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中醫藥大學
普通本科院校
甘肅中醫藥大學位於蘭州市和平開發區,是甘肅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為“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中醫學專業“5+3”一體化招生院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高校、全國第四次中藥普查甘肅省試點工作技術依託單位、國家基本藥物所需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甘肅省牽頭指導單位、甘肅省道地中藥材標準制定工作牽頭單位、科技部“中醫藥防治慢性病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甘肅省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常設單位、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敦煌醫學研究及文化傳承專業委員會牽頭單位,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前身是1978年創立的甘肅中醫學院;2015年,學校正式更名為甘肅中醫藥大學。
據2020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1050畝;校本部設有21個教學機構;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25家實踐教學基地(含10所附屬醫院);館藏紙質文獻資源總量達70.1539萬冊;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1個本科專業,12個專科專業;校本部有教職工923人,其中專任教師797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5990人,其中本科生11997人,專科生1662人,碩士研究生1993人,博士研究生125人,留學生121人。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立甘肅中醫學院。
1990年,學校增列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2003年,學校獲得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資格。
2001年,學校獲得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培養資格。
2002年,與南京中醫藥大學等兄弟院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2008年,增列為“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培養單位。
2009年,學校被確定為2008~2015年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立項建設單位。
2010年,學校取得推薦優秀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
2015年4月28日,被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為“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5月28日,根據《教育部關於同意甘肅中醫學院更名為甘肅中醫藥大學的函》,甘肅中醫學院正式更名為甘肅中醫藥大學;11月,甘肅省依託甘肅中醫藥大學建設的“中醫藥防治慢性病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2016年10月1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共建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17年,定西市出台《關於整合辦學資源優化中等職業教育布局結構的實施意見》,通過整合優化,定西市衛生學校併入定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甘肅省中醫藥大學合併。
甘肅中醫藥大學
2021年7月26日,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2020年現有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1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6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2個甘肅省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甘肅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工程實驗室,5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甘肅省高校新型智庫。
重點實驗室一覽表 | ||
---|---|---|
級別 | 實驗室名稱 | 批准單位及時間 |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中醫藥防治慢性病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科技部,2015.10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敦煌醫學與轉化實驗室 | 教育部,2011.11 |
省級重點實驗室 | 甘肅省中藥藥理與毒理重點實驗室 | 甘肅省科技廳,2012.11 |
省級重點實驗室 | 甘肅省中醫方葯挖掘與創新轉化重點實驗室 | 甘肅省科技廳,2014.07 |
省級重點實驗室 | 甘肅省中醫藥防治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 | 甘肅省科技廳,2014.07 |
