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木衛四的結果 展開
- 天體衛星
- 星星花責任編輯
木衛四
天體衛星
木衛四又稱為卡里斯托(Callisto、英語發音:/kəˈlɪstoʊ/、希臘文:Καλλιστώ)是圍繞木星運轉的一顆衛星,由伽利略·伽利萊在1610年首次發現。木衛四是太陽系第三大衛星,也是木星第二大衛星,僅次於木衛三。
木衛四由近乎等量的岩石和水所構成,平均密度約為1.83克/厘米。天文學家通過光譜測定得知木衛四表面物質包括冰、二氧化碳、硅酸鹽和各種有機物。伽利略號的探測結果顯示木衛四內部可能存在一個較小的硅酸鹽內核,同時在其表面下100千米處可能有一個液態水構成的地下海洋存在。
由於木衛四上可能有海洋存在,所以該衛星上也可能有生物生存,不過概率要小於鄰近的另一顆衛星木衛二。多艘空間探測器都曾對該衛星進行過探測,包括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和卡西尼號。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木衛四是設置進一步探索木星系統基地的最佳地點。
木衛四表面曾經遭受過猛烈撞擊,其地質年齡十分古老。由於木衛四上沒有任何板塊運動、地震或火山噴發等地質活動存在的證據,故天文學家認為其地質特徵主要是隕石撞擊所造成的。木衛四主要的地質特徵包括多環結構、各種形態的撞擊坑、撞擊坑鏈、懸崖、山脊與沉積地形。在天文學家仔細考察后,發現該衛星表面地形多變,包括位於抬升地形頂部、面積較小且明亮的冰體沉積物及環繞其四周、邊緣較平緩的地區(由較黑暗的物質來構成)。天文學家認為這種地形是小型地質構造升華所導致的,小型撞擊坑普遍消失,許多疙瘩地形是遺留下來的痕迹,該地形的確切年齡還未確定。
木衛四上存在一層非常稀薄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構成,成分可能還包括氧氣,此外木衛四還有一個活動劇烈的電離層。科學家們認為木衛四是因木星四周氣體和塵埃圓盤的吸積作用而緩慢形成的。由於木衛四形成過程緩慢且缺乏潮汐熱效應,所以內部結構並未經歷快速的分化。木衛四內部的熱對流在形成后不久就已經開始,這種對流導致內部結構的部分分化,位於地表100至150千米深處的地下海洋與一個個比較小的岩質內核可能因此形成。
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在1610年1月發現了木衛四和其他三顆木星大衛星(木衛一、木衛二和木衛三)。木衛四的名稱來自希臘神話中宙斯的愛人之一卡里斯托,她是一位與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關係密切的寧芙(有時也被認為是呂卡翁的女兒)。西門·馬里烏斯在該星被發現后不久提出該名稱,馬里烏斯則認為這是約翰內斯·開普勒的建議。然而天文學家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歡迎這個名稱,直到20世紀中期才廣泛採用。很多早期的天文學文獻中均以羅馬數字來稱呼這顆衛星(該體系由伽利略所提出),即稱為木衛四(Jupiter IV)或“朱庇特的第四顆衛星”(the fourth satellite of Jupiter)。
木衛四上一個撞擊坑平原的近紅外光譜圖。木衛四的平均密度為1.83g/cm³,,表明它是由近乎等量的岩石和冰體水構成的,此外可能還存在某些不穩定的冰體,如氨的冰體。冰體的比重介於49-55%之間。木衛四岩石的確切構成還不為人知,但是很可能接近於L型或LL型普通球粒隕石,這兩類隕石較之H球粒隕石,所含的全鐵和金屬鐵較少,而鐵氧化物較多。在木衛四上,以質量計,鐵和硅的丰度比為1.05-1.27,而在太陽中,則為1.8。
