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英語:Patricio Aylwin Azócar,西班牙語:Patricio Aylwin Azócar)(1918年11月26日——2016年4月19日)智利律師、政治家、總統。帕特里西奧·艾爾文1918年11月26日出生於智利的比尼亞德爾馬,1936年前往智利大學進修法律,1943年畢業於智利大學法學院,1944年開始從事律師職業和教學工作,1946年~1967年在智利大學任教,1946~1963年在智利國家學院任教,1952年~1960年在智利天主教大學任教;艾爾文1945年加入智利國家長槍黨,1947年~1948年和1950年兩度出任國家長槍黨副主席,1950年~1951年擔任國家長槍黨主席,1957年參與創建智利基督教民主黨,1958年~1960年任基督教民主黨主席,1965年當選為參議員,1973年再次當選,1965年~1967年第二次出任基督教民主黨主席,1971年~1972年出任參議院議長,1973年~1976年第三次出任基督教民主黨主席,皮諾切特軍政府獨裁統治期間,艾爾文積極參加爭取民主運動,領導反對軍政府獨裁統治的鬥爭,為智利結束軍政府統治和恢復民主作出巨大貢獻,1987年~1989第四次出任基督教民主黨主席,1989年12月當選為智利總統,1990年3月11日就職,成為智利民主化時期第一位總統,總統任內協調軍隊和文人政府關係,採取穩健的政治、經濟和外交政策,取得良好效果,1994年3月任滿卸任。2001年~2002年第五次出任基督教民主黨主席,2016年4月19日,艾爾文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逝世,享年97歲。

早年經歷


童年時期的帕特里西奧·艾爾文
童年時期的帕特里西奧·艾爾文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1918年11月26日出生於智利瓦爾帕萊索大區瓦爾帕萊索省的比尼亞德爾馬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米格爾·艾爾文·加哈爾多(1889年~1976年)是愛爾蘭移民後裔,是一名律師和法官,母親勞拉·阿索卡爾·阿爾瓦雷斯是巴斯克人後裔。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是家中的長子,在家中五個孩子中排行老大。艾爾文在瓦爾迪維亞慈幼學院、聖貝爾納多人文學院、聖地亞哥巴倫廷·勒特里爾中學和聖地亞哥市的巴羅斯·阿拉納國家寄宿學校完成小學和中學學業,他自幼受父親的影響,酷愛學習,在小學和中學時學習成績優異。
艾爾文在大學學習期間,印有艾爾文頭像的花名冊
艾爾文在大學學習期間,印有艾爾文頭像的花名冊
艾爾文1936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智利大學,隨後進入智利大學法學院進修法律,在大學期間,艾爾文擔任大學內《桅杆》雜誌的編輯,兼任一位法學教授的助理,同時還是大學內萊克斯合唱團的假聲男高音,1939年成為智利大學法學院學生會主席,1943年,艾爾文從智利大學法學院學院畢業,畢業時他發表論文《仲裁訴訟程序》,獲得法學學士學位,並取得律師資格,1944年艾爾文開始從事律師職業,作為一名律師,他積極參與勞爾·巴雷拉計劃,艾爾文1945年~1948年擔任智利最高法院法律研究委員會秘書,參與《智利法院組織法》的起草工作,1953年~1957年任智利律師協會成員。
艾爾文在從事律師職業的同時,還積極從事著教學和研究工作,艾爾文1946年~1967年在智利大學擔任教師,教授行政法;1949年~1954年作為智利研究所秘書參加立法研究,1950年他成為智利大學正式的法學教授,艾爾文1952年~1960年在智利天主教大學教授行政法,1946年~1963年在智利國家學院教授政治和經濟,1967年艾爾文成為智利大學法律系總幹事,同年擔任智利總審計處掌管財務的職員。

