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布日神山
貢布日神山
位於雅魯藏布江南側,緊臨澤當。是西藏著名的神山之一。貢布日山有三峰,第一峰是央嘎烏孜,第二峰是森木烏孜,第三峰是竹康孜,三座山峰上有洞穴相連。
貢布日神山美景
貢布日神山
當地人文氣息
藏戲和宗教傳說關係密切,藏戲的兩大派別是白面具和藍面具。現今山南瓊結的巴劇團為著名的白面具藏戲派,而日喀則昂仁縣的劇團、拉薩的覺木隆劇團則是藍面具藏戲派。源於山南等地的藏戲在藏區各地的不斷推廣中,形成衛藏、康巴和安多三大系統。藏戲發展至今形成了不少傳統曲目,主要有《文成公主》、《白馬文巴》、《蘇吉尼瑪》等,由西藏著名史詩《格薩爾王傳》部分篇章改編成的藏戲曲目也受到大眾的歡迎。藏戲的面具多種多樣,各有特殊含義。紅色是國王帶的,它象徵威嚴和剛猛;綠色是王妃帶的,寓意平和柔順;活佛和神仙帶黃色面具表示吉祥;告密者與女巫的面具則半黑半白,意為兩面三刀顛倒黑白;另外還有大量鬼神及動物面具也別具一格。每逢藏戲表演,一圈觀眾便在廣場圍開,看各色人物粉墨登場。對旅遊者來說,如果稍加了解藏族傳說及藏傳佛教故事,相信用不了多久都會入戲的。藏族文化中諸如服飾、髮型、禮俗節慶等受藏戲影響較深。如今活躍在山南的服飾表演隊民族特色十分鮮明,旅遊者在該地區舉行的文化及物資交流會上常可欣賞得到。
貢布日神山最高處為海拔4472米,在海拔4060米的山腰上,有著西藏第一洞————猴子洞,這是自然形成的岩洞,高2.5米,寬6.95民,後部距洞口15米。
在這個自然岩洞圍壁上有許多前人的傑作。距洞口0.96米處,有一裂縫,裂縫處有一猴子頭形,便是傳說中最早與羅剎女結合的獼猴,說是自然出現的。這雖然傳說無憑,卻也很有情趣。遊人香客對此十分尊崇。岩洞東南石壁上一片彩色壁畫,內容是泰然自若的獼猴手捧“曼扎”,坦然坐在牡丹花上。栩栩如生的畫面真使人遐思無窮。其近旁還繪有小猴畫像,神態生動,形象逼真,非常逗人喜愛。洞內洞外還有淺刻的石板,刻有“六字真言”的各種石刻和五顏六色的瑪尼旗則比比皆是,是石洞香火旺盛的見證。洞外還有一顆叢生的野葡萄樹,也被傳為是當年猴子們摘食過的樹。從香煙繚繞的洞穴、生動的圖案畫像,到洞外那顆野葡萄樹,給人一種神秘而古樸的感覺。
有關“獼猴變人”之說,不但布達拉宮、羅布林卡等處繪有壁畫,藏史許多書籍中都有記載。如《西藏王統計》、《賢者喜宴》、《雍體苯教史》等。單是1984年,澤當附近的溫區和亞堆一帶陸續發現新石器時代人們所使用的石斧,在貢不日山下還發現了內涵木炭及陶片殘渣的灰坑,這些珍貴之物距今至少有千年的歷史。如此看來,如果說以前“獼猴變人”僅僅是傳說,那麼就有充足的理由說這種傳說正是人們對遠古先祖的歷史足跡的樸素追憶。山南這一帶顯然是藏族文明的發祥地。
貢布日神山
如果說雅拉香布的乳汁餵養成長了藏民族的先民,那麼聳立在澤當背後的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貢布日神山就是藏民族先民繁衍的母體。位於澤當鎮貢布日神山,它高高的山峰直插雲天,就像一位老人一樣神態安詳、穩重,默默無語地歷盡滄桑,閱盡無數春秋,並伴隨著無數美麗傳奇的故事,它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是那樣的神奇,人們寄以它很多美麗的希望和嚮往。只要誠心拜佛,有福氣的人便會見到山上的仙境,並從看到的景物中可以顯現出來一生的禍福。每年吉日信教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轉此山,特別是藏曆4月15日轉山達到高潮。人們相信只要饒山朝拜一次,就可以消災免禍終生,這是貢布日神山的秘密。
美食小吃
山南地區餐飲與西藏其他地方相同,主要以川菜為主,隨處可見四川人開的餐館,費用不貴十幾二十元
住宿
山南地區住宿多集中在澤當鎮乃東路上,由小旅館到賓館不等,散鋪價格在25元左右,另外也可選擇
交通
樂在景區
山南海拔3600米,氣候溫和,屬典型的高原河谷平原地區。岡底斯、喜瑪拉雅等高大山脈的巍然夾
小貼士
山南娛樂:山南雅礱是藏民族的文化發祥地之一,該地區的文化藝術、歌舞和藏戲在藏民族的文化。
購物
山南地區旅遊線路附近著名的特產還有扎囊縣敏珠林寺的藏香、加查核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