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照相寫實主義的結果 展開

照相寫實主義

照相寫實主義

照相寫實主義(Photographic Realism),又被稱作超級寫實主義(Hyperrealism),是流行於70年代的一種藝術風格。它幾乎完全以照片作為參照,在畫布上客觀而清晰地加以再現。正如克洛斯(Chuck Close)所說,“我的主要目的是把攝影的信息翻譯成繪畫的信息。”它所達到的驚人的逼真程度,比起照相機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簡介


照相寫實主義是基於相機和照相來採集視覺信息並依此創作畫作的一派現實主義畫風,產生於19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紐約。受電視和電影等的刺激是感官延伸,依賴照相術,是都市生活形態的產物,呈現的是“人工的自然”。代表畫家有泊爾斯坦(Pearlstein),科洛斯(Close),唐艾迪(Don Eddy),和愛斯特(Estes) 等。

基本介紹


定義

照相寫實主義20世紀70年代興起於美國的藝術流派。其獨特之處在於利用攝影成果做客觀、逼真的描繪。往往先製作平面的照片形象,再將其移植到畫布上。

由來

照相寫實主義
照相寫實主義
照相寫實主義根據現代哲學中的距離論的觀念,認為傳統的寫實主義是注入了作者的主觀激情,因而是一種主觀的寫實或人文的現實,為觀者了解的可能性較小。而不含主觀感情、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照相機)來觀察和反映,則能為更多的群眾所了解,傳達的範圍更廣。因而照相寫實主義的作品嚴峻、冷漠,有自然主義風格。而且,放大日常事物的尺寸,所造成的美學和心理效果異乎尋常。

代表作家

在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畫家是R·皮爾斯坦、R·戈因斯、R·埃斯蒂斯等,而雕刻家則以J·安德烈亞和D·漢森最為有名。照相寫實主義風格對前蘇聯和中國當代繪畫亦有影響。

影響

照相寫實主義的出現曾經招來一片可以想象的批評和攻擊,靠了畫商的支持和大眾的熱情,它立住了腳跟且聲名鵲起。這一風格的畫家中,克洛斯以人物肖像為唯一的題材,埃斯特斯喜歡描繪都市街景,戈因斯對咖啡廳和快餐店感興趣,查爾斯·貝爾把精力花在描繪遊戲玩具上,羅伯特·貝希特勒則致力於平衡照片與繪畫之間的關係……儘管從事照相寫實主義繪畫的人數不算多,但它的影響倒是綿延不絕,甚至至今仍有人對它頗有興趣。

藝術特點


開始流行

照相寫實主義
照相寫實主義
70年代後期逐漸在西方流行。又名超級寫實主義。藝術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必須做到純客觀地、真實地再現現實。所繪對象尺幅多較巨大,如頭像比原頭部大十倍,面部連汗毛孔等都絲毫無異地畫出來,只著重於表現生理細節。所作塑像與真人一般大小,塗上膚色,穿上衣服,配以道具,極度逼真。照相寫實主義的觀念根據現代哲學中的距離論的觀念,認為傳統的寫實是基於作者的主觀意識,觀眾了解的可能性較小,若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照相機)來觀察和反映,則能為更多的觀眾所了解,傳達的範圍也就更普遍。照相寫實主義的作品常常把對象放大5~10倍,改變日常事物的尺寸,造成一種異乎尋常的美學和心理效果。具有嚴峻和冷漠感的形象,能傳達出當代西方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遠、冷漠和無人情味,並且為商業廣告開闢出一條新的途徑。

製作特色

照相寫實主義的畫家們並不直接寫生。他們往往先用照相機攝取所需的形象,再對著照片亦步亦趨地把形象複製到畫布上。有時他們使用幻燈機把照片投射到幕布上,獲得比肉眼所看到的大得多、也精確得多的形象,再纖毫不差地照樣描摹。藍本上一些不夠清楚的細節,也被畫家們予以修正,而具有同樣的逼真性和清晰性。

對社會觀念的影響

如此巨細無遺的精確畫面,在某種意義上反倒成了對人們常規觀察方式的一種挑釁。因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對形象的視覺感知不會細緻到面面俱到,不放過任何細節。通常由於職業、情感、性格以及實用主義等諸多影響,眼睛會有所選擇地對形象作出反應,有些可能經仔細觀察獲得了清晰印象,有些可能只是一帶而過,甚至很多時候,人們的看只是大致清楚而已。照相寫實主義的寫實幾可亂真,但它對所有細節一視同仁的清晰處理,則暗示了它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暗示了真實之下的不真實。此外,照相寫實主義畫家們有意隱藏了一切個性、情感、態度的痕迹,不動聲色地營造畫面的平淡和漠然。這種表面的冷漠之下,其實包含了某種對社會的觀念,它反映的是后工業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精神情感的疏離和淡漠。

