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蜂

山蜂

山蜂,是一種野生經濟昆蟲。它比家蜂體小,每30隻體重僅1克左右,而家蜂10隻體重可達1克重。山蜂採集自然界的百花釀成的蜂蜜是蜂蜜中的佳品,可做為高級營養補品。山蜂蜜還是一種防病的良藥,有補脾胃、潤肺、養肝、解毒之功效。時下,市場售價每500克可達200~300元,就是300元的價格也是有價無蜜。一般每養一桶山蜂一年可獲蜜5千克左右(花期3月--11月份,12月後收穫,蜜蜂一年採的蜜都在裡面),如蜂群壯,蜜源好,氣候適宜,每群蜂可 產蜜5~8千克。

概括介紹


山蜂是一種野生經濟昆蟲。它比家蜂體小,每30隻體重僅1克左右,而家 蜂10隻體重可達1克重。山蜂採集自然界的百花釀成的蜂蜜是蜂蜜中的佳 品,可做為高級營養補品。山蜂蜜還是一種防病的良藥,有補脾胃、潤肺、養肝、解毒之功效。時下,市場售價每500克可達200~300元,就是300元的價格也是有價無蜜。一般每養一桶山蜂一年可獲蜜5千克左右(花期3月--11月份,12月後收穫,蜜蜂一年採的蜜都在裡面),如蜂群壯,蜜源好,氣候適宜,每群蜂可 產蜜5~8千克。實踐證明,山蜂家養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不爭地,不爭肥,無公害,收益大的好項目。
一、山蜂的生活習性
山蜂多居于山區和半山區的樹洞、石縫裡,過著群居生活。一般蜂群由6萬 只左右組成,稍大的蜂群可達7萬隻左右。每群蜂由一隻蜂王、幾萬隻工蜂 和幾百隻雄蜂組成。蜂群中蜂王和工蜂是永久性蜂,而雄蜂只有在繁殖期間 才會出現。
山蜂多選擇冬季背風、夏季陰涼的地方居住。山蜂的耐寒能力很強,冬季零 下35℃~38℃也可安全過冬。夏季氣溫在35℃時仍能照常工作。
山蜂多採集野生植物的花蜜,很少採集農作物花蜜。山蜂採集花蜜時很勤勞,即使蜜源很少也極力去採集。早春和晚秋的中午,照樣飛出工作,一般每年 可比家蜂多出巢工作30~45天。
山蜂
山蜂
二、蜂桶的製作和放置
接蜂前,應先做好山蜂的窩巢即圓木蜂桶。蜂桶由底桶、繼桶、桶底、桶帽(蓋)組成。底桶和繼桶可選用長100~120厘米、直徑40厘米左右的園木 製成。用鑿子掏成空心並清除內部木屑后呈園桶狀,桶內壁不宜太光滑。在 桶體下方的邊緣處,做成一個長4厘米,高1厘米的巢門。山區通常選用林 中的自然乾枯的空心樹,截出所需長度,稍加製做便成蜂桶。制好后,放在 陽光下曬乾,並將桶內壁均勻掛蠟,以便山蜂定居后儘快采蜜和造蠟。一般 繼桶比底桶要長2倍多,也有不分底桶和繼桶兩者合為一體的。桶底可用比 蜂桶底口面積稍大的園形木板製成。桶底和蜂桶連接處除留巢門外其餘部分 應密封好。桶的上口一般不用另加桶蓋,直接用樹皮或其它木板做成和蜂桶 口大小適中的園錐狀桶帽,扣在桶口上即可。園錐桶帽的下緣要長出蜂桶10 厘米左右。外面再加一層草編帘子以防雨水。桶帽與桶口相接處也應密封,帽的內側也應掛蠟。桶帽、桶、桶底之間應連接固定好。
蜂桶做好后,放於房舍附近的背風向陽、後邊有樹、前面開闊、夏不積水、冬不積雪的地方。放桶時,蜂桶應盡量墊得高些,一般以長頸酒瓶倒立做墊 墩,並在桶底墊塑料布防潮。也可用光滑的木杆或其它材料做墊墩,主要是 防止鼠、螞蟻等進入巢門。蜂桶要分散擺放。放置要端正、堅固,以防桶倒 蜂逃。清除蜂桶周圍的污物、雜物。接蜂前最好將桶帽下面塗少量蜂蜜。
三、接蜂方法
山蜂分群多在春季5月10日至6月2日和秋季7月20日至8月10日進行。接蜂時操作者要戴好蜂帽等保護裝備。常用的接蜂方法有巢門接蜂法和結團收捕法。
1、巢門接蜂法:當蜂群分群開始飛成喇叭筒形狀時,在1~2分鐘內,將塗有 蜂蜜的桶帽(或桶蓋)用一隻手提著。當蜂王出生時,迅速用另一隻手或手 握的草把,將蜂王托到桶帽上。手離開后,山蜂很快結團並越結越大。然後 就可把桶帽輕放在蜂桶上。當本群大部分蜂都進入桶后再蓋嚴桶帽並固定 好,之後再縮小巢門或關閉巢門,在夜間妥善移動放置好蜂桶。蜂群進桶后 要注意看護,如果桶內安靜,可打開巢門,不安靜可隨時關閉巢門。
