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實習教程
遙感實習教程
教材著眼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內容上緊密結合當今遙感數據、遙感設備、計算機圖像處理工具軟體等的最新現狀和技術,力圖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使之對遙感的原理、概念、應用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主要內容包括7部分22個實習,即電磁輻射與地物控譜、遙感成像原理與遙感圖像特徵、遙感圖像處理、遙感圖像目視解譯與製圖、遙感數字圖像計算機解譯、遙感應用實例、3s綜合利用。書後所附的CAI教學軟體以遙感數字圖像處理為主,基於當前遙感圖像處理商用軟體的功能,但脫離任何一種商用軟體平台,可直接在Windows上運行,以解決目前尚不具備遙感教學軟硬體條件,特別是缺乏遙感圖像處理教學軟體學校的遙感概論課程教學問題。本教材與構成系列教材,配合使用。
第一部分 電磁輻射與地物電磁波譜
實習一 地物光譜反射率的野外測定
第二部分 遙感成像原理與遙感圖像特徵
實習二 攝影圖像的特性(比例尺計算、像點位移)
實習三 航空像片的立體觀測與高程測量
實習四 遙感儀器設備介紹與操作
第三部分 遙感圖像處理
實習五 遙感圖像的光學合成原理
實習六 遙感圖像的幾何校正
實習七 遙感圖像增強(Ⅰ)——對比度變化
實習八 遙感圖像增強(Ⅱ)——彩色合成
實習九 遙感圖像變換(Ⅰ)——濾波
實習十 遙感圖像變換(Ⅱ)——主成分分析(K-L變換)
實習十一 遙感圖像變換(Ⅲ)——纓帽變換(K-T變換)
實習十二 遙感圖像變換(Ⅳ)——HIS彩色空間變換
第四部分 遙感圖像目視解譯與製圖
實習十三 航空像片的判讀
實習十四 熱紅外圖像判讀
實習十五 掃描圖像判讀
第五部分 遙感數字圖像計算機解譯
實習十六 圖像分類(Ⅰ)——非監督分類
實習十七 圖像分類(Ⅱ)——監督分類
第六部分 遙感應用實例
實習十八 地質地貌判讀與製圖
實習十九 植被判讀與製圖
實習二十 土壤判讀與製圖
實習二十一 土地利用/覆蓋判讀與製圖
第七部分 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與全球定位系統綜合應用
附錄 主要遙感圖像處理軟體介紹
一、 Idrisi
二、 PCI
三、 ERDAS
四、 ENVI
參考文獻
遙感是資源與環境探測的新手段,發展迅速,應用廣泛。遙感概論已經被列為高校地理類專業主幹課程。本教材既可與《遙感教程》(梅安新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配套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本教材在編寫時注重培養學生進行遙感技術應用的全面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由於遙感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遙感圖像數字處理等定量遙感分析方法在遙感應用中處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教材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使之掌握數字圖像處理的方法。
為了幫助理解遙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並順利進行遙感實習,本書配有一張實慣用CAI光碟。CAI包括兩大部分:遙感原理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和實習圖像。其中教學軟體包括地物波譜和遙感圖像、光學合成原理、遙感圖像處理、遙感與GIS字典四部分。而憲習圖像部分則是本書各實習中所使用的圖像。
本書包括7部分22個實習,其體系與《遙感教程》基本對應。全書分別由劉慧平、秦其明、彭望琭、梅安新編寫,由劉慧平統稿。其中的實習光碟由彭望碌和劉慧平編寫腳本,劉利、李小英、周慧娟、劉臻、陳先念等製作完成。孔令彥進行了教材附錄部分的資料整理。
本教材在實習內容安排和選取上,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均為初次嘗試。熱忱希望使用本教材的教師和同學提出寶貴意見。
《遙感實習教程》: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第一部分 電磁輻射與地物電磁波譜
實習一 地物光譜反射率的野外測定
第二部分 遙感成像原理與遙感圖像特徵
實習二 攝影圖像的特性(比例尺計算、像點位移)
實習三 航空像片的立體觀測與高程測量
實習四 遙感儀器設備介紹與操作
第三部分 遙感圖像處理
實習五 遙感圖像的光學合成原理
實習六 遙感圖像的幾何校正
實習七 遙感圖像增強(Ⅰ)——對比度變化
實習八 遙感圖像增強(Ⅱ)——彩色合成
實習九 遙感圖像變換(Ⅰ)——濾波
實習十 遙感圖像變換(Ⅱ)——主成分分析(K-L變換)
實習十一 遙感圖像變換(Ⅲ)——纓帽變換(K-T變換)
實習十二 遙感圖像變換(Ⅳ)——HIS彩色空間變換
第四部分 遙感圖像目視解譯與製圖
實習十三 航空像片的判讀
實習十四 熱紅外圖像判讀
實習十五 掃描圖像判讀
第五部分 遙感數字圖像計算機解譯
實習十六 圖像分類(Ⅰ)——非監督分類
實習十七 圖像分類(Ⅱ)——監督分類
第六部分 遙感應用實例
實習十八 地質地貌判讀與製圖
實習十九 植被判讀與製圖
實習二十 土壤判讀與製圖
實習二十一 土地利用/覆蓋判讀與製圖
第七部分 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與全球定位系統綜合應用
實習二十二 RS、GIS、GPS綜合應用實習
附錄 主要遙感圖像處理軟體介紹
一、 Idrisi
二、 PCI
三、 ERDAS
四、 ENVI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