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頸瓣蹼鷸
紅頸瓣蹼鷸
紅頸瓣蹼鷸(學名:Phalaropus lobatus)為瓣蹼鷸科瓣蹼鷸屬的鳥類。在中國大陸,分佈於新疆、青海、黑龍江、山東、江蘇、福建、廣東、西藏、海南等地。該物種的原產地在加拿大。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紅頸瓣蹼鷸
雄鳥夏季臉、頭頂和胸暗灰褐色,少灰色,眼上白斑較雌鳥大,通常形成一短的白色眼眉。上體較淡褐和具更多的皮黃色羽緣。特別在翕部。前頸帶斑呈銹褐色或棕紅色。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25~46克,雌性28~42克;體長雄性180~202毫米,雌性190~206毫米;嘴峰雄性 19~22毫米,雌性19~24毫米;翅雄性99~112毫米,雌性95~116毫米;尾雄性43~54毫米;跗跖雌性19~22毫米。
紅頸瓣蹼鷸
紅頸瓣蹼鷸為海洋性鷸類。非繁殖期多在近海的淺水處棲息和活動。也出現在大的內陸湖泊、河流、水庫、沼澤及河口地帶。繁殖期則棲息於北極苔原和森林苔原地帶的內陸淡水湖泊和水塘岸邊及沼澤地上。
紅頸瓣蹼鷸
主要以水生昆蟲、昆蟲幼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無脊椎動物為食。覓食主要在水上。常從水面或露出水面的石頭和植物上啄食。也常通過在水面旋轉和以嘴叩擊水面的方法捕食。
繁殖期為6~8月。繁殖於北極苔原和森林苔原地帶的淡水湖泊、水塘岸邊、以及沼澤地上。特別是富有挺水植物和蘆葦的湖泊、水塘和沼澤地。通常一雌一雄交配,也有一雌連續與多個雄鳥交配。營巢於湖泊和水塘附近潮濕的草地上或土丘上。通常置巢於草叢或蘆葦叢中,由雌雄親鳥共同營巢。巢甚簡陋粗糙,主要由親鳥在地上踩踏成一深窩,內墊以於草和柳樹葉。窩的大小直徑為8~10厘米,深5~6厘米。
每窩產卵通常4枚,偶爾少至3枚,多至5~6枚,甚至有多至7枚的。卵的顏色為淡黃褐色或赭橄欖色,被有褐色或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7~35×17~22毫米,重5~6克。雌鳥產完卵后即離開繁殖地往南飛走,孵卵和照護幼鳥全由雄鳥承擔,也有部分雌鳥孵卵。孵化期18~20天。雛鳥雌性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行走,大約20天左右即能飛翔。
紅頸瓣蹼鷸
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紅頸瓣蹼鷸是英國最罕見的鳥類之一,2014年1月,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的科學家們使用一種地理定位裝置追蹤了這種紅頸瓣蹼鷸的旅程,發現它行程1.6萬公里的遷徙距離創下了歐洲新的鳥類遷徙記錄。它從蘇格蘭設德蘭群島的費特勒島出發,穿過了大西洋到達美國東海岸,然後穿過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最終到達了秘魯海岸。在太平洋海域越冬之後,它會按照之前的路線返回費特勒島。
這些鳥類遷徙的如此遙遠,研究人員認為食物很可能是主要原因。有趣的是,如果蘇格蘭紅頸瓣蹼鷸確實在太平洋東部過冬,那麼它們或許直接受到周期性“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此時太平洋海水會變得更加溫暖,而且浮游生物會大量減少。考慮到未來對這種罕見而且特殊鳥類的保護,這個項目將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