2、結團收捕法:在巢門接蜂未能成功時,蜂王第一次起飛不會飛太遠,一般都 落在附近樹上、房檐等處結團。此時,接蜂者可搭梯子上去,一手把蜂帽放 在蜂團上方接近蜂團,另一手用草把將蜂團由下向上驅趕,待蜂王和全群蜂 在桶帽下面結團,再將桶帽提走,以引蜂入桶。此期如收捕不成功,蜂群就 會向遠處遷飛。蜂群遠處遷飛時,可用鍬或手撒揚小灰(草炭土)或潑水的 方法擋住其去路,迫其停留在附近的樹上或房檐等處結團,以便再次收捕。
此外,在野外發現分蜂群結團在樹枝上時,可鋸斷樹枝將蜂團放入蜂桶內,也可將其抖落在面袋裡,帶回放入蜂桶。發現山蜂群在樹窟里時,可在白天 量好高度划好記號,晚上將樹鋸斷抬回家養。先鋸去上段后鋸下段,防止桶 倒蜂逃,注意人身安全。在石縫裡發現山蜂時,要在其分蜂時用巢門接蜂法 或結團收捕法接蜂家養。也可在山上立些空蜂桶,以招引分群蜂居住,當蜂 群住后安靜進入正常工作時,可在夜間抬回家養。
四、繁殖分群
山蜂接入蜂桶后,工蜂馬上利用蜜囊中的貯蜜營造巢脾、貯蜜,蜂王開始產 卵繁殖。繁殖是由蜂王和雄蜂交尾來完成。交尾后,雄蜂因外生殖器脫落而 死亡。一隻健壯的蜂王,一晝夜可產卵1000~2000粒。
山蜂分群,多採用抓王法,即將蜂王放入紗布、窗紗袋裡,吊入蜂桶內上方,等蜂群安定后,再把蜂王從紗布袋裡放到蜂桶內。一般每大桶蜂群春季可分 成5~6群,秋季又分3~4群。
五、飼養方法
1.早春繁殖的弱小蜂群應進行補飼。補飼應在天黑前進行,每次喂蜂蜜250~ 500克,連喂2~3天。
2.新招引或越冬後期至早春時期桶內貯蜜不足的蜂群,也要進行補飼。新接的山蜂要一次補足,缺蜜的蜂群要連續補2~3天,一般每天補蜜1.5~2公 斤。補飼時,先將蜜裝入盤中,蜜上放秫秸2~3個,之後將盤放進桶中。也可用白糖代替蜜進行補飼,500克糖兌500克開水,涼後補飼。補飼應在 深秋和早春的傍晚進行,以防引起盜蜂。
六、注意事項
1.控制溫度:夏季應將蜂桶放置於濕潤涼爽、敵害少的地方。如果蜂場周圍 沒有避陰樹林,可臨時搭設涼棚防署降溫,同時做好防雨工作。入冬前,要 將蜂桶周圍、桶底、桶帽的縫隙用泥抹嚴。檢查溫度時,可用一根長膠管,從巢門插入蜂桶,使上端接近耳部。如果聽到桶中呈“嗡嗡”聲,表明溫度 適宜,如聽到“唰唰”聲,表明溫度低,應適當關閉或縮小巢門;如果聽到“呼呼”聲,則表明桶內溫度過高,應適當擴大巢門或採取其它措施降溫。
2.控制分群:立秋前後,蜂群易出現分群現象,當分完兩群后,要將再出現 的新蜂王掐死。以培養壯群。
3.嚴防敵害:山蜂的天敵很多,如田鼠、螞蟻、蟾蜍、蛇、蜘蛛等,為防其 危害,應在蜂桶周圍加設圍欄。
4.防藥害:蜂桶放置最好遠離農田、化工廠、採石場等可能有農藥、煙塵等 危害的地方。最好把蜂桶放置在上風頭。
5.防逃蜂:有時接蜂回來后,不幾天發現蜂都跑了。這主要是因為周圍環境 不好,有煙味、藥味或其它有害氣味,或有病菌感染、寄生蟲、動物的干擾 等。
七、取蜜和取蠟
取蜜從清明節后開始到白露為止。山蜂從植物上採集來的花蜜很稀,經過蜂 的加工釀造,水分才漸漸散發減少,變成較濃的蜜。待載蜜的巢脾達到蜂桶 三分之二以上時,桶內的蜜將近做滿,可考慮取蜜。
山蜂釀蜜期一般從清明到白露,生產實踐中多數山蜂每年僅在白露前後進行 一次性取蜜。取蜜前用細鐵絲在繼桶與底桶之間的縫隙間插入,拉斷桶內的蜂蠟,之後將繼桶取下放倒,再用鐵絲纏上棉花點燃,放在繼桶的一端進行 熏煙,待繼桶內山蜂飛出即可取蜜。現在多不用煙熏法,而用風吹法。就是 將繼桶放倒后,用小型吹風機從一端往另一端吹風,把山蜂吹出即可取蜜。
取蜜時,可將蜜脾混在一起破碎,用1~2層紗布包好控壓出蜜。待蜜全部 控壓出后,將殘剩的巢脾放入熱水鍋中加熱,水蒸發后,再把液體蜂蠟緩慢 倒入盛有少許(半盆)溫水的盆里。盆中的溫水可對臘進行清理,使蠟中的 雜質沉入水底,臘浮在表面,待水涼后製成固體蠟團。這種蜂臘無雜質,品質較好。