省級重點實驗室 | 甘肅省中藥質量與標準研究重點實驗室 | 甘肅省科技廳,2015.10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 科研實驗室(三級) | 中藥生葯實驗室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09.07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 科研實驗室(三級) | 中藥藥理實驗室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09.07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 科研實驗室(三級) | 中藥化學實驗室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09.07 |
甘肅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中(藏)葯化學與質量研究重點實驗室 | 甘肅省教育廳,2010.05 |
甘肅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重大疾病分子醫學與中醫藥防治研究實驗室 | 甘肅省教育廳,2014.01 |
省級工程實驗室 | 甘肅省中藥新產品創製工程實驗室 | 省發改委2012.05 |
省級工程實驗室 | 甘肅省道地藥材質量標準化技術研究與推廣工程實驗室 | 省發改委2015.11 |
甘肅省中醫藥科研實驗室 (二級) | 生物化學實驗室 | 甘肅省衛生廳,2003.09 |
甘肅省中醫藥科研實驗室 (二級) | 中藥免疫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 甘肅省衛生廳,2003.09 |
甘肅省中醫藥科研實驗室 (二級) | 中藥製劑實驗室 | 甘肅省衛生廳,2008.05 |
甘肅省中醫藥科研實驗室 (二級) | 中藥製藥實驗室 | 甘肅省衛生廳,2008.05 |
甘肅省中醫藥科研實驗室 (二級) | 中西醫結合基礎實驗室 | 甘肅省衛生廳,2008.05 |
工程中心一覽表 | ||
---|---|---|
級別 | 名稱 | 批准單位及時間 |
甘肅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甘肅省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甘肅省科技廳,2005.12 |
省發改委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肅道地中藥材當歸黃芪等加工炮製及種植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肅省發改委,2010.06 |
甘肅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甘肅省中藥炮製及質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甘肅省科技廳,2009.06 |
甘肅省發改委 | 甘肅省中醫藥減肥技術研究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肅省發改委,2016.12.19 |
甘肅省發改委 | 甘肅省中藥製藥工藝工程研究中心 | 甘肅省發改委,2017.12.22 |
人文社科基地一覽表 | ||
---|---|---|
級別 | 基地名稱 | 批准單位及時間 |
甘肅省高校人文社科 重點研究基地 | 敦煌醫學文獻整理與應用研究中心 | 甘肅省教育廳,2010.05 |
------- | 甘肅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中心 | 甘肅省教育廳,2013.12 |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近五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省部級和其他科研課題732項,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獎勵78項,獲國家專利32項;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533部,發表學術論文2164篇。
2018年8月,該校18項課題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其中,面上項目1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16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批准經費共計634萬元;基礎醫學院4項,藥學院5項,中西醫結合學院1項,中醫臨床學院1項,針灸推拿學院1項,臨床醫學院2項,附屬醫院4項。
2017年8月,該校19項課題獲2017年度國家自然基金地區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直接經費總計640萬元;獲得立項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有:李金田、李應東、汪永鋒、戴恩來、伊琳、宋敏、武權生、段國建、王惠珍、陳紅剛、劉東玲、顏春魯、駱亞莉、趙粉琴、成映霞、王燕、王晶、孫少伯、秦大平。
2015年8月,該校14項課題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其中,地區科學基金項目13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批准經費共計503萬元。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一覽表 | ||||
---|---|---|---|---|
負責人 | 所屬院系 | 項目名稱 | 姓名類別 | 批准金額(萬元) |
李應東 | 中西醫結合學院 | 基於氣血理論和TGF-β1/Smad3/ROS/miRNA-200a信號通路探討放射性心肌纖維化發生機制及當歸紅芪超濾物的防治效應 | 面上項目 | 56 |
晉玲 | 藥學院 | 基於藥效/成分指數(ECI)構建中藥品質區劃評價模型-以秦艽抗類風濕關節炎(RA)為例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8 |
李成義 | 藥學院 | 基於代謝組學的土壤無機元素影響紅芪質量的機理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5 |
臧凱宏 | 藥學院 | 基於TGF-β/Smad/MAPK誘導的上皮-間質轉化研究黃芪甲苷促進UC黏膜屏障修復機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5 |
李沛清 | 基礎醫學院 | 基於TGF-β1/Smads通路探討半夏瀉心湯干預胃癌外泌體誘發腹膜間皮細胞EMT阻抑胃癌腹膜轉移的作用機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6 |
