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海
烹茶、品茶的漢族傳統工藝類傢具
茶海,是利用樹根,經過工藝加工,適應於烹茶、品茶的漢族傳統工藝類傢具。確切說,茶海是一種適應茶的沖飲流程,與古老的根藝傢具相結合,既能方便烹茶、品茶,又具有根藝或根雕類審美意識的獨特茶具。
茶海(又名公道杯)從詞面上講,是個多義詞,即茶的海洋。一是盛產茶葉的產地,種有大片的茶樹,可說是茶海,比如“中國茶海——福建”;二是飲茶器具,如能盛很多可喝的(沖好了的)茶的容器,也可說是茶海,還比如公道杯;三是品茶的工藝傢具,利用竹、木、石等原材料製作而成,其作用基本等同於茶盤,但是比茶盤更具有藝術性。
茶海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等山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大型茶葉種植基地,青山隱隱,碧水遙遙奔去;河水清澈,晶亮瑩潤剔透。秀山麗水,物華天寶竟生。鍾靈毓秀,人傑地靈輩出。山川形勝,天地日月所鍾。得天獨厚,孕育湄江佳茗。天地雨露,滋潤湄潭翠芽。日月精華,養育茶海,人文薈萃,天時地利人和。千畝茶海,千里綠波浩瀚。萬畝茶海,萬里碧浪深深。遠看遙望,波波茶海連天。縱眺橫視,壩壩茶海接地。
實木茶海
為適應這種茶的沖飲流程,人們將古老的根藝傢具與茶具相結合,製作出一種既能方便烹茶、品茶,又具有根藝或根雕類審美意識的獨特茶具——這就是“茶海”。但茶海有別於茶几或其他的代用品,有它的特性。即茶海的三性:實用性、工藝性、獨特性。
首先,茶海是便於烹茶、品茶的傢具,即它的實用性。品茶時講究洗壺、洗杯、洗茶什麼的,也就是說,第一次泡茶的水必須到掉,叫洗茶,用來洗壺和洗杯等。這些水就順著排水系統流入盛水的容器里。所以,茶海必須具備有排水系統。有的茶托也有排水和盛多餘的水的這一套系統,但茶托又不能叫茶海,茶托是單一的,所謂的“海”,是取其喻意,比喻很多同類事物連成一片,如人海、火海。那麼,茶海就是幾個茶托連成一起的又是一個整體的“茶托”。
其次,好的茶海一般是用大型的樹根製作而成,從屬於根藝根雕類,即它的工藝性。人們運用大型的樹根雕刻成茶海,有的就是取其幾個平台,順其自然,顯露其原生態的古樸典雅之美,叫做素茶海;有的在茶海上雕些諸如彌邏佛、龍鳳、或山水或動物,都是吉祥之物,顯示它的工藝性,在雕琢手法上又有抽象美和具象美之分,頗具藝術欣賞價值。
再次,好的茶海沒有任何兩個是相同的,即它的獨特性。由於茶海是大型的樹根,經過藝人加工而成,首先能長成一樣的樹根是非常少有的,即使長成的樹根很相似,再經過不同的藝人的加工,能達成兩個相似的茶海,那也是非常不易的事,還有樹的質地的區別、大小的區別、加工上色的區別,林林總總,可以說: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茶海。
大茶海是人多時候用的,下層盛水的容器下方還有一個流水的孔,可以接上管子直接把水排出去。現在茶海不僅有根藝的,也有陶制的、瓷制的、玻璃制的、竹制的、木製的,現在還有塑料的、電木的等等。
也有一種說法。就是茶具中公道杯的稱呼,不過是錯誤的。公道杯是一種虹吸法則製作的酒杯,酒杯中間樹立一個龍頭,酒水必須八分滿多一分水則全部漏掉,又名公道杯。屬於一種古代智慧體現的工藝品。
現代公道杯統稱為一種茶具,類似一個沒蓋子的茶壺用於過濾茶葉和分茶水只用。
杯中央立一老頭或龍頭,內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當於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龍口位置。上口與杯底連接處留有一孔,向杯內注水時,若水位低於瓷管上口,水不會漏出,當水位超過瓷管上口,水即通過杯底的漏水孔漏光。這種漏水杯民間稱“公道杯”,系根據物理學上的虹吸原理製成。據說古時人們曾用公道杯對付貪酒者,斟酒如超過高度,則會全部漏光。公道杯盛酒最為公道,盛酒時只能淺平,不可過滿,否則,杯中之酒便會全部漏掉,一滴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