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大學二級學院
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是安徽大學的二級學院,成立於2010年4月。
據2019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職工72人,有各類在校生1000餘人;設有4個教學系,開設5個本科專業。
1958年,安徽大學開始招收生態學相關專業的本科生。
2003年,安徽大學獲批生態學碩士授權點。
2006年,安徽大學獲批生態學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0年4月,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在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環境科學兩個學科基礎上組建成立;7月,開始獨立招生。
2011年,學院獲批生態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2年,學院成立安徽大學礦區生態修復與濕地生態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2013年,學院增設測繪工程本科專業。
2014年3月,學院增設生態學本科專業 ;10月,學院獲批生態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12年7月31日,王鈺教授主持的“高產優質甜葉菊品種快繁中試推廣”項目通過校科技處組小織的專家驗收。
2012年7月22日,我院新專業地質學本科專業首次招生,共錄取來自黑龍江、吉林、山東、河南、湖北、福建、四川和安徽的新生58名。2012年環境科學、地理信息系統和地質學三個本科專業共錄取新生188名,新生來自14個省份。
2012年7月9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八屆四次會議暨形態學專題會議在安徽大學召開。
2012年6月19日,我院地理信息與地質科學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獲准立項,建設經費100萬元。
2012年4月29日,程樺教授主持的重大校企合作項目“淮南礦業西部煤礦深埋層安全開採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簽約儀在我校舉行。
2012年4月20日,資源與環環境工程學院201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完成師生互選工作,生態學一級學科點擬錄取學術研究生11名,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點擬錄取學術研究生15名,環境工程專業學位擬錄取9人。
2012年4月19日,學校宣布任命何秋生為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李娟為學院黨委副書(分管學生工作)。
2012年3月16日,我院主持的“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江淮流域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生態安全”通過校內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復旦大學陳家寬教授、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李萍萍教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楊林章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蔣志剛研究員、武漢大學盧欣教授、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處朱永峰副處長組成,曹文宣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
2013年9月5日,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2013級研究生來校報到。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生態學專業16人,環境科學專業14人;環境工程專業型碩士研究生4人。
2013年9月26日上午,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處李玉清處長、吳紅玲處長,淮南礦業集團程功林副總經理,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徐翀主任等一行來到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對我院學科建設與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安徽大學校長程樺教授到會並講話;學校科技處張彤副處長,資環學院院長周立志教授、黨委書記何秋生、副院長石先陽教授參加會議;學院講師及以上職稱老師參加了調研會議。
2013年10月,安徽省教育廳、財政廳公布了《2013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部分項目名單》(“皖教高[2013]6號”)。我院共有3個項目獲批。其中:“專業改造與新專業建設”2項(《地質學》負責人:程樺、鄭劉根;《測繪工程》負責人:吳艷蘭),“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項(《協同創新體系下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負責人:石先陽)。安徽省振興計劃的實施是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抓手,是高校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
2013年10月21日,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蔣春曦主任一行4人就安徽省第五屆大學生GIS技能大賽籌備工作事宜來我院考察;周立志院長、何秋生書記、石先陽副院長、李娟副書記、地理信息與測繪工程系吳艷蘭主任在學院會議室與蔣春曦主任一行進行了座談。周院長表示,承辦安徽省第五屆大學生GIS技能大賽,對學院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發展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學院將加強與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的溝通,加強與學校相關部門的協調,全力辦好安徽省第五屆大學生GIS技能大賽。雙方一致同意今後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和交流。
