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參鎮

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下轄鎮

興參鎮隸屬於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位於東經127°06′--127°17′,北緯42°25′--42°32′,距縣政府所在地25公里,東與新屯子鎮相接,南與萬良鎮相接,西與抽水鄉相鄰,廣約12.5公里,袤約10.5公里,總面積277.34平方公里。轄興參、興華、東興、平安、陽岔、興盛、榆樹、西南岔、豐收、順興、頭道溝、二道溝十二個村民委員會,有林地2792公頃,耕地1551公頃。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6579人。

歷史沿革


清宣統二年(1910年),有少數住戶在葦沙河畔定居。
民國三年(1914年),屬四團。
民國十三年(1924年),屬北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四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抽水洞村。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萬良區。
1949年,屬三區。
1956年,屬向陽鄉(即今萬良鎮向陽村),興參設管理區。
1957年,在興參鎮建地方國營二參場。
1958年9月,屬衛星公社。
1959年,劃歸萬良公社,興參設管理區。
1962年,析萬良公社置興參公社。
1979年,興參公社榆樹、西南岔2大隊和抽水鄉自興、楊樹溝、頭道溝、豐收、順興5大隊合併為榆樹公社。
1983年,榆樹公社改鄉。
1984年,榆樹鄉改鎮。
2002年,榆樹鎮併入興參鎮。
2005年,二參場社區劃歸興參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興參鎮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參場、興參、興華、東興、平安、陽岔、興盛、榆樹、西南岔、二道溝、頭道溝、順興、豐收;下設3個居民小組,8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興參鎮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參場社區、興參村、興華村、陽岔村、東興村、平安村、興盛村、榆樹村、西南岔村、二道溝村、豐收村、頭道溝村、順興村, 鎮人民政府駐興參村、興華村和參場社區交會的中心地段。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興參鎮地處撫松縣西北部,長白山西麓,東北與新屯子鎮接壤,東南與萬良鎮相連,西南與抽水鄉毗鄰西北與靖宇縣赤松鄉、那爾轟鎮交界,北與樺甸市紅石砬子鎮相鄰, 行政區域面積237.9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興參鎮地處長白山與熔岩台地區,長白山腹地,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東南一西北走向,中部地勢相對較高,是全境的分水嶺。地形以山地為主,約佔總面積的86%,14%為低矮平緩的丘陵。境內最高點位於南部的防火樓,海拔694米;最低點位於在北部的兩江口,海拔307米,南北高差327米。 
興參鎮
興參鎮

氣候

興參鎮屬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嚴寒多雪,春秋兩季短,冬季漫長。年平均氣溫3.9℃,1月平均氣溫-16.8℃;7月平均氣溫21.1℃。無霜期年平均120天左右,最長132天,最短98天。年平均降水量854毫米,最多降水量11037毫米(出現於1960年),最少降水量587.3毫米(出現於1978年)。降雨每年集中7—9月上旬。由於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風級較小,春夏多西南風,冬季多西北風,最大風速34.7米/秒。 

水文

興參鎮境內河道屬松花江流域,其中頭道松花江流域面積112.7平方千米,佔40.5%;河流總長度25.4千米,河網密度0.1千米/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頭道松花江,總長25.4千米;二級河大葦沙河、榆樹河2條,總長42.2千米;三級河頭道溝,總長8.6千米。河流總長度76.2千米,河網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2.7立方米/秒。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頭道松花江,境內主要河流有及支流,共大小河流13條。因境內山泉分佈眾多,河流由多股山泉和溝溪積水匯聚而形成。葦沙河發源興參鎮東北2.5千米,大致為東西流向,經陽岔村出境后流入頭道松花江。境內河道全長15.3千米。榆樹河發源於西南岔村0.5千米,南北流向,出境后也流入頭道松花江,河道全長19.2千米。 