從政經歷


年輕時的帕特里西奧·艾爾文
年輕時的帕特里西奧·艾爾文
艾爾文在從事律師和教學工作期間,還積極從事政治活動, 1945年,艾爾文作為聖貝爾納多選區候選人參加眾議員競選,但以失敗告終,同年他加入愛德華多·弗雷·蒙塔爾瓦所創建的智利國家長槍黨,之後艾爾文主編黨內刊物《策略與精神》,通過該書刊宣傳國家長槍黨的政治理念,擴大該黨的政治影響。
艾爾文1947年~1948年和1950年兩度出任國家長槍黨副主席,1949年他作為聖地亞哥的候選人參加議會選舉,競選眾議員,但以落敗而告終,1950年~1951年出任國家長槍黨主席,1957年7月,艾爾文參與創建智利基督教民主黨,智利國家長槍黨和智利基督教社會黨合併為智利基督教民主黨,1958年,艾爾文首次當選為智利基督教民主黨主席,任期至1960年。
從政期間的艾爾文
從政期間的艾爾文
在1965年的議會選舉中,艾爾文作為馬烏萊大區、庫里科省、利納雷斯省和塔爾卡省代表當選為參議員,任期8年,1965年~1967年,艾爾文再次出任基督教民主黨主席,1971年1月12日~1972年5月22日,艾爾文出任參議院議長,1973年3月,他再次作為馬烏萊大區、庫里科省、利納雷斯省和塔爾卡省代表當選為參議員;艾爾文在擔任參議員期間,與首位基督教民主黨人總統愛德華多·弗雷·蒙塔爾瓦展開緊密合作,參與《土地改革法》的起草;1967年艾爾文參加聯邦德國首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的葬禮,1969年他作為智利代表出席聯合國大會,會見了聯合國秘書長吳丹。在擔任參議院議長期間,艾爾文主持議會通過了薩爾瓦多·阿連德·戈森斯總統的銅礦國有化和住房改革法案;1973年5月13日~1976年10月,艾爾文第三次出任基督教民主黨主席。
1973年,智利經濟形勢惡化,政局動蕩,為謀求解決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危機,當年7月30日,艾爾文以基督教民主黨首席談判代表身份與薩爾瓦多·阿連德總統進行對話,商討解決“人民團結陣線”政府與基督教民主黨雙方政治分歧和消除國家政治和經濟危機的可行方案,艾爾文建議委派軍官擔任政府重要職務、歸還沒收的私人財產和實行武裝管制法,艾爾文的建議得到薩爾瓦多·阿連德總統的部分肯定。8月17日,艾爾文和薩爾瓦多·阿連德在紅衣主教家勞爾·席爾瓦·恩里克斯家舉行第二次會晤,試圖達成解決政治經濟危機的協定,但這次商談雙方未達成任何協議,與此同時,智利國內政治經濟愈發嚴峻,這為不久后的軍事政變埋下了伏筆。