2013年10月26日下午,在理工F樓F218會議室,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集中參加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黨委書記何秋生同志主持會議,學校紀委正處級紀檢員郭大泉同志到會並講話。根據學校黨委有關文件精神及《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何秋生書記、李娟副書記、周立志院長和石先陽副院長按照“四對照四查擺”要求先後作了發言。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資環學院教授李玉成同志,學院黨委委員,教工及學生支部書記參加會議併發言。
2013年11月30日,由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主辦、安徽大學承辦的“安徽省第五屆大學生GIS技能大賽籌備會暨首屆安徽省高校GIS教學研討會”在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召開。
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主任蔣春曦、安徽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李曉輝教授、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黨政班子成員以及部分師生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籌備會聚集了來自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滁州學院、合肥工業大學等十餘所省內相關單位負責人及教師代表、ESRI(易智瑞)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共約40餘人。
會議由資環學院副院長石先陽教授主持,教務處副處長李曉輝教授向參會的各位領導和老師表示熱烈歡迎。資環學院院長周立志教授介紹學院發展情況。省地理信息中心蔣春曦主任對前四屆大賽進行了總結,並對我省今年參加全國大賽取得優異成績表示祝賀,感謝大賽組委會和承辦單位對大賽付出的辛勤勞動。同時希望大家齊心合力、出謀劃策把大賽打造成省級大學生的品牌賽事。
籌備會就技能大賽的組織機構、大賽章程、大賽賽制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和確定。會議的教學研討階段重點就密切跟蹤GIS的創新發展、GIS人才分層次因材施教培養模式、強化實踐育人環節、探索GIS行業結合發展方向、形成專業特色的安徽省高校特色GIS發展模式、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展開了熱烈地討論。本次會議負責人、資環學院地理信息與測繪工程系主任、安徽大學特聘教授吳艷蘭作了最後總結髮言。
2013年12月1日,在安徽大學“民生銀行杯”校園舞林爭霸賽上,資環學院團總支組織的本科生表演隊最後登場,憑藉喜慶歡樂的民族舞蹈《歡樂舞曲》贏得了台下評委的一致認可,以9.78分的高分,排在所有參賽隊伍的第二位,榮獲二等獎;這是資環學院成立以來,參加學校藝術類比賽取得的最好成績。這次在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的舞蹈比賽,是由學校團委主辦,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團委承辦;共有20餘支隊伍參賽。
2013年12月3日,為進一步強化學科建設,匯聚社會資源,培育科研特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經學校研究,決定成立安徽大學安徽升金湖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簡稱研究站)。研究站依託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建設。資環學院院長周立志教授任站長,負責研究站的日常運行管理工作,副站長由共建單位升金湖國家級保護區委派。
2013年12月7日,根據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關於下達2013年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人才立項的通知,安徽大學38位教師及1個團隊獲資助。獲資助的教師中,我院吳艷蘭教授入選“2013年皖江學者特聘教授”,周立志教授獲“2013年高校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資助”。
2013年12月7日,據省科學技術廳日前公布的2013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結果,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王鈺教授主持完成的“新糖源植物甜葉菊自育品種選育推廣應用”獲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13年12月24日,學校公布2012-2013學年本科學生獎學金評選結果。獲獎名單中:我院6位同學獲優秀學生獎;12位同學獲學習優秀獎一等獎,22位同學獲學習優秀獎二等獎,60位同學獲學習優秀獎三等獎;10位同學獲文體活動獎,11位同學獲團學工作獎,12位同學獲社會實踐獎。2010級環境科學專業孫露、萬晶晶兩同學分別獲學術科技獎(個人)一等獎。
2013年12月19日下午,《安徽大學與安徽省測繪局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協議書》簽字儀式在安徽大學理工F樓F218會議室舉行。出席簽字儀式的來賓:安徽省測繪局黨委副書記董寧;副局長、黨委委員朱平;總工程師、黨委委員余建平;副局長、黨委委員張耀波;人事教育處處長梁鈞,副處長王青軍;紀委副書記、辦公室副主任肖力。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周立志院長、黨委書記何秋生、石先陽副院長、黨委副書記李娟,及地理信息與測繪工程系吳艷蘭主任參加簽字儀式。安徽大學科技處副處長孟祥明出席簽字儀式並講話。
2013年12月31日晚,安徽大學第21屆文化藝術節閉幕式在磬苑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舉行。閉幕式上揭曉了“校園人物”“我最喜愛的老師”“文化藝術節優秀組織獎”等評選結果。我院周立志老師獲“我最喜愛的老師”稱號,學院榮獲安徽大學第21屆文化藝術節優秀組織獎。閉幕式上,李娟副書記應邀登台獻唱。
安徽大學第21屆文化藝術節,我院師生在多項活動中取得佳績:《歡樂舞曲》在校園舞蹈大賽中取得全校第二名的優異成績,並被學校推薦參加了中國農業銀行杯CCTV2013年度三農人物推介活動(華東片區)晚會演出;“花樣年華”短劇小品大賽獲得三等獎(第五名);“自立自強 勵志成才 報效祖國”演講比賽獲二等獎;“海納百川”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競賽中獲三等獎;“楊柳依依”家鄉風情秀中榮獲三等獎……。
