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楞村
下楞村
下楞村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壇洛鎮,地處南寧市西北部,距離南寧市約54公里。東與揚美村接壤,西與金光農場壇蓬村相鄰,北與馬倫相毗鄰,南與上中村相連,距離壇洛鎮人民政府約12公里。全村有4個自然坡,分別是新村、新街、環楞、下楞。有665戶,2692人。全村以梁姓居多,主要是壯族,說壯語言。村黨支部下轄4個坡級黨支部,分別是新村坡黨支部、新街坡黨支部、環楞坡黨支部、下楞坡黨支部。全村共有48名中共黨員,其中男黨員34名,女黨員14名;中等專科或普通高中以上學歷23人;50歲以上27人,30至50歲13人。
下楞村位於南寧市西北部,距離南寧市約50多公里,村子枕江傍嶺。端午逆水競龍舟,是村子古老的習俗,今天又到了下楞村一年一度的逆水龍舟比賽日,左江上一片熱鬧的景象。
壇洛鎮下楞村龍舟賽在左江上進行,龍舟隊員奮力划槳逆水角逐。“咚咚咚”,“咚咚咚”,4條龍舟在南寧市西鄉塘區壇洛鎮下楞村左江上掀起浪花,光著黝黑膀子的壯漢隨著鼓聲奮力划槳,個個漲紅了臉,場面令人振奮。6月15日,來自西鄉塘區壇洛鎮和金陵鎮的15支龍舟隊在這裡賽龍舟、慶端午。
開賽祭龍 隊員齊心協力抬舟下水
6月15日是下楞村村民期待已久的日子,這裡素有“龍舟之鄉”的美稱。一年一度的龍舟賽又將開鑼,一大早,村民們便將家務事安排好,等著賽事正式開始。村子邊、巷子里,到處是等候觀賽的村民。
從上午9時開始,下楞村祥集巷龍舟隊的26位隊員和候補隊員,靜靜地坐在隊長梁秀威的家裡等候比賽開始,靠門邊的角落裡,整齊地擺放著淡黃色的船槳。
據梁秀威介紹,為了這次龍舟比賽,他們從農曆四月初八就開始了各種準備,首先把上一年用過的龍舟拿出來維修和養護。隊員每天中午或傍晚忙完農活后,便自覺集中到一起開始訓練。他們準備了近一個月,現在只等著比賽的鞭炮聲響起了。
按照習俗,在龍舟賽開始前要做一系列的儀式,有祭龍、點睛、擺頭、翻身、下水等。據說,祭龍是為了喚醒龍舟,讓沉寂了一年的龍舟遊動;點睛是讓龍舟識方向,在波濤澎湃的左江上不易被大浪掀翻。但由於下暴雨,當天很多程序都省掉了。一些龍舟隊只殺了雞、擺出粽子,然後燒香燒紙錢祭龍舟,做了一些簡易的儀式。
但有一個儀式始終是不能省的,那就是“下水”這個環節。下楞村的龍舟是自製的,形如柳葉,十分狹長,船身長約25米,與國家標準龍舟相比,船頭較尖,是為了減少行進的阻力。龍舟下水時,每個參賽的隊員必須要與龍舟“親密接觸”,輪不到抬龍舟的隊員,就是摸也要摸一下。再加上村巷較窄,通往碼頭的路也較陡,所有隊員要團結協力才能順利完成整個程序。
划槳如飛 機動船開足馬力難追上
上午11時許,隨著鼓聲陣陣,梁秀威帶著他的隊員,手持船槳來到左江河畔,等候龍舟賽正式開始。
當第一個回合的4支參賽隊開始比賽時,記者所乘坐的機動船也開始下水,但即使開足了馬力,記者也感覺到機動船速度比不過龍舟,因為一個賽程下來,機動船還是追不上龍舟隊,攝影記者拍下的照片全是隊員們的背影。
比賽的終點是1500米遠的新村沙灘。為了拍到隊員的正面照片,記者全部下船在沙灘等候著第二組比賽隊員的到來。
