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竇威的結果 展開

竇威

唐朝外戚大臣

竇威(?-618年),字文蔚,岐州平陵(今陝西咸陽市秦都區平陵鄉)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竇熾之子,太穆皇后堂叔。

出身於河南竇氏三祖房,雅好文史。早年出仕隋朝,歷任秘書郎、蜀王楊秀府記室、內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職。

唐高祖太原起兵后,補任大丞相府司錄參軍,參與制定朝廷典制。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竇威擔任內史令。同年病逝追贈同州刺史、延安郡公,謚號為靖。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影視形象 竇威
影視形象 竇威
竇威年輕時性情沉靜,器量不凡,而且博覽群書。竇家世代勛貴,以武勇著稱,子弟都喜愛武藝。竇威卻偏好文史,因此被諸兄譏為書痴。

入仕隋朝

隋朝建立后,竇威得到內史令李德林的舉薦,擔任秘書郎。他在任期滿后,仍然不肯調任,堅持留在秘書監,繼續精研學問。當時,竇氏諸兄都因軍功得授顯職,對只任閑職的竇威非常輕視,對他道:“從前孔子積學成為聖人,仍是困頓失意,你又希求什麼呢?”竇威笑而不答。
後來,竇威被蜀王楊秀徵辟為記室,因楊秀多行不法,便稱病離職,返回鄉里。仁壽二年(602年),楊秀因罪被廢為庶人,王府屬官大都獲罪,只有竇威得以倖免。大業四年(608年),竇威升任內史舍人。他多次勸諫隋煬帝,結果違忤旨意,被調任考功郎中,后又坐事免職。

歸唐拜相

義寧元年(617年),唐國公李淵攻入長安,立代王楊侑為帝,自任大丞相,並任命竇威為大丞相府司錄參軍。當時,李淵正籌建新朝,因竇威在隋朝任職多年,熟知朝綱禮儀和各項典制,便讓他參與起草各項章程、制度條令的工作。
武德元年(618年),李淵代隋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竇威為高祖起草登基詔書,被拜為宰相,擔任內史令。他議論政事得失,闡述清晰,並常引古事勸諭,深受唐高祖的親近、器重。唐高祖常把竇威召入內室,與他促膝長談。

病重離世

同年六月,竇威患病,唐高祖親自到他府中探視。不久,竇威病逝,遺命薄葬。唐高祖得知,追贈他為同州刺史、延安郡公。賜謚號為靖,並讓太子李建成與百官一同前去送葬。
《舊唐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十一》《新唐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二十》、《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四·隋紀八》《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五·唐紀一》。

個人作品


竇威著有文集十卷。《全唐詩》則收錄其詩作一首:《橫吹曲辭·出塞》。
匈奴屢不平,漢將欲縱橫。看雲方結陣,卻月始連營。
潛軍渡馬邑,揚旆掩龍城。會勒燕然石,方傳車騎名。

家族成員


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竇威的家族原為漢族,賜姓鮮卑紇豆陵氏。北魏孝文帝改革時遷居洛陽,恢復漢姓為竇。竇威之父竇熾,與兄長竇岳、竇善並稱三祖,其族支被稱為河南竇氏三祖房。
河南竇氏三祖房(竇熾一支)
竇熾(隋太傅,鄧國公)竇恭(北周雍州牧,鄼國公)竇軌(益州都督,酇國公)竇奉節(駙馬都尉、黃國公)
竇琮(晉州總管,譙國公)竇孝謙(洺州刺史)
竇覽竇孝仁(濟州刺史)
竇孝鼎(司勛郎中)
竇深竇襲(右武衛將軍)竇文表
竇嶷竇德宗(播州刺史)
竇誼竇有意(熊州刺史)
竇威(內史令)竇惲(岐州刺史)竇旻
(表格參考資料:)

軼事典故


唐高祖曾對竇威道:“北周時有八柱國,我家與你家都曾位列其中。如今我是皇帝,而你卻是宰相,這豈不是不平等嗎?”竇威惶恐的道:“竇家在漢朝時便是外戚,北魏之時又有三位皇后。如今陛下開國,臣又因姻戚的身份得到任用。臣日夜憂懼,惟恐不能勝任。”唐高祖大笑道:“您是在用三朝後族向我誇耀嗎?關東之人與崔氏、盧氏結親,便自鳴得意。您家世為帝室姻戚,不也很貴重嗎?”

人物評價


李淵:竇威,今之叔孫通也。
劉昫:竇威守道,竇軌臨戎,竇抗居喪,竇靜經略,竇璡音律,仍以懿親,俱至顯位;才能門第,輝映數朝,豈非得人歟?唐之昌也,不亦宜乎!⑵溫、陳才位,文蔚典禮。諸竇戚里,榮盛無比。
宋祁:高儉、竇威雖緣外戚姻家,然自以才猷結天子,廁跡名臣,垂榮無窮,時有遇合,故見諸事業。古來賢豪,不遭與運,埋光鏟采,與草木俱腐者,可勝吒哉!竇宗自魏訖唐,支胄扶疏數百年,所馮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