木衛四的表面是不對稱的:其同軌道方向的一面要暗於逆軌道方向的一面,這與其他伽利略衛星的情況正好相反。此外,其逆軌道方向一面似乎富含二氧化碳,而其同軌道方向一面則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硫。木衛四上許多較年輕的撞擊坑都含有較豐富的二氧化碳。總的來說,木衛四表面的物質構成,特別是暗區的物質構成,十分接近於D型小行星,後者的表面由碳基物質構成。
木衛四表面的反照率為0.2。人們推測其表面的物質構成與其整體的物質構成大致相同。利用近紅外光譜學,科學家們在1.04、1.25、1.5、2.0和3.0微米波長段發現了強烈的冰體水的吸附帶。冰體在木衛四表面普遍存在,比重在25-50%之間。對伽利略號和地基觀測站拍攝的高解析度近紅外光譜和紫外線光譜照片進行分析后,科學家們發現了多種非水溶性物質,如含鎂和含鐵的水合硅酸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能還包括氨和多種有機化合物。[光譜分析的數據表明即使在很小的區域內,該星體表面的物質構成也極度混雜。由冰體構成的小面積、明亮斑塊與由岩石、冰體混合物構成的斑塊相混雜,而廣大的暗區則由非冰物質構成。
木衛四的內部結構圖。木衛四遭受過猛烈轟擊的表面之下是一層厚度在80-150公里之間的寒冷、堅硬的冰質岩石圈。對包圍著木星及其衛星的磁場進行的研究表明在木衛四地殼之下50-200公里深處存在著一個鹹水海洋:科學家們發現置於木星多變的磁場中的木衛四就像個理想的導電球體,即磁場無法穿透到達該衛星的內核,這意味著在該星體中存在著一層厚度至少達到10公里的高電導率液體。該海洋中可能還含有少量的氨或其他防凍物質,比重達到了5%,從而阻止了海洋的冰凍。在這種情況下,海洋的厚度將達到250-300公里。如果不存在海洋,那麼其冰質岩石圈將會更厚,可能厚達300公里。
岩石圈和假定的海洋之下的星體內部可能既不是質地均勻的整體也不是完全的分化型。伽利略號的探測數據(特別是在近距離飛掠中測定的無量綱轉動慣量——其數值為0.3549 ± 0.0042)表明其內部由被壓縮的岩石和冰體構成,且由於構成成分的部分沉積,隨著深度的增加,岩石的比重也逐漸加大。也就是說木衛四的內部結構只是部分分層。在該密度和轉動慣量下,星體的中心可能存在著一顆小型硅酸鹽內核。這類內核的半徑不可能超過600公里,而其密度可能介於3.1-3.g/cm³之間。
木衛四表面的地質年齡十分古老,它同時也是太陽系中遭受過最猛烈轟擊的天體之一,其撞擊坑密度已經接近於飽和:任何新的撞擊坑均可能覆蓋於舊的撞擊坑之上。木衛四上的大型地質構造相對簡單:這裡沒有大型的山脈、火山或其他內源性構造特徵。撞擊坑和多環結構,以及裂縫、懸崖和沉積地形是該星體表面發現的為數不多的幾種大型地質構造。
木衛四表面能夠被分成數種不同的地質單元:撞擊坑平原、較明亮的平原、明亮而平緩的平原以及由多環機構和撞擊坑組成的多類地形單元。撞擊坑平原覆蓋了木衛四的大部分表面,是古老岩石圈的典型代表,其構成物質為冰體和岩石的混合物。較明亮的平原中存在著明亮的撞擊坑、被稱為變余結構的古老撞擊坑的殘跡和多環結構的中央部分,科學家們猜測這種地形是由冰質撞擊坑沉積而成。明亮而平緩的平原覆蓋的區域較小,常出現於沃爾哈拉撞擊坑和阿斯嘉德撞擊坑的山脊和槽溝地帶中,撞擊坑平原中的孤立斑點地帶也屬於這種地形。這種地形的形成最初被認為與內源性地質活動有關,但是伽利略號傳回的高解析度照片顯示這種明亮而平緩的平原地形與斷裂、瘤狀地形有關,並沒有出現任何星體表面被多次覆蓋的跡象。伽利略號的照片亦顯示木衛四上小塊的陰暗平坦區域的覆蓋面積小於1萬平方公里,並被周圍的地形所環繞。這種地形可能是冰火山沉積地形。這些比較明亮或平緩的平原的地質年齡都比撞擊坑平原稍小。