民主鬥士


爭取民主

1973年,艾爾文參加德國基督教民主黨聯盟會議
1973年,艾爾文參加德國基督教民主黨聯盟會議
1973年9月11日,陸軍總司令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將軍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人民團結陣線政府,成立軍事執政委員會,政變后,艾爾文和愛德華多·弗雷·蒙塔爾瓦等基督教民主黨領導人表示支持軍隊政變的行為,他們認為軍人的政變行為是愛國的舉動,還認為軍事統治只是暫時的,不久后智利軍隊就會還政於民,恢復民主政治。艾爾文還發表了一份聲明:“經濟惡化導致國家陷入混亂和災難,導致智利人民陷入痛苦和絕望,智利軍隊預料到了危險,避免國家陷入內戰,智利軍隊並沒有長期掌權的意圖。”
然而,軍事執政委員會主席皮諾切特在1974年6月17日出任國家元首,12月16日出任智利總統,正式建立軍事獨裁統治,軍政府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戒嚴和宵禁,終止實施憲法,解散議會,禁止政黨活動,限制集會與新聞自由,並對持不同政見者嚴加鎮壓。政變后不久,艾爾文所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就被軍政府宣布為非法政黨,基督教民主黨的部分領導人還一度遭到軍政府逮捕。
1983年,智利民主聯盟成立大會
1983年,智利民主聯盟成立大會
1975年,艾爾文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公開主張軍隊應還政於民,恢復法制,次年,基督教民主黨開始嘗試與部分左翼政黨接觸,建立友好關係,當年10月,艾爾文離任基督教民主黨主席一職。1977年,艾爾文和部分智利法學家組成一個工作小組,提出關於建立未來政治體制框架的建議,1978年7月,這一工作組得到擴展,並更名為憲法研究小組(又稱24人小組),這是一個由許多懷有不同政治理念的法學家組成的小組,艾爾文任憲法研究小組副組長,1980年,軍政府主持制定《智利1980年憲法》時,憲法研究小組試圖參加新憲法的制定,但遭軍政府拒絕,在當年9月11日舉行的通過憲法的全民公投中,艾爾文等小組成員投了反對票,反對新憲法的通過,認為新憲法是為皮諾切特的專制統治披上了合法外衣,然而,新憲法最終還是經全民公投通過,並於1981年3月11日正式生效。
艾爾文1982年當選為基督教民主黨副主席,之後他主張接受軍政府制定的《智利1980年憲法》,以便智利實現向民主過渡,1983年8月6日,基督教民主黨與智利社會民主黨、智利激進黨和智利社會黨等黨派的成立了民主聯盟,發表《民主宣言》,動員智利各階層人民為爭取恢復民主制度而鬥爭,艾爾文作為基督教民主黨代表出席了民主聯盟的成立大會,此外,艾爾文還主動聯繫天主教會,動員他們為實現民主過渡而努力。
艾爾文的親筆簽名
艾爾文的親筆簽名
艾爾文1985年~1986年出任智利律師協會副主席,1985年8月25日,基督教民主黨、社會黨等11個政黨第一次採取聯合行動,艾爾文作為基督教民主黨代表簽署“全國協議”,要求軍政府取消非常狀態,恢復政黨活動和制定選舉法, 1987年8月1日,艾爾文第四次出任基督教民主黨主席,任期至1989年7月12日,1988年2月,艾爾文領導基督教民主黨與智利社會黨、智利爭取民主黨等智利國內共計17個中左翼政黨共同組成了“各政黨爭取民主聯盟”(又稱各黨一致否決聯盟),艾爾文成為“各政黨爭取民主聯盟”的領袖,同時擔任“各政黨爭取民主聯盟”的發言人。

否決運動

軍政府時期,艾爾文和皮諾切特總統
軍政府時期,艾爾文和皮諾切特總統
智利1980年憲法臨時條款規定,憲法生效后8年為過渡期,在此期間,智利總統由皮諾切特擔任,任期8年,還規定8年過渡期結束前90天,軍事執政委員會提名下屆總統候選人,通過公民投票表決,軍事執政委員會提名的候選人如獲通過,新總統將在任職9個月後,依法舉行參議員和眾議員選舉,組成國家議會;如遭否決,則現任總統(皮諾切特)和軍事執政委員會任期將自動延長1年,在延長期結束前90天,必須依照憲法及有關法律舉行大選,選出總統和議會。
艾爾文競選總統時的競選海報
艾爾文競選總統時的競選海報
根據憲法臨時條款規定,1988年10月智利舉行全國公民投票,在舉行全國公民投票前,軍政府宣布奧古斯托·皮諾切特是唯一的總統候選人。智利反對派原想抵制公民投票,但在權衡利弊后,決定採取動員群眾投反對票的策略。艾爾文通過談判的方式,領導基督教民主黨 聯合社會黨、爭取民主黨、激進社會民主黨和共產黨等共計17個政黨組成了“爭取投反對票全國指揮部”,提出21點綱領,為協調各反對軍政府的黨派的行動提供了組織上和思想上的保證。在投票前夕,艾爾文領導“各政黨爭取民主聯盟”麾下的17個政黨組織了全國“希望大進軍”,在首都聖地亞哥舉行了百萬人參加的集會,顯示出了反對軍政府的強大力量。在反對派和軍政府的緊張角逐中,迎來了10月5日的公民投票。智利約750萬選民在全國2萬多個投票站參加投票,世界各國約200多名觀察員實地觀察了投票情況。10月6日投票結果揭曉,在7086679張有效選票中(總票數的97.53%),有55.99%的人(3967569人)反對皮諾切特繼續執政,而贊成票為44.01%(3119110人),皮諾切特最終接受了選舉結果,承諾在次年依照憲法及其相關法律舉行大選。

