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竹鎮

重慶市渝北區下轄鎮

茨竹鎮,隸屬於重慶市渝北區,地處渝北區北部。

清初,茨竹鎮境域始建回龍場;1993年,由茨竹鄉、寨坪鄉、兩岔鄉3鄉合併為茨竹鎮。截至2018年末,茨竹鎮戶籍人口為33997人。截至2020年6月,茨竹鎮下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茨竹竹松路66號。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茨竹鎮常住人口為16248人。

2018年,茨竹鎮有工業企業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1個。

歷史沿革


清初,茨竹鎮境域始建回龍場。
民國十八年(1929年),建茨竹鄉。
1949年,屬江北縣第四區。
1953年,屬江北縣第十三區。
1958年,茨竹鄉改為茨竹公社。
1983年,由茨竹公社改為茨竹鄉。
1993年,由茨竹鄉、寨坪鄉、兩岔鄉3鄉合併為茨竹鎮。
2007年,華山鎮併入茨竹鎮。
茨竹鎮放牛坪梨花節
茨竹鎮放牛坪梨花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3年,將芋河村劃歸大塆鎮管轄;區劃調整后,茨竹鎮下轄29個行政村、1個社區,鎮政府駐茨竹場。
2006年,茨竹鎮下轄街道社區,金銀、茨竹、玉蘭、大面坡、兩岔湖、石院、點燈、龍洞岩、半邊月、放牛坪10個行政村。
2007年底,將石院村、點燈村、兩岔湖村、龍洞岩村劃歸大塆鎮管轄;區劃調整后,茨竹鎮管轄原茨竹鎮的梨園村(原放牛坪村)、大面坡村、茨竹村、金銀村、半邊月村、玉蘭村和原華鎣山鎮所屬行政區域,共16個村,2個社區,鎮政府駐茨竹場竹峰路38號(原茨竹鎮政府駐地)。
2011年末,茨竹鎮下轄茨竹、中河2個社區,茨竹、金銀、玉蘭、大面坡、半邊月、梨園、中興、花六、自力、花雲、三江、新泉、同仁、方家溝、秦家、華鎣16個行政村;下設8個居民小組、115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茨竹鎮下轄2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茨竹竹松路66號。
名稱電話區號
竹峰社區023
中河社區023
大面坡村023
金銀村023
茨竹村023
玉蘭村023
半邊月村023
自力村023
放牛坪村023
中興村023
花六村023
花雲村023
三江村023
新泉村023
同仁村023
方家溝村023
秦家村023
華鎣村02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茨竹鎮地處渝北區北部,東與大灣鎮為鄰,南與興隆鎮相接,西與北碚區三聖鎮、偏岩鎮二鎮相連,北與四川省鄰水縣接壤,距渝北區人民政府駐地40千米,區域總面積112.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茨竹鎮地處山地地帶,地勢為南、西、北三面高,中部及東面低,地形起伏,層巒疊嶂;境內最高點位於華鎣村,海拔1467米;最低點位於同仁社區,海拔388米。

氣候

茨竹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5.7℃,無霜期294.5天至311.5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2%;雨量較為豐富,年平均降水量1150毫米以上。

水文

茨竹鎮境內河道屬嘉陵江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後河,發源於衛星湖水庫,由北向南,境內長8.1千米;自半邊月村南出境,多年平均流量為5.5立方米/秒。

土壤

茨竹鎮土壤母質主要屬休羅系須家河祖,由泥頁岩、沙岩夾簿層頁岩組成;土壤類別主要為火紅紫泥、冷沙黃泥,層土母質富鉀,缺磷,呈弱酸性。

自然災害

茨竹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地質滑坡、旱災、風災、低溫、霜凍等。旱災每年均有發生,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夏季,造成水稻減產24.7%。
梨花節
梨花節

