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城鎮

北京市懷柔區下轄鎮

廟城鎮,北京市懷柔區下轄鎮,位於東經116°34′13"~116°40'00″,北緯40°14′58"~40°18′14″之間。地處懷柔區最南端,東鄰楊宋鎮,南與順義區牛欄山鎮交界,西與橋梓鎮接壤,北與懷柔鎮毗鄰。鎮域面積31.96平方千米。

明清時期,廟城地區屬懷柔縣蔡家裡。民國時期,屬懷柔縣第一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懷柔縣第七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分屬第七區、第四區和城關區。1950年,分屬霍各庄、鄭重庄2鄉。1958年,分屬城關鎮、橋梓鄉。9月,分屬八一、東風2人民公社。1959年,分屬城關、橋梓2公社。1961年,設廟城人民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1990年3月,鄉改鎮。截至2018年末,廟城鎮戶籍人口有19334人。截至2019年10月,廟城鎮下轄2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廟城村。

2011年,廟城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工業增加值2.2億元。財政總收入1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000萬元,增值稅1100萬元,企業所得稅24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2%、62%、52%。人均財政收入5519元,比上年增長15.8%。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廟城地區屬懷柔縣蔡家裡。
民國時期,廟城地區屬懷柔縣第一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廟城地區屬懷柔縣第七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廟城地區分屬第七區、第四區和城關區。
1950年,廟城地區分屬霍各庄、鄭重庄2鄉。
1958年,廟城地區分屬城關鎮、橋梓鄉。9月,分屬八一、東風2人民公社。
1959年,廟城地區分屬城關、橋梓2公社。
1961年,廟城地區設廟城人民公社。
1983年,廟城公社改鄉。
1990年3月,廟城鄉改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廟城鎮位於東經116°34′13"~116°40'00″,北緯40°14′58"~40°18′14″之間。地處懷柔區最南端,東鄰楊宋鎮,南與順義區牛欄山鎮交界,西與橋梓鎮接壤,北與懷柔鎮毗鄰。鎮域面積31.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廟城鎮地處山前略為傾斜的沖積平原,地勢廣闊平坦,略有起伏。地形分為平原和山丘崗地,東南部屬於潮白河支流衝擊而成,為平原地貌。西北部地區有部分山丘崗地。境內最高峰青山位於鄭重庄村西,海拔145.2米。 

氣候

廟城鎮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雨熱同期,夏季暖熱濕潤,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1.7℃,1月平均氣溫-4.9℃,極端最低氣溫-20.9℃。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5.8℃,極端最高氣溫為41℃。年降水量600-70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120.8毫米(1969年),極端年最少雨量僅有354.4毫米(1962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 

水文

廟城鎮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懷河、雁棲河、牝牛河,河水匯入順義區界內的潮白河。懷河為三級河流,原是常年流水河,境內長7.5千米,河底寬76.7米、深3.5米,從懷柔水庫泄洪閘往下經懷柔鎮石廠村東流入廟城界,經廟城高兩河、李兩河、小杜兩河、劉兩河、大杜兩河、肖兩河等村流向梭草人潮白河,主要負責懷柔水庫泄洪任務,泄洪時可達750個流量,雁棲河段長2000米、寬20米,是雁棲河從懷柔鎮王化村南向南流至大杜兩河村東,流入潮白河。牡牛河長5000米,河床寬10米、深3米,河源發源地鳳山前坡,屬季節河,是全區第一條跨越村界的泄水工程。

自然災害

主要的自然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雹災、蟲災等。最嚴重的是水災。

行政區劃


廟城地區轄2個社區,18個村委會。
社區廟城社區金山社區
行政村高兩河村李兩河村小杜兩河村劉兩河村彩各庄村
大杜兩河村肖兩河村趙各庄村霍各庄村焦村
廟城村桃山村王史山村孫史山村高各庄村
鄭重庄村西台上村西台下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廟城鎮戶籍人口有19334人。

經濟


農業

廟城鎮共有耕地面積11221.5畝,人均0.6畝。
2011年,廟城鎮農業總產值達到5600萬元。糧食作物以冬小麥、玉米為主。
2011年,廟城鎮生產糧食3155.5噸,人均173.4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花生等。
廟城鎮畜牧業以豬、羊、雞飼養為主。
2011年,廟城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6365元,比上年增加8%。

工業

廟城鎮形成了食品飲料、汽車配件、包裝印刷、生物製品等八大產業新格局。
2011年,廟城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工業增加值2.2億元。共有工業園區3個,包括一個鎮工業園區和高兩河、霍各庄兩個村級工業園區。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廟城鎮商業網點367個,職工611人。

財政金融

2011年,廟城鎮財政總收入1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000萬元,增值稅1100萬元,企業所得稅24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2%、62%、52%。人均財政收入5519元,比上年增長15.8%。

特色產業

廟城鎮地處懷柔水庫下游,水源充足且水質優良,適宜各種經濟作物種植和畜牧業的發展,如西洋參與花卉種植。

文化


地名由來

遼保大二年(1122年)遼興宗耶律宗真之妻蕭撻里在村北建家廟,築土城守衛,故名廟城。

交通


京承鐵路線、大秦鐵路線、茶高聯絡線過境廟城鎮,其中京承鐵路線境內長5236米,設高各庄、廟城兩個車站。
廟城鎮共有鎮級公路17條,村級公路44條,總長44.5千米。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廟城鎮共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587人,專任教師41人。小學2所,在校生1025人,專任教師14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21人,專任教師9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
2011年,廟城鎮共有教育經費70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廟城鎮共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會員31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8個,演職人員720人,年演出100場次,觀眾達5.36萬人次。電影放映單位18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趙各庄村花會、小杜兩河小車會等。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廟城鎮共有村衛生室23所。

社會保障

2011年,廟城鎮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7戶,人數121人,支出41.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8戶,人數1支出人,支岀26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8人,支出17.9萬元,比上年增長16.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支出人,支岀11.7萬元,比上年增長77.3%。農村醫療救助93人次。農村臨時救濟102人次,支出9.5萬元,比上年增長36.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3萬元。 
廟城鎮
廟城鎮

基礎設施

2011年末,廟城鎮共有鎮區主幹道6條,總長4.8千米。輔街道27條,總長2.1千米。
2011年末,廟城鎮共有自來水廠2座。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5萬噸。
2011年末,廟城鎮共有供暖面積為4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