另外,在學校其他文體活動中,我院選手也有較好表現:新生杯足球賽,我院男子足球隊奪得季軍;安踏杯籃球賽,我院男子籃球隊成功進入四強;乒乓球比賽,我院獲男子團體第三名,許江林同學獲男子個人獎。
2014年1月1日近日,學校公布安徽大學第九屆挑戰杯創業計劃決賽項目名單。我院兩件作品——“綠夢家園生態修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指導老師:王寧);“安徽瑞斯責任有限公司”(指導老師:孫慶業、汪芹)成功進入決賽。
2014年1月7日,學校發布《關於表彰2012-2013學年度先進班集體和學生先進個人的決定》。表彰決定中:授予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2011級環境科學專業“安徽大學先進班集體”稱號;授予18名同學“三好學生”、18名同學“優秀學生幹部”、1名同學“三好學生標兵”、1名同學“優秀學生幹部標兵”稱號。
2014年1月12日,安徽大學安徽升金湖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揭牌儀式在池州市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池州市副市長劉禮生、池州市林業局局長汪力、安徽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局長趙念念、副局長徐文彬,安徽大學校長程樺、宣傳部長周飛、研究生教務處長薛照明、實驗室與設備處處長謝安建、基建處處長鄭善忠、後勤管理處處長黃烈、科技處副處長張彤、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周立志、黨委副書記李娟、教師代錶王鈺、周忠澤、吳艷蘭、鄭劉根、萬霞、李春林等參加了揭牌儀式。
2014年1月14日日前,接省國土資源廳通知,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吳艷蘭教授任安徽省國土資源廳科學技術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
2014年1月16日,中國教育工會安徽大學委員會下發《關於表彰2011—2013年度工會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表彰決定中,授予李娟同志“支持工會工作好領導”榮譽稱號,王麗麗同志“優秀工會工作者”榮譽稱號,王寧同志“工會活動積極分子”榮譽稱號。
2014年3月13日上午,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與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在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會議室,舉行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暨“安徽省地理信息工程中心”成立、“安徽大學實踐教學基地”掛牌儀式。出席簽字與掛牌儀式的有: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主任蔣春曦及相關領導;安徽大學資環學院何秋生書記,皖江學者、地理信息與測繪工程系主任吳艷蘭教授等。
2014年3月18日學校日前公布第二屆輔導員職業能力比賽獲獎結果,我院輔導員張浩獲得二等獎。
2014年3月14日由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安徽大學資環學院主辦,Esri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協辦,為期三天的“2014安徽省第五屆大學生GIS技能大賽賽前教師培訓會”今天在安徽大學磬苑校區理工F樓舉行。此次培訓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各參賽高校的領隊與指導老師了解GIS市場的最新發展;提高對軟體的使用能力;加深對參賽技能和參賽內容了解。
2014年3月21日上午,淮南礦業(集團)公司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中心徐翀副主任一行,在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何秋生、副書記李娟陪同下,考察了我校在池州建立的“安徽大學安徽升金湖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陪同考察的還有資環學院地質科學與工程系主任鄭劉根、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王寧、研究站副站長李春林,及學院實驗中心常務副主任許仁鑫等老師。
2014年3月27日日前,教育部下發通知(教高[2014]1號),公布201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備案或審批結果,我院2014年申報的生態學本科專業獲教育部備案。我校生態學本科專業將自今年起開始招生,生態學專業本科生可在我院連續攻讀生態學專業碩士、博士學位。生態學本科專業的設置對於完善我院生態學一級學科人才培養體系,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實現學院的發展目標具有積極意義。
2014年3月2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地理信息系統工作委員會日前發文(皖政G[2014]2號),決定成立“安徽省地理信息工程中心”。該中心由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和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共建,由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負責中心建設和運行的具體工作。
2014年3月27日國際刊物《Mitochondrial DNA》2014年1月份連續在線刊出我院2011級環境科學專業本科生慶卉等和王景化等的2篇論文。論文對黃眉柳鶯指名亞種Phylloscopus inornatus inornatus和小天鵝烏蘇里亞種Cygnus columbianus jankowskii的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進行解析,描述了兩個亞種的線粒體基因組結構特徵,為進一步開展這兩種鳥的分子系統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該雜誌是SCI四區刊物,2012年的影響因子是1.705。這是我院實施大學生創新團隊計劃以來,“鳥類線粒體基因組計劃”本科生創新團隊取得的首批成果。該成果是在我院生物多樣性與濕地生態研究所水鳥與濕地生態研究組實驗室完成。