自然資源


茨竹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主要為煤礦、石灰岩,其中煤礦集中分佈在境內華鎣山及其以南到中部區域,儲量350萬噸,年產量26萬噸;石灰石儲量豐富,主要集中在華鑒山,年採石3.5萬立方米。2011年,茨竹鎮有耕地面積3.8萬畝,人均1.1畝。
茨竹鎮雪景
茨竹鎮雪景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茨竹鎮總人口3457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42人,城鎮化率8.8%;另有流動人口687人。總人口中,男性18334人,佔53.0%;女性16239人,佔47.0%;14歲以下4586人,佔13.3%;15—64歲25301人,佔73.2%;65歲以上4686人,佔13.5%;以漢族為主,達34486人,佔99.8%;有彝、苗、布依、瑤、回、土家、藏、壯、傣9個少數民族,共87人,佔0.2%。2011年,茨竹鎮人口出生率3.3‰,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長率-2.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07人。
2017年末,茨竹鎮常住人口為19056人。
截至2018年末,茨竹鎮戶籍人口為33997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茨竹鎮常住人口為16248人。
梨花節
梨花節

經濟


綜述

2011年,茨竹鎮財政總收入5100萬元,比2010年增長0.1%;人均財政收入1475元,比2010年增長0.4%。2011年,茨竹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465元。
截至2016年,茨竹鎮預算內財政收入1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26元。
2018年,茨竹鎮有工業企業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1個。

城鎮建設

茨竹鎮場鎮面積為0.9平方公里,規劃面積為2.5平方公里。場鎮設施齊備,有學校、醫院、電信支局、郵政局、銀行、天然氣管網、自來水廠、供電營業所、綜合市場、車站、體育館等。
該鎮於1999年納入市級小城鎮試點鎮,2004年又被確定為渝北區區域中心鎮,整潔、衛生、亮麗的鎮容鎮貌,使該鎮在2002年順利通過市愛衛會的檢查驗收,成為渝北區第二個市級衛生鎮。幾年來,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城鎮化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嚴格規劃,加大投入,建管並重,有效地推動了城鎮化進程,為該鎮政治、經濟、文化繁榮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綜合市場竣工開業:1999年茨竹綜合農貿市場竣工開業,市場佔地6400多平方米,固定攤位280個,臨時攤位200多個,總投資160多萬元。小城鎮建步伐加快:發展小城鎮是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大戰略。
從1994年開始,請專家不斷論證,不斷建設完善,1999年6月被重慶市正式批准為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這將使場鎮建設在土地、財政等十多個方面享受優惠政策,每年市、區將撥入小城鎮建設專項資金20餘萬元,給小城鎮發展創造了條件。改造了場鎮下水道1700米,新增排水溝100米,改造了人行道5680平方米,環路沿條石1300米,植行道樹1000多株,拆除舊房3000平方米,改建為磚混結構納綜合性樓房12740平方米,新街農民建房5000平方米,整治背街街面1594平方米,場鎮“三化”建設新增綠地面積4157.5平方米,場鎮安裝了天然氣,使場鎮環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通訊設施建設:為了農村文化生活,安裝接通了區至茨竹鎮的電視光纖線路,並轉送到了各村、社、部份農戶。2000年成立了茨竹供電營業所,供電營業所廣集資金500餘萬元,整改了茨竹營業轄區內的高低壓線路,降低了農電價格。
