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忍堂
百忍堂
百忍堂,張姓堂,唐代時號,據史書記載,當時的鄆州有人曰張公藝,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無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問其故,張公取出一張紙寫下了一百個忍字,唐高宗十分讚譽便賜號‘百忍堂’,從此各地張姓大都以“百忍”為堂號,並列為祖訓。其後人以此為堂號。
百忍堂
1、分佈在魯南蘇北煙台等地有一分支,為馬山張,其輩排序為:“修善則昌 敬先繼長 心存忠厚 禮義增光 傳茂嘉運 庭化玉方 鳳伯明臣振啟興邦”
2、河南台前橋北張(張公藝)遺址支系,其輩排序為:“興玉傳繼廣,兆憲慶繁祥,蘭秀桂榮茂,逢春生賢良,忠信孝友讓,正道振家邦,宏福昭耀久,作善修德常”
3、分佈在蘭州一帶,為百分張,近20萬多眾,其輩排序分支很多。
現在百忍堂遺址在河南省濮陽市台前縣橋北張村,張公藝墓位於台前縣橋北張村南約二百米處,座北朝南,共有墓冢十二個,其主墓是張公藝之主父,左為公藝之父,向前是其兄弟十人,分列東西兩行,張公藝墓是西邊的第三座。從前歷代官府每年的春秋到此祭奠,因此叫“御祭林”。該墓地方志有記載《兗州府志》卷二十三陵墓誌“壽張縣張公藝墓在縣城南十里,正德六年參政史學立石志之。”墓地原有石坊三座,碑碣多聳,石馬石羊等,松柏參天,仰視不見天日。由於瀕臨黃河,堤防屢有決口,每次帶來大量泥沙,逐漸淤墊,深深埋於地下,後人又重修墳墓。築起約一米高,直徑二米,呈圓錐形的磚石墓冢。
該村原屬山東省壽張縣,一九五六年山東省公布該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六四年四月四日撤銷壽張縣,該縣的一部分區域劃歸河南省,該墓又被河南省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七日建台前工作委員會,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建立台前縣。台前縣人民政府於一九八二年四月在墓前立了“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公藝墓”石刻標記。
據《舊唐書》記載:壽張縣(今濮陽市台前縣)張家莊村張公藝(公元577-676年),以“忍、孝”治家,九世同居,和睦相處。
隋朝末年,李世民曾單騎到佔據任城(今山東濟寧)的徐圓朗的軍中刺探軍情,不幸被徐圓朗的人認出,圍攻捉拿。李世民殺開一條血路向西北方向逃走。當他來到壽張縣張家莊前,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河上有一獨木橋,李世民身負重傷,人困馬乏,不幸馬失前蹄跌入水中。巧在這時,張公藝帶領幾個青年在河岸邊習武,他見一壯士跌入水中,忙叫人救起,扶到家中,給他治病養傷,並用祖傳的百年堂阿膠給他調理身體,不幾日李世民便恢復了健康。當時,李世民不便於說明自己的身份就起程了。李世民登上皇位,一直沒忘張公藝救命之恩。所以在貞觀九年特賜親書"義和廣堂"金匾派使臣前去旌表。
當使臣來到張家莊時,張公藝正在召集人員在當年李世民過河的地方修建大石橋。使臣回京稟報給唐王,唐王便批資修建,並派尉遲敬德監修。這座規模宏大的石橋長約60米,寬6米,高7米。始建於唐貞觀九年,距今1300多年。後來此橋被稱作 "訪賢橋"、"古賢橋",張家莊更名為古賢庄。
百忍堂廟牆畫唐王訪賢
他老子李世民,上有哥哥建成,下有弟弟元吉,為了爭奪皇位,兄弟之間互相陷害,最後在玄武門動了手,把兩個弟兄殺死。他又想到自己,皇后武則天原來是他老子的妃子,他登基以後又娶了過來,當了自己的老婆。我們皇家還這個樣子,平民百姓咋能這麼和睦?可是,在他未繼承皇位之前,包括他老子李世民在內,歷代對張公藝這個大家庭都有表彰,這些他都是知道的。因此,引起他的注意,決定非得其視察不可。這時,他和皇后武則天正要去泰山封禪,所以繞道鄆州壽張縣(唐屬鄆州)到張公藝處查訪。
於麟德二年(公元六六五年)五月,派司空英國公李績,少師高陽郡公許敬宗,右相嘉興縣子陸敦信,左相巨鹿男竇德玄為檢校封禪使,先行準備。十月丙寅,唐高宗偕同皇后武則天從東都洛陽出發。十一月到達壽張地面,離張公藝四里路的付家路口、程崗兩個村莊,駐紮在那裡。高宗武皇后駐付家路口,兵馬安排在程崗村。從此,付家路口更名為東影唐王西影兵的說法)。帶領隨從官員到張公藝的古賢村去詢訪。
張公藝非常驚恐,唐高宗向他說明來意,然後隨同張公藝觀看了他們家庭的全部環境。只見他們住有四百個生活區,土地及一些財產完全歸集體所有,男女服裝統一製作,據個人可體而選。凡有探親的婦女,無論是誰的孩子,不講喂親疏遠,只要近在身邊就攜帶而去,展現出團結義氣的良好家風。同時,張公藝向唐高宗還介紹了其他的一些情況,張公藝說:“我們九世同居,全家有九百多人口共享餐飲,每到吃飯時間以擊鼓為令,群坐餐廳,予以內外,男女分別入席,老人在上,晚輩在下,兒童另設桌凳,謙恭禮讓,上下仁和,雍睦熏蒸。
唐高宗想考驗一下張公藝治家的本領,便取倆梨,看張公藝如何處理。張公藝接過,遂讓家人用石臼粉碎,入缸注水,鳴鼓集合全家,每人用小匙飲汁一口。只有這樣,才能使全家人都可以嘗到,這些記載至今畫在百忍堂的牆壁上。
這個大家庭不但人義氣,家畜也與別不同,養犬百隻亦效家風有序,缺一不食。據說,唐高宗還看了喂犬的情形。直到現在還有“張公藝家的狗缺一不食的說法”。為了表達百犬的義氣,後來張家為它們設立了“家戌林”,也叫“狗墳子”。
百忍堂牆畫百犬等食
張公藝說,九世同居人口眾多,每日事出頻繁,難免彼此之過,但都能以互相諒解,求大同,有小異,全家人之心,同一人之心,一人之心,為全家人之心;名利之事不計較個人得失,並且互相謙讓,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高尚的道德品質及其和氣致祥的優良作風,“百忍”二字是以團結在家庭這方面,代表每個人都有涵養性之意(張氏家族的百忍堂號就是以此而稱)。唐高宗深受感動,潸然淚下,於是,賞賜他許多縑帛,並免除其丁賦徭役。高宗聽后倍受感動,當即封張公藝為醉鄉侯,封張公藝的長子張希達為司儀大夫,並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敕修百忍義門。
