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發鎮

海南省澄邁縣轄鎮

永發鎮,隸屬海南省澄邁縣,地處海南省北部,澄邁縣東部,南渡江畔。東北與海口市秀英區東山鎮交界,西北與老城鎮、金江鎮毗鄰,東南與定安縣新竹鎮接壤,西南與瑞溪鎮和定安農場接壤。鎮人民政府駐地距澄邁縣城25千米。總面積109.32平方千米。

1961年5月,從瑞溪公社分出永發公社。1968年3月,成立永發公社革命委員會。1986年12月,改稱永發鎮。2002年7月,與新吳鎮合併成立永發鎮。截至2018年末,永發鎮戶籍人口46196人。截至2020年6月,永發鎮轄2個社區、1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永發墟。

2011年,永發鎮財政總收人1150萬元,比上年增長26.4%;人均財政收人8000元,比上年增長13.2%。截至2018年末,永發鎮有工業企業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個。

歷史沿革


唐貞觀十三年(639年),析瓊山、澄邁地置曾口、顏羅、容瓊三縣,屬瓊州
清宣統三年(1911年),永發隸澄邁縣永泰鄉富實、曾家東等都圖,清沿襲明。
民國初期,隸屬澄三區。
民國十八年(1929年),隸屬東興團董會。
民國二十年(1931年),隸屬澄三區(瑞溪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隸屬澄三區瑞東鄉。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隸屬澄三區新吳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劃歸新成立的新民縣(今屯昌縣)第二區管轄。
1950年5月,從新民縣(今屯昌縣)第二區劃歸澄邁縣第三區新吳鄉。
1950年10月,隸屬澄三區永發鄉。
1957年8月,撤區並鄉,由永發、新吳、龍樓、仙儒等10個小鄉合併成立永發鄉。
1958年10月2日,由永發、瑞溪2個大鄉組建成立瑞溪公社。
1961年5月,從瑞溪公社分出永發公社。
1961年10月,分出新吳人民公社。
1968年3月,成立永發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3年10月,撤銷人民公社,恢復區鄉建制,改稱永發區公所。
1986年12月,改稱永發鎮。
2002年7月15日,將新吳鎮與永發鎮合併,設立永發鎮,鎮政府駐原永發鎮。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永發鎮地勢東北髙,西南低。南部為平原地帶,北部為低丘半山地。北部為紅壤土,東南部為沙壤土,西南為黃壤土。境內有牛古嶺海拔53米,娥頭嶺海拔62米,牛八嶺海拔76.6米,排坡嶺海拔67.7米。

氣候

永發鎮屬熱帶氣候區域,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3.7℃,日照時數2060.5小時,年均降雨量1756毫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時間變化
1961年5月,永發公社轄30個大隊。
1961年10月,永發公社轄19個大隊,不久合併為11個大隊。
1983年10月,大隊改為鄉。
1986年12月,鄉改為村委會。
1989年12月,村民委員會改為管理區。
1995年11月,管理區複名為村民委員會,永發鎮轄永發、卜羅、長福、后坡、侍朗、儒林、排坡、卜后、卜岸、東興、永豐11個村委會。
2011年末,永發鎮轄永發墟、永躍墟2個居民委員會,排坡、博羅、長福、侍郎、博岸、博厚、儒林、東興、永豐、新吳、南昌、大山、賽玉、龍樓、參軍、后破、永靈17個村民委員會,93個自然村;下設102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永發鎮轄2個社區、1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永發墟。
永發鎮區劃詳情
永發社區永躍社區永靈村排坡村卜羅村
長福村后坡村侍郎村卜岸村儒林村
卜厚村東興村永豐村新吳村參軍村
大山村賽玉村龍樓村南昌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永發鎮轄區總人口4488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05人。另有流動人口1840人。總人口中,男性22837人,佔50.9%;女性22044人,佔49.1%;14歲以下8812人,佔19.6%;15-64歲30298人,佔67.5%;65歲以上3971人,佔8.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4810人,佔99.84%;黎、苗、壯族71人,佔0.16%。2011年,人口出生率14.9‰,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長率11.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米338人。
截至2018年末,永發鎮戶籍人口46196人。
永發鎮
永發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永發鎮財政總收入1150萬元。