2016年在鎮黨委政府帶領下,強化規劃指引,紮實開展城鄉規劃工作。一是投資60萬元對完成放牛坪村、華鎣村2個村土地規劃、村規劃及村建設規劃,完成秦家等8個村規劃;二是結合南北大道北延伸段規劃調整了《茨竹鎮場鎮2016—2020年規劃》(修編),現已通過市規委會審查,已上報市政府待批;三是強化農村建設規劃,全年發放建設規劃許可證220戶,佔地面積16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2000平方米;農房竣工驗收114戶,佔地面積87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7000平方米。
推進場鎮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特色小城建設。一是投資450萬元建設2000多平方米體育健身中心,現已完成主體工程;啟動茨竹場鎮環境綜合整治及場鎮入口景觀工程;完成茨竹中心場鎮提檔升級項目設計;投資2000多萬元實施撤併場鎮中河場鎮綜合整治工程,現完成工程量60%;支持中心醫院擴建,投資20多萬元新建醫院支路道路及管網;完成茨竹鎮10KV茨中10至中鎮3#桿線路遷建工程以及中興村低壓線路改造工程,為場鎮建設預留開發空間和電力保障;二是啟動126套場鎮征地拆遷安置房建設;三是對場鎮14橦危房進行了鑒定、監測、產權確認和解危工作,現已完成6戶排危重建;四是加大打非治危力度,整治違法建築5045平方米,並對放牛坪村和華鎣村等3000餘平方米新增違建進行拆除。五是支持茨竹中心校遷建,啟動並完成茨竹中心校遷建佔地的征地工作,涉及佔地21戶,拆遷農房21戶;並成功解決聯合開發征地項目歷次征地農轉非人員住房安置事宜。
圍繞“五美”目標,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實施“四村”工程,編製完成放牛坪、華鎣美麗鄉村示範點三年建設規劃,並啟動實施。完成中河和放牛坪2個農民聚居區建設;以放牛坪、半邊月為中心的梨園牧歌農村人居環境市級示範片建設獲市建委審批,放牛坪村安裝路燈40盞,栽植行道樹6000餘株,新建產業道路及觀光步道5公里,基本建成特色一條街。華鎣村按照“一街三院落”布局,完成2公里民俗特色一條街基礎工程,即將實施硬化,啟動文家大院等三個院落風貌整治,建成2.5米寬朝聖步道3公里,正在結合水源地建設打造觀光水體。二是完成6戶C級危房、125戶D級危房共計131戶農村危房改造,並制定了《茨竹鎮2016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規範了危房改造申報、審核、驗收等相關程序。
強化耕地保護,有序開展國土工作。一是對華鎣等8個宅基地復墾項目進行了整改,全部上報並通過審查審核,華鎣、自力、花六、秦家4個項目已通過市國土局驗收;二是茨竹小學遷建征地工作及南北大道北延伸段征地前期工作;三是完成華鎣、秦家、花六、自力村四個村土地整治全域整治項目,秦家村代表重慶市接受國土資源部成都督察局驗收並獲提好評;四是完成大面坡江溝斜坡及危岩治理工程治理工程,啟動三江小屋基地災治理。五是完成14戶31人地災戶避險搬遷;六是成功舉辦2016年渝北區地災應急演練,利用無人機、無線通信等技術實現對現場監控、專家會商,提高對突發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七是全鎮28個地災隱患點全部安裝遠程監測設備,實現遠程實時監控。
紮實推進五大行動,改善人居環境。一是進一步完善雨污管網建設,投入30餘萬元實施了華鎣中學ABC校區二級管網建設,投入40多萬元實施了放牛坪新街及木屋區雨污管網及化糞池建設;二是完善了環保2012至2016年環保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迎接中央環保督察;解決各類環保投訴5起,有效化解群眾矛盾;三是完成吉
梨花節
梨花節
濤養殖場等6家畜禽養殖企業排污設施整改;四是完成陳善倫養殖場關停工作;五是紮實開展“五大行動”,鞏固“無煤場鎮”,強化宣傳引領,利用“六·五”地球日等節日開展宣傳環保知識,提高群眾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的意識。六是成功創建大面坡、茨竹、新泉、華鎣等4個村為市級生態文明示範村,目前我鎮已成功創建市級生態村6個,區級生態村13個,位於全區前列。