唐高宗泰山封禪歷時六個月,至乾封元年(公元六六六年)四月未返都長安。又敕詔出銀,御書南官司給張公藝修建了一座“百忍義門”,張公藝去世后,後人為紀念這位"忍、孝"治家的賢人,為他修建了"百忍堂",永志紀念. 從此家聲大振,永貫古今。
古賢橋遺址
古賢橋已淤沒地下了,一九九三年一月六至七日(農曆十二月十四——十五日)兩天的實地鑽探得知,該橋位於古賢橋村南,南距臨黃大堤約1.5公里。橋身呈東南——西北方向,磚石結構,長五十二米,寬六米,橋基至橋頂七米,橋頂淤沒地下四米,取得了一定價值的文史資料。同年二月五日(農曆正月十四)將宣統元年(公元一九零九年)后二月的《重修訪賢橋碑記》立於古賢橋遺址,全文抄錄如下:
“宇宙間勝跡所留,古今竟傳為美談,況王趾親臨之地,土地風俗俱增新色,不尤為令人美談乎。是處舊有訪賢橋,積石成路,所以通行人也。當橋樑未修之前,河水 漲溢,往來不便,我始祖公藝遂將自己地址,鳩王疏財,築修橋樑,以便行人。及至唐之高宗訪我始祖齊家之事,駐蹕於此,此時賢人君子名為訪賢橋,至今猶有殘碑宛然在茲也。逮我清朝自咸豐年間洪水自西南而來,遂將橋河淤掩,向之視為澤國者,今則變為膏壤矣。本族人未及暇耕,遂招佃戶耕種,詎意,佃戶抗主不歸,結怨成訟。幸蒙天奎公判斷,,不準別姓互爭,又蒙明經進士閆公而諭爾,張姓重修碑記,以志古迹之,未泯永免後患,今上承閆公之命,建碑橋旁,庶幾永垂不朽也夫。”
護橋地十六畝,許耕種不許當賣
大清宣統元年歲次己酉后二月上浣吉日立
張氏族人公豎
金銀財寶價最高!光陰似劍斬人的刀!日月穿梭催人老!太陽佛三道金光把人熬!馬要是有膘算好馬!人要想致富多勤勞!
在外休交無意友,他擺下窟窿讓你瞧!花開花謝年年有!月缺月圓有幾遭!忍又忍,饒又饒,忍字頭上三把刀!
漁樵耕犢都得忍,聽我把幾樣個忍說個根苗:
砍柴的樵夫也得忍,忍的是山中無有虎狼嚎;打魚的漁夫也得忍,忍的是風平浪靜好把魚蝦抄;
農夫耕田也得忍,忍的是五穀豐登,遍地里好田苗;念書的學生你得忍啊,忍得是龍門萬丈高。
這本是漁樵耕讀,忍過去啊,還有那不忍的古人,說一個根苗!殷紂王他不忍,貪女色啊,火焚了摘星樓,這昏君就赴了陰曹!
李太白他不忍,飲美酒啊,死在了江心順水飄搖!小龐涓他不忍,箭攢在馬陵道啊;周公瑾他不忍,吐血就別了小喬。
為人但把這良心擺正啊,那惡鬼敲門您也不發毛。
《百忍堂》始祖張公藝,出生於唐高宗時期的原山東壽張縣張家莊村,現河南濮陽市台前縣橋北張村。張公修身養性,以忍養和,以和養貴,人生處事百般忍。百忍治家,和睦共處,團結友愛,樂以助人,尊老愛幼,公平待人,忠厚傳家,至成“九世同堂”的佳話。麟德年間,唐高宗祭祀泰岳路經鄆州親臨其家,問及九世同堂的經驗,時年88歲的他,讓人輔紙端墨,一口氣寫下了九十九個“忍”字,並在尾部寫了:忍人仁人任人刃,任人刃人任仁人。受到唐高宗的讚譽和賜匾及贈綢緞。族人便整理了《張公百忍全書》,書中的“百忍歌。歌百忍”廣傳於世,明清時期幾乎家喻戶曉。現今讀來很有意味,故以紀念《百忍堂》始祖張公藝。重溫《百忍歌歌百忍》具有構建和諧的現實意義。
百忍堂
劉伶敗了名,只為酒不忍;陳靈滅了國,只為色不忍;石崇破了家,只為財不忍;項羽送了命,只為氣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來創業人,誰個不是忍。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後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鄰近;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餘積,忍得荒淫無疾病;
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消仇憾;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
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忍時人只笑痴獃,忍過人自知修省;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百忍歌,歌百忍;
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想後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鄰近;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
忍得勤苦有餘積,忍得荒淫無疾病;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消仇憾;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靖;
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忍時人只笑痴獃,忍過人自知修省;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
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
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百忍歌,百忍歌,
人生不忍將奈何?我今與汝歌百忍,汝當拍手笑呵呵!朝也忍,暮也忍。恥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
飢也忍,寒也忍。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方寸之間當自省。心花散,性地穩,得到此時夢初醒。
君不見
如來割身痛也忍,孔子絕糧飢也忍,韓信胯下辱也忍,閔子單衣寒也忍,師德唾面羞也忍,不疑誣金欺也忍,
張公九世百般忍。好也忍,歹也忍,都向心頭自思忖。囫圇吞卻栗棘蓬,恁時方識真根本?
