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馬陵之戰古戰場
大名縣馬陵之戰古戰場
大名縣馬陵之戰古戰場,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東南馬陵村,戰國屬齊。威王十六年(前341年),田忌用孫臏計,大破魏軍於此,從此孫臏‘名傳天下,世人皆傳其兵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語)。”與《辭海》說辭基本一致。
馬陵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有影響、最為輝煌的經典戰例之一。馬陵之戰,一是充分展示了孫臏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藝術,“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料敵計險,必察遠近”,表明其對戰爭規律的把握和駕馭戰場的能力均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大名縣馬陵之戰古戰場
但鑒於戰事初起,魏、韓雙方實力未損,過早出兵對齊不利,直到韓軍五戰俱敗,情況危急,魏軍也十分疲憊,才發兵相救。二十七年,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田嬰,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見桂陵之戰),率軍直趨魏都,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圍。次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誘其就範,始終居於主動地位。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
馬陵,春秋時期屬於衛國,戰國時歸於齊國。西漢以後,為元城縣管轄。晉代杜預有一本書,叫做《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上面有一句話,確切道出了馬陵的地理位置:“馬陵,衛地,陽平元城縣東南有地名馬陵。”
此後,南朝宋裴駰的《史記集解》、唐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宋代樂史的《太平寰宇記》和清《畿輔通志》、《山東通志》等史書,皆贊同杜預,說馬陵在元城。元城於公元前195年建縣,西晉時期屬陽平郡,后依次屬魏郡、魏州、大名府,1913年併入大名縣。由此可證馬陵在大名。
解放后我國出版多種書籍、詞典,都載明馬陵在今天的大名縣境內。清人蔡元放改編的《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九回:“孫臏使人時刻探聽龐涓消息,回報:‘魏兵已過沙麓山,不分早夜,兼程而進。’孫臏屈指計程,日暮必至馬陵。”沙麓山位於大名東部,公元前646年崩。
我國著名史學家林漢達先生所著《東周列國故事新編》一書,其中講到馬陵,說“馬陵在河北省大名縣東南”。1979年版《詞源》對“馬陵”一詞註解道:“元城,古地名。春秋衛地。在今河北大名縣東南。戰國屬齊,魏將龐涓為齊將田忌、孫臏所敗,自刎於馬陵,即此。”
199徠9年版《辭海》與《詞源》所注大同小異,它說:“馬陵,古地名。春秋衛地。在今河北大名東南。
根據《大名縣誌》、《大名府志》、《東周列國志》和《方輿紀要》等均記載:“馬陵道在大名南”。據《辭海》記述:公元前341年,孫臏逐日減灶,迷惑敵人引誘追擊。待魏軍追到馬陵(今大名東南)險要地區,萬箭齊發,全殲魏軍10萬。《史記》和《上下五千年》以及兵書《三十六計》也記載馬陵道在河北省大名縣境內。據西馬陵一帶群眾反映,那帶村民在“大躍進”年代深翻土地時,還從地下發現過成片灶炕的遺跡。
公元前342年,魏國發動對韓國的戰爭。韓國遂派使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採納孫臏"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議,在魏韓兩國幾經激戰,韓危魏疲之際,再次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韓。孫臏依然採用圍魏救趙的計策,率兵長驅魏境,兵鋒直逼大梁。
