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李昕,女,研究員,1968年12月生,北京市人。無黨派人士,理學博士。現任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副總工兼科技與國際合作處處長,兼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個人經歷


199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獲博士學位。歷任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曾到加拿大Alberta大學、美國北卡羅來納EPA作訪問教授,主要從事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等領域的研究,承擔了十多項國家重大、重點項目。組織研究制定了《第29屆奧運會北京空氣質量保障措施-北京與周邊五省市》、《第29屆奧運會期間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北京空氣污染控制應急措施》、推動國家環境保護部與北京市政府建立了華北地區大氣污染控制協同機制,為我國實施區域尺度大氣質量管理這一先進國際理念提供了成功範例。奧運期間負責組織實?quot;第29屆奧運會北京空氣質量監測、預報與評估"等一系列"綠色奧運"的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為奧運環境的成功保障做出了突出貢獻。現已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40餘篇,主持編譯了《顆粒物環境空氣質量USEPA基準》一書。

主要論文


混沌理論與大氣邊界層湍流研究,2000,地球科學進展,15(2):178-183。
大氣湍流的混沌吸引子特徵,2001,氣候與環境研究, 6(1):58-66。
北京氣象塔夏季大氣臭氧觀測研究, 2003,中國環境科學,23(4):353-357。
北京氣象塔夏季大氣O3、NOx和CO濃度變化的觀測實驗, 2003, 環境科學,24(6):43-47
上層海洋-低層大氣科學研究計劃, 2004, 地球科學進展,18(5):812-816
北京夏季O3日變化及通量研究, 2003,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7(4)
大氣污染物濃度的神經網路預報, 2004, 中國環境科學, 20(5)
大氣污染物濃度變化的非線性特徵分析, 2000, 氣候與環境研究,6(3):328-336。
大氣邊界層湍流的層次結構分析, 2000, 地球物理學報, 45,30-36。
對流邊界層大渦模式的改進及對夾卷速度的研究, 2002, 大氣科學,25(1): 26-37.
城市低層大氣臭氧生成的模擬研究, 2000, 氣象科學,21(2),154-161。
反核生化恐怖危害評估, 2001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0(1).
中國對流層二氧化硫光化氧化過程的數值研究, 2001, 環境科學學報,21(3):358-363
有毒雲團在複雜地形上的數值模擬, 2004, 防化研究,4,19-22
大氣邊界層湍流的動力非平穩性的驗證, 2002, 地球物理學報,48(3):493-500
利用區域邊界層模式對城市熱島的模擬研究, 2002, 高原氣象,23(4): 519-528
奧運期間北京地區衛星監測NO, 科學通報,2009,54(3):2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