20分鐘后,遠處傳來陣陣鞭炮聲,這意味著第二組比賽開始了。一眨眼的功夫,4條龍舟飛馳而來。划槳的隊員除了敲鼓的、掌舵的,個個都赤膊上陣,他們劃得整齊有力,給人一種力量和健美的感覺。“喲嘿、喲嘿”……龍舟似離弦的箭從記者眼前閃過。由於持續用力及吶喊,隊員們黝黑的皮膚泛起紅潮,臉上更是漲得通紅。一瞬間,4支隊伍先後衝過紅線,完成了第一回合的賽程。
一名隊員告訴記者,以前如果天不下雨,新村的沙灘會圍滿看熱鬧的人,他們都是自己划船過來觀看的,因為這裡可以近距離地看到哪支隊伍先到終點,同時還可以讓隊員們親耳聽到加油聲。但由於當天比賽時一直下雨,所以在沙灘上為他們助威的只有裁判、工作人員和記者們。
隊員梁秀冰是南寧市的一名計程車司機,記者見到他時,他剛進行了第一回合的初賽,正光著上身打算喝粥,補足能量后準備第二輪決賽。他說:“我們村在南寧開計程車的有150多人,今天全部回來了,計程車全部停了。能參賽的就參賽,不能參賽的就助威。不單是我們開計程車的,其他在外務工的人也都回來了。對於我們來說,一年一度的龍舟賽是一件大事,這是個好傳統,不可能丟掉的。”
龍舟風俗“逆水行舟”考驗真本事
就在大家靜待比賽開始時,梁秀威和隊員們向記者講述了下楞村作為“龍舟之鄉”的風俗。
下楞村位於南寧市西北部,距離市區約54公里,沿左江而建,是典型的魚米之鄉。按當地風俗,每個小孩滿一歲后都要下水學游泳。“我兒子才3歲,但已能下河游泳了。在這個村裡,無論男女老少,個個水性都很好,如果不會水,肯定會被別人笑話的”。
要說下楞村賽龍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可能沒有人說得上了。老輩人傳下來的說法是,在200多年前重修村中碼頭的時候,挖出的殘缺的石碑上就記載了當時賽龍舟的盛況,大意是方圓幾十公里,包括現在的隆安縣、大新縣都有人前來觀看賽事,人頭攢動,擠滿了碼頭。
200多年前的下楞村因為自然條件而成為當時有名的商埠,這裡是貨物集散的中轉站,很多香港、澳門的貨物通過這裡轉運到南寧、梧州等地。當時就有8個碼頭,可見其商貿的繁華景象。而賽龍舟的風俗也在這種背景下蓬勃發展。
下楞村賽龍舟的特色是“逆水行舟”,這更需要真本事。再加上這裡險灘遍布,水底有暗礁,大浪一波接著一波,會對龍舟形成一種衝力。在比賽中只要槳手們一停槳,龍舟不是被當場沖沉,就是被衝到下游去了。這樣的自然環境練出了不少賽龍舟的好手。
梁秀威自豪地告訴記者:“我們從小看著父輩們的龍舟比賽長大的,對於我們來說,喜愛這個運動勝過足球。龍舟賽講究的是齊心協力,通過這個運動,村民團結互助,偷雞摸狗、打牌賭博的事越來越少了。每年在龍舟賽期間,村頭巷尾談論的都是龍舟的事。”近十多年來,村裡幾乎每年都要組隊參加南寧市的龍舟賽。最讓梁秀威難忘的是2003年他們村組隊代表廣西去寧夏參加全國民運會,“雖然當時在小組賽時就被淘汰,但長了不少見識,特別是從龍舟強隊廣東隊、雲南隊那裡學到了半跪式的划槳方式,受益匪淺”
下楞村,因為美麗的左江緩緩流過而成為“左江四大古埠”之一。9月14日,記者走進西鄉塘區壇洛鎮下楞村,探訪那裡殘存的古迹,感受古村昔日的繁華。
未去下楞村前,記者了解到那裡是一個坐落在左江下游的民族文化內涵十分深厚的古老壯族村鎮,含“古村、古街、古埠”為一方,納“民族、民俗、民居、風景”為一體,素有“前河后溪,左獅右象”之稱。為此,即使當天下著不小的雨,記者還是充滿期待。