2014年4月1日下午,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王曉蓉教授應邀在安徽大學磬苑校區理工F樓F202報告廳,作題為《污染物微觀致毒機制與環境生態風險早期診斷》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娟主持。
學術報告會後,南京大學王曉蓉教授、袁傳榮教授在理工F樓F218會議室,與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的老師進行座談,就學科建設發展、科研團隊建設進行了深入交流。出席座談會的有資環學院院長周立志、副院長石先陽、黨委副書記李娟,以及環境科學系的各位老師。座談會由院長周立志主持。這次座談會加深了跨地區院校的交流,有力地促進了資環學院在學科建設、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健康快速發展。
2014年4月10日上午,武漢大學應申副教授應邀在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理工F樓F202報告廳做了題為“三維地籍發展及關鍵技術”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地理信息與測繪工程系主任吳艷蘭教授主持。參加報告會的同學們就“二三維地籍數據的轉換”“三維地籍中的技術難點”“三維地籍GIS技術應用與發展方向”等問題,積極踴躍地與應申副教授展開互動交流。
2014年4月13日下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代世峰應邀在安徽大學磬苑校區理工F樓F202報告廳,作題為《煤型稀有金屬礦床》的學術報告。
代世峰,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博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8年成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9年成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煤田地質學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2014年4月16日在安徽省第33個愛鳥周期間,我院開展了“磬苑觀鳥”懸掛鳥巢等活動,普及愛鳥、護鳥知識和理念。4月9日,我院依託安徽大學觀鳥會攜手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綠園環保社團進行“磬苑觀鳥”活動。安徽大學觀鳥會的志願者們對來自玫瑰園學校的24名小學生及其家長進行了如何使用望遠鏡觀鳥的技能指導;介紹了喜鵲、斑鳩、烏鴉和烏鶇等一些校園常見鳥類的體貌特徵、習性等相關知識。此次“愛鳥周”系列活動,也是安徽大學第十一屆學術科技節系列活動的一部分。
2014年4月16日在安徽省第七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評選中,我院生態學專業的兩篇學術論文分別獲一等獎和三等獎。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是我省為表彰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設立的唯一獎項。
專業設置 | |
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教學系 | 生態科學系 |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 |
地理信息與測繪工程系 | |
地質科學與工程系 | |
本科專業 | 生態學 |
環境科學 | |
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 | |
地質學 |
據2019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職工7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講師31人,教師具有博士學位49人;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多人。
獎項 | 名單 |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 李進華 |
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 李進華 |
省級教學名師 | 李進華 |
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 | 李進華、周立志、周忠澤、李玉 |
據2019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省級重點學科1個;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1個。
省級重點學科:生態學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生態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生態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環境工程)
資環學院設有環境科學系、生態科學系、地理與地質科學系、生物多樣性與濕地生態研究所、環境科學研究所、循環經濟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此外,依託資環學院建設有“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技術”財政部特色學學科實驗室,安徽省物種資源信息中心、安徽省生態經濟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中藥材產業化技術研究中心、安徽大學濕地生態修復與資源利用工程中心等學科平台。學院現有“生物多樣性與濕地生態”校級科技創新團隊,“安徽重要生態區生物多樣與生態系統穩定性研究”省級科技創新團隊。
質量工程
據2019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精品課程2個;校級教學團隊1個。
2019年,學院有1個專業入選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環境科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安徽大學生態與環境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特色專業:環境科學
省級精品課程:《生態學》《基礎生物學實驗》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經費總額(萬元) | 項目起訖時間 | 主要負責人 | 單位 排名 |
1 | 兩淮煤礦沉陷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關鍵技術的集成與示範(2012BAC10B02)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 | 818 | 201201-201412 | 程樺 | 1 |