農業

2011年,永發鎮農業總產值4.01億元,佔全鎮生產總值的6.01%。糧食作物以水稻、番薯、玉米等雜糧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6萬噸,其中水稻1.28萬噸,番薯0.35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冬季瓜菜。2011年,冬季瓜菜種植1.99萬畝,產量3.6萬噸。主要品種有孤豆、尖椒、西紅柿、冬瓜、節瓜、黃瓜、青瓜、南瓜等34個。農業部定點的永發瓜果菜批發市場設在境內江南路邊處,每年運出到島的瓜菜佔全縣的70%以上。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63萬畝,產量476噸,其中花生416噸。
2019年,永發鎮水稻種植面積43517畝,總產量17679.3噸,平均單產達406公斤/畝。全鎮蔬菜種植35315.1畝,產量達到69623.4噸。番薯、木薯、橡膠、香蕉等有小幅度增長。
養殖業也是永發鎮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2011年,永發鎮牛年飼養量2700頭,年末存欄1764頭;羊年飼養量9700隻,年末存欄4300隻;生豬年飼養量2.5萬頭,年末存欄0.98萬頭;家禽年飼養量1478.4萬羽。其中新吳鴨譽名於全省,年產750萬隻,魚鴨水域面積近萬畝,年產值2.8億元。畜牧業總產值2.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7%。
2019年,永發鎮出欄量:生豬27192頭、牛2709頭、羊9138隻、雞339491隻、鴨9203518隻、鵝93382隻,總肉量:豬肉2168.1噸、牛肉262.57噸、羊肉137.5噸、雞肉684.32噸、鴨肉21049.24噸、鵝肉302.38噸、乳豬肉165.23噸,禽蛋產量共692.65噸,其中雞蛋137.3噸、鴨蛋485.32噸、鵝蛋70.03噸,乳豬出欄量12365頭、架子豬出欄量19944頭,期末豬存欄11348頭、牛存欄6600頭、羊存欄5169隻、雞存欄407658隻、鴨存欄2184321隻、鵝存欄25042隻。

工業

永發鎮以汽修、農修、乳煉、糧加、皮加、榨油、磚瓦、沙場、石場、漁場、林場、建築企業為主。至2011年,擁有工業企業24家,職工372人。2011年,工業總產值1.7億元,比上年增長11%,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3.9%。

商業

2011年末,永發鎮有商業網點140多個,職工380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4億元,比上年增長8%,鎮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120億元。主要產品有苦丁茶等。
2011年末,永發鎮郵箱業務總量67萬元,其中純收入20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200萬元。

金融

2011年,永發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95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各項貸款餘額685萬元,比上年增長20.5%。

文化


永髮乳羊

永髮乳羊,來自海口,澄邁,定安交界的東山火山岩地區,以澄邁縣永發鎮的乳羊最為有名。這個區域是火山岩地區,灌木叢生,為放牧的黑山羊提供了豐富的純天然飼料,如此自然環境下放養的羊肉無膻且肉質鮮嫩。

永發小黃牛

永發小黃牛體形稍小,成群野放於熱帶山林之中,任其自由自在。此牛在純自然的環境中長大,近似野生,食用前往往需獵殺。永發小黃牛肉質特佳,香鮮兼俱,肉嫩無膻的口感,回味無窮。海南當地人有的地方把“小黃牛”稱作“鹿肉”。吃法,清炒、油煎、干煸、燒烤各有特色,味道俱佳。如干煸做法,由於肉質好,不需要太多調料和加工,炒時加入海南的山柚油,灑了芝麻和香菜,肉味自然而美。其中的牛筋,牛筋是淡黃色,被切斷後,呈圓柱形、牛筋有韌性,很耐咬。如果享用小黃牛火鍋,味道更是鮮美。

新吳福鴨

永發鎮新吳地處丘陵地帶,許多地方形成天然、半天然的山塘水庫,是發展魚鴨混養業的理想場所。新吳福鴨生長周期短,長肉快,投料餵養方便,適於大規模飼養。上世紀90年代初,永發鎮開始探索魚鴨混養產業,經過20多年的不斷發展,形成至2020年,年出欄量達到900萬隻的規模。因肉質鮮嫩,白斬鴨最能體現新吳福鴨原汁原味。

名稱來歷

永發鎮因鎮政府駐地位於原永發村而得名。

交通


至2020年,永發鎮境內有國道海榆中線和海屯高速公路,並有金永、金安、美亭等多條縣道。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永發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730人,專任教師48人;學校20所,其中完小17所,在校生5239人,專任教師34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83.4萬元,比上年增長10%。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比上年增長10%。
2019年,永發鎮全鎮共有學校3所,其中小學1所、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中學1所,在校學生2882人,公立幼兒園2 所,在校學生42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 100 %。永發鎮永豐村清華大學學生鄉村振興工作站,是由清華大學校團委聯合建築學院發起的,於2018年5月成立。一期項目(在建)總用地面積為4900平方千米,建築面積為1526平方千米。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永發鎮有文化設施機構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9個,各類文化專業戶50戶,各類圖書室22個,藏書10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50人,佔全縣社會從業人員的10%,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19人;常年開展音樂、戲劇、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等文化活動,村民對瓊劇較為喜愛。
至2020年,永發鎮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的村莊有8個,分別是:道吉村、儒音村、美傲村、美墩村、美楠村、那雅村、南軒村、秀靈村,是至2020年海南省中被列為中國傳統古村落數量最多的鄉鎮。
1993年,永發鎮建成廣播電視站。至2011年末,永發鎮有線電視用戶3000戶,入戶率33%。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永發鎮有醫療衛生機構2個,村(居)衛生室21所,每所建築面積約70平方米,有床位47張,每千人擁有病床1.04張;固定資產總值34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6名,其中執業醫師11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1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0.4人、註冊護士0.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8562人次。102個村民小組3.8萬位村民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91.5%;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6歲,其中男性70.6歲,女81.4歲;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7%。、4.2%。、8.5%。

