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菌

野生食用菌

松樹菌又名松毛菌,鉚釘菇,松針菇。分類地位 傘菌目、鉚釘菇科。江西人稱瓊毛菇,鉚釘菇屬;湖南、湖北人稱松樹菇(叢樹菇)、黃絲菌(湖北孝昌),中國各地對松樹菌的叫法頗多。

簡介


松樹菌
松樹菌
形態特徵 子實體較小。菌半球形至近平展,後期有時中部稍下凹,直徑2-6cm,粘或粘滑,粉紅或玫瑰紅至珊瑚紅色,另外還有少量的藍綠色(又叫藍綠乳菇),味道鮮美,銅紫色也可以食用,少量白色的不能食用;干後有光澤。菌肉白色後期帶粉色,味溫和,中部肉厚。菌褶稀,延生,稍厚,稍寬,靠近柄處有分叉,污白色至灰褐或褐色。菌柄近柱形,基部稍細,長3-5cm,粗0.5-1cm,上部白色,中部以下粉灰白色,基部黃褐色且內部呈黃色,內實。菌環生菌柄之上部似棉毛狀,常有部分殘掛在菌蓋邊緣。孢子印青褐色。

生態習性


夏秋季在針葉樹等混交林地上群生或散生。

分佈地區


分佈地區:廣西、廣東、吉林、遼寧、湖南、湖北、雲南、江西、四川、貴州、西藏等。

經濟用途


可食用。另外與松、雲杉等樹木形成外生菌根。
松樹菌是一種自然生長在松樹腳下的蘑菇,為黃褐色,少量藍綠,銅紫色。一般在每年重陽節后,從松樹下長出,傘狀,大如香菇,是無公害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鮮美,出產眾多,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其烹調方法主要有清燉、爆炒等兩種。棕紅或墨綠色的松樹菌是蘑菇中的上品。

環境影響


隨著環境的污染,野生松樹菌數量減少,如酸雨改變了土壤的pH值(松樹菌喜中性或微鹼性),大量的松樹砍伐也是減少的原因。土壤酸化也會引起菌種變異。近幾年,在家裡山上採到形狀不規則、菌傘白化等情況。

食用方法


1、把蘑菇身上的松針和根部的泥土清理乾淨。這種蘑菇掰開后裡面的白色發脆的肉質,像果肉一樣。用沸水焯兩分鐘。野生鮮蘑菇食用之前必須用沸水燙,因為蘑菇裡面可能會有很多小蟲子。松樹蘑焯過後表面有一種黏液,據說就是這種黏液防癌。
2、準備一小塊肉和幾根辣椒。肉要略肥一些,蘑菇吃油。
3、先把油鍋燒熱,把肉倒進去煸出油來,然後下蘑菇武火爆炒,最後放入小米辣和鹽,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盛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