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鎮

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轄鎮

金安鎮位於麗江市古城區東南部,素有麗江市東大門之稱。東與永勝縣松坪鄉、大安鄉一江之隔,南與古城區七河鎮接壤,西部和北部與古城區金山街道、文化街道相連,鎮政府所在地龍山村距麗江城區19公里。

徠海拔從1400米的金沙江乾熱河谷地帶到2,685米的冷涼地帶,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型氣候,全鎮轄7個村民委員會,40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44.5平方公里。全鎮有森林12,166.2公頃,森林覆蓋率46%,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900毫米,年平均氣溫13度。

歷史沿革


戰國時期屬秦國邊地
楚國大將庄蹻建滇國時屬滇國之地
西漢元鼎六年至東漢時期屬益州越嶲郡遂久縣
蜀漢建興三年劃歸雲南郡
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屬寧州雲南郡西姑復縣
唐代時期吐蕃和南詔先後設神川都督府
宋朝時大理國前期屬劍川節度,后屬成紀鎮善巨郡
南宋宋理宗寶佑元年,忽必烈征大理國,在境內設茶罕章管民官
元至元八年改為茶罕章宣慰司
至元十三年置麗江路軍民總管府
至元二十二年改設麗江路宣慰司
明朝洪武十五年元朝麗江宣慰司副使的木得歸附明朝
明朝置麗江府
清順治十七年仍設麗江府
雍正元年"改土歸流",解除木氏土司統治權
乾隆三十五年設麗江縣
民國二年廢麗江府,屬騰越道
民國十八年廢騰越道,直屬雲南省
民國三十年隸屬於雲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公署設麗江縣城
民國三十六年隸屬於雲南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61年4月10日屬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1950年屬麗江縣第一區
1958年建龍山公社
1963年為第一區
1966年改龍山公社
1984年年屬金山區
1988年設龍山鄉
2002年底改屬古城區
2003年龍山鄉改名為金安鄉
2012年金安鄉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金安鎮位於麗江市古城區東南部,隸屬於雲南省麗江市。全鎮有7個村民委員會,40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金安鎮東與永勝縣松坪鄉,南與古城區七河鎮接壤,西部和北部與古城區金山鄉、文化街相連,距麗江主城區19公里。

自然資源


金安鎮有萬畝杜鵑林,金安橋水電站

經濟


工業

金安橋水電站位於金安鎮境內,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大壩長640米,高160米,總庫容9.13億立方米,年發電量114.17億千瓦時。工程由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雲南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和雲南省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設,靜態總投資125.01億元,動態投資146.79億元。
金安橋水電站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境內,距麗江市52公里,處於麗江到四川攀枝花市的交通要道上,交通便利,壩址左右兩岸分屬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和永勝縣,距古城區和永勝縣城的公路里程均為52.5km。該工程是金沙江中段“一庫八級”水電開發方案中的第五級電站,樞紐工程由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右岸溢洪道、左右岸壩身泄洪沖沙孔和壩后廠房等建築物組成,右岸台地布置5孔開敞式溢洪道,其最大泄洪流量14980立方米/秒,壩后廠房安裝4台單機容量600MW水能發電機組。水庫正常蓄水位1418m,校核水位1421.07米,相應庫容8.47億立方米,具有周調節能力,控制流域面積237357.6平方公里,最大壩高160m,壩頂長度為640米。電站運行時保證出力473.7MW,年平均發電量110.43億kW·h,發電效益顯著,是“西電東送”戰略目標的骨幹電站之一。此外,電站的建設還可帶動當地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加速脫貧致富,社會效益也十分顯著。施工總工期7.5年,計劃2009年底首台機組投產,2011年3月工程竣工。工程總投資約139億元,動態單位千瓦投資5790元/kW,動態單位電度投資1.26元/kW·h。

農業

2003年末總人口5,945人(其中農業人口5,755人,非農業人口19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人口密度42人∕平方千米。全鎮共有耕地12,307畝,人均耕地2.14畝,人均有糧431千克,農民人均純收入1,244元。
2012年末,全鎮總人口5,952人(其中農業人口5,823人,非農業人口129人),人口密度41人/平方公里。全鎮實有勞動力4,145人,其中鄉村從業人員3,459人,農業從業人員2,348人,工業從業人員57人,建築業從業人員114人,交通倉儲和郵政業從業人員44人,批發與零售業從業人員131人,住宿和餐飲業從業人員64人,其他行業從業人員365人。
2012年末全鎮有耕地13,067畝,人均耕地2.15畝。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1,475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6,796畝,總產3,868噸。2012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3,615.8萬元,同比增長17.7%,實現財政收入554.29萬元,同比增長4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950元,同比增長37%。