農業

2008年以來,區域版圖行政區域重新規劃,形成了現在的茨竹鎮。此後,鎮黨委書記劉林大力推進地區農業轉型發展,堅持農業“接二連三”的總體思路,積極邁步都市效益農業,制定了《推進茨竹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實施方案》,並按照“兩地三帶六大園”產業布局,持續推進農業高效益發展。
根據區委對茨竹產業發展功能定位,我鎮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條件,面向臨空經濟大產業,服務渝北臨空大都市,努力推動傳統農業向臨空都市農業轉變。一是圍繞特色高效推動臨空都市農業,新建藍莓、藥材基地2000畝,擴面建成大面坡桂花基地1000畝,新發展休閑漁業1000畝,白烏魚螞蟥等特色水產養殖初現成效。推進農特產品商品化,建成3個農特產品銷售點,銷售茨竹梨膏、梨膏酒、青椒醬、華鎣山蜂蜜以及荷花旅遊商品,註冊農產品商標2個,認證綠色食品1個,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二是以特色農業推進鄉村旅遊產業,突出“四季花鄉、休閑茨竹”這個主題,狠抓放牛坪萬畝梨園基地和十里荷花走廊建設。編製完成放牛坪鄉村度假旅遊區創AAA級景區規劃,投入1200餘萬元,啟動實施放牛坪特色一條街和接待中心建設,按“五區十園一街三廣場”規劃,實施景觀台、步道等配套建設,於2016年3月成功創建放牛坪國家AAA級景區,並積極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放牛坪村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實現了群眾持續增收致富。投入500餘萬元,新建十里荷花走廊基地2000畝,按“一圈兩片”布局完成景觀亭台、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並大力完善十里荷花走廊核心區景觀建設,栽植觀賞性荷花200餘畝,新建鄉村酒店1家。連續六年舉辦梨花節,成功舉辦了首屆荷花節,努力打造鄉村旅遊品牌。三是找准發力點推進養老避暑產業,藉助美麗鄉村建設,按照“品”字形架構打造養老避暑產業。目前,場鎮養老休閑區已完成征地227畝用於養老產業招商,對松鶴山莊外部環境進行整治,發展避暑型農家樂30餘家。放牛坪觀光休閑區結合創國家AAA級景區,正在推進森林木屋、放牛坪聚居區建設,建成觀光休閑型農家樂20餘家。華鎣山養生休閑區完成了初步建設規劃,分組團發展大眾農家式、地產居家式、旅遊酒店式避暑休閑產業,已實施了華鎣山(雙水井)聚居區道路建設,初步統計有建房意願的群眾達到50餘戶,推動了華鎣山避暑休閑勝地建設。
十里荷花基地
十里荷花基地
2011年,茨竹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比2010年增長14.7%,農業增加值1.3億元。茨竹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類、小麥為主。2011年,茨竹鎮生產糧食1.8萬噸,人均529.3千克,其中水稻5290噸,玉米4703噸,薯類4940噸,小麥557噸。茨竹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和水果。2011年末,茨竹鎮蔬菜種植面積2.8萬畝,產量3.6萬噸,主要產品有南瓜、青椒、白菜等,其中南瓜7328噸,青椒3862噸,白菜2753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284畝,產量582噸,其中油菜籽442噸,花生140噸;水果種植面積1.7萬畝,產量8720噸,主要品種有梨、李子等,其中梨8729噸,李子280噸。茨竹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兔、家禽為主。2011年,茨竹鎮生豬飼養量4.7萬頭,年末存欄1.9萬頭;兔飼養量9.4萬隻,年末存欄1.3萬隻;家禽飼養量66.0萬羽,上市家禽40.8萬羽。2011年,茨竹鎮生產禽蛋1204噸,鮮奶226噸;畜牧業總產值7324萬元。茨竹鎮漁業以養殖鰱魚、草魚為主。2011年,茨竹鎮漁業總產值375.0萬元。
截至2016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0287噸。

工業

茨竹鎮工業以礦業為主。2011年,茨竹鎮工業增加值0.6億元,占生產總值的21.1%。2011年,茨竹鎮有工業企業33家,職工840人;有規模以上企業有2家,煤炭企業6家。2011年,茨竹鎮煤炭企業產煤26萬噸。

商貿

1999年,茨竹綜合農貿市場竣工開業,市場佔地6400多平方米,固定攤位280個,臨時攤位200多個。
2011年末,茨竹鎮有商業網點518個,職工1184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1億元,比2010年增長15.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6億元,比2010年增長14.6%。

金融

2011年,茨竹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969萬元,比2010年增長23.9%;年末有2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4.1億元,比2010年增長11.0%;各項貸款餘額0.2億元,比2010年增長8.4%。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茨竹鎮有幼兒園(所)7所,在園幼兒860人,專任教師33人;小學5所,在校生1584人,專任教師12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183人,專任教師12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878人,專任教師129人。茨竹鎮主要學校有華鎣中學、茨竹中心校、華鑒山學校等,其中華鎣中學為重慶市重點中學。
轄區內現有一所市級重點學校,即華鎣中學。開始有兩所,即華鎣中學和渝北財政中學,後來華鎣中學相繼兼并了原來的渝北財政學校及鎮上中學,華鎣中學校成為茨竹鎮唯一一所市級重點中學校,現有教職工及師生6000餘人。有5所小學、4所幼兒園,在校學生累計4000餘人,教職工300餘人。台胞陳洪玲先生多次捐資與華鎣中學與茨竹中心校,並在華鎣中學設置“洪玲獎學金”及“洪玲助學金”。陳洪玲先生的資助使得這兩所茨竹鎮重要的教育機構基礎設施和教學質量不斷得到完善與提高。

