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所村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中所村屬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位於安順市西秀區的東大門,該村是一個具有600年文化的漢族屯堡村寨,中所村現居1051戶4020人,區域面積7.8平方公里。

中所村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位於安順市西秀區的東大門,距安順市區24KM,屬大西橋鎮下屬管轄第2大村.

中所村主要街道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該村由於近年的經濟發展,加之屬於600年的屯堡村落街道眾多主要有:中所大街、中所小街、青山街、豬台上(街)、老水井(街)、洞山(街)、三叉路(街)、茶葉街、大圓頂(街)、山腳寨(街)、黃金街等11條主要街道(註:以上街道非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

中所村經濟發展


地處安順市東大門的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像眾多黔中村落一樣,農民手中的土地並不豐厚,坐地生財的路子並不寬廣;可是在平壩與西秀之間這個廣袤的屯堡群落中間,小小的中所卻擁有“三縱一快一橫”交通優勢,對發展外運產業極為有利。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所就是一個遠近文明的“豬販子”村在養牛耕田、養豬過年的傳統農業時期,一個小村莊竟然有超過半數的村民在養豬、販豬、走鄉串寨的“敲噹噹”改伢豬,似乎近於“不務正業”。人們完全沒有想到,正是這種“年磨一劍”般的堅韌與堅持,為中所積累了獨一無二的市場經驗 優勢。2003年,中所村內的生豬交易量普通日已經達到200多頭,高峰期竟達到了1000多頭,“要買豬,到中所;要賣豬,還到中所”,中所,儼然成了安順的“生豬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如今中所村以生豬交易遠近聞名。2007年9月,就在這裡,安順市首個採用村民投資、土地入股方式建成的農業部定點市場——“中所生豬交易批發市場”投入運營。中所村有500多人從事生豬交易和屠宰業務,生豬遠銷廣東、廣西、重慶、湖南、貴陽等地。過去,生豬交易都在滇黔線路邊,屬於“馬路市場”,不僅給交通安全帶來隱患,還對生活環境造成污染。為扭轉生豬交易、屠宰的混亂局面,村支兩委提出建立生豬交易屠宰市場,邀請村裡生豬交易的四位能人牽頭並投資320萬元,以村民自願用土地入股、參與分紅的模式,在貴黃公路旁選址40餘畝,建起省內交易量較大的生豬市場之一。
投入運營以來,日均交易量600餘頭,徹底改變了過去小打小鬧、散戶經營的模式。依靠這項產業,村民們形成了規模化養殖、銷售、屠宰、運輸“一條龍”服務,同時,還有20餘位村民在交易市場打工,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2006年,中所村民年人均純收入約2500元,到2008年已不低於4000元。該村光是拉豬的貨車就有120餘台,去年又新增小汽車18輛,

中所村現貌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中所圍繞建設“鄉村都市”的目標,爭取項目資金23萬元,自籌18.3萬,建成了提灌站,接通了自來水;購置 了900餘台農機具,成立了中所農機機耕隊,創建了西秀區首家“無耕牛村”,真正實現了農業生產機械化;村支兩委多方籌集資金,新建了920米長的環村公路。在道路建設中村民主動集資達11.8萬元,投工投勞960多人次,將三條長達約2KM的道路進行水泥硬化,在河道治理工作中,村民自覺讓出責任田1至2M,作為河道的步行道。通過有效治理,改變了往日臭、臟、亂的現象,河水清澈見底,岸上柳樹成蔭,村寨面貌煥然一新。提起中所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的新變化,中所村人如數家珍:2007年10月到現在,村裡移動電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話用戶達到了村總戶數的130%,電話座機用戶達到92%,農村電汽化基本普及。村寨經常舉辦屯堡山歌、文藝演出等文體活動,村民參加農村醫療保險達97%。村裡籌集5.4萬元建成村文化文體活動中心,在專人 管護下為村寨開展活動,村圖書室藏書達800多冊,農閑逛逛閱覽室成了中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五好家庭”、“四好媳婦”的評比每年一辦,敬老愛幼、和睦相
處成了這裡最流行的道德標準,昔日的“生豬村”成了今天 的“小都市”中所村主要街道

中所村節日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該除了本身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外,還有自己的文化節日,如“龍王會”(六月十一日)、“雷神會”(六月十九日)、“馬王會”(六月二十日)、“牛王會”(十月初一)、“岳王聖會”(二月十五) 、 "六月六聖會"(六月初六)等

中所村屯堡戲曲


地戲,俗稱跳神,又原難舞的分支軍難演變而來,盛行於屯堡村寨,是集地戲、祀、娛樂於一體的古老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中所村[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中所村]
戲種。據《續修安順府志》載:"黔中民眾來自外省,當草萊開闢之後,多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備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著憂之。於是乃有跳神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迄今安順境內,盛行不衰"。屯堡人依村寨門前或寨中空地為戲台,以憨直拙樸、粗獷自然的露天演唱形式,用唱、念、做、打的藝術手法,表現《封神》、《楚漢相爭》、《三國》、《薛剛反唐》、《精忠傳》等中國古代忠義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演員們額上戴以簡煉誇張的"臉子"即木雕面具,身著長衫,背插小旗,腰系戰裙,手持木製短刀長槍,唱著原弋陽腔,僅借一鑼一鼓的擊奏,在一人啟口,眾人接腔的伴唱下,以人物上下更換時空變換,借三、五步為萬水千山,就竹鞭為金戈鐵馬,依桌椅象徵高山要塞,在揚、開、合的廝殺、擋、架、翻、竄的格鬥中虛實結合,形神兼備,產生極具擊鼓進兵、鳴金收兵的古代戰爭景象,從而形成屯堡地戲特有的藝術魅力,被稱為戲劇史上的"活化石"。曾在法國、西班牙、日本等國演出,引起轟動,等上國際大雅之堂。
而該村主要地戲(跳神)為《精忠傳》,主要講述(漢)民族英雄岳飛大元帥.

中所村 乘車路線


安順汽車東站,“安平城際公交(4元)”“安順--平壩”(6元)/“安順--舊州”(6元)/"安順--吉昌"(6元)/"安順--肖家"(6元)班車30分鐘就可以到達該村,或者打"計程車"(80元左右)也可以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