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碑
功德碑
功德碑[gōng dé bēi],記功載德或頌揚政績的碑通稱功德碑。出自《禮器碑》。常用作名詞。
功德碑
在古碑家族中一直繁衍不息,數量龐大。
功德碑
功德碑涉及的人物形象豐滿,令人欽敬;涉及的事件具體、翔實、感人至深。這就使碑文有很強的可讀性,很高的人文價值,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和不可再生的精神財富。
現存的功德碑,最早出現於東漢(25—220年),例如《禮器碑》全稱為《漢、魯相(官名)、韓敕(姓名)造孔廟禮器碑》。刻立於東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碑文讚頌魯相韓敕豁免了孔子的母親顏氏和孔子的妻子亓官(複姓)氏家族後人的差役,製造孔廟祭祀用的禮器和修飾孔廟的功績。
首先,功德碑設計應該具有長期持久性,因此功德碑的選材一般為石質,石雕功德碑不易風化,保存壽命長,是功德碑製作的理想選擇;其次,功德碑應該放在大型園林和城市的主要路口等顯要位置;再次,功德碑設計的文字內容應該清晰可見,文字大小字體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而定,內容醒目並能持久保存,人物形象和內容要有很高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