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

漢語詞語

洪波,是漢語詞語,拼音是hóng bō,意思是由暴雨、急驟融冰化雪、風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由高到低劇烈流動揚起的滾滾波濤。

詞性


名詞

引證解釋


1、波濤,大波浪。
《西遊記》第二二回:“真箇也如飛似箭,不多時,身登彼岸,得脫洪波。”
明《逋賦謠》:“東封西款邊功多,江淮陸地生洪波。”
郭小川《春歌》之二:“春天的陣勢喲,驚心動魄!多少江河一齊湧起大浪洪波!”
2、古台名。
韓詩外傳》卷七:“﹝趙簡子﹞后與諸大夫飲於洪波之台。”
《文選·陸厥》:“洪波陪飲帳,林光宴秦餘。”張銑註:“洪波,趙簡子台也。林光,秦之殿名,漢因之,故曰餘,言相與飲宴於宮觀。”

洪波湧起及出處


觀滄海
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示例


大海掀起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