總統生涯


當選總統

1990年3月11日,帕特里西奧·艾爾文就職總統
1990年3月11日,帕特里西奧·艾爾文就職總統
1989年,艾爾文被由基督教民主黨、社會黨、激進黨、爭取民主黨和共產黨等左翼政黨組成的各政黨民主聯盟(各黨一致否決聯盟)推舉為總統候選人,艾爾文以“贏得人民”為競選口號,在當年12月14日舉行的總統大選中,艾爾文獲勝,獲得了3850571張選票,占選票總數的55.17%,成功擊敗智利獨立民主聯盟候選人埃爾南·布奇(2052116張選票,佔29.4%)和獨立候選人弗朗西斯科·哈維爾·埃拉蘇里斯(1077172張選票,佔15.43%)兩位右派候選人,艾爾文當選為智利總統,此外,他所在的民主聯盟還獲得了120個眾議員席位中的72席、38個參議員席位中的22席,在參眾兩院均佔大多數。1990年3月11日,艾爾文正式就職,成為智利“民主化”時期的第一任總統,他領導的民主聯盟上台執政,完成了由軍人政權向文人政府的和平過渡,從而正式結束了智利長達17年的軍人統治。

民主化進程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艾爾文上台時,便面臨著恢復民主這一艱巨的任務,當時智利的經濟雖然欣欣向榮,但是國民已趨於分裂,且有近4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對此,艾爾文總統採取比較穩健的政策,憑藉他豐富的從政經驗,較好的處理了政府與在野和在朝的各政黨特別是與軍隊之間的關係,保持了國內政局的穩定。
艾爾文執政期間,成立全國真相、和解委員會,授權其對軍政府時期侵犯人權事件進行調查,在1991年和1993年兩度對憲法進行修改,規定艾爾文的總統任期為4年,即從1990年~1994年,不得連任,取消智利1980年憲法第8條,即關於禁止任何個人或團體宣揚破壞家庭、鼓動暴力、鼓吹集權主義和階級鬥爭,以及對此進行懲罰的有關規定。代之以禁止在任何意識形態指導下進行任何犯罪活動;減小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權力,並將其組成人員改為參議院議長、最高法院院長、總審計長、陸海空三軍司令及國民警衛隊司令,這使得政府與軍方擁有相同的席位;將通過由選舉產生的參議員從26名增至38名,削弱了任命參議員的勢力;同時把規定選舉的參議員由全國13個大區各選兩名,改為將其中的6個大區又各分為2個選區,等於全國共19個選區,每個選區選兩名參議員;提高婦女社會地位,成立全國婦女服務局。1993年12月智利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把繼任總統的任期從4年延長至6年,不得連任。
艾爾文總統和陸軍總司令皮諾切特
艾爾文總統和陸軍總司令皮諾切特
艾爾文執政期間重視軍隊建設,雖然政府對兵力有所削減,但仍重視軍隊現代化建設,更新了一批武器裝備,使部隊機動能力進一步提高。為了實現空軍現代化,在他執政期間,智利空軍購買了10架蜻蜓A—37戰鬥轟炸機,20架易洛魁人UH—IH直升機,以及若干架運輸機。