趙信科 | 附屬醫院 | 基於TNF-α/CTRP9/p42/44MAPK信號通路探討當歸紅芪超濾物干預重離子束致心肌細胞損傷的氧化應激機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4 |
王志旺 | 藥學院 | 基於“體陰而陰不足”從cAMP/PKA/CREB與TGF-β1/Smads/CTGF多信號通路探討育陰軟肝顆粒治療肝纖維化的機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4 |
景明 | 藥學院 | 從TGF-β1/Smads/Snail信號通路調控CEC自噬障礙導致EMT探討濕生扁蕾提取物治療UC腸纖維化的作用機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7 |
吳玉泓 | 基礎醫學院 | p38MAPK介導MSK1/2-CREB通路關鍵分子在潰瘍性結腸炎腸黏膜微環境中的響應及溫補脾腎法干預效應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5 |
劉喜平 | 基礎醫學院 | 胃癌外泌體激活Shh信號通路誘發MSCs惡性轉化及半夏瀉心湯干預作用的配伍機制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1 |
馬燕花 | 臨床醫學院 | miRNAs和Hh信號通路在NASH相關肝纖維化中的交互作用及慈菇消脂丸的干預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6 |
明海霞 | 基礎醫學院 | 基於SOCS對JAK/STAT的負調控探討鐮形棘豆總黃酮對肺纖維化TGF-β1/Smads信號轉導的作用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5 |
金華 | 中醫臨床學院 | 基於“腸道菌群—5-HT信號系統”探討自發性高血壓大鼠中樞-胃腸響應機制及鎮肝熄風湯的影響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6 |
潘海邦 | 臨床醫學院 | TLR2/4-MyD88-NF-κB信號通路關鍵分子在小鼠體表感染軟組織中的級聯響應及三黃膏的干預效應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4 |
王鋼 | 附屬醫院 | 基於骨免疫探討補腎通絡法對類風濕關節炎骨破壞及Treg/Th17的影響及機制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1 |
曹林忠 | 附屬醫院 | 基於FKBP52/GRα/miRNA-708信號通路探討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分子機制及生骨再造丸的干預效應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5 |
嚴興科 | 針灸推拿學院 | 單眼剝奪大鼠視功能柱“漂移”與針刺干預的機制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5 |
宋鵬 | 附屬醫院 | 基於VEGFR2/ERK/AP-1/miRNA-21信號通路探討雄黃微生物轉化液抑制腫瘤血管形成的分子機制 | 青年科學 | 21 |
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一覽表 | |||
---|---|---|---|
負責人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別 | 批准金額(萬元) |
張建 | 天然生物鹼Stenine和Lycopodine的全合成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40 |
何建新 | 基於對AKT活性的調控效應研究黃芪抑制MSCs介導肺癌細胞對厄洛替尼耐藥性的生物學機制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18 |
李芸 | 基於生物鹼成分轉化與毒-效相關性的甘草汁蒸制高烏頭“減毒存效”的機制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7 |
舍雅莉 | 黃芪多糖對甲醛環境中BM-MSCs遺傳毒性的影響及機制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6 |
金華 | 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腸道菌群的結構特徵分析與鎮肝熄風湯的影響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6 |
景明 | 藏葯濕生扁蕾抑制結腸癌微環境中BMSCs惡性轉化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9 |
萬生芳 | 基於"脾主肌肉"理論探討糖尿病胃輕癱胃竇平滑肌RhoA/RocK信號通路的響應及紅芪多糖的干預機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7 |
韓濤 | 西黃丸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抗乳腺增生作用機制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6 |
李紅 | 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在氣虛血瘀型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大鼠的動態表達及益氣活血法的干預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5 |
趙黨生 | 芍藥湯經高遷移率族蛋白B1調控TLR信號通路炎症分子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機制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9 |
劉喜平 | 參苓白朮散與痛瀉要方促進內源性MSCs向潰瘍性結腸炎大鼠結腸黏膜歸巢作用的方證相關研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7 |
馬燕花 | JNK/c-Jun信號通路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Fas介導肝細胞脂性凋亡的影響及解毒化痰法的干預作用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8 |
張曉剛 | 骨質疏鬆胸腰段骨折不全複位對鄰近椎體力學穩定性影響的有限元分析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7 |
