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政協
瑞安市政協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瑞安縣委員會於1956年建立。 1956年4月1日至3日,政協瑞安縣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共有委員71人,代表17個界別。至1966年4月,縣政協共舉行三屆全體委員會議。
目錄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瑞安市委員會(簡稱政協瑞安市委員會或瑞安市政協)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地方委員會組織,是瑞安市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瑞安市委)領導的多黨(地方組織)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根據《全國政協章程》規定,瑞安市政協是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在瑞安的地方組織和無黨派人士組成,設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書長,並設常務委員會主持會務。
瑞安市政協會議選舉桑曉庭同志為主席,上官光欽、張樹漢同志為副主席,李學憲同志為秘書長,常務委員17人。至1966年4月,縣政協共舉行三屆全體委員會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縣政協被迫停止活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瑞安縣落實黨的民族、統戰、僑務和知識分子政策,使愛國統一戰線得到恢復和發展,1980年7月、1984年7月和1987年5月,分別召開了第四屆、第五屆和第六屆縣政協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瑞安撤縣設市,瑞安縣政協改稱瑞安市政協,分別於1990年5月、1993年4月、1998年3月、2003年3月和2007年1月召開了瑞安市政協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和第十一屆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
十一屆市政協設23個界別,共有委員332名。通過選舉,白一帆同志為主席,張升潮、蔡永淼、王翠珠、趙志雄、黃長安、方小梅、陳良明等同志為副主席,張升潮同志為秘書長(兼);常委43人。
瑞安市政協成立50多年來,在中共瑞安市委的領導下,牢牢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協助市委、市政府搞好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和社會主義事業。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圍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廣泛開展了各項活動,發揮了獨特作用,主要是:①對全市的大政方針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進行政治協商,並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民主監督作用。②發揮人才薈萃的優勢,協助黨和政府通過各種形式動員和組織政協委員和所聯繫的各界人士,積極參政議政,投身社會主義三個文明建設。③在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政治基礎上,維護參加統一戰線各個組織和人士的正當利益,調整統一戰線內部的各種關係,協助黨和政府宣傳、執行各項統戰政策。④聯繫港澳台僑同胞及其眷屬,宣傳黨和政府關於統一祖國的方針政策。⑤組織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有豐富閱歷的人士撰寫回憶錄,徵集、整理、研究和出版文史資料。⑥發動委員及時反映社情民意,溝通政府和群眾的聯繫。⑦在繼承和發揚人民政協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大力加強政協自身建設,以政協例會、中心學習組和委員活動日為主要載體,組織委員在自願的基礎上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時事政治、科學技術知識,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同時,制訂和修訂了有關政協工作規章制度,提高了機關幹部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新的時期為人民政協提供了廣闊的舞台,為開創人民政協事業新局面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十一屆市政協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瑞安市委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團結進取,紮實工作,開拓創新,努力邁出新步伐,實現新發展,為譜寫我市“十一五”發展新篇章,為全面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新瑞安而共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