經濟政策

1990年,艾爾文總統和他的內閣成員
1990年,艾爾文總統和他的內閣成員
在經濟方面,艾爾文政府繼續推進市場經濟和出口導向發展模式,同時注重保持宏觀經濟的平衡,擴大對外開放,增加非傳統產品出口,增大社會投入以緩解貧困,使經濟保持持續穩定增長的局面。1991年智利開始使用光纖通信,1993年智利貧困率下降至33%,1994年,國內電話全部實現程式控制。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艾爾文政府推行出口導向型的自由經濟,加強本國的經濟實力。為此,智利執行更積極主動、更為開放的“寬鬆有制”的外資政策。智利為有效地爭得外資,在繼續執行第600號法令的基礎上,不斷修訂外資法,實施外資儲備金制度和增補智利公司稅等措施,避免資本的頻繁流動對金融市場的衝擊。為避免投機資本的流入,1991年規定,凡進入智利的非生產性投資,都要把其資本總額的30%免息存入智利中央銀行一年。同時規定了外資進入的最低期限,投資者一年後才可匯出資本,對投資10年者,可享受不變稅制。如對礦業部門收益期可延長20年,以鼓勵長期投資和到邊遠地區及礦業、林業、農業部門投資。1992年增補智利公司稅,規定外資的固定總稅率由原來的49.5%降為42%,公司所得稅稅率為15%,股息稅稅率為35%,分公司利潤稅稅率為18%。這些舉措使政府的財政收入不斷增加,收支基本平衡且有盈餘。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智利政府廣泛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1992年智利與墨西哥簽訂經濟補充協定,1993年與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智利與哥倫比亞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智利政府重視旅遊業的發展,成立全國環境保護委員會,由於政局穩定和經濟持續增長,智利的旅遊業獲得穩步發展,成為智利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