科技事業

2011年末,茨竹鎮有各類科技人才65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8人,經營管理人才63人,技能人才169人,農村實用人才357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茨竹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8個;有各類圖書室17個,藏書17餘萬冊。2011年末,茨竹鎮有體育場地11處;100%的城市社區和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95.5%;有廣播喇叭70隻,入戶率75.5%,通響率98.5%。2011年末,茨竹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廣播綜合覆蓋率76.5%;有中央電視台、重慶電視台、各省市衛視台等54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茨竹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其中衛生院1所,社區衛生室12個;病床62張,固定資產總值447萬元;專業衛生技術人員54人。2011年,茨竹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0萬人次,住院手術90台次,出院病人1200人次。茨竹鎮重點醫院有茨竹中心衛生院。2011年末,茨竹鎮有病床38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4人,執業醫師14人,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茨竹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4%,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5.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3萬人,參合率96.7%。

社會保障

2011年,茨竹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4戶,人數18人,支出5.8萬元,比2010年增長27.1%,月人均270元,比2010年增長8.0%;城鎮醫療救助6人次,共支出1.1萬元,比2010年增長10.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85戶,人數952人,支出111.9萬元,比2010年增長9.6%,月人均98元,比2010年增長2.1%;農村醫療救助231人次,共支出36.9萬元,比2010年增長5.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0人,支出95.7萬元,比2010年增長63.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6人,支出26.1萬元,比2010年增長45.3%;農村臨時救濟48人次,支出20.9萬元,比2010年增長128.4%;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5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63.9萬元,比2010年增長4.2%;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人數19287人,參保率55.8%。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茨竹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0千米,投遞點3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2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397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2萬件,業務收入13.4萬元;有電信服務網點7個;網際網路埠總數5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412個,寬頻接入用戶465戶,比2010年增加35戶。
● 道路
2011年末,茨竹鎮道路鋪裝面積27200平方米。
● 給排水
2011年末,茨竹鎮有自來水廠2座,鋪設幹線水管7.6千米,生產能力1500噸/日,年生活用水14.6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3.1千米,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700噸。
● 供電
2011年末,茨竹鎮有5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1.4億伏安,有高壓輸電線路3條;年售電累計完成455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9%,供電可靠率99.9%。
● 燃氣
2011年末,茨竹鎮有天然氣(煤氣)用戶1710戶,月天然氣(煤氣)平均用量3.5萬立方米。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茨竹鎮有公園1個,公園面積0.4公頃,園林綠地面積54公頃,綠化覆蓋率45%。

交通


茨竹鎮有210國道過境,境內長14千米,雙向四車道。2011年末,茨竹鎮有縣鄉(鎮)級公路5條,總長51千米:村級公路11條,總長24.7千米。

文化


地名由來

茨竹鎮因境內多刺竹,奇茂壯觀,在民間流傳有多種美麗的傳說,故以諧音而得名。

重大事件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由王璞等人領導的華鎣山武裝起義,成立西南民主聯軍;幸常嘉、幸世倫等人在茨竹鎮成立地下黨組織。

非物質文化遺產

華鎣高腔在清朝時期廣為流傳。華鎣高腔以華鎣山一帶為中心,用該地區特有的原生態演唱,是華鎣地區較為流傳的一種自娛自樂的民間山歌;有情歌、勞動歌、生活歌和歷史傳說歌等,主要以獨唱、對唱、合唱等形式。2011年,華鎣山歌代表渝北區參加了三峽庫區山歌大賽;2012年,華鎣高腔成功申報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

