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菟葵的結果 展開
  • 毛茛科菟葵屬植物
  • 中藥

菟葵

毛茛科菟葵屬植物

菟葵(Eranthis stellata),草本植物,有塊狀根莖;葉大部合生,掌狀深裂,莖葉1枚生於花下而成一總苞;花單生,黃色或白色;萼片5-8;花瓣為鱗片狀的空腺;雄蕊多數;雌蕊數至多個,具柄,有胚珠多顆,成熟時變為一束蓇葖。分佈於東半球溫帶地區。可作藥用。

概括


(圖)菟葵
(圖)菟葵
菟葵又稱群體海葵,屬於刺絲胞(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的群體海葵目(Zoanthidea) 。它們與一般海葵在外形上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例如海葵皆行單體生活。

簡介


屬中文名:菟葵屬
屬拼音名:tukuishu
屬拉丁名:Eranthis
中國植物志:27:108
植物名稱: 土耳其菟葵; 冬菟葵
科: 毛茛科
品種:
土耳其菟葵
冬菟葵
白花菟葵
淺裂菟葵
菟葵
菟葵屬
顏色:
金黃色
亮黃色
描 述:Eranthis Salisb. 菟葵屬,毛茛科,7種,分佈於東半球溫帶地區,我國有3種,產西南和東北。草本,有塊狀根莖;葉大部合生,掌狀深裂,莖葉1枚生於花下而成一總苞;花單生,黃色或白色;萼片5-8;花瓣為鱗片狀的空腺;雄蕊多數;雌蕊數至多個,具柄,有胚珠多顆,成熟時變為一束蓇葖。

一般屬性


(圖)菟葵
(圖)菟葵
原產地區: 土耳其菟葵: 希臘,土耳其;
冬菟葵:西歐
球莖類型/營養儲藏組織: 棕色-黑色塊莖
品種習性
高度: 約10厘米
開花: 花底處有綠色葉柄
花形: 似葡枝毛茛
葉子顏色和形狀: 青銅綠;葉無花梗深裂,蓮座葉叢
打破休眠的要求: 冷處理,9°C以下
越冬能力: 很難
儲存: 5-9°C,寬鬆地置於花盆中,也可加些木屑
供應階段: 8月-11月
可銷售球的大小(厘米)和產花數: 土耳其菟葵4/+: 2-3朵小花;
冬菟葵5/+: 3-4朵小花; 4/5: 2朵小花

栽培特性


冷處理開始時間: 約9月15日以後
冷庫/生根室或自然冷處理周期: 冷處理13-15個星期,其中可以進行4個星期“乾冷”處理
冷處理溫度: 乾冷處理:9°C;濕冷處理:根系發育前至少4個星期9°C,然後在9和1°C之間(與鬱金香的冷處理相同)
種植期: 9月中旬-11月
基質: 排水良好,保水性強的基質或標準基質土並多加沙,PH值約6-7
種植深度: 塊莖上覆蓋1厘米厚的土
澆水量: 正常
自然冷處理: 冬季溫度特別低的區域,需要用可控溫冷庫
自然冷處理的方法: 將花盆埋入土中,在芽頭上用約5厘米的土覆蓋
防霜凍: 自然冷處理埋在土壤中的花盆與土壤必須接觸良好,並在地表蓋上一層稻草(至少10厘米厚)。霜凍期間還需蓋上塑料薄膜或泡罩薄膜,然後再覆蓋額外的稻草。霜凍期過後去掉塑料薄膜和多加的稻草。
溫室階段: 從冷周期結束后開始

栽培要求


(圖)菟葵
(圖)菟葵
施肥: 無需
溫室溫度: 10-12°C,相對濕度60-80%
所需光線: 不超過350焦耳/厘米²/天,超過則避光
在溫室時間: 3-1個星期
澆水量: 正常或適量

上市階段


種植者處的保存溫度: 0-2°C;如無法做到這點的話,則置於低溫光亮處
運輸時的溫度: 2-5°C;同上
批發商和零售商出的溫度: 2-5°C;同上
在消費者處的適宜置放處: 走道、陽台、花園
用途: 一年生盆栽植物
消費者家中的溫度: 室溫,光亮處
消費者澆水量: 適量
保鮮程度: 一般