生活習性


山蜂
山蜂多居于山區和半山區的樹洞、石縫裡,過著群居生活。一般蜂群由6萬隻左右組成,稍大的蜂群可達7萬隻左右。每群蜂由一隻蜂王、幾萬隻工蜂 和幾百隻雄蜂組成。蜂群中蜂王和工蜂是永久性蜂,而雄蜂只有在繁殖期間 才會出現。
山蜂多選擇冬季背風、夏季陰涼的地方居住。山蜂的耐寒能力很強,冬季零 下35℃~38℃也可安全過冬。夏季氣溫在35℃時仍能照常工作。
山蜂多採集野生植物的花蜜,很少採集農作物花蜜。山蜂採集花蜜時很勤勞,即使蜜源很少也極力去採集。早春和晚秋的中午,照樣飛出工作,一般每年 可比家蜂多出巢工作30~45天。

繁殖分群


山蜂接入蜂桶后,工蜂馬上利用蜜囊中的貯蜜營造巢脾、貯蜜,蜂王開始產 卵繁殖。繁殖是由蜂王和雄蜂交尾來完成。交尾后,雄蜂因外生殖器脫落而 死亡。一隻健壯的蜂王,一晝夜可產卵1000~2000粒。
山蜂分群,多採用抓王法,即將蜂王放入紗布、窗紗袋裡,吊入蜂桶內上方,等蜂群安定后,再把蜂王從紗布袋裡放到蜂桶內。一般每大桶蜂群春季可分成5~6群,秋季又分3~4群。