不忍一時有禍,三思百歲無妨;寬懷自解是良方,含怒傷心染恙。凡事從容修省,何須急躁猖狂;有涵有養壽延長,穩納一生福量。恣意發狂有失,存心忍耐無憂;性情凶暴易遭囚,度量容人有后。羹污能容人相,受辱胯下封侯;張飛暴躁斷咽喉,到底終遭毒手。佔盡便宜有報,吃些虧也無妨;龐涓暴虐早身亡,孫子忍之無恙。血氣方剛壯士,不宜恃力凌人;一言不合怒相爭,烈火一般性情。不忍一時忿氣,卻擔百口憂心;忠言逆耳莫相嗔,苦口葯能醫病。
百忍堂
現江蘇宿遷有一支由山東遷來的百忍堂張姓,據我輩份所排吉、苗、衣、用、成、先、葉、緒
現江蘇宿遷宿豫區大興鎮(先進村)也有一支由山東遷來的百忍堂張姓,據老輩門和家譜信息,輩份依次為:宏、維、克、紹、士(聖)、學(我的輩分)
中原一帶的族譜,多從明代初年開始,個別的上溯到元代或宋代,鮮有達於唐者。該譜載錄的志、記等文章比較多,這些文章的作者當時都有一定的名氣。如:《修鄉賢祠記》作者殷雲霄,字近夫,明弘治進士,累官南工科給事中,政事多務淸簡,民甚德之,平生雅志詩文,為當時十才子之一,著有《不訓集》。該譜中還保存有李仰的一段考證文章。李仰是明代山西省曲沃人,他很有雅興,於政務之餘,還研究學問。考證壽張縣境內的一處古地名,寫了篇《書張公藝碑陰》,記下了他考證的結果。另外,他以壽張的風物人情為題材寫過幾首詩,收在《壽張縣誌》中。
張氏家族的對聯,多以百忍為內容,摘抄部分如下:
九世同居揚天下 分居別派漂四海 一日百忍貫古今 尋源宜渡古賢橋九世居后添吉慶 效先人多書忍字 百忍堂前古泰和 法祖德廣積陰功
忠孝門三朝旌表 吾思祖德行千載 念雍睦九世同居昭古先人九世居
義和廣堂五十代流風未斬 忍耐傳家千百年善政永留 書忍前九世同居勿忘祖德 賜黎后闔家拜受永念君恩 九世共箕裘五十代河山共壽 累朝頒綸孝千百年雨露長新。
橫批:雍睦熏蒸 品冠三唐 三朝旌表 累代蒸賞 吾思昭古 義和滿堂 百忍義門 賢至格天 賢孝門第
《舊唐書·張公藝傳》五代後晉張昭遠、賈維等撰修,趙瑩、劉昀監修。“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世同居,北齊時東安王高永樂詣宅慰撫旌表焉。隋開皇中大使邵陽公梁子恭亦親慰撫,重表其門。貞觀中特勒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高宗為之流涕。”
《資治通鑒,唐紀一七》宋司馬光撰。“壽張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齊、隋、唐旌表其門。上過壽張,幸其宅,問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餘以上,上善之,賜以縑帛。”
元吳亮《忍經》:“張公藝九世同居,唐高宗親臨幸其家,問本末,書忍字以對。天子流涕。遂賜縑帛。”牛山木評註:『解釋』“張公藝壽張人,唐初名士,以治家有方著稱。”<譯文>“張公藝一家九代忍居住在一起,唐高宗去泰山的路上,專程到他家看望,問他為什麼如此和睦,張公藝寫了個‘忍‘字做回答。唐高宗見了,忍不住流下淚水來,於是賜了他許多綢緞。”牛山木按“張公藝九代人擠在一個家中,可全憑一個‘忍’字安頓下來,真可謂大不易也。表面上唐高宗是為他們能忍而流淚,殊不知唐高宗的心中痛苦的不在他們忍得令人激動不已,而是他們的行為和皇家比起來,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只因要獨霸天下,他的父親李世民和兄弟們互相殘殺,哪有張公藝一家那樣,充滿著骨肉之情份。”
明代一個叫清虛子的評價張公藝說:“能其忍者,唯唐時張公一人而已。公自幼及老,事無論大小,人無論賢愚,莫不處之以從容,過之以樂易。在人見之為險阻者,公視之,皆坦夷也,在人見之為艱難者,公視之,若平易也。”
明李贄《史綱評要·唐紀》:“壽張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齊隋唐旌表其門。上過壽張,幸其宅,問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餘以上,上善之,賜以縑帛。”
明末清初王夫之《讀通鑒論》:“張公藝以百忍字獻高宗。論者謂其無當於高宗之失,而增其柔懦。亦惡知忍之為道乎!《書》曰:必有忍,乃克有濟。忍者,至剛至用,以自強而持天下者也。忍可以觀物情之變,忍可以挫姦邪之機,忍可以持刑賞之公,忍可以蓄威德之固。公藝之忍而保九世之宗,唯聞言不信而制以心也,威行其中矣。不然,子孫仆妾X沓背憎以激人於不可忍,目盈於耳,尺布斗栗,可操戈戟於天倫,而能傷九世以齊堂乎。”
《山東通志、孝友傳、人物誌》“張公藝鄆州壽張人,九世同居。北齊東安王永樂,隋大使梁子恭皆旌表其門。麟德中高宗封泰山幸其宅,問公藝所以能睦族之道。公藝乃大書忍字百餘以進,高宗感其意,為流涕,賜縑帛”
《壽張縣誌》“張公藝九世同居。北齊東安王永樂,隋大使梁子恭、躬慰撫其門。高宗有事泰山,臨幸其居,問本末,公藝書忍字百餘以上,上善之,賜以縑帛。”
《綱鑒易知錄》是清主編吳乘權。“張公藝九世同居,北齊、隋、唐皆旌表其門。上幸其宅,問所以能之故,公藝書忍字百餘以上,上善之,賜以縑帛。”
《辭源》一九一五年版“張公藝唐壽張人,九世同居。高宗有事泰山,臨幸其居,問本末,書百忍字以對,上善之,賜之縑帛。”
《中國人名大辭典》臧歷和編“張公藝唐壽張人,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還幸其宅,問本末,公藝書忍字百餘以對。帝善之,命賜縑帛而去”
《漢語成語辭典》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八年版「仗義疏財」釋文“仗義:主持正義;疏財:分散家財。為了正義,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別人。”元,無名氏《張公藝九世同居》第二析:“父親生前說有張公藝,此人平昔仗義疏財。”
