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張鳴歧的結果 展開

張鳴歧

原錦州市委書記

張鳴岐,祖籍山東省昌邑市,1945年10月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93年11月26日,省委決定任命張鳴岐為中共錦州市委常委、書記。1994年7月13日,遼寧省錦州市、朝陽市等地普降暴雨,大凌河洪水陡漲,指揮全市抗洪搶險過程中殉職。

個人簡介


前錦州市委書記張鳴歧
前錦州市委書記張鳴歧
張鳴岐,祖籍山東省昌邑市,1945年10月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66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197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瀋陽黎明機械廠車間團支部書記、廠團委書記、廠黨委常委,瀋陽市總工會副主席,共青團遼寧省委副書記,遼寧省政府秘書長兼參事室主任,瀋陽市副市長,中共瀋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鞠躬盡瘁


張鳴歧[原錦州市委書記]
張鳴歧[原錦州市委書記]
1993年11月26日,省委決定,張鳴岐任中共錦州市委常委、書記冒著紛紛揚揚的雪花,迎著凜冽的寒風,新任市委書記張鳴岐奔赴錦州市上任。他隻身來到錦州,沒有帶家屬。本來他可以住在賓館,這樣吃住都可以舒服些、方便些,但他卻借宿在錦州軍分區宿舍里,在食堂吃飯,軍分區宿舍就成了他的“家”。
此時,錦州市的經濟形勢同全省一樣,一方面有很大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面臨著許多困難。一些企業處在停產半停產狀態,部分職工已經放假,只發生活費。張鳴岐的胸中像燃燒著一團火,他牢記著省委領導的囑託:“要儘快把錦州的經濟搞上去,要儘快改變錦州的面貌,要儘快改善群眾的生活。”面對省委的重託,面對幾百萬錦州市人民的期待,張鳴岐感到任重而道遠。

以身殉職


1994年7月13日,遼寧省錦州市、朝陽市等地普降暴雨,大凌河洪水陡漲,正在瀋陽開會的張鳴岐當晚趕回錦州,指揮全市抗洪搶險。20點30分,張鳴岐和其他市領導先後來到位於市區的小凌河橋南大堤和橋西北側堤岸察看水情,指揮搶險工作。晚上10點半左右,張鳴岐一行數人趕到受災嚴重的凌海市。急於了解災情的張鳴岐前往勘察幾處險堤,先來到大凌河公路橋上。這時,河水流量已超過每秒1.2萬立方米。14日凌晨1點多鐘張嗚岐又和凌海市委書記薛恆等11人來到最易決口的城北尤山子村一帶察看,正遇村東側大壩決口,洪水淹沒了道路,在齊胸深的水中跋涉時,一道大浪打來,張鳴岐等11人被洪水衝散、淹沒。凌海市委書記薛恆等8人被聞訊趕來的解放軍官兵拉了上來。張鳴岐同志等三人不幸犧牲。
在錦州僅僅工作7個多月的張鳴岐給錦州人民留下了深深的懷念。1994年7月18日上午,錦州市數千名幹部、群眾冒著風雨到殯儀館為在抗洪搶險中以身殉職的市委書記張鳴岐同志送行和表示深切的悼念。錦州市數千群眾自發組織起來,冒雨送英魂。他們打著“沉痛悼念人民的好書記——張鳴岐”的橫幅,站在雨中向他們的好書記告別。
張鳴岐同志的遺體覆蓋著黨旗,安靜地躺在花叢中,兩旁放滿了各界人士敬獻的花圈、輓聯。受江澤民總書記和李鵬總理的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錦濤7月17日給中共錦州市委打電話,對張鳴岐同志不幸以身殉職表示深切悼念,並對張鳴岐同志的親屬表示慰問。
錦州人民不會忘記,張鳴岐同志倡導全市開展解放思想、富民強市的大討論。他創造性地把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同錦州的實際結合起來,為推動全市的改革、發展和穩定鞠躬盡瘁。
錦州人民不會忘記,半年多來,他用大部分時間深入基層,極力倡導務實苦幹的工作作風,哪裡最艱苦最危險,就出現在哪裡,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為振興錦州而努力工作的誓言。
人民的書記人民愛。上午8點多鐘,通往殯儀館的路邊就有數千名群眾佇立在雨中,要為他們的好書記送行。來自眾多企業的工人在路邊舉著近百條白色橫幅,深情的語句寄託著他們的思念。為張鳴岐同志送行的活動持續一個多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