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古賢橋的結果 展開

古賢橋

河南濮陽市台前縣下轄村

古賢橋建於公元665年,比趙州橋晚幾十年,但規模比趙州橋大,可稱"中華第一橋"。唐代古賢橋現與張公藝墓,張公藝祠堂連為一體,是台前縣三橋(京九鐵路特大橋,黃河公路特大橋,唐代古賢橋),將軍渡百畝人造湖,金堤河公園旅遊網路的中心,還可以作為張姓尋根的參觀點,具有十分珍貴的旅遊價值。古賢橋建設包括文物景觀,園林景點,附屬設施等。

簡介


流傳於民間的唐代“古賢橋”,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之後有望重現它的原貌。濮陽市、台前縣文物部門組織專家對唐代“古賢橋”遺址按照省文物鑽探規程進行了初探。經科學鑽探,專家們發現該橋為東南、西北走向,深埋地下6.2米,橋長52.5米、橋面最寬處11米,橋身全部為大方石築成,石橋基本保存完好。鑽探結果表明此橋建橋的時間早、規模大、用時長,具有較高的科研和文物價值。專家稱,該橋只比隋朝的趙州橋晚幾十年,前年古賢橋一旦出土,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寶。

地理位置


古賢橋遺址位於台前縣孫口鄉古賢橋村南100米,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據史料記載,該橋原為木板橋,由唐代鄉賢張公藝出資興建。唐高宗李治於麟德二年(665年)封泰山過鄆州,至壽縣(今台前縣)古賢村(今古賢橋村)訪張公藝師曾過此橋,見橋面狹窄破舊,回京后撥金翻修為石橋。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山東壽張知縣曹玉珂於此橋北頭立碑,上書“唐高宗駐蹕訪賢處”。1945年,該碑被砸修築黃河壩頭。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改道流經境內,橋被淤埋地下。
據《舊唐書》記載,當年唐高宗因聞張氏九氏同居,累朝都有旌表,慕名而訪,問張公藝何能久世同居?張公藝答:“老夫自幼接受家訓,慈愛寬仁,無殊能,僅誠意待人,一‘忍’字而已。”遂請紙筆,書百“忍”字以進。高宗連連稱善,並贈絹百端,以彰其事。
該橋因唐高宗訪張公藝而得名“訪賢橋”,後人改稱為“古賢橋”。張公藝是我國歷史上治家有方的典範,他那九輩同居,合家九百人,團聚一起,和睦相處,千年以來備受歷代人民尊敬,傳為美談。
1959年,毛澤東主席在山東濟南接見壽張縣委書記時,還專門問及張公藝,打探張公藝的後人以及他們的家風現狀。1982年,台前縣人民政府投資興建了張公藝墓,並被省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該縣又動工修建了仿清建築百忍堂,內塑張公藝及兩書童像,建有壁畫14幅,每年都有數百名張氏後裔來此尋根。如今,張公藝的故里橋北張村(因在古賢橋村北而得名)民風樸實,鄰里團結,家庭和睦,村裡處處蕩漾著文明和諧之風。張氏子孫傳承了以忍治家的千年祖訓,發揚光大了先祖的百忍遺風。
古賢橋[台前縣孫口鄉古賢橋]
古賢橋[台前縣孫口鄉古賢橋]
張公藝不僅忍讓治家,還樂善好施,經常為百姓辦好事。
有一天,張公藝在村南渡口閑逛,發現撐船人對過往行人要錢很多,言行極其野蠻。行人在船上稍微不注意,就會遭到他的大罵,甚至挨打。但過往行人都不敢惹這個惡棍,人送綽號“船霸”。
“船霸”的蠻橫行為使張公藝非常氣憤,心想:如果在這裡建上一座橋,不就解除過路行人的痛苦了嗎?於是,他就去動員村裡有錢的富戶。經過動員,有九家很佩服張公藝的想法,同意集資建橋。張公藝便制定了建橋的計劃,開始建橋。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一年過去,一座平坦寬敞的大橋建成了,過往行人沒有一個不稱讚張公藝德高望重的。為了付建橋的錢,張公藝便召集九家來商議此事,結果來了八家,唯獨一家姓唐的沒有來。經過商議,每家拿出一千文錢來,就算定下了。張公藝便隻身去找姓唐的。來到姓唐的家,姓唐的說修橋之事他不算數。不但不拿錢,還說張公藝多管閑事。那八家聽說后,都來勸說張公藝到衙門去告他,說姓唐的不是東西,明明說好了的又反悔。張公藝說:“別與他計較了,姓唐的是小人,我再拿出一千文錢來不就解決了嗎?”大家佩服他的忍耐精神,都不再說別的了。這事被皇帝聽說了,特賜名“古賢橋”。
唐高宗李冶麟德二年封泰山,回京城長安時,路經壽張縣,跨過此橋訪問張公藝,稱此村為“訪賢村”,後來又把村名改為古賢橋村。后因該村居“古賢橋”北面,故今村名叫“橋北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