飼養方法


1.早春繁殖的弱小蜂群應進行補飼。補飼應在天黑前進行,每次喂蜂蜜250~ 500克,連喂2~3天。
2.新招引或越冬後期至早春時期桶內貯蜜不足的蜂群,也要進行補飼。新接的山蜂要一次補足,缺蜜的蜂群要連續補2~3天,一般每天補蜜1.5~2公 斤。補飼時,先將蜜裝入盤中,蜜上放秫秸2~3個,之後將盤放進桶中。也可用白糖代替蜜進行補飼,500克糖兌500克開水,涼後補飼。補飼應在 深秋和早春的傍晚進行,以防引起盜蜂。

蜂桶製作放置


接蜂前,應先做好山蜂的窩巢即圓木蜂桶。蜂桶由底桶、繼桶、桶底、桶帽(蓋)組成。底桶和繼桶可選用長100~120厘米、直徑40厘米左右的園木 製成。用鑿子掏成空心並清除內部木屑后呈園桶狀,桶內壁不宜太光滑。在 桶體下方的邊緣處,做成一個長4厘米,高1厘米的巢門。山區通常選用林 中的自然乾枯的空心樹,截出所需長度,稍加製做便成蜂桶。制好后,放在 陽光下曬乾,並將桶內壁均勻掛蠟,以便山蜂定居后儘快采蜜和造蠟。一般 繼桶比底桶要長2倍多,也有不分底桶和繼桶兩者合為一體的。桶底可用比 蜂桶底口面積稍大的園形木板製成。桶底和蜂桶連接處除留巢門外其餘部分 應密封好。桶的上口一般不用另加桶蓋,直接用樹皮或其它木板做成和蜂桶 口大小適中的園錐狀桶帽,扣在桶口上即可。園錐桶帽的下緣要長出蜂桶10 厘米左右。外面再加一層草編帘子以防雨水。桶帽與桶口相接處也應密封,帽的內側也應掛蠟。桶帽、桶、桶底之間應連接固定好。
蜂桶做好后,放於房舍附近的背風向陽、後邊有樹、前面開闊、夏不積水、冬不積雪的地方。放桶時,蜂桶應盡量墊得高些,一般以長頸酒瓶倒立做墊 墩,並在桶底墊塑料布防潮。也可用光滑的木杆或其它材料做墊墩,主要是 防止鼠、螞蟻等進入巢門。蜂桶要分散擺放。放置要端正、堅固,以防桶倒蜂逃。清除蜂桶周圍的污物、雜物。接蜂前最好將桶帽下面塗少量蜂蜜。
蜂桶
蜂桶

接蜂方法


山蜂分群多在春季的5月10日至6月2日和秋季的7月20日至8月10日進行。接蜂時操作者要戴好蜂帽等保護裝備。常用的接蜂方法有巢門接蜂法和結團收捕法。
1、巢門接蜂法:當蜂群分群開始飛成喇叭筒形狀時,在1~2分鐘內,將塗有 蜂蜜的桶帽(或桶蓋)用一隻手提著。當蜂王出生時,迅速用另一隻手或手 握的草把,將蜂王托到桶帽上。手離開后,山蜂很快結團並越結越大。然後 就可把桶帽輕放在蜂桶上。當本群大部分蜂都進入桶后再蓋嚴桶帽並固定 好,之後再縮小巢門或關閉巢門,在夜間妥善移動放置好蜂桶。蜂群進桶后 要注意看護,如果桶內安靜,可打開巢門,不安靜可隨時關閉巢門。
2、結團收捕法:在巢門接蜂未能成功時,蜂王第一次起飛不會飛太遠,一般都 落在附近樹上、房檐等處結團。此時,接蜂者可搭梯子上去,一手把蜂帽放 在蜂團上方接近蜂團,另一手用草把將蜂團由下向上驅趕,待蜂王和全群蜂 在桶帽下面結團,再將桶帽提走,以引蜂入桶。此期如收捕不成功,蜂群就 會向遠處遷飛。蜂群遠處遷飛時,可用鍬或手撒揚小灰(草炭土)或潑水的 方法擋住其去路,迫其停留在附近的樹上或房檐等處結團,以便再次收捕。
此外,在野外發現分蜂群結團在樹枝上時,可鋸斷樹枝將蜂團放入蜂桶內,也可將其抖落在面袋裡,帶回放入蜂桶。發現山蜂群在樹窟里時,可在白天 量好高度划好記號,晚上將樹鋸斷抬回家養。先鋸去上段后鋸下段,防止桶 倒蜂逃,注意人身安全。在石縫裡發現山蜂時,要在其分蜂時用巢門接蜂法 或結團收捕法接蜂家養。也可在山上立些空蜂桶,以招引分群蜂居住,當蜂 群住后安靜進入正常工作時,可在夜間抬回家養。