木衛四上的撞擊坑直徑從100米——這是探測照片的最大解析度——到100多公里不等,而多環結構則不算在列。直徑小於5公里的較小撞擊坑擁有簡單的碗型結構或平底結構。直徑在5-40公裡間的撞擊坑則擁有中央山峰。直徑在25-100公裡間的很多撞擊坑,如庭德爾撞擊坑(Tindr crater),其中央山峰為塌陷地形所取代。而直徑大於60公里的大型撞擊坑的中央則可能存在著拱形結構,這可能是撞擊事件發生之後的構造抬升作用造成的。而少數明亮且直徑大於100公里的撞擊坑則擁有與眾不同的拱形結構。這些撞擊坑較之月球上的同類結構都很淺,可能是向多環機構轉變的過渡地形。
沃爾哈拉多環結構正如前文所提及的,木衛四上還存在著由純冰體構成的、反照率高達0.8的斑塊地形,其四周為較暗的物質所環繞。伽利略號的高解析度照片顯示這些較明亮的斑塊主要位於抬升地形上:如撞擊坑坑緣、懸崖、山脊和瘤狀地形。這種斑塊可能是一層薄薄的霜體沉積。較暗的物質通常位於四周地勢較低且較平坦的地帶,如撞擊坑坑底和撞擊坑之間的低洼地帶,它們將原本的霜體沉積物覆蓋住,故而該地區顯得較暗,形成了直徑達5公里以上的暗斑。
在幾公里的級別上,較之其他伽利略衛星的表面,木衛四的表面地形現出了更多的退化特徵。例如相比較與其他衛星,如木衛三的暗區,木衛四的表面即缺乏直徑小於1公里的撞擊坑,取而代之的是無處不在的小型瘤狀地形和陷坑。瘤狀地形被認為是撞擊坑經歷了迄今為止還不為人知的退化過程而形成的坑緣殘跡,這種退化很可能是冰體的緩慢升華造成的——當木衛四運行至日下點時,其向陽面溫度會達到165K以上,此時冰體即會出現升華現象:基岩引起其上的臟冰分解,從而使得其中的冰體水和其他易揮發物質升華。而殘骸中的非冰質殘餘物則發生崩塌,從撞擊坑坑緣的坡上下落。這種崩塌經常在撞擊坑附近和撞擊坑內部出現,被稱為“周邊碎片”(debris aprons)。
塌陷地形和瘤狀地形通過各地質單元所覆蓋的撞擊坑的密度,人們可以推斷出它們的相對年齡:撞擊坑分佈密度越大,該地質單元相對年齡越大。但是它們的絕對年齡卻還無法確定,不過根據理論預測,撞擊坑平原的地質年齡被認為長達45億年,幾乎可以追溯到太陽系的形成時期。多環結構和撞擊坑的地質年齡則取決於其所在區域的撞擊坑密度,由此得出的估計年齡從10億年到40億年不等。
木衛四的電離層則是在伽利略號的數次飛掠中被首次發現,其高電子密度為7-17 × 10⁴ cm⁻³,這種密度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光致電離作用的效果不相符合。所以有人預測木衛四大氣層的組要成分應該是氧氣(含量為二氧化碳的10倍到100倍),但是尚未在該大氣中探測到氧氣的存在。
木衛四(左下角)、木星和木衛二(位於木星大紅斑的左下方)。木衛四是距離木星最遠的伽利略衛星,其軌道距離木星約188萬公里(是木星半徑——7萬1398公里——的26.3倍),比之距離木星次近的木衛三的軌道半徑——107萬公里——遠得多。由於軌道半徑較大,故其並不處於軌道共振狀態,可能永遠也不會處於這種狀態。
木衛四不參與軌道共振,這意味著它永遠都不會產生明顯的潮汐熱效應,而潮汐熱效應是星體內部結構分化和發育的重要動力。由於距離木星較遠,所以其表面來自木星磁場的帶電粒子流較弱——比之木衛二表面的帶電粒子流弱了300倍。所以較之其他幾顆伽利略衛星,木衛四表面的帶電粒子光滲效應較弱。