趙中亭 | 基於“熱證可灸”的懸灸對熱痹型RA大鼠特異自身抗體表達的干預機制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8 |
•館藏資源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管理的紙質圖書總量達62.3837萬冊,外文圖書2.956萬冊,紙質期刊合訂本累計達4.2533萬餘冊,紙質現刊456種,館藏古籍圖書3.4499萬冊(其中線裝古籍2.3809萬冊,古籍特藏1.0702萬冊),其中館藏朝鮮內府刊《東醫寶鑒》、元刻《(聞人氏)痘疹論》、明刻本《類經》等善本,台灣出版的《敦煌寶藏》、文淵閣影印本《四庫全書》等,構成了該館的古籍藏書特色;購置電子圖書60.5萬餘種,電子報紙250餘種,電子期刊18501種,各類資料庫或平台共45個,包括中醫藥古籍大系資料庫、CNKI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萬方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系統、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庫克數字音樂圖書館、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維普考試資源系統、《台灣學術文獻資料庫》科學庫、萬方外文文獻資料庫、中藥材圖像資料庫(免費)、中草藥化學圖像資料庫(免費)、藥用植物圖像資料庫(免費)等在內的各種類型資料庫28個;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與就業數據資源平台、中醫藥系列知識服務平台、維普智立方知識發現系統、本地PubMed、百鏈雲圖書館、讀秀學術搜索、維普論文檢測系統、隨書光碟系統、中醫藥趣味練習網上教學平台等學術搜索平台9個;書香中國網際網路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新東方掌上學習平台、微信圖書館等移動端APP4個;自建學位論文資料庫、甘肅中醫藥大學古籍特色庫、館藏書目資料庫(OPAC)等特色資料庫3個,購置NoteFirst文獻管理軟體系統1套。
•學術期刊
《中醫兒科雜誌》主要報道中醫兒科臨床、科研與教學成果,設有名家真傳、專題筆談、專家診療經驗、理論研究、學術探討、實驗研究、教學研究、文獻綜述、臨床研究與報道、針灸推拿、名院名科名醫風采、經典古籍研究、兒童養生保健、醫案醫話、中藥研究等欄目;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等多家資料庫全文收錄。
《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報》設有專家診療經驗、理論研究、學術探討、學術爭鳴、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與報道、針灸推拿、中藥研究、工藝研究、技術與方法、教學研究、文獻綜述、百家園等欄目,並設有敦煌研究、藏醫藏葯、隴上醫家、甘肅道地藥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欄;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收錄源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等大型資料庫收錄。
《甘肅基層衛生》開設的欄目有專家經驗、經典探討、臨床研究與報道、針灸推拿、護理園地、醫院管理、短篇報道、醫德醫風、百家園等。
校園建築
學校是全國第四次中藥普查甘肅省試點工作技術依託單位、國家基本藥物所需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甘肅省牽頭指導單位、甘肅省道地中藥材標準制定工作牽頭單位、科技部“中醫藥防治慢性病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甘肅省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常設單位、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敦煌醫學研究及文化傳承專業委員會牽頭單位。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本部設有20個教學機構;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設有27個本科專業、12個專科專業。
本科專業設置 | |||||
---|---|---|---|---|---|
專業名稱 | 學制 | 門類 | 專業類 | 學位 | 所屬院部 |
中醫學 | 5 | 醫學 | 中醫學類 | 醫學 | 中醫臨床學院 |
針灸推拿學 | 5 | 醫學 | 中醫學類 | 醫學 | 針灸推拿學院 |
中藥學 | 4 | 醫學 | 中藥學類 | 理學 | 藥學院 |
藏醫學 | 5 | 醫學 | 中醫學類 | 醫學 | 藏醫學院 |
中西醫臨床醫學 | 5 | 醫學 | 中西醫結合類 | 醫學 | 中西醫結合學院 |
護理學 | 4 | 醫學 | 護理學類 | 理學 | 護理學院 |
藥物製劑 | 4 | 醫學 | 藥學類 | 理學 | 藥學院 |
中草藥栽培與鑒定 | 4 | 醫學 | 中藥學類 | 理學 | 藥學院 |
公共事業管理 | 4 | 管理學 | 公共管理類 | 管理學 | 經貿與管理學院 |
臨床醫學 | 5 | 醫學 | 臨床醫學類 | 醫學 | 臨床醫學院 |
醫學影像學 | 5 | 醫學 | 臨床醫學類 | 醫學 | 臨床醫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4 | 經濟學 | 經濟與貿易類 | 經濟學 | 經貿與管理學院 |
預防醫學 | 5 | 醫學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 | 醫學 | 公共衛生學院 |
醫學信息工程 | 4 | 工學 | 電子信息類 | 工學 | 信息工程學院 |
醫學檢驗技術 | 4 | 醫學 | 醫學技術類 | 理學 | 臨床醫學院 |
康復治療學 | 4 | 醫學 | 醫學技術類 | 理學 | 針灸推拿學院 |
應用心理學 | 4 | 理學 | 心理學類 | 理學 | 經貿與管理學院 |
中藥資源與開發 | 4 | 醫學 | 中藥學類 | 理學 | 藥學院 |
藏藥學 | 4 | 醫學 | 中藥學類 | 理學 | 藏醫學院 |
應用化學 | 4 | 理學 | 化學類 | 理學 | 藥學院 |
藥學 | 4 | 醫學 | 藥學類 | 理學 | 藥學院 |
運動康復 | 4 | 教育學 | 體育學類 | 理學 | 體育健康學院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4 | 醫學 | 醫學技術類 | 理學 | 公共衛生學院 |