中國張公藝研究學會編寫的《張公藝研究文集》一、二集已付梓。一輯有“張公藝九世同堂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張公藝你走過的1418年的歷程”,“張公藝思想及其深刻的影響”,“中華第一橋”,“台前橋思”等篇。二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特大家庭的形成與發展”、“張公藝思想初探”、“唐代張公藝家族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為官”、“古賢橋坐落在哪條河上”、“張公能百忍,九世尚同堂”的文章。為弘揚民族文化,增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的大作用。
《百忍堂家譜》記載,名揮的黃帝後裔,非常聰明,他觀看到天上的弧星,便仿其形狀做了弓矢。原來,天上有星名“天弓” ,簡稱“弧” 。屬井宿,共九星,在天狼星東南。八星如弓形,外一星像矢,在犬犬、南船兩星座內不過,當初的“張”,非命姓氏之義也“。因為弓矢發明之後,在使用之前,必須先用力氣將弓張開,不然,就無法使用。揮是因為這個緣故而命為“張氏”的。從此之後,揮的後代子孫有的姓弓,有的姓張,分成兩支,也是出於此因。後世的張姓,在談及自己的姓氏時,常常解釋為“弓長張的張”也是起於此故。這支源於揮的張姓,得姓甚早,是中國張姓中最早古老的一支。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這支張氏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最早發源於尹城國的青陽,現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祠附近,其後望族也出於這一帶。
《姓氏考略》亦記載:“黃帝第五子清陽生輝,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元和姓纂》)“揮造弧矢,受封於張,後為弓氏。張,望出太原。”
《元和姓纂》“黃帝第五子清陽生輝,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揮造弧矢,受封於張,後為弓氏。張,望出太原。”
《風俗通》 “張,黃,李,趙,黃帝賜姓。”
《 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張氏,世仕晉,晉分為三,又世仕韓,此即晉之公族以字為氏者。譜家謂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賜姓張氏。此非命姓氏之義也。按晉有解張,字張侯,自此晉國世有張氏,則因張侯之字以命氏,可無疑也
袁桷《張氏宗譜序》“張姓出於姬姓,至周而氏者祖於韓,其得望者十二,曰襄陽,洛陽,河東,始興,馮翊,吳郡,平原,青河,河間,中山,曰魏,曰蜀(見從以上記載看,張姓之源,可追溯到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黃帝,是黃帝的直系後裔。黃帝第五子青陽,生子曰揮。這位叫揮的黃帝之後,正是張姓的始祖。所以說張姓是黃帝的直系後裔,並不為過。
《宋史。天文志》:“弧矢九星在狼星東南,天弓也”,揮看到“天弓” ,由“天弓”之形受到啟發,最早發明了弓矢--這個古代重要的武器。他也由此而被“賜姓張氏”。
《百忍堂家譜》載:“唐王命修《元和姓纂》,備述我族實出清河郡一脈。西漢文皇帝設郡,典公守之,八十二世祖也。”這段話意思是說:“百忍堂”張氏源自清河郡張氏。清河(今河北清河與山東武城、臨清、高唐、冠縣等一帶)這個地方西漢文帝時,始設清河郡,張典(西漢張良之孫)成為首任郡守。從張揮到張典,已歷八十二世。查張氏家譜和史料可知:八十世張子房(漢初三傑張良),八十二世張典,清河郡太守,后封清河郡公,八十四世張金(張典孫)為景帝時大司馬,世襲清河郡公,八十九世張皓(東漢司空),八十九世張歆(清河太守),九十四世張華(漁陽太守),九十四世張幸,九十七世張次惠(濮陽太守),九十七世張彝,一百零一世張文瓘(唐高宗宰相),一百零一世張公藝,一百零六世張九齡(唐玄宗宰相)。
《百忍堂家譜》記載七十三世祖張趯公:字阜成。生四子:髓、骼、體、傅。七十四世骼公,為晉大夫,活動於周景王(544-521)、周敬王時期(519-476)。
《東周列國志》載:“(平邱相會)至期,晉昭公(前531-前526)留韓起守國,率荀吳、魏舒、羊舌肹、羊舌鮒、籍談、梁丙、張骼、智躒等,盡起四千乘之眾,望濮陽城進發。連絡三十餘營,遍衛地皆晉兵。周卿士劉獻公摯先到。齊、宋、魯、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二路諸侯畢集,見3晉師眾盛,人人皆有懼色。”
《張氏百忍堂家譜記載》張傅、張髓、張體隨哥哥張骼進發平邱,晉昭公稱霸諸侯后,張傅、張髓、張體留守平邱城(今天河南台前、壽張一帶)”。
《春秋左傳▪襄公》載:“襄公二十四,冬,楚子伐鄭以救齊,門於東門,次於棘澤。諸侯還救鄭。晉侯使張骼、輔躒致楚師,求御於鄭。”又“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薳啟強曰:求諸侯而麇至;求昏而薦女,君親送之,上卿及上大夫致之。猶欲恥之,君其亦有備矣。不然,奈何?韓起之下,趙成、中行吳、魏舒、范鞅、知盈;羊舌肸之下,祁午、張趯、籍談、女齊、梁丙、張骼、輔躒、苗賁皇,皆諸侯之選也。”
《張氏百忍堂家譜記載》公元前486年(魯哀公九年、楚惠王三年、越勾踐十一年、吳夫差十年)吳王夫差為北上攻打齊國,爭霸天下,開鑿了伯瀆河,越王勾踐親自去吳國朝見,向吳王和他的臣下饋送了大量的食物、財禮,並派了一支隊伍助吳攻齊。齊國舉國上下抽丁備戰,加征賦稅,徭役,適逢中原大旱,舉國民不聊生,災民遍地……