和大部分的衛星一樣,木衛四是一顆同步自轉衛星,即木衛四的自轉周期等同於其公轉周期,約為16.7個地球日。其軌道離心率很小,軌道傾角也很小,接近於木星赤道,同時在數百年的周期里,軌道的離心率和傾角還會以周期函數的形式受到太陽和木星引力攝動的影響。變化範圍分別為0.0072-0.0076和0.20-0.60°。這種軌道的變化使得其轉軸傾角在0.4-1.6°之間變化。
木衛四內部結構的部分分層(該結論由無量綱轉動慣量數值推斷而出)表明該星體從未被充分加熱以使其冰質部分融解。因此,其最可能的形成模型是低密度的木星次星雲中的緩慢吸積過程。這個持續時間甚久的吸積過程使得星體最終冷卻,而無法保持在吸積過程、放射性元素衰變過程和星體收縮過程積聚的熱量,從而阻斷了冰體融化和快速分化過程。其形成階段所耗時間大約在10萬年到1000萬年之間。
瘤狀地形而之後木衛四的進一步演化則取決於放射性衰變的產熱機制和靠近星體表面熱傳導的冷卻機制之間的競賽,以及星體內部到底是處於固態還是亞固態對流狀態。冰體的亞固態對流的具體運動狀況是所有冰衛星模型中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基於溫度對冰體黏度的影響,當溫度接近於冰體的熔點時,就會出現亞固態對流。在亞固態對流中,冰體的運動速度十分緩慢,大約為1厘米/年,但是從長期來看,亞固態對流事實上是非常有效的冷卻機制。在木衛四寒冷而堅硬的表層——被稱為“密封蓋”(stagnant lid)——中,熱量的傳導並沒有以對流形式進行;而在該層之下的冰體中,熱量則是以亞固態對流形式進行傳導。對木衛四來說,外部的傳導層即是厚度約為100公里的寒冷而堅硬的岩石圈。它的存在解釋了為何木衛四表面沒有任何內源性構造活動的跡象。而在木衛四內部,熱對流可能是分層次的,因為在高壓之下,冰體水會出現多種晶相,從星體表面的第一態冰到星體中心的第七態冰。在早期,木衛四內部亞固態對流機制的運作阻止了冰體的大面積融化,而後者則會導致星體內部的分化,從而形成一個大型的岩石內核和冰質地幔。同時也由於對流作用的存在,冰體和岩石的部分分化持續了數十億年之久,至今仍在緩慢進行中。
現今解釋木衛四形成的觀點考慮到了在其表面之下可能存在著一個地下海洋,其形成與冰體的第一晶相的熔點異常有關——其熔點隨著壓力的增大而降低,當壓力達到2070巴時,熔點可低至251K。在所有的木衛四現實模型中,位於100-200公里深處地層的溫度都十分接近,甚至是略微超過了這個異常的熔點。而少量氨——比重約為1-2%——的存在則能夠加大該深度液體存在的可能性,因為氨能夠進一步降低冰體熔點。
儘管在很多方面木衛四和木衛三十分相似,但是前者的地質歷史相對簡單。在撞擊事件和其他外力影響作用之前,該星體的表面即已基本成型。與擁有槽溝構造的鄰近衛星木衛三相比,木衛四上甚少發現地質構造活動的跡象。這種相對簡單的地質歷史對於行星科學家來說意義十分重大,他們可將該星體作為一個很好的基本參考對象,用來對比其他更加複雜的星體。
未來人類在木衛四上設置的基地的藝術想象圖20世紀70年代,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先後接近木星,獲取了少量關於木衛四的新信息。真正的突破來自1979-1980年間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考察。它們對木衛四一半以上的表面進行了拍攝,圖像解析度在1-2公里之間,同時還精確地測量了木衛四的表面溫度、質量和大小。第二波的考察在1994年至2003年間展開,其時伽利略號8次近距離飛掠木衛四,最後一次飛掠發生在2001年,當時伽利略號位於C30軌道上,距離木衛四表面僅138公里。伽利略號完成了對木衛四表面的全球測繪,並傳回了大量解析度達到15米的特定地區的照片。2000年,卡西尼號在前往土星途中對包括木衛四在內的四顆伽利略衛星進行了高精度紅外光譜探測。2007年2月至3月,新視野號探測器在前往冥王星途中經過木衛四,對其進行了拍攝和光譜分析。