特產美食

茨竹鎮有青椒醬、茨竹青椒魚、青椒兔、梨膏、梨膏酒、綠豆燒、茨竹蕌頭等美食美酒。
茨竹青椒魚
茨竹青椒魚用獨特的配料,是巴渝傳統技藝技術的縮影,是古老巴渝傳統技藝的遺存。
茨竹蕌頭
茨竹蕌頭是重慶傳統名特食品。在清代,它是清廷指定的進貢食品之一。茨竹蕌頭口感嫩、脆、酸、甜,並略帶辣味。
鎮內還有青椒醬、青椒兔、梨膏、梨膏酒、綠豆燒等美食美酒。

鎮域文化

(四大文化)
紅色文化——華鎣之魂
茨竹鎮
茨竹鎮
天藍地美,鍾靈毓秀。渝北茨竹地區的華鎣山曾是紅色革命聖地。在這裡,革命先輩乘風破浪、披荊斬棘,豎起了紅色革命大旗,建起了革命武裝華鎣山游擊隊,孕育了偉大的華鎣之魂——華鎣山紅色文化。
文明古地,歷史輝煌。20世紀三、四十年代,華鎣山紅色武裝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積極配合了西南地區的革命行動。1948年由王璞等人領導的華鎣山武裝起義,成立西南民主聯軍,聲勢澎湃,浩浩蕩蕩,彰顯了“紅岩”革命精神。在茨竹同仁地區那些生存印跡、戰鬥影像至今還活靈活現,幸常嘉、幸世倫等人在這裡成立地下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最終形成了“同仁革命活動聯絡點”。位於華鎣村的太平洞曾是華鎣山游擊隊秘密活動的地點。
傳承弘揚,源遠流長。為弘揚革命傳統文化,近年來,茨竹鎮推出了“參觀一次紅色革命活動遺跡、聽一堂革命傳統教育課、走一段紅色革命小道、吃一頓游擊隊套餐、唱一首華鎣山歌”“五個一”活動,進一步傳承華鎣山紅色文化。
茨竹鎮
茨竹鎮
華鎣高腔—華鎣之情
詩以言志,歌以言情。據《江北縣縣誌》記載,華鎣高腔在清朝時期廣為流傳,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華鎣高腔世世代代傳承出來的是一種永不磨滅的華鎣情懷,它是華鎣山人祖輩們智慧和勞動的偉大結晶,也凝聚著茨竹人民的辛勞與汗水,在巴渝民間藝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茨竹鎮
茨竹鎮
巍巍華鎣,絕倫高腔。華鎣高腔以華鎣山一帶為中心,用本地區特有的原生態演唱,是華鎣地區較為流傳的一種自娛自樂的民間山歌。華鎣高腔風格獨特,聲腔洪亮高亢,旋律特殊,有情歌、勞動歌、生活歌和歷史傳說歌等,主要以獨唱、對唱、和唱等形式讚美生活、抒發情思、鼓舞鬥志,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成為人們表情達意的重要方式。近代以來,華鎣高腔得以創新,在原來清唱的基礎上改編成有音樂伴奏的歌曲,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融合新元素的民間山歌。
茨竹鎮
茨竹鎮
承嬗離合,風靡巴渝。為了傳承華鎣高腔,茨竹鎮創辦了培訓基地,舉辦了各種山歌比賽,在學校開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等。2010年面向全國公開徵集華鎣山歌508首,2011年華鎣山歌代表渝北區參加了三峽庫區山歌大賽,2012年華鎣高腔成功申報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2014年華鎣高腔多次參加市內外展演,2015年初茨竹鎮舉辦了首屆華鎣山歌大賽。如今,茨竹鎮18個村居、6所學校建立起了華鎣高腔傳唱基地,華鎣高腔進學校、進社區、進機關活動方興未艾。目前,茨竹鎮在進一步挖掘培育和傳承弘揚的基礎上,正積極爭創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佛教文化——華鎣之緣
梵音天籟,華鎣禪境。茨竹華鎣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距今一千兩百多年。華鎣山主峰形如寶鼎,為全國八大佛教聖地之一,自古有“東朝華鎣,西朝峨眉”的讚譽。靈心善感,可謂機緣,心誠則靈,可謂覺悟。華鎣山佛教文化集自然與人文為質地,古往今來記述歷史興衰。
文明鄉風
文明鄉風
巴蜀福地,佛源千載。昔唐太宗悅順天意,建三廟定江山社稷,又有瑞峰禪師建瑞峰寺,廣散佛緣,盛唐文化蔚為壯觀,芸芸眾生,朝覲而至。茨竹全境,九宮十二廟,廟宇林林,同心廟、天池廟、雲峰廟,不可枚舉。華鎣佛教文化是中華文化與佛教文化的融合,深邃晦澀的佛教文化觸碰到巴蜀民間信眾禮佛的鄉土氣息,逐漸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茨竹佛教文化。它涵蓋了舞蹈、山歌、書法、雕刻、編織、服飾、飲食等文化情節,豐富多彩了佛教文化生活。廟會是佛教文化傳播的一種有效形式,每年六月初一至十九,眾人匯聚,敬佛朝拜,據統計香火最旺的6月19日可達10萬人。
靜心修身,佛渡有緣。為打造華鎣佛教文化,茨竹鎮挖掘廟會文化生態旅遊資源,經過多方協調,建成了黃龍寺至寶鼎近六千步水泥梯步,硬化了茨竹到寶鼎的公路,搭起了一座佛緣橋樑,可謂靜心聽佛語,佛渡有緣人。
文明鄉風
文明鄉風
楊家八盒--華鎣之魄
人傑地靈,尚武之鄉。崢嶸華鎣,造就茨竹尚武之風。茨竹武術是一代又一代茨竹人的智慧結晶,也是凝聚人心的巨大財富。一招一式,劍氣橫生,展示的是“精氣神”,流露出的更是謙謙武德。
楊家八盒,武術瑰寶。楊家八盒糅合了峨眉武術,以楊家祥、王義才、王恆田等為代表,是茨竹武術的代表武種,囊括八種拳法,配上刀、槍、棍、劍等器械的表演極為精彩。楊家八盒以健身文化為核心,以鳴生拳法為橋樑,以繼承傳統武術,弘揚民族精神為宗旨,充分提煉傳統武術文化精髓,運用科學個性的教學方法,全面推進傳統武術的普及。
華鎣之魄,傳遞正能量。楊家八盒遍布茨竹地區,全鎮90%的以上行政村開展武術健身活動,轄區中小學開設了武術課,落戶茨竹的龍騰四海武術培訓中心是傳承茨竹武術的一支砥柱。近年來,龍騰四海武術培訓中心參加市區武術展演10餘次,其中功夫月牙鏟、少林棍、集體武術等10多個節目首屈一指,贏得社會各界好評,可堪弘揚茨竹武術的典範。在渝北區體育局的支持下,在各社會團體、學校、群眾的配合下,武術健身場所、基礎設施建設、武術比賽活動、武術培訓班傳授課開展得如火如荼,為茨竹武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旅遊


