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道
河北大名馬陵道
根據《大名縣誌》、《大名府志》、《東周列國志》和《方輿紀要》等均記載:“馬陵道在大名南”。據《辭海》記述:公元前341年,孫臏逐日減灶,迷惑敵人引誘追擊。待魏軍追到馬陵(今大名東南)險要地區,萬箭齊發,全殲魏軍10萬。《史記》和《上下五千年》以及兵書《三十六計》也記載馬陵道在河北省大名縣境內。據西馬陵一帶群眾反映,那帶村民在“大躍進”年代深翻土地時,還從地下發現過成片灶炕的遺跡。
孫臏為什麼選用馬陵道這個地方殲滅魏軍?1、因為是交通要道。據《東周列國志》記載,衛宣公長子急,次子壽從衛國去齊國,在大道行之莘野(今山東莘縣)三河鎮過江時被殺,在二子過江處葬之。三河鎮遂改名為冢北。冢北村現屬於大名,距馬陵20華里。2、孫臏在安賢鎮(今束館)居住過,熟悉馬陵一帶的地形。據《燕召公世家》和張建華同志編著的《邯鄲辭典》記載:孫燕在安賢鎮建燕國國都時,曾將他的叔父孫臏從齊國請來,幫他演兵和訓練黃牛,擺犟牛陣。現在束館街路東還有孫臏的飲牛坑。同時在大名束館鎮一帶還有很多孫臏的傳說故事,說孫臏是孫武的後人,孫氏的祖先本姓陳,齊國人。春秋時因攻莒有功,被齊王賜姓孫。現今大名的束館鎮就是古時的安賢鎮,地處齊、魏、衛交界處。因春秋時國無定界,有時歸齊,有時歸魏或衛,因而傳說孫臏從小生活在束館南街(距馬陵五里)。現在的束館南街還存有孫臏的飲牛坑。傳說下雨時或除夕夜,在坑邊能看到牛蹄印,還有傳說:距束館三里處的花園頭村是孫臏的花園等等。從文字記載和傳說故事中,可證實孫臏在束館居住過,了解馬陵是交通要道,地形適宜伏擊戰,所以把魏軍引到了馬陵。
孫臏射龐涓處,據當地傳說,龐涓被亂箭射死後,人們非常痛恨龐涓殘害朋友,怕他以後再托生害人,將其分屍成六塊,分別挖深坑將龐涓深埋封固六處,叫他不能再托生。因此,形成了現在的白、馬、郭、馮、王、於六個封固村。這六個封固村,分別距馬陵幾里遠。有人在古書上看到過龐涓墳就在馬陵周圍,正是六個封固村這個位置。這六個封固村至今沒姓封、姓固的,因此封埋龐涓形成的村名是可信的。
上述佐證充分說明,馬陵道古戰場理應在河北省大名縣境內。
從地形上看,在《東周列國志》中記載:“馬陵道萬弩射龐涓”時描述孫臏:時刻使人聽龐涓消息,魏軍已過沙麓山,不分晝夜,兼程而行。孫臏屈指計程,日暮必至馬陵。那馬陵道在兩山之間,溪深隘,堪以伏兵……孫臏令部將袁達、獨孤陳各選弓弩手五千,左右埋伏,吩咐:但看樹下火光起時,一齊發弩。再令田嬰引兵一萬,離馬陵三里埋伏。只待魏軍已過,便從后截殺。分撥已定,自與田忌引兵遠遠屯紮,準備迎敵。這些記載,正符合馬陵一帶的地形。
現在六個馬陵村的郭、劉、李、江四個馬陵村距東、西兩個馬陵村20華里,中間一條甬道,寬三丈余。出西馬陵村,東西南北均有四條大甬道,都是這樣的地形。道兩側山高聳,荊棘叢生,是伏兵的好地方。四十年代末,這裡的甬道還有一丈多深,現在已經成平地了。據查,現在的南北沙窩廟、沙河路、大龍、土門頭(前普明灘村)、勸善等村,是沙麓山遺址。當時,此土山像五隻形態各異的梅花鹿,又像一條長龍,因此取名沙麓山。《辭海》記載:“五鹿即五鹿墟(大土丘)又名沙鹿,在今大名東。”這沙麓山蜿蜒起伏几十里,聳立在馬陵西北部。在馬陵村的東部有一山嶽村,該村歷來沒有姓山和岳的住戶,因有山峰,故叫山嶽村。據當地群眾傳說:過去有六個山峰,山嶽村距今馬陵村只有六里之近,這就證實了馬陵在東西兩山之間的位置。馬陵也就自然形成了南北長20華里的一個大甬道,故名馬陵道。
經過2300多年的侵蝕,人們耕種,風刮水沖,地殼變動,土山變遷,沙土山雖然不見了,這一帶還是遺留很多沙丘,山的遺址仍在。歷史記載,山的名稱仍在,群眾的口碑鐵證如山,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馬陵道過去在兩山之間是客觀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