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舟鎮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轄鎮
來舟鎮位於延平區西南部,東經117°58′-118°04′,北緯26°36′-26°40′,距南平市區28公里,東與西芹鎮交界,西與王台鎮接壤,北與茫盪鎮毗連,南與沙縣毗鄰,土地面積67平方公里,行政區域面積6677公頃。全鎮轄宋坍、游地、王富、東山、蛟湖、城門、傍溪7個行政村和新建、建設、鐵路3個居委會,總戶數2426戶,總人口5478人(2020年)。
![來舟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5/mf5b17f417dbec0f87424f089ab5b4655.jpg)
來舟鎮
1962年改萊舟街道,
1966年復建鎮,
1980年因與山東省萊舟車站同名,改現名。
1997年,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1萬。
轄五富村、東山村、蛟湖村、游地村、宋坍村5個村委會和新建、建設2個居委會。
來舟鎮地理位置優越,鐵路、公路、水路交通十分便捷。鐵路鷹廈線、來福線境內交匯,來舟火車站是全國49個編組站之一;國道316線、205線貫穿全境,鄉村公路網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富屯溪繞鎮南流、沙溪口庫區蓄水后,已成為寬闊的人工湖,300噸級的輪船可直達福州馬尾等口岸。
來舟鎮土地面積10.2萬畝,其中林地面積6.4萬畝,竹林面積1.2萬畝。土地的結構以丘陵山地為主,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0℃,年降雨量1700毫米,適宜發展農林牧漁業生產,宋坍、王富、蛟湖三家奶牛場及津春養豬場已初具產業化規模,水果、蔬菜已形成生產基地。
鎮內有日供水量為300噸和1萬噸的自來水廠各一座,以及110千伏安變電站1座,完全能夠滿足全鎮的生活和生產用電;鎮區有主要道路7條,總長26.5公里;通訊也十分發達,建成郵電模塊局,安裝了移動GBM基站,實現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和全鎮手機信號無盲區。
新建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建設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鐵路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王富村 | ~201 | 村莊 |
東山村 | ~202 | 村莊 |
蛟湖村 | ~203 | 村莊 |
游地村 | ~204 | 村莊 |
宋坍村 | ~205 | 村莊 |
城門村 | ~206 | 村莊 |
傍溪村 | ~207 | 村莊 |
2021年7月6日,延平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來舟鎮人口數為5478人。
來舟鎮現有各類工業企業35家,主要產品有活性碳、竹涼席、傢具、地板木、建材等。現已規劃5個工業園區,佔地面積500畝。來舟鎮堅持走“以工興鎮,以工強鎮”的發展路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鎮區有主要道路7條,總長26.5公里。鎮內有日供水量為300噸和1萬噸的自來水廠各一座,以及11萬千伏安變電站1座,完全能夠滿足全鎮的生活和生產用電.通訊也十分發達,建成郵電模塊局,安裝了移動GBM基站,實現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和全鎮手機信號無盲區。
2006年,來舟鎮完成社會總產值4.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3688萬元(不含元力、德固賽兩家企業產值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090萬元;農業總產值7060萬元;財政總收入912.9萬元;地方級一般預算收入468.3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870萬元;合同利用外資200萬美元;山海協作引進資金635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492元。
2010年實現財政總收入3026萬元,規模工業產值1158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87元。2010年12月,來舟鎮被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區域評價中心評為“福建省百強鄉鎮”第47名;2011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2010年度全區鄉鎮、街道績效管理創業競賽第一名”。
全鎮建有白土、后田、橋北、外洋、龍尾山五大工業園區,佔地面積達2300多畝,現有工業企業42家,職工1945人。企業主要產品有活性炭、白炭黑、竹涼席、瓊脂、傢具、地板木等。其中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德固賽白炭黑有限公司、武夷飛燕瓊脂有限公司、南翔竹製品廠、天竹竹膠板有限公司、旺佳、揚光竹木業有限公司等一批規模企業已成為該鎮的企業,帶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來舟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f/mcfa5fa8aaa2764d9e5e49738aea86234.jpg)
來舟鎮
