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泐
勐泐
“勐泐”直譯為漢語是“泐國”或“北國”,因王都在瀾滄江畔的“景蘭”(水城),被漢文典籍譯為“景隴國”或“景隴金殿國”。
“勐泐”是傣族先民在瀾滄江(湄公河)中游地區建立的聯盟國家。
傣族先民在洱海地區建立的南詔亡國后,洱海地區陷入混亂,先後經歷了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三個短命王朝,政權更替,民不聊生,失勢的傣族人被迫遷離洱海地區。有一部分傣族經蒙舍(巍山)向南遷徙,遷到銀生(今景東)及銀生以南的瀾滄江流域地區。
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國后,很快把聚居在銀生一帶的傣族招安,並設置銀生節度,任命傣族貴族擔任節度使,命其管轄銀生及銀生以南的廣大地區(即今普洱、西雙版納、寮國北部、緬甸東北部等)。
11世紀末,大理國權臣高升泰廢皇帝段正明,自立為帝,改國號“大中國”。遭到多數貴族和部族頭人的反對,大理國陷入混亂,高升泰僅做了兩年皇帝便去世,皇位雖還予段氏家族,但諸侯割據已形成,各部族紛紛趁機脫離大理國的統治。
1180年,大理國銀生節度境內的傣族首領詔真(帕雅真) 率屬民南下、征服瀾滄江/湄公河中游地區各部族,在瀾滄江畔修建王城“景隴”、組建聯盟國家“勐泐”。“勐泐”直譯為漢語是“泐國”,但漢文典籍多根據王城名稱“景隴”、譯為“景隴國”或“景隴金殿國”。
“勐泐”(泐國)為與大理國平起平坐,向宋朝稱臣,接受宋朝皇帝為其頒發的虎頭金印。詔真在位期間,時而向宋朝進貢,時而向大理國進貢,在大理國與宋朝之間尋找平衡,以“景隴”為中心,收服勐佬(寮國北部)、勐皎(越南西北部)、勐艮(撣邦東北部)、勐庸(泰國北部)等傣/泰族小國。“勐泐”(泐國)疆域北到大理國南境(今普洱市思茅區)、南至哈利奔猜國北境(今泰國清萊府)、東到安南國西北(今越南山蘿省)、西至果占壁國東南(今撣邦景棟市),成為疆域遼闊的東南亞大國。
“勐泐”在詔真的治理下,人口快速增長、國力逐漸強盛。據史書記載,當時“勐泐”有人口八百餘萬,戰象九千餘頭。強大的政權,促使政治、經濟、文化從原始分散的部落狀態跨入封建文明時代。
1201年,詔真去世,四子桑凱冷繼位。此時,北面的大理國忙於內亂,南面的真臘國剛剛攻下占城,沒有精力對付北面的泰族,“勐泐”進入和平發展時代,附屬邦國也在這期間慢慢強大起來。
1262年,“勐泐”的附屬“勐庸”(庸地)向南擴張,修建王城“清萊”、另組聯盟國家“勐庸”(漢譯“蘭納國”或“八百媳婦國”)。1281年,“勐庸”(蘭納國)征服向元朝納貢的哈里奔差國(今泰北的孟人政權),激怒元朝。1284年,元朝大將軍步魯合答率軍遠征“勐庸”,路過“勐泐”時,一併征服“勐泐”。1296年,元朝改“勐泐”為“徹里”,設徹里軍民總管府,任命“詔勐泐”(泐王)刀補瓦為世襲總管。
“勐泐”(泐國)不戰而降,對其南面的“勐庸”(蘭納國)造成巨大壓力,“勐庸”的詔芒萊利用與“勐泐”王室之間的親戚關係,對統治者內部進行分化,使“勐泐”統治者分化為降元與反元兩派,不願歸附元朝的,紛紛南下與“勐庸”聯合抗元,增強了“勐庸”的實力。
被元朝佔領的“勐泐”成了元朝南征其他傣族王國的前沿,每次元朝南征都將“勐泐”作為大後方,籌集軍糧,大量征夫,民眾苦不堪言,紛紛往南移民,“勐泐”人口逐漸銳減,逐漸喪失自主性。
元朝退出“勐泐”后,積弱的“勐泐”先後被明王朝、東吁王朝、清王朝佔領,先後成為這些王朝的屬國,由於地處封閉的雲貴高原西南端,這些王朝任其發展,傣族文化在這封閉的環境中得到一定的發展與保留。
帕雅真 (20) 庚子 1180
桑凱冷 (20) 辛酉 1201
道艾公 (23) 壬午 1222
道龍健仔 (23) 乙巳 1245
道良龍 (26) 戊子 1268
道補瓦 (14) 甲午 1294
道伊丙拉曬 (1) 戊申 1308
道艾 (39) 戊申 1308
道罕勐 (44) 丁亥 1347
道西拉罕(刀暹答) (21) 辛未 1391
道公滿 (1) 癸巳 1413
道更勐 (1) 癸巳 1413
道巴光 (20) 甲午 1414-1434
道雙勐 (14) 甲午 1414-1428
道罕底 (1) 甲午 1414-1415
思龍法 (41) 丙申 1416
刀弄 (11) 丁亥 1417
道帕相 (25) 壬子 1432
道桑波勒傣 (40) 丁丑 1457
桑凱能 (5) 丁巳 1497
召罕勐 (21) 壬戌 1502
召西利松板 (37) 癸亥 1523
召溫勐 (7) 庚子 1560
召西利蘇年達 (1) 丁未 1567
召應勐 (15) 戊申 1568
召糯勐 (43) 癸未 1583
召西利蘇坦瑪 (16) 戊辰 1628
召孟罕勒 (13) 乙酉 1645
召孟禱 (7) 戊戌 1658
召糯勐囡 (12) 乙巳 1665
召勐桃 (14) 丁巳 1677
召扁勐 (33) 辛未 1691
刀金寶 (5) 甲辰 1724
刀紹文 (37) 己酉 1729
刀維屏 (9) 丁亥 1767
刀士宛 (19) 丁酉 1777
刀太和 (5) 丁巳 1797
召太康(召瑪哈宛) (15) 壬戌 1802-1817
刀繩武(召瑪哈囡) (32) 壬戌 1802-1834
刀正綜 (30) 甲午 1834
刀金安(召孟索、召洪罕) (13) 甲子 1864
召孟香 (2) 丙子 1876
刀承恩(召孟罕勒) (42) 甲申 1884
刀棟樑(召孟蘇宛納帕罕) (16) 丁卯 1927
刀世勛(召孟罕勒) (6) 甲申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