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濠為明、清城市水系的組成部分。原為元代的金水河。明代因金水河上游斷流,河道逐漸演變成排水溝,俗稱河漕,后易名為大明濠。
濠上曾建北大橋、
馬市橋、廠橋、
甘石橋、太平橋、象房橋等35座橋(據《燕都叢考》附圖統計)。大明濠沿線留下許多與水有關的地名,有些地名沿用至今,如
八道灣(魯迅和
周作人曾居此)、馬市橋(今白塔寺路口)、太平橋、前泥窪、后泥窪、二龍坑(清鄭親王府在此,今名
二龍路)、臭水河(今名
受水河衚衕)等。作為縱貫京城內城西部的排水乾渠,大明濠一直沿用到民國初年。1921年開始明溝改暗溝工程,利用拆除皇城所得之磚(此類磚尺寸小於建築城牆之大城磚,故有“二城磚”之稱),砌築大明濠暗溝。1930年工程完成,沿暗溝之上建成的馬路統稱為溝沿大街,后演變為佟麟閣路、趙登禹路、太平橋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