平邱易子而食的現象比比皆是,七十四世祖張傅、張髓、張體三兄弟開倉賑災,張傅因為動用軍備物資,齊王誅殺了張傅,而張傅之子,張亘受牽連,貶成庶民,遷移阿邑。
《舊唐書》記載:壽張縣(今濮陽市台前縣橋北張村)張家莊村張公藝(公元577-676年),以“忍、孝”治家,九世同居,和睦相處。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冬十月,唐高宗偕同皇后武則天,帶領文武百官離京去泰山封禪,歸來路經壽張縣訪賢,當時張公藝已88歲高齡。當高宗問張公藝治家的方法時,張公藝寫了一百個"忍"字,並詳細說明了"百忍"的具體內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高宗聽后倍受感動,當即封張公藝為醉鄉侯,封張公藝的長子張希達為司儀大夫,並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敕修百忍義門。
張公藝去世后,後人為紀念這位"忍、孝"治家的賢人,為他修建了"百忍堂",永志紀念。
貞觀初年,因山河形勢之便,將全國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至開元年間又增至十五道。泰山封禪的第二年,唐高宗在為張家修建“百忍義門”、封張公藝長子張希達為司儀大夫的同時,還有一旨:分食十道。張公藝的父親張興生有十男,分別是張溫、張良、張惠、張茂、張儉、張藝、張誠、張讓、張秀、張嚴,張公藝行六。《百忍堂張氏行輩名實要略》(以下簡稱《要略》)記載,為了讓天下人都來學習張家“禮讓齊家”的美德,高宗降旨讓其兄弟十人分食十道。於是,除張公藝守祖塋(留守橋北張)外,其他兄弟九人分赴各道定居,時在乾封年間(公元666年-公元667年)。從此,這個大家族析居全國各地。遷出的人都不肯忘記祖上恩澤以及兄弟張公藝持家七十多年帶來的興盛與榮耀,難捨難分之情無以言表。為日後相聚有憑,張公藝砸一鐵鍋為十塊,兄弟十人各執其一,盼以後再團聚時拼接。
故唐時有一個說法:“鐵鍋張,遍天下”。世事多舛,遷出的九支在以後的漫長歲月里,並沒有與故里相聚相識聯宗續譜。直到清雍正初年,貴州三會縣,江西玉山縣、河南固始縣以及浙江的“鐵鍋張”後人,才來橋北張參加過一次宗親會性質的活動,此後聯繫漸少。近些年,時有來橋北張憑弔張公藝的,但僅限於憑弔而已,與“金鑒堂”後人同故里的親近關係不可同日而語。
相傳,張公藝以忍治家,不但倡導家庭內互相忍讓,對外也胸懷大度,寬洪海量。有人來借錢糧,有則償還,無則作罷,有的借去牲口犁耙和車輛,因困難所迫,用后便給賣掉,張公藝也不許追究,再來求助,仍然救濟他們。張公藝的這些行為傳到天宮,玉皇大帝也知道了,便派太白金星查閱了張公藝的身世,太白金星經過觀察,發現了別人不能忍,張公藝卻能忍的九十九件事。玉皇大帝心想:如果他再有一忍,我就給他建一座百忍堂。
一日,張家門前敲鑼打鼓,客人來往,熱鬧非凡,正為一年輕人操辦喜事,一天的忙碌,迎來了全家人的歡笑。輾轉夕陽西下,已到掌燈時分,這時玉皇大帝就將自己的金拐杖化做一位和尚,來到張家門口,說是貧僧要見擅越。有人稟知,張公藝出門相見。這和尚向前打了個問訊,說道:“貧僧遠道而來,到寶莊欲求借宿一晚。”張公藝說:“此事好說,先請師父用飯,然後於客房內安排。”和尚說:“既蒙擅越許諾不勝感激,用飯倒不必了,只是借宿事貧僧還有一說,適見擅越正為兒輩操辦喜事,能否騰出洞房,叫貧僧於新婦房內一 宿”。本來結親的日子和尚進門就不吉利,又聽了這種話,無不氣憤,有的人就要發作,把他趕走。可是張公藝擺手示意制止了家人,便說:“好吧,既是師父有此心愿,今日又恰逢寒家子侄結親,洞房已裝飾一新,就請師父洞房一宿吧!”新郎新娘另擇房子,把這和尚安排到新房裡了。一夜易過,第二天早晨日高三竿,和尚還不起床,張公藝推門進去,見和尚還蒙頭沉睡不醒,便說:“師父失曉了,齋飯已備,請起進餐。”連喊幾遍,不見答應,揭開被頭一看,哪裡有什麼和尚,原來是個金人。
這時張公藝才想起昨晚做了一夢,夢見玉皇大帝把他的金拐杖賜給了自己,讓建修“百忍堂”,張公藝便用這堆金子蓋起了“百忍堂”,以“忍”為本,教育後人,從此,玉皇大帝也沒有金拐杖了。
相傳,張公藝以忍治家,九代同堂,共有村民2000餘人,和和睦睦,相安無事,全靠“忍”字,相傳張家先祖公藝公長子希達娶媳婦,公藝公辦了二十三桌酒席請親朋好友。開席時,突然來了十幾個乞食,要求也上桌吃喜酒,藝公二話沒說,叫廚師多開兩桌酒席,親自上桌陪乞食吃酒,席間還帶新郎新娘向十幾名乞食感謝,“謝謝大家光臨!”酒殘席散,那個乞食頭(王)趁酒醉,竟無理要求今晚要睡新人房(洞房),藝公稍愣一下,也答應了,讓新郎新娘睡客廳。親朋戚友一忍再忍,忍無可忍,氣憤極了,要打不平,打趕乞食,藝公拱手相勸……
是夜,乞食頭真的睡在新人房。半夜裡,乞食頭醒來又是隨地撒尿,又是大吐特吐,藝公只好自己送茶、送湯,再掃地,弄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金雞報曉,天色黎明,公藝送湯進新房,讓乞食頭洗面,你說那個乞食頭出什麼式(花樣)?但見他洗凈手面,從衣兜里拿出一張紙來,上寫三字“百忍堂”,金鉤鐵撇,筆力千鈞。那個自稱濟公的乞食頭作揖說:張公藝,真是“百忍人”哩!這濟公走南闖北,丐幫弟子幾百人,閱盡人間滄桑,經歷世態炎涼,早聽說容中村人百忍為先,因而親自帶著乞幫弟子前來“鬧事”,一探虛實,昨天演了一場戲,現在實在感動,所以把早已寫好的“百忍堂”贈給百齡公。這時,張公藝厝下,已有幾十名乞食在恭候乞食王濟公了。
張公藝把字裱后,掛在大廳堂,百齡公的後代也引以為榮,開始以“百忍”作堂號。張公藝探親訪友,都帶上親自撰寫的“忍”字送人,以期共勉。現在張氏祠堂懸掛的“百忍堂”牌匾就是張公藝厝的“百忍堂”翻版。