外交政策

艾爾文執政期間,積極開展一系列外交活動,改變了智利的國際形象,提高了智利的國際地位。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艾爾文上台後,奉行獨立自主多元化務實外交政策。主張尊重國際法,和平解決爭端,捍衛民主和人權。大力推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外交戰略,經濟外交日益突出,智利的對外交往十分活躍。在保持與歐美等大國傳統關係的同時,優先發展同拉美鄰國和南方共同市場的關係,積極推動拉美地區一體化。重視開拓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國家的關係。重視發揮在國際組織的作用,1991年恢復了不結盟運動成員國的地位,1992年智利當選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成員。
艾爾文上台後,重視智利同美國的外交關係,智美兩國關係迅速發展,在他上台後一年多的時間裡,智、美雙方通過一系列談判和協商,基本上解決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實現了關係的正常化。美國重新把智利列入享受普遍優惠制的國家,取消了關於對智利實行武器禁運的“肯尼迪修正案”,恢復了雙邊的“聯合軍事演習”。隨後,智利國防部長帕特里西奧·羅哈斯·薩維德拉、經濟部長卡洛斯·奧米納米·帕斯誇爾和財政部長亞歷杭德羅·福克斯利先後訪問美國,尋求進一步加強兩國經貿和軍事合作的途徑。
1990年6月,美國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發表“美洲倡議”后,智利政府當即做出了積極反應,認為這個倡議意味著美國政策的變化,表示智利準備立即與美國開始談判,以達成一項自由貿易協定。同年10月,智、美雙方達成關於自由貿易的框架協定,建立雙邊貿易與投資委員會。布希總統隨即訪問了智利,並批准減免智利欠美國官方債務的40%。1992年,艾爾文總統訪美,成為30年來第一位正式出訪美國的智利總統,訪美期間艾爾文向美國社會各界特別是國會和企業各界介紹智利國內形勢和基本政策,為兩國政府談判自由貿易協定鋪平道路。美國則明確表示,在與墨西哥、加拿大完成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后,再與智利談判自由貿易協定。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1993年,艾爾文總統和他的內閣成員
1993年,艾爾文總統和他的內閣成員
艾爾文上台後,對加強智利與西歐國家的關係特別重視,他在4年執政期間曾兩度出訪西歐。1991年4月,艾爾文總統訪問了西班牙、英國、荷蘭、義大利、梵蒂岡、德國和歐洲議會,期間他會見了西班牙首相費利佩·岡薩雷斯、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英國首相約翰·梅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荷蘭首相魯道夫斯·弗蘭西斯克斯·馬里亞·呂貝爾斯、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威廉明娜·阿姆加德、義大利總統弗朗切斯科·科西加、義大利總理朱利奧·安德烈奧蒂、羅馬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德國總統里夏德·馮·魏茨澤克、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歐洲議會主席恩里克·巴龍·克雷斯波等領導人,艾爾文總統表示此次出訪的目的是感謝歐洲對智利恢復民主鬥爭的聲援,同時闡明智利政府在強調貿易開放、消除保護主義壁壘、發展雙邊關係等方面的觀點和態度。在這次訪問中,智利與上述國家簽訂了一系列關於促進保護投資、發展雙邊衛生、科技合作、旅遊和文化等協定。1992年7月,艾爾文總統又出訪比利時、西班牙、法國、葡萄牙和歐共體總部,會見了比利時首相讓-呂克·德阿納、比利時國王博杜安一世、西班牙首相費利佩·岡薩雷斯、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法國總理皮埃爾·貝雷戈瓦、葡萄牙總統馬里奧·蘇亞雷斯、葡萄牙總理阿尼巴爾·安東尼奧·卡瓦科·席爾瓦等領導人,同時他出席了7月23日~24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召開的伊比利亞美洲首腦會議,7月25日出席了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幕式。訪問期間,艾爾文總統突出強調應消除智利產品進入西歐市場的關稅障礙,並希望歐洲各國到智利來投資。
艾爾文總統執政后,智利與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恢復了外交關係,智利政府關注該地區局勢的發展,對有關國家發生的變化和進行的政治、經濟改革表示歡迎。蘇聯解體后,智利先後承認並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哈薩克等國建交。1992年1月,智利承認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獨立並與之建交。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艾爾文上台後,優先發展智利與拉美國家和南方共同市場的關係,積極推動拉美地區一體化。1990年9月,智利正式加入“里約集團”,並於1993年擔任集團的輪流主席國。1991年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主持召開第21屆美洲國家組織全體大會,發表《聖地亞哥協議》,重申捍衛美洲地區的民主和恢復泛美體系,會議通過了一項決議,反對政變上台,維護議會民主,1993年10月,在聖地亞哥召開里約集團第7次首腦會議,發表《聖地亞哥聲明》,強烈譴責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呼籲在1994年到來之前結束烏拉圭回合談判。
智利與阿根廷的關係得到明顯改善和加強,兩國結束了長達180年的邊界爭端,雙方關係被外界稱為有了質的飛躍。1990年8月29日,智利和阿根廷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確認兩國存在24處邊界爭端,並共同表示將加快兩國邊界混合委員會的工作,儘快解決邊界糾紛,1991年8月2日,艾爾文與阿根廷總統卡洛斯·薩烏爾·梅內姆簽署了《關於邊界問題的總統聲明》,這是為兩國最終解決5300公裡邊境線上歷史遺留問題而達成的一項重要協議,同時建立常設的高級政治協商機構。這項協議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雙方在邊界線上有分歧的地段共24處,通過談判解決了其中的23處,涉及2500平方公里土地。解決的方法是基本上雙方各得一半,即智利得到1279.65平方公里,阿根廷得到1283.65平方公里。2.剩下一塊面積為532平方公里的沙漠湖地區,雙方同意交給一個由5名拉美人士組成的仲裁法庭進行仲裁。3.兩國在沙漠湖以南的大陸冰川地區有200多公里長的邊界需要劃定,但由於這一地區涉及的面積有2305公里,其劃定工作需要進行長時間的、且耗資巨大的調查與勘測,最終兩國同意通過簽署一項經兩國議會批准的邊界條約來解決這一地段的邊界問題。同時,兩國總統還簽署了一項全面推動兩國經濟關係、包括多項內容的經濟互補協定。其主要內容有:1.相互提供優惠待遇,擴大雙邊貿易。2.促進相互投資。3.相互為對方進出口商品提供過境通道。4.為雙方共同感興趣的工業、能源、礦業、基礎設施、旅遊等領域的合作項目提供便利,並鼓勵私人部門積極參與。此外,智利於1991年7月同古巴恢復了領事關係;智利與墨西哥關係密切,1990年3月23日兩國復交,1992年,兩國政府簽署了經濟互補協定和自由貿易協定,並規定1996年兩國形成一個自由貿易區;1993年,智利和厄瓜多簽署科技合作基礎協定,同年還與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1993年12月,哥倫比亞和智利兩國在拉美一體化協會範圍內完成了經濟互補協議的談判,12月6日,艾爾文和哥倫比亞總統塞薩爾·加維里亞·特魯希略簽署合作協議,規定從1994年起,部分產品逐步實現零關稅,到1999年全部產品實現免稅,1994年與哥倫比亞簽訂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艾爾文執政期間,玻利維亞總統海梅·帕斯·薩莫拉向智利提出了出海口主權要求,帕斯·薩莫拉在1990年3月11日親自參加了艾爾文總統的就職典禮,並向艾爾文提出了玻利維亞的出海口問題,在兩人會面的時候,艾爾文表示,玻利維亞應當恢復同智利的外交關係,這是恢復出海口問題談判的先決條件;只要有了這種關係,什麼問題都可以討論。
艾爾文重視智利同亞太地區國家的關係,擴大了與亞洲、南太平洋和澳洲國家的關係,特別重視與中國的關係,1990年5月,楊尚昆主席應邀訪問智利,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對智利的首次訪問,受到智利政府的盛情款待。兩國領導人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舉行會談,取得了廣泛的共識,雙方簽署了植物檢疫合作備忘錄。1992年6月,艾爾文總統和李鵬總理在出席於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期間,親切會見。同年11月,艾爾文總統訪問中國,再次把中智關係推向高潮。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關於兩國領事條約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地質礦產部和智利礦業部地學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
艾爾文執政期間,智利和中國簽署的重要雙邊協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智利共和國政府植物檢疫合作備忘錄》(1990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智利共和國政府關於簽訂兩國領事條約的諒解備忘錄》(1992年11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智利共和國政府地質學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1992年11月16日)。

