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場鎮

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下轄鎮

大壩場鎮,隸屬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地處思南縣東南部,東與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楊柳鄉接壤,南與石阡縣坪地場仡佬族侗族鄉毗鄰,西與興隆土家族苗族鄉隔龍底江相望,北與天橋土家族苗族鄉共界。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42千米。總面積153.34平方千米。

元屬思南宣慰司。1992年10月,原大壩、青鋼園、桐梓園、官寨、德浩5個鄉和梧桐鄉部分村合併為大壩場鎮。截至2018年末,大壩場鎮戶籍人口29018人。截至2020年6月,大壩場鎮轄1個社區、2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場壩社區。

2011年,大壩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815元。截至2018年末,大壩場鎮有工業企業9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9個。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壩場鎮常住人口為17045人。

歷史沿革


元屬思南宣慰司。
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屬思南府。
民國三年(1914年),思南縣屬東南區,屬之。
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第七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第五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為四維鄉。
1950年2月,為思南縣第七區。
1955年7月,第七區更名大壩場區。
1992年10月,原大壩、青鋼園、桐梓園、官寨、德浩5個鄉和梧桐鄉部分村合併為大壩場鎮。
大壩場鎮
大壩場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2年10月,轄1個社區、29個村民委員會、273個村(居)民組。
2011年末,轄場壩1個社區,坪山、迎豐、龍坪、和平、桂花、築山、官塘壩、洞龍、齊心、堯上、桐梓園、高峰、坪興、棗坪、青桐園、山角庄、花坪、明星、小德浩、紅聯、楊家察21個村;下設144個村(居)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大壩場鎮轄1個社區、2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場壩社區。
大壩場鎮區劃詳情
場壩社區桂花村和平村築山村花坪村坪山村
永紅村楊家寨村坪星村三角庄村心村堯上村
小德浩村紅聯村青杠園村硐龍村官堂壩村高峰村
明星村棗坪村桐梓園村迎豐村龍坪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大壩場鎮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和西南稍低,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地形多丘陵、山地,屬亞丘陵山地類型,喀斯特特徵極為明顯。境內最高峰位於獐子岩,海拔1481米;最低處位於龍底江出境處馬臘子,海拔390米。

氣候

大壩場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6.5℃,1月平均氣溫6.3℃,極端最低氣溫-7.7℃;7月平均氣溫28℃,極端最高氣溫38.7℃。無霜期年平均282天。年平均8照時數1343小時,年總輻射84.0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189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6月,6月最多。

水文

大壩場鎮境內主要河流有瓮臘河、龍塘河、兩叉河、利民河、馬伏河、窯上河6條。大壩場利民水庫一角

自然災害

大壩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雪凝、地質滑坡等。最嚴重的一次雹災發生在1995年4月,特大風雹災害造成50間房屋受損、5000畝油菜絕收。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大壩場鎮境內內已探明礦藏資源有鐵、重晶石、錳、高嶺土等。其中鐵礦儲量在25萬噸左右,重晶石儲量在300萬噸左右,錳礦儲量在20萬噸左右,高嶺土儲量在300萬噸以上。

土地資源

2011年,大壩場鎮有耕地面積22837畝。

人口


2011年末,大壩場鎮轄區總人口2911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498人,城鎮化率36.1%。另有流動人口5125人。總人口中,男性15082人,佔51.8%;女性14033人,佔48.2%;14歲以下5622人,佔19.31%;15~64歲21056人,佔72.32%;65歲以上2437人,佔8.3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3800人,佔47.4%;有土家、苗、倫佬、蒙古等少數民族,共15315人,佔52.6%。超過5000人的少數民族有土家、苗2個民族,其中土家族6891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45%;苗族6126人,佔40%。2011年,大壩場鎮人口出生率9.55‰,人口死亡率4.77‰,人口自然增長率4.7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63人。
截至2018年末,大壩場鎮戶籍人口29018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壩場鎮常住人口為1704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大壩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815元。2011年,大壩場鎮財政總收入73.62萬元,比上年增長8.1%。
截至2018年末,大壩場鎮有工業企業9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9個。

農業

2011年,大壩場鎮農業總產值14073萬元。
大壩場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薯類為主。2011年,大壩場鎮生產糧食869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煙葉、茶葉等。2011年,大壩場鎮油菜種植面積8953畝,產量905噸;煙葉種植面積2600畝,產量217噸;茶園面積6700畝。
大壩場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大壩場鎮牛年末存欄3659頭;生豬年末存欄19971頭;羊年末存欄1926隻;家禽年末存欄58320羽。2011年,大壩場鎮畜牧業總產值4508萬元。
截至2011年末,大壩場鎮累計造林4.6萬畝,林木覆董率52%。

金融

2011年末,大壩場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23%;各項貸款餘額1億元,比上年增長20%。

交通運輸


2011年,大壩場鎮客運總量7.5萬人次,貨運總量65萬噸。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壩場鎮有幼兒園3所,在因幼兒296人,專任教師12人;完全小學7所,小學1所,教學點4個,在校生2236人,專任教師9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九年制學校1所,在校生1888人,專任教師86人,小升初開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大壩場中學、官寨九年制學校。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大壩場鎮有鎮文化信息服務中心1個;公共圖書室1個,農家書屋10個,藏書10萬冊。2011年末,電視綜合覆蓋率38.28%。
大壩場鎮
大壩場鎮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壩場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9個,其中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28個;病床36張。專業衛生人員72人。
2011年,大壩場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01%。

體育事業

2011年末,大壩場鎮有體育場地9處。

社會保障

2011年,大壩場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9戶,人數174人,支出46.6761萬元,比上年增長23.65%;城市醫療救助232人次,支出11.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03戶,人數5240人,支出397.9468萬元,比上年增長15.3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8人,支出9.732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0人,支出28.40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435人次,支出114.401萬元,比上年增長77.25%;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11人次,支出4.555萬元;農村臨時救濟311人次,支出18.33萬元,比上年增長10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9.97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壩場鎮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75%。電話用戶普及率5.78%,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89.72%。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因系山間大壩,地勢平坦,故名大壩場。

民族文化

大壩場地方文化有:金錢干、八仙師、龍燈、花燈、獅子燈、哭嫁孝歌等。

風景名勝


大壩場鎮主要景點有:響水洞、月亮洞、牛角洞、干洞、利民水庫、迎水寺、紅豆杉基地、東坡生態茶園基地、洞龍涼橋、青杠元花墳、和平生態家園、山角庄獐子岩、桐子元原始森林、龍底江。

地方特產


大壩場鎮土特產品有:茶葉、牛肉乾、優質米、馬鈴薯、板栗、核桃、花甜粑、綠豆粉、紅豆杉、野生天麻、木株、根雕等。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大壩場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