從前,有一戶人家,家庭和睦,尊老愛幼,好客待人,樂做善事,遇事忍讓。村裡人就送了一個“百忍堂”的雅號給他們。後來“百忍堂”的各宇越傳越遠,很多人都想去看看。他們怎麼個“忍”法。一日有一個神仙路過那裡,也想去看一看。於是便裝成一個乞丐來到百忍堂門口。百忍堂的人看見他,就很客氣地請他進屋,問寒問暖,又拿出飯來給他吃。行乞老人向他們講了自己幾十年來貧病交加的辛酸遭遇,百忍堂的人聽了很同情他的身世,就叫老人先住下來,安心養病,等病好后再走。經過百忍堂的精心照料,老人的身體漸漸恢復了健康。一住不覺半月,老人準備要走了,百忍堂的人說:“過兩日是我們四少爺結婚的日子,你老人家等喝完喜酒再走吧。”
到了四少爺結婚那天,百忍堂家裡賓客滿堂,遠近的人都來慶賀,非常熱鬧。百忍堂的人對老人也象對待自己的親戚朋友一樣熱情招待,按慣例,結婚第二天早上新婚媳婦要倒水給家公、家婆洗臉。百忍堂的人沒有忘記行乞老人,也叫新媳婦倒水給老人洗臉。由於老人身上和臉上的膿瘡還沒有全好,洗下的水是相當污穢的,行乞老人就叫新媳婦把這些污水用罈子裝起來。放茬新房裡。新媳婦也毫無半點怨言照辦了。
第三天早晨,新媳婦又給老人端去洗臉水,卻不見了老人,只看見台上放有一張紙條但自己不識字,便拿到家公處。老爺一看,大吃一驚,才知那行乞老人是個神仙,便按照紙條上的吩咐,叫新媳婦拿出昨晚的那壇臭水,揭開蓋子一看,裡面竟是滿滿的一壇金子銀子。
我國北方人都喜歡吃餃子,餃子是用麵皮包上餡做成的,除了平時食用外,有人出門遠行,離家時這頓飯多是吃餃子,有道是:“送行的餃子接風的面。”至於每年春節第一頓飯,必然是餃子,舊社會很多窮人,家庭再困難,過春節也要吃頓餃子。那麼為什麼這樣的看重餃子呢?據說,在唐代以前並沒有這種食品,這還要從張公藝一家分居說起:
張公藝一家九代人在一起生活,和和睦睦的幾百年,本來好好的,可是後來唐朝的天下亂了,安祿山從北方范陽帶著十五萬大軍南下反唐,打到了洛陽,又攻下了長安。這時唐朝的皇帝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嚇得他逃到四川去了。從此天下大亂,抓兵搶糧,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家大招風,九百多人在一起生活不行了。除這個以外,還有個原因,就是張家有個人叫張九齡,在朝廷內當過宰相,他早就看出安祿山久后必得叛亂。當時安祿山是范陽節度使,張九齡向唐玄宗進言,要他削安祿山的兵權,可是唐玄宗正迷著楊貴妃,安祿山又認她做乾娘,玄宗對這位宰相的話哪能聽得下去呢?現在安祿山真的叛亂了,但不知這位宰相說的話是否傳到了安祿山的耳朵里了,如果傳到他耳朵里,這還了得,安祿山不殺他全家才怪呢!這該怎麼辦呢?全家一商量,只有分家,別無良策。分開以後,留下一部分人,目標小了,大部分人逃到外地去了。
一提分家,男女老幼都非常難過,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為了表達在一起生活的意願,臨別吃了一頓餃子,還約定以後每年春節第一頓飯都要吃餃子,是取意念念不忘這個團結的大家庭。另一條,是以包餃子為誡嚴口舌,外逃后不能說與張九齡是一家。這本是張家分居時的統一部署,後來人效仿,外出時亦包餃子餞行,意予口緊,少說閑話,以免招來麻煩。至今每年春節或家人外出都亦包餃子為食。包餃子必須邊緣捏緊,不能露餡,現在人們還常比喻說:“口緊”,作手勢捏著,也是這個來歷。
【常熟百忍堂】
“百忍堂”的民間傳說 收集採錄/舜梁
“百忍堂”,現在常熟古城的“虞山大戲院”和“常熟美術館”南側,與西門大街平行的一條小巷子,位於山塘涇岸與西倉前上塘之間。“文化大革命”時改名為“造反堂”,“文化大革命”后併入西倉前上塘。好多關於“玉皇大帝”的民間傳說都與“百忍堂”有關:
民間傳說一:姜子牙寄住“百忍堂”,夢見自己成為玉皇大帝
話說姜子牙賦閑,在常熟遊歷,白天在烏目山邊的“西湖”里直鉤垂釣,夜晚在常熟城裡的山塘邊的山塘街一家名叫“百忍堂”的酒店寄宿。曆數月無事。忽一夜,風聲四起。姜子牙夢見自己所住的酒店“百忍堂”成為了玉皇大帝的宮廷寶殿,玉皇大帝調兵譴將,一呼百應,而玉皇大帝就叫“百忍”,姜子牙想,本人就住在“百忍堂”,想必日後本人可以成為玉皇大帝?
封神時,姜子牙本來是想把玉帝的位置留給自己的,但當封過申公豹時,申公豹問他玉帝的位置給誰。姜子牙不好直接說給自己,就說:“當然是有人來坐了。”張有人聽到后就立刻出來謝恩。姜子牙沒辦法,只好把他封為玉帝,而自己沒了位置,只好蹲屋頂了,因為神都是他封的,在屋裡,他不能和他們平起平坐。現在常熟城鄉的一些老式民房屋頂上還有一個小神龕式的結構,上面可以種植“萬年青”,那就是給姜子牙留的。
這正是“閑來直鉤釣明君,夜夢封神當玉帝,只因口誤落別人,心濤澎湃要百忍”。
民間傳說二:後人紀念張百忍封帝,建造了“百忍堂”
民間還有傳,說張有人生前原是常熟烏目山邊張家灣的一個寨主,名叫張友人,又稱張百忍。說是盤古開天闢地,天地間一切祥和,後來諸神開始爭鬥、人間荒淫無度,使得天地三界大亂,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尋找才德兼備之人來做三界大帝。太白金星化身成為乞丐,四處尋找,後來到了張家灣,發現人稱“張百忍”的張友人,將寨內治理的非常和睦,並且為人和善慈悲,因此帶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後來三界眾神仙紛紛陳請共同推崇張百忍為“終身天帝”,共稱“玉皇”,又因玉皇是三界的總皇帝,因此加稱為“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後人為紀念張百忍封帝,建造了“百忍堂”。
民間傳說三:“寶岩寺”里祈福,“百忍堂”里得子