帶來的影響

照相寫實主義作品往往尺幅巨大,給視覺帶來某種震撼。查爾斯·貝爾(Chades Bell)認為,“極度地改變日常東西的尺寸,使我們能夠進入裡面,更容易探索它的表面和結構。”大尺幅的繪畫是以一種獨特的方法炮製出來。畫家常常把照片劃分為許多小格,再按照比例一小塊一小塊地仔細複製。顯然在完工之前,看不出畫面的整體效果。照相寫實主義題材廣泛,形象逼真,並且無一例外地摒棄一切主觀因素。表面上看,它是對寫實的回復,而實際上,它是對當代社會的某種揭示。寫實,在這裡已經成為與抽象並駕齊驅的一種現代藝術手法。

代表人物


查克·克洛斯

照相寫實主義
照相寫實主義
是美國超級寫實主義,也就是照相現實主義的代表畫家。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風行抽象藝術,因此,一種對抽象藝術壟斷狀態持反抗的情緒產生了。在加利福尼亞,一群青年藝術家企圖運用帶有表現意味的超級寫實繪畫,來打破抽象派的一統天下。在東海岸對寫實手法的興趣也在50年代出現。在耶魯大學藝術系,就走出不少著名的超寫實主義繪畫名家,克洛斯就是優秀的代表。克洛斯以人物肖像作為創作題材,他的肖像完全是照片的複製,不光是細緻精確到極點,而且尺度非常大,一張單色照片要畫4個月,彩色的將花14個月時間。他的畫幅大,遠看逼真,近看局部卻很抽象,不真實,他用逼真的畫面揭示出一個真實的虛幻,是具象中的抽象。在通常觀畫的距離中,整個畫面沒法收入視域內,觀眾只能一個局部一個局部地看,而這些造成了整體逼真的細節,分開看卻和實物相差甚遠。比如他畫的頭髮和鬍子,從來就不是一根一根畫出來的,湊近了看只是一些點和旋渦,不光不象事物,反而象抽象的圖案。因此,他的極其逼真的作品卻讓人得到一個相反的結論:一向被視為最真實的照片其實是由許多奇怪的、與實體不相干的平面痕迹合成的一個幻象,真實是由不真實幻化出來的。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人倒反而被攪
糊塗了。照相寫實主義用絕對的逼真,出其不意地讓我們對真假作出重新思考。
克洛斯根據照片畫成人像和城市街景,將人頭照片投射到畫格子的畫布上,用噴槍筆逐格作畫,約3~6個月完成一幅 畫。代表作是各時期的《自畫像》從此照相寫實主義便成為一種明確的創作傾向走進繪畫。

佩爾斯坦

美國畫家,人物處理得有點像靜物,代表作《斜卧的裸女》(1973)、《Edmund Pillsbury夫婦》(1973),佩爾斯坦1924年生於美國匹茲堡,是超寫實主義最重要的元老之一。他畢業於卡內基技術學院並取得紐約大學藝術史碩士學位。曾在布拉特藝術學院、布魯克林學院任教。。佩爾斯認為他的空間觀念系得自於傳統東、西方繪畫的空間概念。佩爾斯坦在1950年代於紐約大學攻讀藝術史碩士時,曾修習東方美術課程,對於南宋繪畫有深刻的心得。佩爾斯坦的創作生涯中,曾以風景畫題材為主;他曾自喻他的人體畫,是人體靜物畫。而他是在為人體靜物編舞。作品畫中的人物毫不情緒化,也未經美化,佩爾斯坦只將他對模特兒長期的觀察,忠實的以畫筆記錄下來。在他畫刷下的人體,呈現了一種誠實感。佩爾斯坦的寫實人體,並非學院畫的翻版,他在畫中對於人體肌膚和空間的處理,都有極精闢的見解,尤其對於空間的陳述,被評論家稱為是一種「透明式」的空間。