中藥製藥 | 4 | 醫學 | 藥學類 | 理學 | 藥學院 |
醫學影像技術 | 4 | 醫學 | 醫學技術類 | 理學 | 臨床醫學院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4 | 工學 |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 工學 | 公共衛生學院 |
軟體工程 | 4 | 工學 | 計算機類 | 工學 | 信息工程學院 |
專科專業設置 | ||
---|---|---|
專業名稱 | 科類 | 所屬院部 |
中醫學(農村醫療專項) | 文史 | 繼續教育學院 |
中醫學(農村醫療專項) | 理工 | |
中醫骨傷 | 文史 | |
中醫骨傷 | 理工 | |
針灸推拿 | 文史 | |
針灸推拿 | 理工 | |
醫學影像技術 | 理工 | |
醫學檢驗技術 | 理工 | |
護理 | 文史 | |
護理 | 理工 | |
藥品生產技術(中藥製藥技術方向) | 理工 | |
藥品經營與管理 | 文史 | |
藥品經營與管理 | 理工 | |
公共衛生管理 | 文史 | |
公共衛生管理 | 理工 | |
藥品質量與安全(中藥鑒定與質量檢測技術方向) | 理工 |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校本部擁有教職工892人,其中專任教師758人;擁有國醫大師1人,全國名中醫3人,雙聘院士3人,博士研究生導師6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48人,17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1人被評為“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3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63人榮膺“甘肅省名中醫”,11人被評為“甘肅省優秀專家”,6人獲“甘肅省高校教學名師獎”,12人獲“甘肅省園丁獎”,26人獲“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23人入選甘肅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選甘肅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6人被選拔為甘肅省領軍人才,27人被選拔為甘肅省衛生廳領軍人才。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 ||
張士卿 | 裴正學 | 趙健雄 |
劉國安 | - | - |
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 | ||
李妍怡 | - | - |
甘肅省名中醫 | ||
宋敏 | 趙健雄 | 劉國安 |
戴恩來 | - | - |
甘肅省優秀專家 | ||
李應東 | 李金田 | 陳林慶 |
甘肅省教學名師 | ||
李金田 | - | - |
甘肅省“333”人才工程 | ||
周語平 | 李應東 | 李金田 |
王引權 | - | - |
甘肅省“555”人才工程 | ||
劉永琦 | 李成義 | 王亞麗 |
郭玫 | - | - |
甘肅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 | ||
周語平 | 李金田 | 李成義 |
甘肅省領軍人才 | ||
宋敏 | 李應東 | 戴恩來 |
王引權 | 郭玫 | - |
甘肅省衛生廳領軍人才 | ||
劉永琦 | 宋敏 | 韓濤 |
楊扶德 | - | - |
教學團隊一覽表 | ||||
---|---|---|---|---|
名稱 | 所屬院部 | 團隊帶頭人 | 年度 | 級別 |
中藥生藥學教學團隊 | 藥學院 | 李成義教授 | 2009 | 省級 |
中醫臨床基礎教學團隊 | 中醫臨床學院 | 李金田教授 | 2010 | 省級 |
中醫學基礎教學團隊 | 基礎醫學院 | 安耀榮教授 | 2011 | 省級 |
中醫骨傷科學教學團隊 | 中醫臨床學院 | 宋敏教授 | 2012 | 省級 |
中西醫結合基礎教學團隊 | 基礎醫學院 | 劉永琦教授 | 2013 | 省級 |
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團隊 | 基礎醫學院 | 梁永林教授 | 2016 | 省級 |
流行病與醫學統計學教學團隊 | 公共衛生學院 | 鄭貴森教授 | 2017 | 省級 |
中藥資源學教學團隊 | 藥學院 | 晉玲教授 | 2018 | 省級 |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8個省部級重點學科,9個省級醫療衛生重點學科;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
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臨床醫學、護理、公共衛生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中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省部級重點學科一覽表 | ||
---|---|---|
學科名稱 | 批准部門 | 批准 |
中醫學 | 甘肅省教育廳 | 2013.02 |
針灸學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2009.10 |
中醫骨傷科學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2009.10 |
傷寒學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2009.10 |
中醫老年病學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2012.08 |
中醫痹病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2012.08 |
中醫血液病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2012.08 |
民族醫學(敦煌醫學)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2012.08 |
省級醫療衛生重點學科 | ||
---|---|---|
學科名稱 | 部門 | 時間 |
方劑學 | 中醫臨床學院 | 2010 |
中醫內科學 | 中醫臨床學院 | 2010 |
中醫腦病科 | 第一附院(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2010 |