雨中的下楞村顯得更加寧靜和祥和,早已沒有過去的繁忙和昌榮,只有村邊的左江水依然湍急。
下楞村近600戶超過3000人口,多為梁姓壯族人。該村有“一村兩街八巷九碼頭”之說。“一村”即是下楞村,“兩街”即是明清老街和民國間騎樓新街。新老兩街沿河相接,足有2.5千米之長。
明清老街原為一條青磚古屋街,由於受到炮火和人為的兩次大破壞,至今街已不成街,但行走其中,仍可看到許多古迹,每家每戶的門前都可以看到青石板、青石磨、古石墩以及刻著漂亮花紋的石板。而多座古樸而寥落的百年老屋坐落在眾多的現在樓房當中,顯得十分引人注目。
新街108百間騎樓保存完整,雖然重新修飾過,但其木質結構和建築風格可以窺見近代南方騎樓街市的風情。
“八巷”即是沿著明清老街從上而下所設置的那康街、正寧街、永康街、中華巷、祥集巷和大王巷等,每巷都設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巷門。而每個巷門都連著一個碼頭,所以八個巷的碼頭加上新村的一個碼頭,就形成了“九碼頭”。
“以前很繁榮,每七天一個圩日,街上賣什麼的都有,人來人往,碼頭上停的船多得很……”今年72歲的梁均省給記者描繪了解放前的繁榮景象,如同古街、老巷和碼頭們的動人述說。
位於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壇洛鎮,在市區北大客運中心乘坐南寧至金光農場班車可達。下楞是一個坐落在左江下游的民族文化內涵十分深厚的古老壯族村鎮,含“古村、古街、古埠”為一方,鈉“民族、民俗、民居、風景”為一體,素有“前河后溪,左獅右象”之稱,為“左江四大古埠”之一。
下楞有“一村兩街八巷九碼頭”之說。“一村”即是下楞村。全村近600戶3000人口,多為梁姓壯族人。“兩街”即是明清老街和民國間騎樓新街。新老兩街沿河相接,足有2.5千米之長。新街百間騎樓保存完整,從中可以窺見近代南方騎樓街市的風情。明清老街原本來為一條青磚古屋街,由於受到炮火和人為的兩次摧殘,至今街已不成街,但行走其中,依舊可拾取許多民族古風。“八巷”即是沿著明清老街從上而下所設置的那康街、正寧街、永康街、中華巷、祥集巷和大王三巷,每巷都設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巷門。“九碼頭”亦即這些古巷跨過老街正對著左江的碼頭,外加新街碼頭和新村碼頭。最具壯族特色的碼頭是中華巷碼頭,全用堅硬的青磚砌成,人們無論是穿鞋或是赤腳,挑貨擔水行走其上,絕不會滑倒。一個小小的村鎮,沿河竟有九座碼頭,足見下楞昔日之繁華。
下楞民族風俗尤為奇特,最具特色的是農曆五月初五的逆水龍舟競渡、五月初一(擬改為九月初九)的老人提籃節,還有正月十二的吃粽節和九月二十九的粽飯節,更有為節慶或祝壽而做的“放河燈”和“上天橋”。下楞敬重文化,崇尚教育,尤以節衣縮食苦送子女讀書蔚然成風。下楞不但民族風俗奇特,風景也尤為優美。下楞枕江傍嶺,近山臨水,絕壁壘壘,奇石處處,險灘環生,秀水黛染,紅棉擎炬,綠竹搖風,風景委實瑰麗,更有神奇美麗的兩千多畝寬的壺天島連接村尾,非蓬萊仙境所不能比。下楞的主要景點有:雄師嘯天、象石榕陰、東嶺留陽、江岸趣答、將軍把渡、情田石樹、奇灘雙棲等景點可供人們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