植物形態


菟葵,又名:小花錦葵。
一年生草本,全體被有細軟毛。葉互生,近乎圓形,長2~4厘米,寬5~6厘米,邊緣為深淺不同的5~7圓裂或5~7角裂,裂片具圓鈍鋸齒;葉柄長5~8厘米,有軟毛。花簇生於葉腋,花梗短,花后伸長;小苞片線形;花萼5裂,裂片闊三角形,先端尖,密被長毛;花瓣5,淡紫紅色,稍長於花萼,基部具爪,無毛;雄蕊多數,結合成一圓柱體,花藥著生於頂端。果實扁圓形,徑5~7厘米,心皮表面具皺紋,花期5~6月。
生長在路邊及荒野。分佈華東、華南等地。

性味


《唐本草》:",寒,無毒。"

功用主治


治淋病,小便不利,乳癰,瘡腫。
①《唐本草》:"主下諸石五淋,止虎蛇毒。"
②《開寶本草》:"別本注云,蛇虎毒諸瘡,搗汁飲之及塗瘡,能解毒止痛。"
③《本草圖經》:"葉主淋瀝熱結。"
④《廣西藥植名錄》:"治乳癰,無名腫毒。"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或搗汁。外用:搗敷。

易混植物


葯食兩用
菟葵(10張)
葯食兩用蔬菜“菟葵”實為錦葵科野葵 Malva verticillata ,與前種為不同的植物,切勿混淆。
【異名】野葵(湖北)冤葵(爾雅、圖考),旅葵(古詩),棋盤菜(湖北),土黃芪、蓍葵葉(滇南本草),芪(茄、薺、其)菜、巴巴葉或把把葉、棋盤葉、冬莧菜(雲南、華北經濟植物志要誤用)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野葵的莖葉。
【植物形態】菟葵,又名:小花錦葵。
【採集】夏、秋採收。
二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莖幹被星狀長柔毛。葉腎形或圓形,直徑5-11厘米,通常為掌狀5-7裂,裂片三角形,具鈍尖頭,邊緣具鈍齒,兩面被極疏糙伏毛或近無毛;葉柄長2-8厘米,近無毛,上面槽內被絨毛;托葉卵狀披針形,被星狀柔毛。花3-多朵簇生於葉腋,具極短柄至近無柄;小苞片3,線狀披針形,長5-6毫米,被纖毛;萼杯狀,直徑5-8毫米,萼裂5,廣三角形,疏被星狀長硬毛;花冠長稍微超過萼片,淡白色至淡紅色,花瓣5,長6-8毫米,先端凹入,爪無毛或具少數細毛;雄蕊柱長約4毫:米,被毛;花柱分枝10-11。果扁球形,徑約5-7毫米;分果爿10-11,背面平滑,厚1毫米,兩側具網紋;種子腎形,徑約1.5毫米,無毛,紫褐色。花期3-11月。
產全國各省區,北自吉林、內蒙古,南達四川、雲南,東起沿海,西至新疆,青海,不論平原和山野,均有野生。印度、緬甸、錫金、朝鮮、埃及、衣索比亞以及歐洲等地均有分佈。
種子、根和葉作中草藥,能利水滑竅,潤便利尿,下乳汁,去死胎;鮮莖葉和根可拔毒排膿,療疔瘡癤癰。嫩苗也可供蔬食。
《唐本草》:",寒,無毒。"
治淋病,小便不利,乳癰,瘡腫。
①《唐本草》:"主下諸石五淋,止虎蛇毒。"
②《開寶本草》:"別本注云,蛇虎毒諸瘡,搗汁飲之及塗瘡,能解毒止痛。"
③《本草圖經》:"葉主淋瀝熱結。"
④《廣西藥植名錄》:"治乳癰,無名腫毒。"
內服:煎湯或搗汁。外用:搗敷。
菟葵
菟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