冷軍

油畫家冷軍是中國當代超寫實主義油畫的領軍人物。是中國當代超寫實主義油畫的最具代表性的畫家。冷軍以其超級寫實主義風格,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其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極端寫實。他的作品畫面絲毫畢現,形象精緻入微。同時,由於對當代題材與內容的切入,可以給觀者精神上也形成全面的張力,心靈受到震顫。冷軍的"寫生"被作為是保證畫面信息來源的生動性、豐富性和可靠性以及激發行動的表現方式,在作畫時他往往要逼近對象,掃描式的尋找、體會每個所需要的細節,局部深入,整體觀照,力求畫面充分,細節與整體效果的完美統一。

評論


照相寫實主義
照相寫實主義
Realism出現在七十年代,既像是與抽象的極少主義簡約藝術唱反調,又像是不甘心讓觀念藝術一統天下。它有著鮮明的波普藝術的面貌,卻並不熱衷於廣告效應。畫家們憑著精雕細琢的耐心,沉浸在豐富的細節刻畫中,精確、清晰、忠實於照相的圖像是這一畫派的最大特點。因此它也有另一個名稱,超級寫實主義Super reaLism”這一畫派雖然未獲得批評界和流美術館的特別重視,但它卻大受私人收藏的青睞,在藝術市場上有著相當的競爭力。照相寫實主義,顧名思義就是畫照片,是自照相誕生以來許多畫家既受其吸引又避之不及的方式。但照相寫實主義畫家卻公然承認照相是繪畫的基礎,這並不意味著是依據照片進行再創作,而是完全忠實於照相機鏡頭記錄下的景象。通常畫家選擇的並不是藝術相片,也不是攝影師的傑作,而是普通的快照,大都是城市街景、商店櫥窗、廣告招牌和生活用品。間或也有家庭相冊里的照片和駕駛執照上的身份照。所不同的是這些繪畫大部是巨幅尺寸,比原來的相片至少放大了幾十倍,因而繪畫和相片一樣都失去了原有景物的尺度感。不論畫幅的尺寸有多大,畫家都以同樣一絲不苟的精神,客觀精確地描繪每一個細節,精心處理畫面的每一個局部。他們對待作品的方式與波普藝術家非常接近,冷靜而超然於畫的對象之外,竭力不在畫面上留下個人的筆觸和痕迹,小心翼翼地躲到了作品的背後。由於畫家冷靜而剋制的陳述,即使是最華麗光彩的街景,一經他們事無巨細的描繪,也都被消解,被謹慎地中性化了。照相寫實主義畫家和波普藝術家一樣選擇了敘事性題材,但卻沒有敘事過程和解釋。而是走向極端精確的相片式的真實。問題是,照相的真實是否就是生活的真實呢?畫家們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作出了不約而同的回答,通過將照片的圖像直授搬到畫布上,向觀眾展示了當代生活鮮艷光彩的表象,同時似乎又在向這種表象提出質疑。
照相寫實主義
照相寫實主義
照相寫實主義繪畫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現彷彿是和現代主義藝術開了一個虛無主義的玩笑,就像是一個輪子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處。-個世紀以前當照相機剛剛問世時導致了一場真正的繪畫革命。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歐洲藝術家以為照相機的出現能在顯影紙上記錄所有的真實和細節,這是最細心的畫家也無法做到的。他們天真地相信照片比繪畫的寫實主義優越,因而放棄了摹寫自然與真實的企圖。這也是現代西方繪畫逐漸遠離客觀自然,走向主觀變形,走向個人表現,轉向內心世界,最終導致抽象繪畫的主要原因之一。西方現代主義畫家放棄寫實主義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摹仿機器,也不願意變成機器、因為他們確信個人的創造性是藝術的靈魂,為此他們寧可放棄已經擁有的熟悉事物,去探索陌生的未知世界。然而到了二十世紀末,照相寫實主義畫家重新回到了寫實主義,這次他們卻選擇了照片,滿足於跟在照相機後面亦步亦趨,津津樂道於科學技術帶來的所有方便和缺陷,其中也不乏反諷的機智。

誤區


1.超寫實主義雖帶有機械複製的批判意味,但並非是機械的描繪客體,而是在寫實主義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加強了表現對象的客觀性,用一種攝影師的視角進行描繪;
2.超寫實主義在寫實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具有具象表現主義的特徵(與抽象的表現主義等相反,主張將客觀寫實做到極致);
3.現實主義是與理想主義或浪漫主義有相對性的思想,主張表現社會現實,多揭露或批判社會問題,是以藝術表現主題來劃分的,而不是表現形式。代表人物有米勒,列賓等;
4.超現實主義是追求非現世環境與思維,是主張脫離現實社會思維模式的流派,比如米羅,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