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蘭氏陰性菌

革蘭氏染色反應呈紅色的細菌

革蘭氏陰性菌,泛指革蘭氏染色反應呈紅色的細菌。在革蘭氏染色實驗中,首先添加了龍膽紫(crystal violet),再添入另一種復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紅(safranin)或品紅(fuchsine)),從而將所有的革蘭氏陰性菌染成紅色或粉色。通過這種測試我們可以區分兩種細胞壁結構不同的細菌。

革蘭氏陽性菌在反應后的除色溶液中將呈現龍膽紫的顏色。

概況


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類含量高。當用乙醇處理時,脂類物質溶解,細胞壁通透性增強,使龍膽紫極易被乙醇抽出而脫色;再度染上復染液番紅的時候,便呈現紅色了。

特性


1、胞質膜(Cytoplasmic membrane):存在於細胞質中各膜結合細胞器中的膜,包括核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溶酶體膜、線粒體膜、葉綠體膜、過氧化物酶體膜等。
2、肽聚糖薄層,比革蘭氏陽性菌要薄得多。
3、外層膜(outer membrane),是在肽聚糖層之外的膜,內含有脂多糖核糖,O抗原。
4、外層膜中還有孔蛋白,允許特定的分子通過。
5、周質(periplasmic space):指肽聚糖層和外層膜之間的空間。
6、S層直接與外層膜相連,而非肽聚糖層。
7、如果有鞭毛,表毛有四個支撐環而不是兩個。
8、沒有磷壁酸(teichoic acids)或者脂磷壁酸。
9、多糖骨架上有脂蛋白
10、大多數革蘭氏陰性菌中含有胞壁質脂蛋白(Braun's lipoprotein),其作用為通過共價鍵連接外層膜和多糖。
11、大多數革蘭氏陰性菌非孢子生殖(伯氏考克斯體(Coxiella burnetii)除外)。

病源


革蘭氏陰性菌的病原能力通常與其細胞壁組成相關,具體說來有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又稱為LPS或者內毒素(endotoxin))層。在人體中,LPS可以激發一種固有免疫反應(innate immune response)這種反應是通過細胞素製造和免疫系統活化等來描述其特徵的。比如,紅腫就是細胞素產生並釋放導致的。因為脂多糖在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牆表皮,所以大多數或舊型抗生素都不能有效抑制此類細菌。

辨別方式


革蘭氏陰性菌
革蘭氏陰性菌
用結晶紫液加碘液染色,再用95%酒精脫色,然後用稀復紅液染色。經過這樣的處理,有的細菌被染成紫色,是革蘭氏陽性菌,有的被染成紅色,是革蘭氏陰性菌。

菌種代表


革蘭氏陰性菌,以大腸桿菌為代表。大腸桿菌為兼氣性菌種,一般生存於腸道中及厭氧的環境中。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特徵為有一層outer memberane 與陽性菌種不同。截至2011年對大腸桿菌的研究很多,除了它是一般食物中是否有被污染的指標外,很多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皆需要使用到大腸桿菌當作實驗宿主。
除了大腸桿菌外,變形桿菌、痢疾桿菌、肺炎桿菌、布氏桿菌、流感(嗜血)桿菌、副流感(嗜血)桿菌、卡他(摩拉)菌、不動桿菌屬、耶爾森菌屬、嗜肺軍團菌、百日咳桿菌、副百日咳桿菌、志賀菌屬、巴斯德菌屬、霍亂弧菌、副溶血性桿菌、類志賀吡鄰單胞菌等也是革蘭氏陰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