自然災害

興參鎮自然災害較少,主要災害有霜凍、凍害、低溫、連陰雨、洪澇。霜災一般為8年一遇,連陰雨10天以上的年平均1.5次,15天以上的平均兩年一遇,春季凍害一般十年一遇。重大水災於1960年發生過一次,當時正值7月中旬,連續兩天大雨滂沱,河水暴漲,靠河邊居住的住戶房屋、田園被沖毀,連南門外靠河邊一個碾米用的石碾也被洪水捲走,損失嚴重。重大霜災於1969年發生過一次,當年8月20日開始下霜,無霜期僅98天,糧食減產嚴重。重大凍害發生在1992年春,發生倒春寒,由於當年雪少,使人蔘新栽遭受嚴重凍害,近20萬平方米新栽人蔘遭受凍害,損失嚴重。 

自然資源


興參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大理石、鐵等。大理石礦儲量較豐富,質地好,易開採,鐵礦儲量小,品位低而不具備開採價值。境內主要樹種有紅松杉松水曲柳、核桃楸子、椴木、柞木、樺木等。野生藥材有人蔘、五味子、貝母、天藤、細辛等。野生山野菜有牛毛廣、山芹菜、猴子腿、廣東菜等。野生菌類有山木耳、榛蘑、凍蘑等。野生動物有熊、狍子、野豬、野山雞等。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興參鎮總人口12470人。另有流動人口1312人。總人口中,男性6293人,佔50.5%;女性6177人,佔49.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200人,佔97.8%;有滿、朝鮮2個少數民族,共270人,佔2.2%。2011年,人口出生率5.7‰,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1.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5人。 
2017年末,興參鎮常住人口為9922人。 
截至2018年末,興參鎮戶籍人口有11322人。 
興參鎮
興參鎮
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常住人口為657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興參鎮財政總收5292萬元,比上年增長10.2%。農民人均純收入9168元。 
2018年,興參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農業

2011年,興參鎮農業總產值10378萬元,比上年增長9.1%。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73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人蔘等。2011年,生產大豆1525.4噸,人蔘651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為主。2011年,生產肉類241噸,畜牧業總產值768萬元。 
截至2011年末,興參鎮累計造林1.2萬畝,森林覆蓋率81%。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98畝,產量18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沙果、葡萄。漁業以養殖鯉魚為主。2011年,漁業總產值6萬元。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4台(輛)。 

工業

2011年,興參鎮工業總產值3億元,比上年增長52.8%,實現工業增加值2億元。2011年,興參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23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399萬元,比上年增長9.8%。 

商業

2011年末,興參鎮有商業網點37個,職工175人。2011年,興參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4%。 

金融業

2011年,興參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200萬元,比上年增長0.5%;人均儲蓄6812元;各項貸款餘額1.5億元,比上年增長10%。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興參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1227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2所,在校生528人,專任教師7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3%;初中2所,在校生236人,專任教師6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0.7%,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7%。
2011年,興參鎮教育經費達1141.49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513.67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16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8%、16%、13%,比上年提高了8%。 

科學技術

2011年末,興參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人,經營管理人才2人,技能人才3人,農村實用人才15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興參鎮有文化藝術團體3個,電影院1座,座位802個,年放映140場次,觀眾達4.2萬人次;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6個,藏書6571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秧歌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興參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1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9張。專業衛生人員10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8人。2011年,興參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15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 

社會保障

2011年,興參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67戶,人數1894人,支出484.4萬元,比上年增長11%;城市醫療救助21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241人次,共支出36.4萬元,比上年增長18.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44戶,人數896人,支出304.3萬元,比上年增長11.3%,月人均283元,比上年增長9.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1人,支出12.7萬元,比上年增長9.7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4人,支出19.7萬元,比上年增長6.31%;農村醫療救助24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581人次,共支出19.8萬元,比上年增長0.9%;農村臨時救濟245人次,支出4.9萬元,比上年增長2.5%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45人,緊急轉移安置3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140畝,倒塌房屋24間,直接經濟損失147萬,救災支出3.7萬元,比上年增長0.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3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14人。社會福利費12.7萬元,比上年增長1.16%;社會福利單位1個,床位44張,其中收養機構床位4張社區服務設施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3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9萬元,捐贈物資折款1.2萬元,接收捐贈衣被600件。新增就業人員121人,有382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1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7%,全年共幫助9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 

交通


興參鎮有201國道經過境內。

文化


● 地名由來
興參鎮原名葦沙河,因葦沙河流經村前而得名。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因盛產人蔘而改名為興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