2 | 重金屬尾礦灌-草-苔蘚的聯合修復技術(2006AA06Z359) | 國家863計劃課題 | 65 | 200701-200912 | 孫慶業 | 2 |
3 | 長江中下游湖泊越冬白頭鶴對濕地擾動的生態適應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63 | 201201—201512 | 周立志 | 1 |
4 | 細菌對藻類有機質生烴潛力影響的室內模擬及無定形體形成機理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75 | 201201—201512 | 李玉成 | 1 |
5 | 植物群落建立后銅尾礦廢棄地中金屬硫化物氧化及金屬環境地球化學行為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63 | 201201—201512 | 孫慶業 | 1 |
7 | 黃山野生短尾猴群體關係維持的行為機制研究(3117210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44 | 201201-201512 | 李進華 | 2 |
8 | 中國鍬甲科分類修訂及系統發育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3 | 201101—201312 | 萬霞 | 1 |
9 | 基於分子信息和化石花粉證據,推測冰島蓼冰期避難所及冰期后的遷移路線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47 | 201101—201312 | 周忠澤 | 1 |
14 | 中韓東方白鸛生境與種群保護研討會3108134035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6.5 | 201001-201012 | 周立志 | 1 |
17 | 藻類有機質烴源形成及生烴過程碳同位素變化的微生物地球化學模擬研究4097209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48 | 201001—201212 | 李玉成 | 1 |
18 | 安徽野生獼猴的實驗動物化的研究(3097041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3 | 201001—201112 | 李進華 | 1 |
21 | 遷徙停歇地繁殖東方白鸛的遺傳背景及其保育對策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5 | 200901—201112 | 周立志 | 1 |
25 | 猴源傳播疾病的行為生態學研究(3077028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5 | 200801—201012 | 李進華 | 1 |
28 | 歐亞乾旱區若干沙鼠種群的生物分佈學和系統地理學研究3071112065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7.8 | 200701—200712 | 周立志 | 1 |
31 | 處理廢棄物和廢水的高效厭氧反應器的監測、模擬和調控2102114000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50 | 201001-201212 | 石先陽 | 4 |
32 | 銅尾礦生物結皮對生態系統的固氮效應研究(3077039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0 | 200801-201012 | 石先陽 | 3 |
33 | 富磷背景裸露區及緩坡面磷的生態攔截技術研究(2008ZX0713-003)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子課題 | 223 | 200801—201012 | 孫慶業 | 1 |
34 | 淮河流域水生態功能一級二級分區研究(2008ZX07526-002)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子課題 | 55 | 200801—201012 | 孫慶業 | 1 |
35 | 巢湖東段水源保護區水質污染源分析及控制研究(2008ZX07103-005)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子課題 | 150 | 201101—201312 | 李玉成 | 1 |
36 | 巢湖水源地污染物特徵檢測與時空分佈規律及解析(2008ZX07103-005)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子課題 | 150 | 200801—201012 | 李玉成 | 1 |
37 | 受農業面源污染入湖河流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技術及工程示範(2009ZX07103-002)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子課題 | 40 | 201001—201212 | 李進華 | 1 |
38 | 藻類有機質與沉積物的微生物改造和熱模擬生烴研究及應用(2008ZX05005-01-08HZ-3)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油氣專項子課題 | 40 | 200801—201012 | 李玉成 | 1 |
40 | 典型礦業城市重金屬污染特徵與健康風險評價(201009041-02) | 環境保護部公益性項目 | 39 | 201006—201206 | 孫慶業 | 1 |
41 | 淮河流域濕地現狀、問題及與水生態安全的關係研究 | 中國工程院諮詢項目專題 | 18 | 201001-201312 | 周立志 | 1 |
43 | 安慶沿江湖泊濕地昆蟲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研究11040606M70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101-201212 | 萬霞 | 1 |
45 | 抗甘薯莖線蟲病分子標記及遺傳圖譜構建研究11040606M84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101-201212 | 王鈺 | 1 |
46 | 我國湖泊野生克氏原螯蝦種群的遺傳多樣性研究11040606M76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101-201212 | 周立志 | 1 |
51 | 通江湖泊植被典型生態類型的生態對策090415202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001-201112 | 周忠澤 | 1 |
