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綜源

孫綜源

孫綜源,河南省開封府滎陽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孫欽昂之子。光緒十二年(1886年),參加光緒丙戌科殿試,登進士二甲62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五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簡介


河南省開封府滎陽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孫欽昂之子孫綜源,光緒十一年進士及第,被欽點翰林。因其父是翰林,為區別父子翰林,人們故將孫欽昂稱之為"老翰林",孫綜源稱之為"少翰林",譽為"父子雙翰林",遠近聞名,聲威赫赫。光緒十二年(1886年),參加光緒丙戌科殿試,登進士二甲62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孫綜源之父的字
,孫綜源之父的字
孫綜源的字
他性聰敏,幼隨父求學於廣西,凡詩賦之詞,一看即會。十七歲回鄉應童子試,成績第一名。之後到廈門父親任上,得名師指授,學益進。1885年,考取拔貢,同年又考中舉人,1886年成進士,入翰林。1889年,(光緒十五年四月),散館,授職編修,后歷任國史館協修、纂修。1900年,孫綜源曾隨鑾西京。1904年任知府,分發直隸。1907年,他委署遵化直隸知州,未赴任去世。卒年五十四歲。

清代大員孫欽昂故居將拆


留下有百年歷史的老房子
民間文物保護志願者@彭保紅髮微博:“十萬火急!‘一門三進士,父子雙翰林’孫欽昂、孫綜源故居岌岌可危,廂房已經拆除,
.
.
.
主屋隨時被拆。我今天是在鉤機轟隆隆的聲音中穿過廢墟來到現場。強烈呼籲拆遷前必須進行文物普查,保護好為數不多的古建築!”最近,須水鎮孫庄村村民向彭保紅反映,村裡正在改造,其中幾棟老房子是清代大員孫欽昂故居。村民稱,孫家原有15座樓房,到現在只剩下三間,而這三間,也要完全消失了。彭保紅很著急,希望通過自己和網友們的呼籲,引起媒體和主管部門的關注,為鄭州留下這些有著百年歷史的老房子。 “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孫家曾經輝煌的過去,讓我們鄭州的歷史更加豐滿。在鄭州,100年以上的老屋,還有幾座?”彭保紅的微博得到了微博名人@薛蠻子等人的轉發。

孫欽昂、孫綜源父子,是這座村莊的驕傲


在孫庄村,大部分房子的外牆上都寫了一個大大的“驗”字,十幾台挖掘機揮動巨臂,隆隆作響,隨著一片建築物的倒掉,盪起遮天蔽日的煙塵。
在村裡,提起“父子雙翰林”,村民幾乎都知道。孫欽昂、孫綜源父子,是這座以孫姓為主的村子的驕傲。
據查,清道光五年至光緒三十三年,孫氏家族先後有20餘人榮任學政、道台、知府等職。孫欽昂曾被欽點翰林院編修,孫欽昂三子孫綜源也點了翰林,此即為“父子雙翰林”的由來。在現場,眾人查看了兩棟尚未被拆除的房子。

孫家後人沒有向文物部門提出保護申請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汪松枝說:在鄭州的名人錄中,孫欽昂確實是為數不多的重要人物之一。
孫欽昂家族的老房子,2011年他們就來看過,但不知什麼原因,孫家後人沒有向文物部門提出保護申請。
2011年12月16日,孫氏後人在打掃房間時,強光照射下,偶然在屋頂柱子一側,隱約看到“大清光緒玖年三月上旬純和堂主人孫欽昂修”一行字。經驗證為孫欽昂親筆書寫。後來,村民陸續在村裡發現孫氏後裔珍藏的孫欽昂的奏章備本、朝試試卷、家書友信、詩詞文稿等真跡,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