卸任之後


艾爾文出席政治活動
艾爾文出席政治活動
1994年3月11日艾爾文任期屆滿,在1993年總統競選中獲勝的基督教民主黨人士,愛德華多·弗雷·魯伊斯-塔格萊接任總統職務,艾爾文卸任后,先後擔任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成員、美洲開發銀行主管、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成員等職務,他是馬德里政治傢俱樂部成員,艾爾文2001年擔任為歷史真相委員會主席,2001年7月20日~2002年1月20日第五次出任基督教民主黨主席。2010年3月11日,艾爾文出席智利總統塞瓦斯蒂安·皮涅拉的就職典禮,同年9月18日,艾爾文出席紀念智利獨立200周年的慶祝活動。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2011年)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2011年)
2011年7月26日,中國駐智利大使呂凡及夫人在使館宴請智前總統帕特里西奧·艾爾文夫婦及其家人。呂大使熱情歡迎艾爾文前總統及家人來使館做客,感謝他多年來一直關心和支持中智關係發展,祝賀他及夫人健康長壽。席間,賓主就中、智經濟社會發展及兩國關係等坦誠地交流看法。已是92歲高齡的艾爾文談笑風生,興緻勃勃地回憶起他1992年訪華與中國領導人會見的情景,對兩國關係發展的現狀和良好前景感到高興。
2014年6月6日,中國駐智利大使楊萬明看望智利前總統艾爾文,楊大使親切問候艾爾文,向其轉達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人民的誠摯祝福。楊大使說,您德高望重,是深受智利人民愛戴的政治家,也是歷史上首位訪華的智利總統,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智關係穩定持續發展的奠基人,您為中智關係作出的歷史性貢獻我們始終記在心裡。當前,中智關係全面快速深入發展,各領域合作紮實推進。兩國正在籌建政府間常設委員會,並將著手制定首個共同行動計劃。今天雙邊關係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老一輩領導人的前瞻規劃和大力推動。祝願您健康長壽,希望您繼續關心和支持中智友好事業。
中國外交官拜會智利總統艾爾文
中國外交官拜會智利總統艾爾文
艾爾文感謝楊大使專程探望,並表示,我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素懷傾慕之情,對1992年作為總統首次訪華記憶猶新。我已是近百歲的老人,已經完成了智利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其中就包括發展同中國等重要國家的友好關係。我和我的家人都熱愛中國,熱愛中國文化,我仍在關注中國的發展,經常閱讀關於中國的書籍和報道,將繼續為智中友好盡綿薄之力。
2015年7月6日,李寶榮大使拜會智利前總統艾爾文。李大使積極評價艾爾文長期以來特別是任總統期間為推動中智關係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並簡要介紹兩國關係近況和李克強總理今年5月對智利進行正式訪問取得的重要成果。
艾爾文感謝李大使專程拜訪,並愉快地憶及其訪華經歷。表示智利人民對中國人民一向懷有友好感情,對兩國關係良好發展感到高興,並祝願雙邊關係不斷取得新發展。