社會


鎮內有完小3所,453名學生,入學率100%,普及率100%,鞏固率99.8%,小學教職工42名。
有鄉鎮衛生院1個,病床4張,萬元以上醫療設備4台,衛生技術員17人,專(兼)職防疫員10人,保健員10人。有鄉村醫務室6個,全年門診5176人(次),住院7人(次),預防接種率100%。
有鄉鎮衛生院1個,健康檔案建檔率達64.39%,疫苗接種率達98%。鎮衛生院配置基葯100餘種。計劃生育率達90%以上,葯具發放率達100%。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穩步推進,全鎮參保率達98.60%;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參保135人,續保16人,共計151人;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達5,702人,參合率達99.14%。

人口民族


常住人口5641人(2017年),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4,100萬元,增長15%;財政收入達902萬元,增長6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900元,增長17%。

交通


2017年金安金沙江大橋在麗江正式開工建設。該大橋橋址位於金安橋水電站大壩上游1.4公里處,距離麗江市區40公里。金安金沙江大橋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跨徑山區懸索橋。
金安金沙江大橋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4216成都至麗江高速公路華坪至麗江段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主橋為主跨1386米的雙塔雙索麵單跨簡支板桁結合加勁梁懸索橋,華坪岸邊跨為跨徑320米的無懸吊結構,麗江岸為跨徑205米的無懸吊結構。
記者了解到,華麗高速公路起於華坪縣榮將鎮、與正在建設的榮將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相接,止於麗江拉市海、與大麗高速公路相交,全長約153公里,雙向4車道,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華麗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麗江到成都的車程將縮短到8小時左右。華坪至麗江高速公路屬國家高速公路網G4216成都至麗江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麗江南連大理通東盟、北接迪慶進藏區、東經華坪入川渝、西過保山至南亞的重要大動脈。

文化


風俗民情

金安鎮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納西族佔總人口95%以上。這裡的納西族一直延續和傳承著納西民族的生活和勞作習慣。
每到納西族的傳統節日“三朵節”這裡的納西人便穿著傳統納西服飾聚集到村邊山間進行民族打跳,歡度自己民族的節日。

代表人物


和良輝,男,納西族,1962年11月生,中共黨員,1985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楊士興,大東巴,對東巴文化各種儀式的知識掌握得很全面。1980年,東巴文化研究所聘請楊士興為東巴老師,1983年12月,在研究室工作期間發病,即送醫療,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7歲。楊士興先生的去世,對搶救納西族古文化事業是一大損失。
白鹿無涯,新銳網路作家。本名和佳雷,納西族,1993年6月30日生於雲南麗江。作品有《這個劇組有鬼》、《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等。
龐新秀,女,漢族,1978年2月生,在職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1998年10月參加工作。現任華坪縣人民政府縣長。
木仕斌,男,納西族,1983年11月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2007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古城區森林公安局警令部主任,古城區金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金安鎮黨委書記等職。現任古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旅遊


萬畝杜鵑林

徠“萬畝杜鵑林”位於麗江市古城區金安鎮光樂二村境內,北起龍山行政村,東至義新、龍良、石光等行政村,西止金山鄉良美貝足村,當地納西族人稱“美旭閣”,漢語之意為“紅杜鵑生長最多的地方”,也是納西族殉情聖地之一,與玉龍第三國相媲美。
萬畝杜鵑林核心區地理坐標北緯26°49′10″,東經100°22′01″;海拔高度2600m,總面積約3000ha,(合4.5萬畝)。萬畝杜鵑林核心區距麗江市區28km,其中麗攀公路柏油路20km,龍山鄉至核心區彈石路8km,是距城市最近的杜鵑林旅遊景區,有很好的區位優勢。

金龍橋

金龍橋
金龍橋
金龍橋又名梓里江橋、梓里橋,號稱“金沙江上第一橋”,位於雲南麗江市永勝縣和古城區之間金沙江上,東連永勝,西接鶴麗,東距永勝城150餘里,西距麗江約80多里。建於清代光緒六年(1880年)正月,由提督蔣宗漢捐資建造,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長江上現存最古老的橋樑,曾有“萬里長江只一橋”的稱喻。2006年被列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政治


領導調研

2016年11月14日,麗江市委書記羅傑到金安橋水電站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並且到古城區金安鎮調研脫貧攻堅和基層黨建工作。
2017年10月31日,麗江市長鄭藝到古城區金安鎮了解交通重點項目進展情況,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8年10月09日,麗江市委書記崔茂虎來到古城區金安鎮,就促進水電就地轉化消納、加快交通重點項目建設、打造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示範點等進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