美國航空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合作的一項旨在探測木星衛星的計劃——“木衛二-木星計劃”將於2020年實施。2009年2月,美國航空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確認該計劃將優先於“土衛六-土星計劃”得以實施。但是歐洲空間局的計劃資金仍然面臨來自該局其他計劃的競爭。“木衛二-木星計劃”包括美國航空航天局主持的“木星-木衛二軌道飛行器”和歐洲空間局主持的“木星-木衛三軌道飛行器”,可能還包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主持的“木星磁場探測器”。
就如同木衛二和木衛三一樣,也有人認為在木衛四表面之下的鹹水海洋中可能存在著外星生命。但是較之木衛二和木衛三來說,木衛四上的環境顯得相對惡劣,主要是因為:缺乏可接觸的岩石物質、來自星體內核的熱通量較低。科學家特倫斯·約翰森這樣論述木衛四和其他伽利略衛星上生命存在可能性的問題是:“構成生命的基本材料——我們稱之為“前生命時期物質”——在許多太陽系天體,如彗星、小行星和冰衛星中含量都十分豐富。生物學家相信液態水和熱量是支撐生命必不可少的,所以能夠在另一個天體上發現液態水是十分令人振奮的。但是,對於木衛四來說,至少在目前階段,熱量是一個大問題,它上頭的海洋主要依靠放射性元素衰變加熱,而離木星相對較近的木衛二則能夠依靠引力潮汐產生更多的熱量。 ”
西班牙科學家在26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為木衛四內部的海洋提供了一個新的解釋。其計算表明,木衛四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使得其表面的冰層傳熱性較差,阻止了內部熱能散失,保溫效果比人們以前認為的更好。
根據計算,木衛四地表以下150公里深處可能存在一個深20公里的巨大海洋。木星的另兩顆大衛星木衛二和木衛三也可能因為類似原因而擁有地下海洋。
木衛四是木星的第二大衛星,直徑4800公里。1998年,伽利略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顯示,木衛四的磁場隨著木星的轉動而波動不定。對這種情況的最可能解釋是木衛四地表下有一個含鹽的大海洋。含鹽的水能導電,引起木衛四的磁場和木星的磁場相互作用而產生這種波動。西班牙科學家的新成果為上述猜想提供了進一步支持。
人們通常認為,有水的地方就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科學家說,木衛四內部的海洋深處充滿了密集的冰塊和岩石。這些冰塊和岩石阻止了熱能的流動,使木衛四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基於如上的考慮和其他科學觀測,木衛二被認為是伽利略衛星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
在木衛四上建立基地的好處在於它的較低輻射(木衛四離木星較遠)和地質上的穩定性。同時它還能為進一步探索木衛二提供便利支持,也是在木星系中設置前往更遠的外太陽系空間飛船的維修站的理想地點——在離開木衛四之後,飛船可以通過近距離飛掠木星獲得重力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