52 | 在高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中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090415203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001-201112 | 吳涓 | 1 |
58 | 自然生態恢復過程中銅尾礦的兩個關鍵成土過程研究070415208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0801-200912 | 孫慶業 | 1 |
59 | 高效產氫微生物的選育與厭氧生物反應器的研製070415218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0801-200912 | 石先陽 | 1 |
60 | 厭氧顆粒污泥產氫代謝流變化機制研究1208085ME61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207-201406 | 石先陽 | 1 |
61 | 兩淮煤田岩漿侵入區煤中汞的環境地球化學研究1208085ME66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201-201406 | 鄭劉根 | 1 |
62 | 中國廣義刀鍬甲屬昆蟲的系統分類學研究20103401120006 |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新教師科研基金 | 8 | 201101-201312 | 萬霞 | 1 |
63 | 人猴共患病病原傳播的行為機制研究(200803570005 |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 | 6 | 200901—201012 | 李進華 | 1 |
64 | 高澱粉、保健型甘薯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07010302139) | 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 | 15 | 200701-200812 | 王鈺 | 1 |
65 | 燃料乙醇專用型薯新品種的示範推廣(Y20103400008) | 國家外專局 | 10 | 201001-201012 | 王鈺 | 1 |
66 | 甘薯抗莖線蟲病分子檢測技術研究(200734000876) | 國家外專局 | 5 | 200101-200712 | 王鈺 | 1 |
67 | 甘薯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克隆(20073400086) | 國家外專局 | 5 | 200701-200712 | 王鈺 | 1 |
68 | 大花蕙蘭多倍體育種技術研究(S20093400190) | 國家外專局 | 5 | 200901-200912 | 王鈺 | 1 |
69 | 大別山小蘭組培技術研究(20103400094) | 國家外專局 | 4 | 201001-201012 | 王鈺 | 1 |
70 | 藥用植物冬凌草細胞培養和藥物成分分析20083400188 | 國家外專局 | 1.6 | 200801-200812 | 王鈺 | 1 |
71 | 燃料乙醇專用型甘薯新品種的選育及抗病分子檢測20083400086 | 國家外專局 | 5 | 200801-200812 | 王鈺 | 1 |
72 | 燃料乙醇高效發酵菌株篩選及節本發酵工藝研究20093400189 | 國家外專局 | 4 | 200801-200812 | 王鈺 | 1 |
73 | 周年工廠化生產的食用菌品種選育及產業化(11010302109) | 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 | 60 | 201101-201312 | 王鈺 | 2 |
74 | 甜葉菊多倍體育種(20091668) | 安徽省財政廳 | 25 | 200901-201012 | 王鈺 | 1 |
75 | 中藥材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皖農科[2010]300) | 安徽省財政廳、農委 | 22 | 201001-201212 | 王鈺 | 1 |
77 | 安徽省重要生態區生物多樣性與物種穩定性研究(TD200703)。 | 安徽省高校省級創新團隊計劃項目 | 20 | 200701-201012 | 李進華 | 1 |
78 | 猴源疾病傳播的防控技術研究 | 安徽省國際合作項目 | 8 | 201101—201212 | 李進華 | 1 |
79 | 安徽省生物物種資源信息中心PT20083024 | 安徽省科技廳 | 50 | 200812-200912 | 周立志 | 1 |
80 | 泉大資源枯竭礦區生態環境修復技術研究HKKY-生態環境研究室-JS(2012)-001號 | 淮南礦業集團公司 | 300 | 201201-201312 | 程樺 | 1 |
81 | 巢湖湖濱帶生態修復技術與示範工程(皖生態辦函[2007]10號) | 安徽省生態省建設辦公室 | 50 | 200701-200912 | 李進華 | 1 |
82 | 通過市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和社會責任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00056783) | 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項目安慶項目辦 | 56 | 200701—201012 | 周立志 | 1 |
83 | 海相烴源岩形成過程實驗研究(WXSWX2008-007) |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 93.5 | 200803-201010 | 李玉成 | 1 |
84 | 2011年淮河幹流水生物監測 | 淮河水資源保護局 | 48 | 201101-201112 | 周立志 | 1 |
85 | 安徽省濕地動物植物資源調查 | 安徽省自然保護站 | 15 | 201101-201112 | 周立志 | 1 |
86 | 洪澤湖生態監測 | 淮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 | 35 | 201101-201112 | 周忠澤 | 1 |
職務 | 名單 |
名譽院長 | 袁亮 |
院長 | 石先陽 |
黨委書記 | 何秋生 |
副院長 | 鄭劉根、劉輝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李娟 |
社團文化
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有院學生會組織,下設田徑隊、舞蹈隊、啦啦隊、男子籃球隊、女子籃球隊、女子足球隊、男子足球隊、男子排球隊、女子排球隊、男子羽毛球隊、主持團、小品隊等團體組織。每年開展院運動會、籃球賽、模特大賽、植物標本大賽、愛鳥周、心理健康活動月、好聲音校園歌手大賽、花樣年華短劇小品大賽等學生活動。
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