培育扶持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在上企業5家,元力化工、德固賽化工、閩盛、旺佳、津豐食品。規範南翔、天竹、山盛等9家企業實行以電控稅,達到公平稅賦,平等競爭。在企業自主發展的同時,來舟鎮充分發揮來舟企業家協會的橋樑紐帶作用,為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社會之間構築一個良好的溝通聯繫平台。2008年來舟鎮通過企業家協會邀請廈門經濟學院教授對來舟鎮的企業主進行了一次企業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方面的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擴展了企業主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經營管理水平。來舟鎮還將通過企業家協會組織更多此類活動,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幫助。針對來舟鎮居民存款儲蓄金額大,利用率不高,而企業所需資金量大,資金困難,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做好與金融部門溝通協調,使企業在生產發展上得到金融部門資金強有力支持,共為企業提供資金近5000多萬元,解決企業發展資金困難瓶頸問題。
來舟鎮具有優越的投資環境,在全區20家億元企業中,來舟鎮就佔了7席。現已開發建設白土、外洋、后田、橋北四大工業平台,初步形成食品醫藥、化工、竹木加工、建材等四大產業集群。現有工業企業5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3家),企業主要產品有活性炭、白炭黑、玉米澱粉、瓊脂、竹涼席、傢俱、地板木等。其中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贏創嘉聯白炭黑有限公司、津豐食品有限公司、武夷飛燕瓊脂有限公司、南翔竹製品廠、天竹竹膠板有限公司、閩盛竹木業有限公司等一批規模企業已成為我鎮的企業。隨著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2011年2月1日在深圳創業板的成功上市,企業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農業主要以畜牧業和特色農業為主導,有生豬養殖基地16家,生豬年存欄16000多頭,還有蔬菜、水果、花卉、水產等生產基地數家。
來舟鎮屬丘陵地形、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全年無霜期285天,年降雨量1700毫米。境內氣候宜人,林木蔥鬱,資源豐富,土地總面積10.2萬畝,其中林地面積6.4萬畝,竹林面積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
來舟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鐵路鷹廈線、來福線在境內交匯,來舟火車站是全國49個編組站之一,也是我省鐵路交通樞紐和最大的列車編組站,擔負著福建省境內鷹廈、來福鐵路兩線所有機車的編組任務,有福建“夜明珠”之美稱;國道205、316線貫穿全境,距青州高速公路介面處僅15公里;鄉村公路網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水路交通也十分便利,富屯溪繞鎮南流,沙溪口庫區蓄水后,已成為寬闊的人工湖。![來舟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e/m9e3d18edd5f23f0b638413a833393c8c.jpg)
![來舟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e/m9e3d18edd5f23f0b638413a833393c8c.jpg)
來舟鎮
來舟鎮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水、電、路、汛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小城鎮建設欣欣向榮,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來舟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2/me2b78565f5e185d9a1740b5c805498d6.jpg)
來舟鎮
同時,該村民主管理也初見成效。一是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村民大會和村民代表議事制度。對“造福工程”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和村民宅基地分配情況實行全面公開,建立村民參與、集體決策、群眾監督的機制,調動了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形成了村民自治格局。二是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以黨支部為核心,加強黨員管理,轉變黨員幹部工作作風。通過開展黨員幹部問事制,進一步推進重大村務民主聽證和戶代表制度。群眾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和合理性意見及建議,均可通過黨員幹部問事制這一載體進行有效解決,從而在黨群、干群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南平茫盪山 | 延平溪源農家樂 |
溪源峽谷 | 延平上溪整編舊址 |
下洋水世界親子樂園 | 石佛山森林公園 |
三千八百坎 | 延平八角樓舊址 |
菖上古堡旅遊景區 | 開平寺 |
杉湖島景區 | 南平明翠閣 |
南平市博物館 | 南平市紅葉山莊 |
南平市雙龍山莊 | 溪源庵 |
李侗(1093~1163)南劍三先生 | 吳輔 |
黃裳(1044~1130) | 葉份 |
馮超驤(1880~1911)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 廖玉通(1853~1924) |
羅從彥(1072~1135)宋朝經學家、詩人 | 劉璋(1429~1511) |
游居敬(1509~1571) | 余維新(1915~1943) |
羅明(1429~1489) | 吳東槐(1853~1904) |
張維 | 林映星 |
馮夢得 | 陳一堂(1910~1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