取蜜和取蠟


取蜜從清明節后開始到白露為止。山蜂從植物上採集來的花蜜很稀,經過蜂 的加工釀造,水分才漸漸散發減少,變成較濃的蜜。待載蜜的巢脾達到蜂桶 三分之二以上時,桶內的蜜將近做滿,可考慮取蜜。
山蜂釀蜜期一般從清明到白露,生產實踐中多數山蜂每年僅在白露前後進行 一次性取蜜。取蜜前用細鐵絲在繼桶與底桶之間的縫隙間插入,拉斷桶內的 蜂蠟,之後將繼桶取下放倒,再用鐵絲纏上棉花點燃,放在繼桶的一端進行 熏煙,待繼桶內山蜂飛出即可取蜜。現多不用煙熏法,而用風吹法。就是將繼桶放倒后,用小型吹風機從一端往另一端吹風,把山蜂吹出即可取蜜。
取蜜時,可將蜜脾混在一起破碎,用1~2層紗布包好控壓出蜜。待蜜全部 控壓出后,將殘剩的巢脾放入熱水鍋中加熱,水蒸發后,再把液體蜂蠟緩慢 倒入盛有少許(半盆)溫水的盆里。盆中的溫水可對臘進行清理,使蠟中的 雜質沉入水底,臘浮在表面,待水涼后製成固體蠟團。這種蜂臘無雜質,品質較好。

注意事項


1.控制溫度:夏季應將蜂桶放置於濕潤涼爽、敵害少的地方。如果蜂場周圍 沒有避陰樹林,可臨時搭設涼棚防署降溫,同時做好防雨工作。入冬前,要 將蜂桶周圍、桶底、桶帽的縫隙用泥抹嚴。檢查溫度時,可用一根長膠管,從巢門插入蜂桶,使上端接近耳部。如果聽到桶中呈“嗡嗡”聲,表明溫度 適宜,如聽到“唰唰”聲,表明溫度低,應適當關閉或縮小巢門;如果聽到“呼呼”聲,則表明桶內溫度過高,應適當擴大巢門或採取其它措施降溫。
2.控制分群:立秋前後,蜂群易出現分群現象,當分完兩群后,要將再出現 的新蜂王掐死。以培養壯群。
3.嚴防敵害:山蜂的天敵很多,如田鼠、螞蟻、蟾蜍、蛇、蜘蛛等,為防其 危害,應在蜂桶周圍加設圍欄。
4.防藥害:蜂桶放置最好遠離農田、化工廠、採石場等可能有農藥、煙塵等 危害的地方。最好把蜂桶放置在上風頭。
5.防逃蜂:有時接蜂回來后,不幾天發現蜂都跑了。這主要是因為周圍環境不好,有煙味、藥味或其它有害氣味,或有病菌感染、寄生蟲、動物的干擾等。

