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龍鎮

護龍鎮

護龍鎮,隸屬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地處安岳縣東南部,東與重慶市潼南縣新勝鎮接壤,南連頂新鄉,西南接石羊鎮,西鄰瑞雲鄉,西北毗鄰東勝鄉、毛家鎮,北接重慶市潼南縣柏梓鎮、塘壩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59.44平方千米。

護龍鎮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佛慧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三聖宮、安岳縣年代最早的古寨天馬山寨。

截至2020年6月,護龍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護龍鎮戶籍人口33142人。2011年,護龍鎮農業總產值1.3億元,工業總產值0.7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5億元。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護龍鎮地勢東北低西南高。
水系水文
護龍鎮境內河道屬涪江支流瓊江河水系。雲溪河由南而北,在潼南縣交界入瓊江河。
自然資源
護龍鎮農業耕地面積3.3萬畝,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檸檬為主。

建制沿革


護龍鎮在清代為安岳縣長林鄉轄地,舊稱岳家壩。清置護龍場。
清末,安岳縣設長寧鄉等10鄉38個場。長寧鄉轄毛家場、護龍場、石羊場、高升場共4個場,治石羊場,今石羊鎮場鎮。
民國初,護龍場屬長寧鄉。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安岳縣廢長寧鄉等原10鄉名,全縣設43鄉、場、鎮。改護龍場為護龍鄉。
1950年,屬石羊鄉人民政府。
1951年,析置護龍鄉
1955-1957年,安岳縣先後調整為10區1鎮78鄉,並以區公所駐地定命區名。護龍鄉屬石羊區。
1958年,安岳縣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建立10個中心人民公社、34個人民公社和1個鎮。同年,撤銷石羊區建立石羊中心人民公社;護龍鄉改護龍人民公社,屬石羊中心人民公社。
1961年,安岳縣設10區1鎮71個公社,石羊中心人民公社復設石羊區。護龍公社屬石羊區。
1984年,安岳縣撤銷護龍公社復置護龍鄉。石羊區代管由公社復鄉的有石羊鄉、赤雲鄉、頂新鄉、護龍鄉、瑞雲鄉、兩板橋鄉、白塔寺鄉雙龍街鄉共8個鄉。
1992年,安岳縣撤區並鎮。撤銷石羊區公所等全縣10個區、67個鄉鎮的建制。新建12個鎮,擴建20個鄉鎮(其中有8個鎮),保留6個鄉鎮的建制,全縣共有38個鄉鎮改為縣直轄。石羊區代管的鄉鎮全部退出自建、合併或撤銷。護龍鄉自建置護龍鎮,縣直轄。
199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岳縣新建20個鄉鎮的建制。安岳縣在原石羊區設工作委員會(簡稱石羊工委),護龍鎮屬之。
2001年,安岳縣撤消石羊工委,建立石羊管理委員會(簡稱石羊管委) ,護龍鎮屬之。
2003年,安岳縣設10個片區管理委員會22個鎮47個鄉,其中石羊管委片區轄石羊鎮(含原赤雲鄉)、兩板橋鎮、護龍鎮、白塔寺鄉、雙龍街鄉、頂新鄉、瑞雲鄉共7個鄉鎮。
2005年,安岳縣撤消石羊管委,置石羊鎮,縣直轄。護龍鎮自石羊管區析出置縣直轄鎮。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轄區總人口306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000人,城鎮化率19.6%。另有流動人口7505人。總人口中,男性16343人,佔53.4%;女性14257人,佔46.6%;14歲以下6236人,佔20.4%;15—64歲21690人,佔70.8%;65歲以上2674人,佔8.8%。2011年,護龍鎮人口出生率9.7‰,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長率3.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4人。
截至2018年末,護龍鎮戶籍人口33142人。
2021年6月,安岳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護龍鎮常住人口16045人。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轄金盆、木廠、遂安、高棚、玉泉、河埝、夾石、四新、灣橋、聰明、鯉雲、天山、羊角、新橋、川七、天堂、高紅17個行政村,長林1個社區;下設180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護龍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護勝街13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2021112001121長林社區
512021112201220木廠村
512021112202220遂安村
512021112204220玉泉村
512021112206220夾石村
512021112208220灣橋村
512021112209220聰明村
512021112213220新橋村
512021112215220天堂村

基礎設施


護龍鎮
護龍鎮
護龍鎮場鎮街道已硬化,街燈37盞,並有客運站1個。
通訊、電力基礎設施同步發展,中國移動機站2處、聯通機站1處,程式控制電話726門,行動電話普及率70%,無線通訊網路覆蓋率達95%。廣播轉播站1個,廣播網路覆
蓋率80%,閉路電視2656戶。郵電所1個,通郵覆蓋率達100%。完成農村電網改造6235戶。新建沼氣池120口,有小Ⅱ型的水庫6座,蓄水量129.24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54公頃,山平塘182口,石河堰12處,紅層找水打井1390口,有自來水廠1個,供應1000餘人生活用水。

