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頭蜂鷹

隼形目鷹科動物

鳳頭蜂鷹(學名:Pernis ptilorhynchus):又稱東方蜂鷹,共有6個亞種。體長為50-62厘米,體重800-1200克。頭后及枕部羽毛狹長,形成短羽冠,常明顯露出。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適於撕裂獵物吞食;基部具蠟膜或須狀羽;翅強健,翅寬圓而鈍,扇翅及翱翔飛行,扇翅節奏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對較長,約等於脛部長度。雌鳥顯著大於雄鳥。具對比性淺色喉塊,緣以濃密的黑色縱紋,並常具黑色中線。飛行時特徵為頭相對小而頸顯長,兩翼及尾均狹長。尤喜食蜂類,主要以黃蜂、胡蜂、蜜蜂和其他蜂類為食,也吃其他昆蟲和昆蟲幼蟲,通常棲息於密林中,一般築巢於大而多葉的樹上,繁殖期為4-6月。每窩產卵約2枚。

分佈於中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南部至薩哈林島,日本和朝鮮,越冬於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部分留居於印度、緬甸、泰國、馬亞西亞,非律賓和印度尼西亞。

外形特徵


鳳頭蜂鷹
鳳頭蜂鷹
鳳頭蜂鷹為中型猛禽,頭頂暗褐色至黑褐色,頭側具有短而硬的鱗片狀羽毛,而且較為厚密,是其獨有的特徵之一。頭的后枕部通常具有短的黑色羽冠,顯得與眾不同。虹膜為金黃色或橙紅色,非常美麗。嘴為黑色,腳和趾為黃色,爪黑色。上體通常為黑褐色,頭側為灰色,喉部白色,具有黑色的中央斑紋,其餘下體為棕褐色或栗褐色,具有淡紅褐色和白色相間排列的橫帶和粗著的黑色中央紋。初級飛羽為暗灰色,尖端為黑色,翼下飛羽白色或灰色,具黑色橫帶,尾羽為灰色或暗褐色,具有3-5條暗色寬頻斑及灰白色的波狀橫斑。鳳頭蜂鷹的體色變化較大,但通過頭側短而硬的鱗片狀羽和尾羽的數條暗色寬頻斑,可以同其他猛禽相區別。它的羽冠看上去像在頭頂戴了一尊“鳳冠”,鳳頭蜂鷹之名就是由此而來的。
大小量度:體重1000-1800g;體長500-600mm;嘴峰21-39mm;翅400-501mm;尾241-291mm;跗蹠54-60mm。(註:♂雄性;♀雌性)
(註:鳳頭蜂鷹圖冊網址)

棲息環境


棲息於不同海拔高度的闊葉林、針葉林和混交林中,尤以疏林和林緣地帶較為常見,有時也到林外村莊、農田和果園等小林內活動。

生活習性


鳳頭蜂鷹有一部分為留鳥,一部分為候鳥,但均較為罕見。分佈於中國境內的除了海南島外均為夏候鳥,春季於4月初至4月末遷來,秋季於9月末至10月末遷走。平時常單獨活動,冬季也偶爾集成小群。飛行靈敏具特色,多為鼓翅飛翔。振翼幾次后便作長時間滑翔,兩翼平伸翱翔高空。常快速地煽動兩翅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偶爾也在森林上空翱翔,或徐徐滑翔,邊飛邊叫,叫聲短促,象吹哨一樣。有時也見停息在高大喬木的樹梢上或林內樹下部的枝叉上。
主要以黃蜂、胡蜂、蜜蜂和其他蜂類為食,也吃其他昆蟲和昆蟲幼蟲,偶爾也吃小的蛇類、蜥蜴、蛙、小型哺乳動物、鼠類、鳥、鳥卵和幼鳥等動物性食物。通常在飛行中捕食,能追捕雀類等小鳥。雖然蜂類都有螫人的毒刺,甚至於能致人於死命,但是蜂鷹卻把它們當作食物,不僅喜歡吃蜂類的成蟲,還吃它們的幼蟲、蟲卵,以及蜂蜜、蜂蠟等等。鳳頭蜂鷹大多在林中的樹上或者地上覓食,常用爪在地面上刨掘蜂窩,就象家雞刨食一樣,啄食蜂巢中的各種食物。

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

鳳頭蜂鷹分布圖
鳳頭蜂鷹分布圖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日本、哈薩克、韓國、朝鮮、科威特、寮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新加坡、斯里蘭卡、塔吉克、泰國、東帝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越南。
旅鳥:埃及、以色列、約旦、澳門、蒙古、阿曼、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烏茲別克、葉門。
不確定分佈:阿富汗。

中國分佈

中國東北小興安嶺、丹東、朝陽等地繁殖;為四川南充、峨眉,雲南騰衝、麗江及西雙版納夏候鳥或旅鳥;遷徙時見於新疆喀什、河北、山東煙台、青島、江蘇、福建、青海西寧、雲南、貴州金沙、廣西、廣東等地;為台灣、海南罕見冬候鳥。

繁殖方式


築巢於高大喬木上,多以枯枝葉為巢材,有時利用鵟或蒼鷹等的舊巢。5月下旬到6月產卵,每窩2-3枚,淡灰黃而帶紅褐色斑點。孵卵期30-35天,育雛期40-45天。繁殖期為4-6月。求偶時,雄鳥和雌鳥雙雙在空中滑翔,然後急速下降,再緩慢盤旋,兩翅象背後折起6-7次。營巢於闊葉樹或針葉樹上,巢距離地面的高度為10-28米。巢主要枯枝構成,中間稍微下凹,形狀為盤狀,內放少許草莖和草葉,有時也利用鳶和蒼鷹等其他猛禽的舊巢。每窩產卵2-3枚,一般為2枚。卵為磚紅色或黃褐色,被有咖啡色的斑點。

亞種分化


鳳頭蜂鷹(6亞種)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
1.鳳頭蜂鷹東方亞種Pernis ptilorhyncus orientalis
2.鳳頭蜂鷹巴拉望亞種Pernis ptilorhyncus palawanensis
3.鳳頭蜂鷹菲律賓亞種Pernis ptilorhyncus philippensis
4.鳳頭蜂鷹指名亞種Pernis ptilorhyncus ptilorhyncus
5.鳳頭蜂鷹南方亞種Pernis ptilorhyncus ruficollis
6.鳳頭蜂鷹馬來亞種Pernis ptilorhyncus torquatus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森林砍伐致使營巢場所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加以遷徙期的亂捕濫獵,是影響種群數量的主要因素。
有人認為鳳頭蜂鷹捕食蜜蜂,應該將其列為害鳥。其實,它捕食的主要對象並不是家養的蜜蜂,而是野蜂,特別是它還吃一些林業的害蟲、害獸等,只有生活在養蜂場附近的一些個體,才會給養蜂業造成少量的損失。所以鳳頭蜂鷹和其他猛禽一樣,也是一種對人類有益的鳥類。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瀕危物種。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