玉帝姓張,叫張堅,生在正月初九。據說很久以前常熟有一個叫光嚴妙樂的國家,國王凈德和王后寶月光老來無子,十分煩惱,於是邀集和尚道士們建造道觀廟宇,並且在國名和王后名字之間各取一字“寶岩”作為廟宇的名字,舉行祈禱活動。過了半年,依然膝下猶虛。有一天,在常熟城裡的山塘邊的山塘街一家名叫“百忍堂”的酒店寄宿,晚上,王后忽然夢見太上老君和諸多神明抱著一個赤色的嬰兒從天而降。王后懇求老君賜給她這名嬰兒。老君微笑應允,王后滿心喜歡收下嬰兒,醒來后便覺身懷有孕。一年以後,即丙午年的正月初九,孩子誕生,滿室生光。這孩子就是後來的玉帝。玉皇在封神后是第三代上仙界三十六天之主,傳說在炎帝之亂的時候,玉皇曾執上奏用的丹書琥怒擊叛軍。
民間傳說四:玉皇大帝之子與民同罪被剔仙骨,張扶瑤被打下人間百忍堂嘗盡百苦
民間的傳說還有,玉皇大帝就是“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清上帝”姓張,名有人,字玉德。甲子年正月初九正午生人,居於三十三層天上太微玉清宮。其有子名張扶瑤,癸酉年五月二十三亥時生人,居於紫薇亘春宮,早年由於犯下滔天大罪,被剔去仙骨,打下人間,在常熟城裡山塘街的“百忍堂”,歷經千世劫難,遍嘗天下苦後方能重返仙界。後人把“歷千世劫難,嘗天下百苦,方重返仙界”的精神,歸納為“百忍精神”,遂建造了“百忍堂”。
民間傳說五:“百忍堂蔣家”的傳說
百忍堂原是明朝萬曆年間御史錢岱的祖宅,后被大明禮部主事蔣棻置下。百忍堂它座落於“百忍堂”街中部高大的石窟門裡百忍堂18號,小時候,一到夏天,最喜歡在門口第一進的廳堂里午睡,廳堂不算大,但是地面的“金磚”見方二尺半、厚度三寸半,兩邊有側間,據說是轎夫們休息的地方,年紀小不知道主人名諱,只聽大人說過他的祖上在海里做官,估計不是蔣棻曾曾孫、蔣廷錫的孫子蔣元樞的後人,就是蔣元樞家宅傭人的後代。我們稱他為“海師”,他的太太我們稱其為“海師娘娘”,或簡稱“海娘”。“海娘”解放后一直是我們街道任居民小組長,膝下無後,晚年領養一子叫邵忠,在環衛部門工作。
“海娘”愛乾淨,天天用揩面毛巾擦地磚,夏天躺在上面,那叫舒坦!這條“百忍堂”街,“文革”時曾經改名為“造反堂”,當時常熟縣中造反大隊的紅衛兵挨家挨戶貼門牌,“文革”后,因為“造反堂”不好聽,乾脆取消了這個街名,與西部的街道合稱為“西倉前上塘”。
聽老輩里講,錢岱的祖宅很多,除了“百忍堂”以外,過了河,從西倉前上塘往南一直延伸到“九萬圩”都是。
在“百忍堂”的門前,有條是被喚作“西倉河”的河道,大躍進年代從“西涇岸”開始填埋,一直填到了“青龍橋”以西“朱雀橋”以東。
河的對岸是“西倉前下塘”,這裡是錢岱祖上的糧倉和私家花園,為了方便出入,門口建有一座石橋,叫“烏雀橋”,因為西面有“青龍橋”,老百姓俗稱那“烏雀橋”為“石青龍橋”。過了橋,現在的西倉前下塘13號,你可以看到,被公布為市級文保民居的“笛在明月樓”,就是錢岱祖上的書樓,他的邊上是糧倉。穿過糧倉邊上的夾弄和幾進深宅大院,就是被公布為常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沈石友故居”,“沈石友故居”門前,就是現在的“翁府前”街道了,再往南是被叫做“環秀弄”的小巷,“環秀弄”西面是“趙吾園”,“環秀弄”東面是現在的“曾園”,“曾園”的東面是“翁府”,“翁家花園”就是現在第一人民醫院的曾用名。“翁家花園”、“曾園”和“趙吾園”的南面是常熟南部護城河“九萬圩”,“九萬圩”外是城牆,城牆外又是被叫做“外九萬圩”的護城河了。
再說蔣家,從蔣棻到蔣廷錫,在從蔣溥到蔣元樞,代代為官,家業越來越大。據說到蔣元樞手上,蔣家已經擴展到整條百忍堂街,它向東擴展與到廟弄22號的周家相鄰,向西除了幾家店鋪外,擴展到了青龍巷。就是現在常熟美術館和常熟虞山大戲院的所在。除了百忍堂,在常熟還有虞山北麓的蔣園(現在的“燕園”)等處房地產。一直到清朝末年,廟弄22號的周家在百忍堂的後門小屋起火,燒了蔣家的東花園(就是現在常熟美術館的地頭)蔣家也逐步敗落了。
民間傳說六:乾隆皇帝百忍堂探妹
我手頭有一則百忍堂老輩里留下的蔣家傳說,“蔣二奶奶碰勿得“的由來。與百忍堂有關。
傳說乾隆皇帝不是正宗滿人,而是漢人所生。他的父親叫陳世倌。在他奶娘快要奄奄一息之時,奶娘把這一“秘密”告訴了乾隆。奶娘說,當年皇後用了調包計,將皇后剛生下不到三天的格格與他進行了對調。陳世倌的兒子被調換后,陳世倌不敢聲張,於是提出告老還鄉,回到江南蘇州家中去了,但具體地址奶娘也不知道。
了解了這個“秘密”后,乾隆皇帝開始了下江南,目的是要暗訪陳世倌的下落。幾經周折,他來到浙江海寧,一打聽,陳世倌夫妻已雙雙病故了。乾隆帝從陳氏家族中了解到,當年與他對調的“格格”已嫁到了蘇州府常熟的百忍堂。夫君就是蔣廷錫的兒子蔣溥。
原來蔣廷錫與陳世倌同朝為官,關係也很密切,但不知陳世倌為何生了女兒后突然告老還鄉,從此失去了聯繫。十八年後,蔣廷錫回家探親時去浙江探望陳世館,知道他的女兒還未配親,就結成了親家,真是門當戶對。過不多久,“格格”就嫁到常熟。因為蔣廷錫長子早年夭折的事,只有常熟人知道,蔣溥就是排行老二,所以大家叫新媳婦為“蔣二奶奶”。
乾隆皇帝來到蔣府,蔣府張燈結綵,十分隆重地迎接萬歲爺。蔣二奶奶來到乾隆跟前,納福道安。頓時兩人心照不宣。乾隆皇帝笑容滿面地扶起“格格”,問她有什麼要求。蔣二奶奶說“求皇上賜一座花園”。乾隆立即答應:“那朕賜你盤龍黃旗兩面,插上去就是了。”
後來,蔣廷錫把這兩面盤龍黃旗,一面插在東牆上,廟弄周家的後院就成了蔣家的東園著手動工興建;一面插在虞山上,在山坡下建了蔣園(燕谷園)。此後,蔣廷錫住在蔣園,蔣二奶奶住在百忍堂。她的兒子叫蔣元樞,做到台灣台南知府,人稱“蔣公子”。
再說這個“格格”,自從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因無法挽回,無可奈何,內心十分委屈,好似天底下的人都得罪了她一樣,認為世界上沒有什麼“好人”,變得十分古怪刁蠻,喝茶熱勿得冷勿得,吃菜甜勿得咸勿得,幫她捶背輕勿得重勿得。反正樣樣事情不稱心,不滿意。手下人實在難服侍她。因而,在民間傳出了“蔣二奶奶碰勿得”的熟語。
雖然這個民間故事,其事實與年代不符,康熙爺要比蔣廷錫大十五歲,論年紀,康熙爺的妹妹嫁給蔣廷錫還差不多,不可能嫁給蔣廷錫的兒子蔣溥,但是老百姓可不管這些,以訛傳訛吧。