人物逝世


2015年10月,艾爾文出席了他一生中最後一次政治活動,這次活動中他被授予了特別貢獻獎。 12月18日,艾爾文在家中跌倒導致顱骨挫裂,之後他被送到德國醫院的加護病房,從此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2016年4月19日上午10點30分,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因呼吸衰竭在智利共和國首都聖地亞哥逝世,享年97歲。智利政府當天宣布將為艾爾文舉行為期3天的追悼活動,並於22日舉行國葬。追悼期間,智利全國降半旗致哀。
智利前總統艾爾文的葬禮
智利前總統艾爾文的葬禮
智利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在獲悉艾爾文病逝后表示,智利失去一位“時刻將國家團結放在分歧之上”的偉人,智利人民會記住艾爾文為國家成功實現和平過渡發揮的關鍵作用。
智利前總統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爾和塞瓦斯蒂安·皮涅拉也分別發表講話,表達對艾爾文辭世的哀悼。他們認為,艾爾文為智利恢復民主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6年4月22日,智利政府為艾爾文舉行了國葬,艾爾文的遺體被埋葬在聖地亞哥市公共墓地。

榮譽


艾爾文曾獲得智利國內外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和多個國家頒發的榮譽勳章。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的大學主要有: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學、智利特穆科大學、智利大學、佩德羅·瓦爾迪維亞大學、首都技術大學、洛斯拉戈斯大學、哥倫比亞羅薩里奧大學、美國喬治敦大學、美國聖母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義大利帕爾馬大學。
榮譽勳章包括:智利功績勳章、貝爾納多·奧希金斯勳章、西班牙伊莎貝拉大主教十字勳章(1990年)、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勳章(1991年)、義大利大十字騎士勳章(1991年)、葡萄牙自由勳章(1993年)、奧地利國家功勛勳章(1993年)、牙買加榮譽勳章。
1997年艾爾文獲得歐洲委員會頒發的南北人權獎,1998年獲得福布萊特(富布賴特)計劃獎金。

家庭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全家合影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全家合影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的二弟安德烈斯·艾爾文·阿索卡爾(1925年~)在1965年~1973年和1990年~1998年兩度擔任智利國會眾議員,三弟阿圖羅·艾爾文·阿索卡爾(1927年~)在1997年~2002年擔任智利總審計長,四弟托馬斯·艾爾文·阿索卡爾是一名律師,妹妹是卡門·艾爾文·阿索卡爾。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1948年同萊昂諾爾·奧雅爾頓結婚,兩人共有5個孩子。分別是長女瑪麗安娜·艾爾文·奧雅爾頓、次女伊莎貝爾·艾爾文·奧雅爾頓、長子米格爾·艾爾文·奧雅爾頓、次子何塞·安東尼奧·艾爾文·奧雅爾頓、三子胡安·弗朗西斯科·艾爾文·奧雅爾頓。長女瑪麗安娜在2000年~2003年擔任智利教育部長,艾爾文當前有14個孫輩,5個曾孫輩。
艾爾文總統的外孫女瑪麗亞·帕斯·巴斯庫尼亞·艾爾文,是智利知名女演員。

著作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
艾爾文著有《行政法手冊》(1952年)、《智利基督教民主黨的道路》(1970年)、《民主的道路》(1978年)、《民主的選擇》(1984年)、《集體的挑戰》(1988年)、《律師職業的職業道德和公共服務》(1997年)和《成功和勝利不只是團結和民主》(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