體育事業

2011年末,永發鎮有學校體育場29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體育健兒累計獲取殘奧會金牌3枚。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永發鎮有鎮農業技術、畜牧獸醫等涉農科技部門2個,從事科技服務人員26人。

社會保障

2011年末,永發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41戶、113人,支出27.12萬元,比上年增長18%,月人均200元,比上年增長16%;醫療救助15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40人次,共支出8.17萬元,比上年增長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859戶、1325人,支出178.81萬元,比上年增長6%,月人均112元,比上年增長1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82萬元,比上年增長30%;社區服務設施3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個,社區服務站1個。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戶19人,床位20張。參加城鎮醫療保險807人,參合率達96%;參加農村新型養老保險11211人,參合率68%。
永發鎮
永發鎮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永發鎮有郵政支局1處。報刊累計發放0.78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電話交換機總量3000門,固定電話用戶3000戶。
永發鎮鎮內有19個村(居)委會全部實現網際網路暢通,500人以上的自然村都通上寬頻,農村電話普及,農村廣泛使用“一卡通”“農信通”。
道路
2011年末,永發鎮有鎮區道路總長16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16米;道路磚鋪4平方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3.2平方米;鎮區橋樑2座,總長度0.43千米。
給排水
2011年末,永發鎮有鎮區供水廠2座,永發洪水廠有深水井3眼及成套凈化設備,工業用水18萬噸,生活用水79.2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5%,年人均生活用水180噸;排水管道1.25千米。新吳供水廠工業用水36萬噸,生活用水61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5%,年人均生活用水162噸;排水管道1.25千米。該供水廠屬跨地區供水工程,除供給新吳地區外,還向鄰近的定安縣新竹地區4個村委會、33個自然村共1萬多人供水。
供電
2011年末,永發鎮有鎮區供電站1個,每月供電量168萬千瓦時;供電用戶14512戶,其中居民用戶11835戶;10千伏線路總長148千米。
燃氣
2011年末,永發鎮有鎮區供氣站2個,天然氣用戶32713戶,其中工業用戶420戶,居民用戶27613戶,燃氣普及率為90%,月天然氣平均用量33000立方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永發鎮鎮區綠地面積26公頃,主街道兩側綠地樹木17000多珠。綠化覆蓋率100%,人均綠地0.11平方米。

旅遊


南軒村明代的石壁
南軒石照壁在永發鎮東興村委會南軒村,系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江南盧州府通判王炳儒(南軒村人)故居中庭照壁。照壁由56塊石砌成,高270厘米、寬440厘米、厚30厘米;壁裡外四周塑花紋圖案,雕雙鹿銜靈芝草;裡外各陰刻“紫氣東來”、“福星高照”在其上端正中;中央篆刻“壽”字。房屋俱剩斷壁殘牆,唯照壁及中庭地板尚存完好。
道吉村—海南歷史名人唐舉的故里
永發鎮道吉村保存有到2020年為止火山(羊山)地區最完整的、最具一定規模且歷史久遠的火山古民居,這裡還是海南歷史名人唐舉的故里,唐舉是清朝乾隆年間進士,官至國子監大學士,被乾隆皇帝授予親筆御匾“華國良才”。御匾至2020年保存完好,但進士牌坊,進士墓及另一座貞婦牌坊在“文革”期間已遭破壞。此外還有石板路、古戲台、古祠堂、古神廟等,同時,道吉村的自然生態保持良好,村西南面有一用火山石壘砌的大池塘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景觀秀美,被村民譽為“龍池”。
新吳老墟
新吳老墟擁有優美寧靜的環境,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築,石板路老街,周圍有山有水,南渡江的主要支流龍州河流經新吳老墟。當地老百姓相傳:離老墟南約二公里的鼓嶺是一塊風水寶地。老墟附近的嶺上分佈許多像形石,如虎石、鼓石、龜石、蛇石、豬石、鯉魚石、籮筐石等,其中尤以虎石最為壯觀,虎石前的冼太夫人廟(清同治初年建)保護完整,新吳當地的老百姓逢年過節都會到冼太夫人廟前燒香膜拜,祈福求安。清代海南第一個探花張岳松在虎石上題寫“巾幗英雄”四個大字,讓新吳老墟更加清秀靈逸,適合影視背景拍攝和旅客的觀光。

獲得榮譽


澄邁縣2018年度全縣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
澄邁縣2018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澄邁縣2018年脫貧攻堅先進鄉鎮。
2018年度海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先進集體。
2019年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範縣工作先進集體。
2019年“海南省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
澄邁縣2019年脫貧攻堅大比武流動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