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堡

大興堡

徠大興堡,俗稱“大興土樓”。位於德化縣三班鎮碩傑村,大興堡為單檐歇山式土石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全堡佔地面積約為364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4.36萬平方米,共有房間240間。

大興堡簡介


大興堡,俗稱“大興土樓”。位於德化縣三班鎮碩傑村,距鎮址後房街約一箭之遙,北枕大興山之險,西南望天馬山之雄,南以大雲溪為襟帶,東扼五德公路咽喉。為鄭展樞建於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元月。
大興堡為單檐歇山式土石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城牆東西最長為64.5米,南北最寬為56.96米,高10.2米,上蓋灰瓦。全堡佔地面積約為364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4.36萬平方米,共有房間240間。城牆底部呈封閉式,壘砌溪石,高達4.5米,寬達3.6米;上部運用傳統的“大牆版”夯築三合土牆(黃土、小沙石、石灰等),高5.7米,厚0.43米,四周開有40餘個銃眼,東、西辟有大拱門各1座。東門為正門,門楣上鐫刻“大興堡”3個端莊遒勁的楷體大字。門高2.7米,寬1.94米,深1.73米。西門為後門,略小,高2.5米,寬1.53米,深1.38米。西城門用青條石(俗稱“青溝石”)砌成,質堅光滑,石塊嵌接緊密。原來每座城門安裝有內外2道4扇厚達0.2米的木質門。民國中期,外道門毀於匪。城門內有1條曲尺形石台階可通城垣。東北、西南隅各有凸實的角樓1座,面積約11平方米。
堡內建築布局對稱嚴謹,軸線分明。以橫貫東、西門的通道為中軸線,沿中軸線有39.17米,寬5.25米,面積206平方米的寬敞天井,開井兩側建有單檐廡殿式屋頂的閣樓,兩廂格式大體對稱。每層進深2間,面闊10至15間。上層中央為廳堂,其中北樓大廳為議事司祭祀壽慶等大事之用,每座樓東西兩端有簡易木梯。
環繞城垣四周架設雙層倚樓。東、西兩列倚樓長約為58.75米,南、北兩列倚樓長均為51.1米。屋頂為硬山式。樑柱斗拱托瓦檐,木構組織簡單壯碩。上層寬4.9米,下層寬5.9米。
堡內西南、東北2處原有水井,今尚存1處。
在二百餘年的漫長歲月里,古堡屢經戰火兵燹。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奎斗“民軍”徐飛龍率部侵佔該堡,與省防軍陳國輝部隊攻陷三班,揚言要血洗三班。經鄉紳求情,交納三萬銀元,拆毀土堡護厝。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鄭氏族人重修大興堡。

陶瓷產地


大興堡禮瓷瓷質細膩、白如雪、薄如紙、潤如玉、造型美觀,是商務、饋贈、慶典、廣告促銷、辦公禮品上佳之選,並深受海內外客戶的歡迎與喜愛。
大興堡
大興堡

大興堡源產地


大興堡源產於中國瓷都——德化,德化縣地處福建省中部戴雲山麓,與景德鎮、醴陵並稱中國三大瓷都,是中國陶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德化窯是我國古代南方著名瓷窯,因窯址位於福建省德化縣而得名。中心窯址位於福建中部戴雲山腹地,此處瓷土資源豐富,水源充足,交通運輸方便,是燒制瓷器的理想之地。
德化白瓷以其質地潔白堅硬、色澤瑩潤、工藝精良、造型雅緻、種類繁多等獨特的藝術魅力,備受國內外朋友們的青睞,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德化白瓷集實用、裝飾、觀賞於一體,散發出民間陶瓷藝術的芬芳,作為我國陶瓷藝術的精品,宛如一枝充滿生機的奇葩,綻放出閃亮的異彩。

外國人的評價


在歐州、美國通稱為“中國白”("Blanc de Chine")的陶瓷器是福建省德 化縣的白瓷。早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就大量銷往歐洲,18世紀歐洲的陶工對這種潔白無瑕的陶瓷器愛不釋手,他 們開始仿製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摘P.J.唐納利著《“中國白--福建德化瓷”》
大約16世紀起,這種白瓷(德化白瓷)偶然通過葡萄牙的東洋貿易船介紹到 西歐以後,立刻得到全歐洲貴族階層的欣賞和歡迎,並接受無限的訂貨。
如果以客觀而公平的態度給予評論 的話,可以說是比白玉更為華麗。以陶工的技藝來說,更可號稱中國古今獨一無雙的優秀作品。
雖然胎壁較厚,卻比燈罩更為透明……,顯出光亮而美觀的肌面,以光滑度來說可稱 為天下第一。
摘《支那古陶瓷研究手引》
何朝宗徠的瓷雕藝術作品可與達·芬奇的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相媲美。
英國古陶瓷研究專家約翰·蓋爾讚賞說
德化瓷器潔猶如玻璃,大都很透明,而外面蓋以一層柔和而動人的瓷釉。其瓷釉與瓷體 的結合是難以劃分的。那裡的瓷器絕大部分是潔白的,有的是奶白,有些成乳狀,有少數是象牙或染成淡紅色;而其釉的結構則可以和乳膠或魚膠相比。
摘《遠東陶瓷概述》(英國牛津大學出版)
乃中國瓷器之上品也。與其他東方名瓷迥不相同,質滑膩如乳白,宛似象牙。釉水厚與 瓷體密貼,光色如絹,若軟瓷之面澤然。
摘波西爾著《中國美術》
刺桐城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雲州(德化),製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
(德化白瓷)是至今為止所做的最美麗的白瓷。
霍尼(H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