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橋
周家橋
周家橋(地名)地處周家橋街道中部。北緣吳淞江,西至古北路,東沿中山西路的長寧路兩側,系得名於域內一座同名木橋。據傳,19世紀中葉,上海縣官員和各界民眾,每歲春秋前往周太僕祠(清雍正六年〔1728年〕松江知府周中治理吳淞江殉職后所立)進行祭祀活動,為跨越李涇建此橋。
嗣後,橋東有宅里(今長寧路1895弄內),也稱周家橋宅里,北有李家門(今長寧路1999弄和2039弄內)兩個村落,住有顧、姚、裘、李四姓二三十戶人家。鄉民們從事種菜、捕撈、紡紗織布。離村稍遠處,田地荒蕪,溝浜密布,墳墩處處。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至民國2年(1913年),租界當局越界闢築白利南路(今長寧路),霍必蘭路(今古北路),延伸極司非而路(今萬航渡路),使濱江之地兼有陸路交通。從民國初年起的20餘年間,許多實業界人士至此購買土地,開設申新紡織一、八廠、日商豐田紗廠、民生紗廠和天原電化廠等10餘家。萬餘工人散居廠區周圍各村,或租屋、或租地造屋安家。白利南路逐漸形成街市,后又向東延伸到極司非而路口的三角場及中山路(今中山西路)口,周家橋的範圍自然擴至強家角、沈家郎等村落。
民國14~16年,身受壓迫剝削的勞苦大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投身工人運動,謀求自身解放。由紡織工人組成的工人糾察隊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取得勝利。民國16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共申新一廠支部書記、糾察隊長施麗清等9人慘遭殺害。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周家橋地段屢遭轟炸。10月27日,日軍飛機臨空投彈數十枚,域內工廠大多被炸,居民住房大半遭焚,工人流離失所。
民國28年,偽政權設周家橋鎮(抗日戰爭勝利後撤銷),統治滬杭鐵路以西市郊大片土地。隨著日偽推行“清鄉”封鎖政策,統制工農產品流通,市區米價暴漲,名噪滬上的“周家橋米市”應運而生,米店米攤集中在中山路到滬杭鐵路間的白利南路,抗日戰爭時,中共淞滬地委機關一度設在周家橋,以開米店為掩護。眾多無業居民為糊口私闖“封鎖線”販糧(背米),遭日偽軍警虐殺者不乏其人。在此期間,商業則因地處交通要道而畸形發展,受戰亂或天災而破產的外地農民大批湧入,吳淞江南岸、李涇北岸的河灘、荒地悉數被占,搭建賴以棲身的棚戶(滾地龍)簡屋,接連成片,故有“下只角”之稱。
解放后,周家橋地段工商業重獲發展,居住等生活條件逐步改善。1958年,填沒李涇,拆除周家橋木橋。是時,周家橋地段內劃分為周一、周二、周三3個居民委員會,共4747戶,22345人。其中,16歲及其以上年齡的居民9670人,出生於江蘇、山東、安徽等省的有8128人(抗日戰爭前來滬2387人,抗日戰爭至解放前來此3132人,其餘為解放后遷入)。50年代,居民住房困難突出,大多是棚戶簡屋,個別地段更甚。1961年,周二居委會東端1個戶口段,居民329戶,1511人,從集體住宿過渡到分戶造房居住,共造房210間(二層磚瓦樓房22間、竹木棚屋105間、草房83間)。其中,過半數的房屋由兩戶合建,或上下或前後分開居住。此後10餘年間,周家橋地段所有棚屋和草房居民自行翻建為磚瓦房,但狹小、低矮、零亂的面貌依舊,直到改革開放後進行舊區改造時才有改觀。至1991年,周家橋地段內建有15~17層高層住宅4幢,5~7層多層住宅60幢,建築總面積20.84萬平方米(包括部分商業用房)。6969戶居民中,3049戶住進帶有煤衛設施的成套住宅。其餘房屋也已列入舊區改造規劃。
1955年1月,周家橋地段建立辦事處,1960年4月擴大範圍后建立街道辦事處,均以周家橋為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社區服務、科普教育,努力提高居民文化素質。周三居委會、黨支部發動和組織居民中在職黨員參加義務夜間值班、巡邏,維護社區安寧;向肩負領導職務的在職黨員家屬進行勤政廉明教育,3次獲區先進黨支部稱號。周三居委會2次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3次獲上海市先進居委會,6次獲區文明單位稱號。周二居委會挖掘社區資源,共同關顧孤老生活,協助滬西禮拜堂處理好周圍居民關係,維護正常宗教活動。沈家郎居委會(由周一居委分出)與第一紡織機械廠、萬航渡路第六小學等單位共建精神文明,建立居委會圖書室,豐富居民文化生活,2次獲區文明單位稱號。
居民文化程度變化明顯。解放前,周家橋地段成年居民中有八成為文盲、半文盲,被稱為“大老粗”,直到60~70年代,還有人自誇“大字不識、工資八十”。1982年全國人口第三次普查,周家橋地段(周一、周二、周三居委)4327戶,16425人中,每千人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6.86人,中學文化579.48人,小學文化171.69人,文盲、半文盲137.78人。1990年全國人口第四次普查(簡稱四普),上述文化程度統計分別是:60.84人、577.07人、169.71人、111.23人。四普資料還表明,該地段居民已無從事農業和漁業,在15歲及其以上年齡的在業人口(總人數57.14%)中,生產運輸工人56.90%,商業服務業從業人員19.54%,專業技術人員14.30%,機關辦事人員9.18%,其他人員0.08%;15歲及其以上年齡的不在業人口(總人數25.21%)中,離退休職工65.56%,在校學生14.04%,料理家務9.98%,失業人員7.92%,其他人員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