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知者不言

短語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作者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經過專家大量考證及考古發掘,終於證實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故里位於現在河南鹿邑縣。具體姓名史料中也頗為不全。“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譯文


正真有知識、有智慧的人是不誇誇其談的人。高談闊論者不是有知識有智慧的人。塞住嗜欲的孔竅,關閉嗜欲的門戶,挫掉鋒芒,消除紛爭,含斂光耀,濁同塵世,就叫做玄同。玄同又不得與道親,也不得與其疏;不得與其貴,也不得與其賤。所以,“玄同”的境界為天所尊貴。

引語


四十二章和前一章講的都是“和”,這一章接續前章,重點講的也是“和”。四十二章說“沖氣以為和”,是講事物矛盾著的雙方,經過鬥爭而達到和諧與統一。前一章講的“知和曰常”,即以和為事物的常態。本章講怎樣可以保持常態的和。這三章之間層層深入,邏輯性極強,向人講述了“和”的最高道德境界。不過這一章文字蘊含很深,這就不僅僅是指執政之人,而且也包括世間人們處事為人的人生哲理。他要求人們要加強自我修養,排除私慾,不露鋒芒,超脫紛爭,混同塵世,不分親疏、利害、貴賤,以開豁的心胸與無所偏的心境去對待一切人和物。如此,天下便可以大治了。

評析


在老子看來,得“道”的聖人,即修養成理想人格的人,能夠“挫銳”、“解紛”、“和光”、“同塵”,這就達到了“玄同”的最高境界。對此,車載評論說:“銳、紛、光、塵就對立說,挫銳、解紛、和光,同塵就統一說。尖銳的東西是容易斷折不能長保的,把尖銳的東西磨去了,可以避免斷折的危險。各人從片面的觀點出發,堅持著自己的意見,以排斥別人的意見,因而是非紛紜,無所適從,解紛的辦法,在於要大家從全面來看問題,放棄了片面的意見。凡是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必然有照射不到的陰暗的一面存在,只看到了照射著的一面,忽略了照射不著的另一面,是不算真正懂得光的道理的,只有把‘負陰’、‘抱陽’的兩面情況都統一地加以掌握了,然後才能懂得‘用其光,復歸其明’的道理。宇宙間到處充滿著灰塵,人世間紛繁複雜的情況也是如此,超脫塵世的想法與做法是不現實的,眾人皆濁我獨清的想法與做法是行不通的,這些都是只懂得對立一面的道理,不懂得統一一面的道理。只有化除成見、沒有私心的人,才能對於好的方面,不加阻礙地讓它盡量發揮作用,對不好的方面,也能因勢利導,善於幫助它發揮應有的作用,‘同其塵’,是對立的統一道理的較高運用。”

出處


《知者不言》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