經濟發展


綜述
2011年,護龍鎮財政總收入832萬元,比上年增長12.5%。
2018年,護龍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上企業2個。
2018年,護龍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31個。
第一產業
2011年,護龍鎮農業總產值1.3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0%。
護龍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6萬噸,其中小麥0.7萬噸,玉米2.1萬噸。
護龍鎮主要經濟作物為檸檬、油菜、蔬菜、花椒。2011年,護龍鎮檸檬種植面積1萬畝,產量4.5萬噸;油菜種植面積0.7萬畝,產量1.2萬噸;蔬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1.5萬噸,主要品種有蓮花白、角兒菜等,其中蓮花白0.7萬噸,角兒菜0.5萬噸;花椒種植面積0.4萬畝,產量12噸。
護龍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護龍鎮生豬飼養量6.9萬頭,年末存欄2.5萬頭;羊飼養量1.3萬隻,年末存欄4.4萬隻;家禽年飼養量37.2萬羽。
第二產業
護龍鎮工業以木材加工、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護龍鎮有工業企業1家,職工70人;工業總產值0.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0.2億元,比上年增長15%,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2%。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有商業網點1個,職工2人。2011年,護龍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5億元,比上年增長12%;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0.5億元。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有郵政所1處,鄉村通郵率100%,報紙、期刊累計發行7.2萬份(冊),郵政業務總量1億元。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7個;固定電話用戶700戶,行動電話用戶1.1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3萬戶。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6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各項貸款餘額0.3億元,比上年增長12%。

自然環境


護龍鎮屬於南方淺丘地貌,地勢東北低西南高,海拔230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全年無霜期210天,年平均氣溫18.1℃,年總降雨量1000毫米,夏季雨熱同期,人工造林40公頃,森林覆蓋率48%,植被資源、水資源較豐富。

商務信息


護龍鎮田園風格
護龍鎮田園風格
護龍鎮為順利推進護龍轄區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護龍鎮黨委、政府深入貫徹上級文件精神,緊密結合當地實情,穩步推進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該項工作已基本理順,相關事宜有序開展。一是精選隊伍,確保戰鬥力,明確了有本科學歷的鎮黨政辦副主任謝紹爵同志任商務信息助理員,天緣檸檬協會理事長唐澤、宏田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沈光友等5人為信息服務員的日常隊伍。二是成立領導小組,確保組織協調。在成立“第三屆秋季農產品網上購銷對接會”領導小組的同時,成立了護龍鎮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確保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穩步推進和長期有序開展。三是嚴格督查,確保群眾實惠。護龍鎮黨委、政府嚴格督查工作落實情況,並經黨委會研究決定,在年終時將對此項工作的得失予以獎懲,使該項工作成為落到實處的惠民工程。

安全生產


安岳縣護龍鎮組織人員深入到中學、小學、金盆村等地開展食品衛生、交通、地質災害等方面的安全生產大檢查。
檢查組詳細檢查了學校食堂的食品衛生環境、儲存方式、進貨渠道等,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並要求該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新學期師生飲食安全。在金盆村、河堰村等地,檢查組現場查看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多發點和地質災害監測點。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檢查組要求各村要做好安全知識宣傳工作,對重點地段落實監測人員並進行24小時監測,發現險情及時上報;結合各村實際,及時拉好警戒線,設立警示標語(牌),提醒周邊群眾不得在危險區域內活動,遇險情及時疏散撤離,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黨風廉政


安岳縣護龍鎮召開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工作推進會,傳達市、縣有關會議精神,總結前階段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會議指出,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專項工作,是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是縣委從嚴治黨的具體舉措,是解決最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手段。會議強調,要認清形勢,增強解決問題的責任感;要嚴格要求,增強解決問題的自覺性;要抓住重點,增強解決問題的實效性;要落實責任,確保工作取得實質成果;要有抓鐵有痕的勁頭、壯士斷腕的決心,解決好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問題。要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各分管領導親自帶頭,帶領各級成員對各分管片區實施暗訪,充分了解群眾心聲;通過網路、簡訊、公告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鼓勵群眾廣泛發表意見和建議;收集群眾意見,歸納匯總,形成資料,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8個;各類圖書室15個,藏書10萬餘冊;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
1995年5月,境內建成護龍鎮有線電視台,后改稱護龍鎮廣播電視站。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有線電視用戶3000戶,入戶率48%。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647人,專任教師1人;小學9所,在校生1719人,專任教師57人;初中1所,在校生589人,專任教師3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3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1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4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1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8%。

社會保障

2011年,護龍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戶,人數50人,支出9萬元,比上年增長0.9%,月人均150元,比上年
護龍鎮
護龍鎮
增長0.8%;城市醫療救助4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62人次,共支出2.9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49戶,人數935人,支出75.2萬元,比上年增長13%,月人均67元,比上年增長0.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3.4萬元,比上年增長11%。敬老院1家,床位30張,收養農村五保15人。社區服務設施3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3萬元,使23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280人,參保率45%。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2.3萬立方米。
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鎮區綠化面積0.8公頃。

交通運輸


2011年,護龍鎮境內縣道天青路由北而南貫穿全境,319國道沿邊而過。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村水泥路總里程45千米。截至2011年末,護龍鎮鎮區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汽車40餘班次,日均客運量1000餘人次。

歷史文化


護龍鎮境內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佛慧洞位於鯉雲村二組,洞口容1人側身而入,洞深150餘米,高4米,內有菩薩100餘尊,保存較完好。
三聖宮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又於清朝嘉慶年初重修,廟分上、中、下三層,面積1500多平方米。2002年再次修復,廟內有大小菩薩202尊,其中漂海羅漢、千手觀音、九龍浴太子尤為壯觀,已定為縣民宗局佛教固定活動場所。
天馬山寨位於護龍鎮鯉雲村1社和天山村4社,建於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為安岳年代最早的古寨,佔地5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