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葛花

紫葛花

紫葛花又名葛藤花,為豆科植物葛的花,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分解酒精,健胃,護肝等功效。《滇南本草》等多部藥典記載:"治頭暈,憎寒,壯熱,解酒醒脾,酒痢,飲食不思,胸膈飽脹,發呃,嘔吐酸痰,酒毒傷胃,吐血,嘔血,消熱。" 取葛花3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形態特徵


為豆科植物峨眉葛藤的花,形態像苦葛根的條。花小,紫色,形狀如貓頭,已開的花瓣很像貓的耳朵,小花一朵朵地串聯在一起,如同結陣的同盟軍。但又不像軍人一樣整齊劃一。即便是一串花中,根部花已大開,中間則含苞欲放,頂部花骨朵剛萌發,猶如初生的嬰兒,遲遲不願睜眼。

分佈範圍


生於山坡、路邊草叢中及較陰濕的地方。2.栽培或野生於山野灌叢和疏林中。1.除新疆、西藏外,全國各地均有分佈。2.分佈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治遼痔瘡,解酒,解毒,消腫,止痛,散淤。
選方
紫葛花
紫葛花
①治痔瘡:苦葛花(炕干,研末)二錢,胡椒粉一錢。
紫葛花
紫葛花
紫葛花
紫葛花
紫葛花
紫葛花
拌勻,分二次用開水吞服。
②解酒毒:苦葛花五錢。
煨水服。
①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煩亂,胸膈痞塞,手足戰搖,飲食減少,小便不利:蓮花青皮(去穰)三分,木香五分,橘皮(去白)、人蔘(去蘆)、豬苓(去黑皮)、白茯苓各一錢五分,神曲(炒黃)、澤瀉、干生薑、白朮各二錢,白豆蔻仁、葛花、砂仁各五錢。為極細末,秤和勻,每服三錢匕,白湯調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脾胃論》葛花解酲湯)②治飲酒積熱,毒傷脾胃,嘔血吐血,發熱煩渴,小便赤少:葛花一兩,黃連一錢,滑石一兩(水飛),粉草五錢。為細末,水合為丸,每服一錢,滾水下。(《滇南本草》葛花清熱丸)

採收和儲藏


立秋後當花未全放時採收,去枝葉,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