魏國鑒於桂陵之戰的教訓,遂撤韓國之圍,調十萬大軍,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副,準備與齊軍進行一場戰咯性決戰。孫臏為調動敵人,創造戰機,果斷引兵東撤。他命令軍隊進入魏境先砌十萬人做飯的灶,第二天砌五萬人做飯的灶,第三天砌三萬人做飯的灶。
龐涓行軍三日,特別高興地說:"我就知道齊軍膽小怯懦,進入我國境才三天,開小差的就超過了半數啊!"於是放棄了他的步兵,只和他的輕裝精銳部隊,日夜兼程地追擊齊軍。孫臏估計他的行程,當晚可以趕到馬陵。孫臏就叫人砍去樹皮,露出白木,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
命令一萬名善於射箭的齊兵,隱伏在馬陵道兩邊,說:"晚上看見樹下火光亮起,就萬箭齊發。"龐涓當晚果然趕到砍去樹皮的大樹下,看見白木上寫著字,就點火照樹榦上的字,上邊的字還沒讀完,齊軍伏兵就萬箭齊發,魏軍大亂,互不接應。龐涓自知無計可施,敗成定局,就拔劍白刎,臨死說:"遂成豎子之名!"齊軍就乘勝追擊,把魏軍徹底擊潰,俘虜了魏國太子申回國。孫臏也因此名揚天下。
馬陵一帶的村民對其他方面的歷史知識知之甚少,對馬陵之戰和孫臏戰龐涓的故事卻大都略知一二。他們的這些知識不是來自書本,而是得之於世代相傳的口碑資料。這些傳說的可信度雖然不會太高,但無風不起浪,這些經過演義、神化和附會了的傳說,一定是以史實作源頭的。這裡僅舉幾例,以供研究者參考。
1、馬陵道的傳說。古時候,馬陵村附近有一道西南、東北走向的大溝,溝的東北入口是道口村(距馬陵2.5公里,今屬櫻桃園鎮),西南盡頭是黑迷寨(距馬陵5公里,今屬古雲鎮),溝的名稱就叫“馬陵道”。此溝深達2丈多,岡上雜樹叢生,溝底是可供兩車并行的道路,道口村便因此得名。道口村街似盤陀,道路複雜,外地人入村即難辨方向,人稱“迷魂陣”。據說當年龐涓的軍隊就是從這裡開始迷路的。
2、布袋陣的傳說。當年龐涓的軍隊行進到距馬陵10華里的一個村莊時,天已完全黑下來,道路難辨,完全迷失了方向。孫臏早已在此布下了一個布袋陣,伏兵一出,魏軍前進無路,後退不通,全軍覆沒。後來,人們便稱此村為“黑迷寨”。大約到了明清時期,村裡出了一個做官的人,感到村名不雅,便諧音改成了“文明寨”,一直沿用至今。
3、黃桑岡的傳說。馬陵村東原有一土岡,上面長著一棵古老的黃桑樹。此樹不知栽於何時,老樹枯死後,又從根部萌生出新樹,就這樣一代一代傳了下來。當地老百姓說,馬陵之戰時,龐涓就是在這棵樹下自刎而死的。
4、藏兵洞的傳說。據老年人講,幾十年前,曾在南馬陵村一座小廟下發現了一個用青石板蓋著的地洞,洞中有水,深不見底。有人從洞中放下去一隻鴨子,第二天卻從5華裡外道口村的一個洞口鑽了出來。老百姓說,這就是馬陵之戰時孫臏挖的藏兵洞。前幾年整修街道時,青石板又被推土機掀出。村裡人迷信,怕得罪神靈,又將青石板照原樣埋上了。至今青石板仍壓在一戶村民的屋腳下。
5、鍋台村的傳說。馬陵村東北20華里有個谷疃村,此村曾名“鍋台村”,村名來歷與馬陵之戰有關。據說當年孫臏率軍擊魏救韓駐紮於此,晚飯後在街上散步,見道路兩旁有許多被煙火熏黑的土灶。原來谷疃村是個集市,賣吃食的人在街旁壘起灶台,逢到集日,放上鍋便可生火做飯。集日一過,把鍋揭走,便只剩了空灶台。受灶台啟發,一個減灶驕敵之計在孫臏頭腦中形成。後來在從大梁後撤時,他命兵士大造土鍋台,點火熏燒,然後再逐日遞減。龐涓果然上當,孤軍深入,終於釀成了馬陵之敗。後來,村裡人為了紀念此事,便將“谷疃”諧音改成了“鍋台”。清代,村中一文人嫌“鍋台”二字不雅,建議恢復了原村名。但附近村的人仍然習慣以“鍋台村”呼之,“谷疃”二字只是出現在官方文件和地圖上。
齊國150桂陵之戰,尤其是隨後的馬陵之戰中的大獲全勝,從根本上削弱了魏國的軍事實力。從此,魏國一走下坡路,失去了中原的霸權。而齊國則挾戰勝之威,力量迅速發展,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大國家。選路線。況且莘縣的馬陵距外黃公里,車馬疾行,基本上是三天的行程,與史書記載正相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