養蜂業的發展


《山海經 ·中次六經 》 “平逢之 山 , 南望伊、洛 , 東望谷城之 山。 … …有神 焉 , 其狀如人而二首 , 名 曰驕蟲 , 是為鰲蟲。實為蜂蜜之廬。其 祠之 , 用一雄雞 , 攘而勿殺。”這裡明確提到“蜂蜜”。 《山海經》 的時代不能確考 , 可能不早於戰 國 , 亦不能遲於西漢之末。 “實為蜂 蜜之廬”一句 , 郭璞 註解為“言群蜂之所舍集。蜜赤 亦 蜂名。” 《農桑輯要 》 卷 記載蜂案時提 到“蓋小房 ,或編荊囤 , 兩頭泥封 , 開一二小竅使通 出入。另開一小門 , 泥封 , 時時開卻。”據此 , 鄒樹文先生猜測到“神的二首是不是意味著兩頭泥封的蜂案呢”另外 《農桑衣食撮要 》 一記載“或蜜不敷 蜜蜂食用 , 宜 以草雞或一隻 , 或二隻 , 退毛 , 不用肚腸 , 懸掛案 內 , 其蜂 自然食之 , 又力倍常。至來春二 月間 , 開其封視之 , 止存雞骨而 已。”這幾句話和“其祠之 , 用一雄雞 , 攘而勿殺”極為相似 , 鄒樹文先 生指 出“將 《山海經 》 這段話作 為養蜜蜂的記載 , 當可不認為是穿鑿”。
至於準確的家養一記載 , 則是在晉人張華的 《博物志》 中。
太平御覽》卷引《博物志》云:
遠方諸 山出蜜蠟處 , 其處人家有養蜂者。其法以木為器 , 或十解五解 ,開小孔 , 令才容蜂 出入 , 以蜜蠟塗器內外令遍 , 安著檐前或庭下。春月此蜂將作案生育時 , 來過人家圍垣者 , 捕取得三兩頭 , 便 內著器中, 數宿 ,出蜂飛去 , 尋將伴來還 , 或多或少 , 經 日漸溢 , 不可複數 , 遂停住 , 往來器中 , 所滋長甚眾。至夏開器取蜜蠟 , 所得多少 , 隨歲中所宜豐儉。這裡對 山裡人家招引蜜蜂 的方法、蜂箱的架構 , 收蜜時間等都有詳細的一記載。
時至南北朝 , 南朝劉宋 時鄭緝之在其 《永嘉地記 》 中提到“七八月 中 , 常有蜜蜂群過 , 有一蜂先飛 , 覓止泊處。人知 , 輒 內木桶 中。以蜜塗桶中 , 飛者聞蜜氣或停。不過三 四來 , 便 舉群悉至。” ①這裡記述 了家中人“以蜜塗桶”誘引分蜂群“舉群悉至”的技術。有別於張華記載 的“山中人”收捕蜜蜂 , 這一時期 已經有逐漸向家庭養蜂過渡 的傾向。
隋唐時期處於收捕野蜂到家庭養蜂的過渡 時期。這一時期的養蜂史料 大多集中在唐代。元代伊世珍所輯 《榔娛記 》 中 , 記載 了唐玄宗天寶 一 年間桃源女子吳寸趾和書生“瘦腰郎君”的一則故事 , 與 《永嘉地記》 的記載十分相似“一 日晝寢 , 書 生忽見形入女帳 , 既合而去。出戶漸小 , 化作蜂 , 飛入花叢中 , 女取養之。自后恆 引蜜蜂至女家甚眾 , 其家竟以作蜜典 , 富甲里中。”明顯透漏 出唐代養蜂人沿用晉代養蜂技 術 , 招引蜜蜂家養 , 並且典賣致富的史實。
兩宋時期 , 養蜂技術有新的發展並有諸多創新之處。這集中體現 在王禹倆所著 《小畜集 ·記蜂 》 一文中。總結起來 , 古代傳統養蜂業的發展在漢代已經有了啟蒙。無論是 《山海經 》中的朦朧一記載還是姜 岐的“畜蜂”、 “調蜂”都說 明了這一 點。但是養蜂 的準確一記載則是晉代張華所著 的 《博物志 》。南北朝和隋唐 時期則是處於收捕野蜂 到家庭養蜂的過渡階段。發展到兩 宋 , 養蜂技術有諸多創新 , 但是技術的成熟和興盛發展 則是在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