中醫消化科 | 第一附院(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2010 |
中醫老年病科 | 第一附院(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2010 |
教學建設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19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5家實踐教學基地(含10所附屬醫院)。
特色專業一覽表 | ||||
---|---|---|---|---|
專業名稱 | 所屬院部 | 負責人 | 年度 | 級別 |
中草藥栽培與鑒定 | 藥學院 | 李成義教授 | 2008 | 國家級 |
中西醫臨床醫學 | 中西醫結合學院 | 李應東教授 | 2009 | 國家級 |
針灸推拿學 | 針灸推拿學院 | 嚴興科教授 | 2010 | 國家級 |
中醫學 | 中醫臨床學院 | 宋敏教授 | 2011 | 省級 |
藥物製劑 | 藥學院 | 魏舒暢教授 | 2011 | 省級 |
中藥學 | 藥學院 | 李成義教授 | 2014 | 省級 |
護理學 | 護理學院 | 趙鯤鵬副教授 | 2014 | 省級 |
臨床醫學 | 臨床醫學院 | 陳徹教授 | 2016 | 省級 |
藏醫學 | 藏醫學院 | 趙蘇靜副教授 | 2016 | 省級 |
醫學影像學 | 臨床醫學院 | 周晟 | 2017 | 省級 |
精品資源共享課一覽表 | |||
---|---|---|---|
名稱 | 級別 | 所在院部 | 課程負責人 |
醫學免疫學 | 省級 | 基礎醫學院 | 劉永琦教授 |
中醫婦科學 | 省級 | 中醫臨床學院 | 武權生教授 |
中醫基礎理論 | 省級 | 基礎醫學院 | 梁永林教授 |
中醫內科學 | 省級 | 中醫臨床學院 | 金智生教授 |
中醫臨床基礎—傷寒學 | 省級 | 中醫臨床學院 | 李金田教授 |
中醫臨床基礎—溫病學 | 省級 | 中醫臨床學院 | 李金田教授 |
中醫外科學 | 省級 | 中醫臨床學院 | 王思農教授 |
藥用植物學 | 省級 | 藥學院 | 晉玲教授 |
中醫筋傷學 | 省級 | 中醫臨床學院 | 宋敏教授 |
教學實驗示範中心一覽表 | ||||
---|---|---|---|---|
名稱 | 所屬部門 | 負責人 | 年度 | 級別 |
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 教學實驗實訓中心 | 劉永琦教授 | 2011 | 省級 |
臨床技能實訓中心 | 教學實驗實訓中心 | 劉麗教授 | 2012 | 省級 |
中藥生葯實驗教學中心 | 藥學院 | 李成義教授 | 2013 | 省級 |
藥學實驗教學中心 | 藥學院 | 李越峰教授 | 2016 | 省級 |
理化實驗教學中心 | 藥學院 | 劉雄 | 2017 | 省級 |
省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 |||
---|---|---|---|
中醫內科學 | 中醫基礎理論 | 中醫診斷學 | 中醫臨床基礎——傷寒學 |
中醫骨傷科學 | 中醫各家學說 | 中藥學 | 中藥鑒定學 |
醫用生物學 | 中醫臨床基礎——溫病學 | 中藥化學 | 內科學 |
中醫婦科學 | 方劑學 | 診斷學 | 醫學免疫學 |
中醫外科學 | 分析化學 | 資料來源:註:名單不全 |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先後被評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高校統戰工作先進單位”;校工會和附院工會被授予“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先進工會組織”榮譽稱號。
•校徽
標誌主體為一棟具有傳統中國特色重檐結構的樓宇,寓意甘肅中醫藥大學面向未來層層遞進;樓宇具有古色古香的傳統風格又具有現代特色的美感,易聯想到古代藏經閣體現出學校文化和濃厚,下方是一組中草藥葉子體現出校園傳統中醫文化;圓內中上方為漢字“甘肅中醫藥大學”字樣,表明甘肅中醫藥大學是中國的大學;下方為英文“甘肅中醫藥大學”字樣,表明甘肅中醫藥大學是一所向國際開放的大學;顏色上藍色代表的醫療,土黃色代表中藥,兩者相結合即傳統又不失現代感。
標識
•校訓
勤奮嚴謹繼承創新
做人要勤奮。勤奮的人生來自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著人們的思想,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與行動。有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人生的航船才有了方向,人內在的潛力才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做人要嚴謹。嚴謹地做人來自於強烈的責任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責任嚴謹地做人要通過加強個人修養來實現,古人強調慎獨,獨善其身。荀子《勸學篇》:“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行而行無過矣。”做人嚴謹要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獨具特色和優勢。繼承主要是要掌握中醫藥學基本理論、觀點和方法,要在系統學習,全面掌握的基礎上進行研究整理。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要堅持創新,勇於創新。科學的創新已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標誌。任何理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封閉循環的理論,與時代隔膜的理論必然就要滯后,失去生機。中醫藥學形成於先秦,吸取了中國古代哲學和科學的精華,也吸取了國外醫學精華,不斷為其注入新鮮血液,歷經幾千年至今指導著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顯示出它的生命力和合理內涵。
校歌
職務 | 姓名 |
---|---|
名譽校長 | 仝小林 |
黨委書記 | 李應東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李金田 |
黨委副書記 | 王志年 |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 范康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鄭貴森、王新華、史正剛、汪永峰 |
副校長 | 賈國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