步走上了校長負責制的法制化軌道。學校各項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種管理機構的運行機制已全面啟動。恢復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屆高中兩年制畢業生參加高考,首戰告捷,取得了優異成績。改革不斷深入,要求不斷提高,人才不斷湧現。隨著學校“革委會”的消亡,一個黨總支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新體制應運而生,毛秉厚出任黨總支書記,張立人任副校長、校長。1994年後毛秉厚出任校長,1999年又兼任黨總支書記,於2004年被有關部門調任他職,由毛小平擔任校長。

校長何勇簡介


何勇,男,1962年9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2008年於首都師範大學研究生結業,198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1年被評為中學高級職稱,1984年畢業分配到岳陽市一中擔任團委書記,1985年調入岳陽市三中任團委書記,1991年開始任政教處副主任,主任,1997年任副校長,2004年任總支書記,2008年8月任校長、書記。
何勇校長在學生時代就是學生中的優秀骨幹,1984年8月作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畢業生分配到市一中工作,在工作中把專業理論學習和政治理論學習有機結合起來。1988年在湖師大進修政治教育專業,又於1992年在華中師大專修政教理論。2000年在首都師大研究生班畢業,2002年在市委黨校青年幹部班學習深造,持續學習使他的專業理論水平有突飛猛進的發展。何勇校長平時特別注重理論研究和總結,有20篇論文在國家、省級刊物上發表。何勇校長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來,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輔導員,岳陽市優秀團委書記,岳陽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岳陽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光榮稱號。
何勇校長多年來一直處在學校管理工作崗位上,特殊的經歷讓他累積了成熟的管理經驗,充滿了自我內在的實力,始終堅持“用現代理念治校,以人格魅力育人”,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辦學思想,把“快樂學習,和諧校園”作為學校奮鬥目標,積極探索教育發展新規律,努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20多年來,何勇校長以校為家,為了改變學校的面貌,他力盡艱辛,做了大量的工作。學校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先後投入了1000多萬元,興建了現代化的體育館,改建了學校運動場,拆除了兩棟危房,改造了校門,安裝了校園廣播系統,而且對圖書資料、電腦、多媒體設施都進行了增添、完善,開辦了寄宿部,添置了60多萬元的太陽能熱水器、床鋪、食堂用具等設備,學校面貌煥然一新。何勇校長狠抓教育教學質量,近3年,學校高考二本上線人數連年翻番,2008年高考創近10年來的最好成績。學校社會聲譽得到不斷提高,學校各項工作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先後被岳陽市教育局評為“目標管理優勝單位”、“優秀基層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