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罐頭

獼猴桃罐頭

獼猴桃罐頭,是一種罐頭食品,主要製作原料有獼猴桃和鹼水。獼猴桃是人們都很喜歡吃的一種水果,但是獼猴桃由於受季節限制,不宜做長期儲存,因此將其加工成為糖水獼猴桃罐頭,既可以填補水果淡季,還可以帶來不小的經濟效益。

製作工藝


原料選擇→原料處理→漂洗→配製糖水→裝罐→排氣→密封→殺菌→冷卻。
1、原料選擇:選用果形完整,大小均勻,七八成熟,新鮮飽滿,無病蟲、霉爛和干疤的中等果實作原料。以光皮綠肉的品種好。
2、原料處理:清水洗凈果實表面的污物。在不鏽鋼鍋內加入10~20%燒鹼液,加熱煮沸后,將果實浸於鹼液中1~3分鐘,待果皮由黃褐色變黑並有裂口時撈出,用冷水沖洗,將皮去凈。
3、漂洗:將浸鹼去皮的果實放在流水中漂洗,除去鹼液,必要時可用0.1~0.2%的鹽酸溶液浸泡,進行中和護色。漂洗后挖去果蒂、花萼、修去殘餘果皮、斑疤,再按色澤和大小分級,分別置於清水盆內,準備裝罐。
4、配製糖水:清水65公斤加砂糖35公斤,加熱煮沸後過濾。糖水隨配隨用,裝罐時溫度保持在80℃以上。
5、裝罐:凈重500克的玻璃瓶裝果肉280克、糖水230克,糖水濃度為35~40%,溫度80℃以上。糖液用4層紗布過濾后注入內,罐內留2~3毫米的頂隙。罐蓋和膠圈須事先消毒。
6、排氣:裝罐後放在排氣箱內排氣,溫度95~100℃,排氣9~12分鐘,罐中心溫度達到80℃以上時即可封罐。
7、殺菌、冷卻:封罐后立即殺菌,在沸水中煮10~20分鐘,擦乾入庫。在20~25 ℃的倉庫內存放一周后,檢驗合格即可出售。
質量指標:果肉呈淡黃色或青黃色,瓶內色澤一致,糖水透明,允許有少量不引起渾濁的果肉碎屑存在。果形完整,大小均勻,軟硬適度,表皮光滑。果肉重不低於凈重的55%。開罐時糖液濃度按折光計18~22%。具有獼猴桃的風味,甜酸適度,無異味。
營養價值
奇異果罐頭
奇異果罐頭
由於獼猴桃具有多重功效和作用,被人們稱為“果中之王”。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包括豐富的鈣、磷、鐵,還含有胡蘿蔔素和多種維生素,對保持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1、美容養顏: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能,對消除人體皺紋和細紋有著積極的作用。另外,獼猴桃的維生素、膳食纖維豐富,但脂肪量較低,對減肥健美、美容等具有一定功效。2、排毒清腸:獼猴桃中還有非常豐富的膳食纖維,這些膳食纖維不僅具有降低膽固醇、促進心臟健康的功效,同時還具有助消化、排毒素、防止便秘,有效清除及預防體內堆積的有害代謝物。3、預防抑鬱症: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獼猴桃能有效調節細胞內的激素和神經傳導效應,能夠有效的幫助憂鬱症患者穩定情緒、鎮靜心情。此外獼猴桃中所含有的天然肌醇可有助於我們的腦部活動,更加促進這種穩定情緒的功效得到基礎的保障。4、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獼猴桃中所含纖維,有三分之一是果膠,特別是皮和果肉接觸部分。果膠可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預防心血管疾病。5、預防癌症:獼猴桃含一有叫做抗突變谷胱甘肽的物質,該物質有利於抑制誘發癌症基因突變,對肝癌、肺癌、皮膚癌、前列腺癌等種癌細胞病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緩解壞血病:獼猴桃汁對緩解壞血病有積極的療效。它含有的維生素C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起到擴張血管和降低血壓的作用。禁忌
1、獼猴桃和黃瓜破壞維生素C。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這種酶可以破壞食物中的維生素C。為避免獼猴桃中的維生素C遭到破壞,盡量不要同時食用這兩種食物。2、獼猴桃和動物肝臟降低營養價值。獼猴桃內富含維生素C,動物的肝臟富含銅、鐵等離子,這些離子可使食物中的維生素C氧化,從而降低應有的營養價值。3、獼猴桃和牛奶影響消化吸收。因為維生素C易與奶製品中的蛋白質凝結成塊,不但影響消化吸收,還會使人出現腹脹、腹痛、腹瀉,所以食用富維生素C的獼猴桃后,一定不要馬上喝牛奶或吃其他乳製品。 4、獼猴桃和蝦獼猴桃和蝦一起吃會造成中毒。5、獼猴桃和螃蟹易致中毒。蟹含有五價砷的化合物,本來對人體無害,但若和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獼猴桃一起食用,則五價砷與維生素C相遇,使五價砷轉化為三價砷,即含劇毒的砒霜。若長期一起食用,隨著毒物的積累,可致痙攣、反胃等中毒癥狀。6、獼猴桃和白蘿蔔誘發甲狀腺腫大。獼猴桃不能和白蘿蔔一起吃,一起食用可引發甲狀腺腫大。7、獼猴桃和胡蘿蔔降低營養價值。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含有一種可以破壞維生素C的維生素C酵酶物質。若二者同時食用,會降低各自原有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