放牛坪景區
重慶渝北放牛坪景區位於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放牛坪村,距江北國際機場40千米,海拔455—920米,森林覆蓋率達92%,景區坐擁4000畝;有犀牛閣、望牛亭、極頂覽勝、松竹幽谷、北斗七星池、叢林木屋、知青文化、金色莊園等特色景點20餘處。2016年3月,放牛坪景區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十里荷花走廊
茨竹鎮十里荷花走廊規劃面積7500畝,涉及茨竹鎮中心、同仁、三江、方家溝等4個村;東靠川渝工業園區,南臨放牛坪觀光度假區,西靠偏岩古鎮和金刀峽風景區,北接華鎣山佛教聖地。十里荷花走廊以“都市休閑娛樂,生態旅遊觀光”主題,核心區域重點布局碧葉荷塘(藕鰍種養區)、多彩蓮池(休閑垂釣區)、荷塘漣漪(特色水產繁育區)和荷堤果香(坡地經果採摘區)四個功能分區。
茨竹鎮雪景
茨竹鎮雪景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29日,茨竹鎮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茨竹鎮荷花節
茨竹鎮荷花節
十里荷花基地
十里荷花基地
美麗和諧的鄉村
美麗和諧的鄉村
放牛坪AAA級景區
放牛坪AAA級景區
放牛坪梨花節
放牛坪梨花節
茨竹美食
茨竹美食
華鎣山雪景
華鎣山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