張公藝生於公元578年,卒於公元676年,歷經北齊、北周、隋、唐四代,終於99歲。在他的主持下,全家九室同堂,組成一個九百餘人的封建大家庭。據《張氏族譜》記載:“公藝幼年,有威德之望,正德修身,禮讓齊家。立義和廣堂,制典則,設條教,以誡子侄,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姑婉媳聽,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鳴鼓會食;養犬百隻,亦孝家風,缺一不食。”
唐朝麟德年間,官府營私舞弊,行賄受賄成風,官吏以權謀私,貪污腐化墮落,辦事請客在前,求人送禮在先,貪官巧奪豪取,污吏名敲暗要,攤捐派役剛過,收租納稅又來。儘管張公藝治家有方,但處在那種政治腐敗,經濟蕭條的封建社會中,其家庭也是內外交困,矛盾重重。這年唐高宗李治封泰山,路過郡州壽張縣(今台前縣北)高宗聞后親幸其宅,問其治家之道。時年已86歲的張公藝,面對一個即將分崩離析的九百人大家族,皇上要自己談一下治家之道,這雖是自己的榮幸,可他思前想後,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皇上哪裡知道,唯獨自己心中有數。解決內部糾紛,對付外來壓力,有什麼好辦法呢?只有壓住心頭的怒火。遏制滿腔的憤慨,強耐著憂鬱和苦悶,忍受著百般凌辱,低三下四去求人,忍耐是自己唯一的辦法。他想到這裡,一句話沒說,讓人取來紙墨,一口氣連著寫下九十九個“忍”字,后又寫道:“忍人仁人任人刃,任人刃人任仁人。”共計一百個“忍”字,後人稱為百忍堂和張百忍。高宗看后感嘆不已,命賜縑帛數十匹,以旌其德性。張公藝治家唯一絕竅,就是一個“忍”字,在封建社會裡,“忍”是統治階級套在勞動人民脖子上的一把精神枷鎖,他們藉此來維護和鞏固自己的統治。“忍”也是大多數安分守己的勞苦大眾的處世之道,勞動人民無權無勢,只是任人宰割,一忍再忍。但忍的結果,並沒有感動上帝,也沒有給自己帶來歡樂和幸福,相反卻招來更加沉重的災難。萬事皆需忍,小不忍則亂大謀,心字頭上一把刀,就是刀插進心窩裡也要忍下去。
公元676年,張公藝度過了九十九個春秋,家中的矛盾象他頭上的白髮一樣,越來越多,他自己也終因諸事皆忍,憂鬱成疾,躺在病床上,仍要日理萬機,操勞家事。只見家人一會來報,長官前來巡視,需要招待,他只有點頭設宴;接著來人請示,兒孫應考需要送禮,他只有點頭同意快買;俄而又報,生玄孫要交人丁稅,他只有點頭,派人去送;斯須又言……頃刻又言……門外排隊請示,掛號彙報,弄得他象搗蒜一樣點頭也來不及。他看著牆上那一百個”忍”字,一個近千人的封建家族,他捏了近百年,現在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要知道,忍耐是有限度的,視忍耐為無能,便得寸進尺,最後只有逼上梁山。心中再也忍不下去時,無可奈何,只有大爆發。蜂蜇蠆螫,兔咬羔抵,物極必反,萬般無奈,只有孤注一擲。張公藝面對著這一切,看著牆上的百忍圖,望望旁邊的鎮妖刀,他用盡周身之力,緊握雙手,大聲喊了一聲“刀”字,便永遠與世長辭了,這便是他忍到最後,給後人留下的遺言。
在那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封建社會,有冤何處伸,有難向誰求,忍有什麼用,只有官逼民反。一千多年來歷代封建王朝,藉助張百忍來麻醉人民,愚弄人民。殊不知張百忍臨死之時,雙手緊握,大聲呼“刀”,忍無可忍,只有掰,“百忍堂”變成“掰忍堂”,張氏子孫最後也悟出了道理:“忍任人刃,刃刃人人。”也就是說,忍耐會任人宰割的,只有協起手來,殺掉那些任意宰割我們的人,才能真正換來和平與幸福。
據史書記載,唐代時,當時的鄆州有人曰張公藝,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無事,全靠“忍”字,因而得到了唐高宗的賞譽,從此各地張姓大都以“百忍”為堂號,並列為祖訓。
話說武安城南某村有位張姓財主,分家后自立堂號為:“百忍堂”。為了顯耀自己的堂號,在自家的傢具,燈籠,盤子、碗、口袋、錢袋、大車等處均寫上了自己的堂號。一天,張財主背著寫有“百忍堂”的錢袋在路上走,後面有位秀才見了他錢袋上的“百忍堂”后,就追上他,問道:“大伯,去伯延如何走?”張財主說:“過了大洺遠,一直向南走,到北安庄,再過去南安庄就到了。”過了一會兒,秀才又問:“大伯,去伯延如何走?”張財主不耐煩地又回答他一遍。又過了一會兒,那秀才又問: “大伯,去伯延如何走?”張財主有點扯急地說:“不是告訴你了嗎?怎麼總問,你腦子有毛病呀,告訴你過了大洺遠,一直向南走,到北安庄,再過去南安庄就到了。”沒想到過了一會兒,秀才又問: “大伯,去伯延如何走?”張財主氣急敗壞,說:“你小子故意找事兒是不?愛去不去,我不知道。”
沒想到那秀才不慌不忙地走過去,伸手把他的錢袋從肩上拿了下來,說:“大伯,別背這東西了,把它夾在胳肢窩吧,我只問你四次你就急眼了,還叫什麼“百忍堂”呢?
據壽張縣誌記載:隋文帝開皇八年(公元588年),聖渝邵陽公梁子恭攜匾亦親慰撫,其匾題詞曰"孝友可師"。這年,張公藝剛滿12歲,張公藝的祖父已去世,主持家務的是張公藝的父親張興。
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北齊(公元550年)時,北齊文宣帝高洋賜匾“雍睦海宗”,東安王高永樂詣宅慰撫旌表焉。隋開皇中(公元588年),大使、邵陽公梁子恭亦親慰撫,重表其門。貞觀中(公元635年),唐太宗李世民賜匾“義和廣堂”,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公元665年),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高宗為之流涕,賜以縑帛。《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