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山
榮華山
榮徠華山位於南宋著名理學家真德秀的故里福建浦城縣仙陽鎮東南1公里處,南浦溪繞山而過。相傳此山怪異,朝鑿暮合,祀以泊果,遂不複合,取名泊果山,后以方言諧音,雅稱榮華山,現闢為榮華山公園。
榮華山
宋代道人周霞看中此山風水,在山中隱居煉丹,建神景寺,后改稱仙游寺o 1212年南宋參知政事樓鑰為寺撰記,1228年真德秀囑友人將此文刻在石碑上,碑石至今尚存廟中o此石傳為太湖石,是周霞用雨傘柄從蘇州太湖背到此間o寺屢經修建,現存為清代晚期所建。寺中香火旺盛,往來的香客或遊人在廟中上香、拜佛,寄託對親人們的視福。
寺四周松竹爭翠,四季飄香o尤其是寺院內一株丹桂已有數1.r百年歷史,到今仍枝繁葉茂,金秋時節,香飄數里。寺院內還有一片方竹林,傳說是周霞背來太湖石后,將傘柄插入地下長成的o寺後有煉丹井,終年不絕,清澈甘甜,是周霞煉丹處,后在此升天,井中還留有腳印。
榮華山上還建有望城台,登高亦可見五老峰、虎嘯岩諸景。遠跳還可望見東北面百向山上黃巢寨及漢陽城、漁梁驛、章家嶺等古迹o
《沖應周真人祠記》
南宋。樓鑰
神仙之說,茫乎邀哉。有邪?元邪?不可得而知也。以為無者,謂以秦皇漢武之力求之而不得,故以為必元,之始末必然o以為有者,則指傳記以為信,傳記雖多誇言,然耳目所不及者,未必元之。嗨!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洪內相志夷堅言建之周生事,以為丹欲成而失之,出神往求,魔又困之,勸家人火其屍,而無所歸。又謂其山淺陋,非神仙所居也。嘉定五年,學士院權直真希元,建人也,為其里周真人之祠求記於余,且示以周真人之弟待制公所為行狀,及閑樂先生陳公師錫,容台何博士去非所書o陳何皆同鄉,始末甚明,始知內相得於傳闖而未見此三書也。真人天分素高,鳳有仙骨,神既授之,又加以真積歷久之功o其妻楊氏,文公之孫,亦有隱操,相與枯稿于山林之間,深及其垂成,猶未至於形神俱妙,輕舉飛升之地。則世所謂一有遇而遂羽化者又難矣。然其精神聚而不散,遂著靈響,水旱有禱,至今猶能惠其里社。里人以祈險之明驗,闖於府、於監司,以徹於朝,封沖應真人。舊有祠字,因而興聾,以侈上踢,而真人之名益顯矣。余聞建多偉人,山川孕秀非郡比o近閱圖志,武夷之外,名山無數,造化豈私於一方哉!自有宇宙融結自然,而秀氣特多,人才方興而未艾,蓋不止神仙道家之盛也。余家於部,少有四方之志,宦遊不出溫台,租窮東南之勝,欲人閩而終不遂。今老矣!方乞身以歸,將隱於四明山中,遙望建安,無可到之期,第切悵嘆而已。既為書此,且囑希元並於前三公之文刻之,此不復具載雲。真人名霞,字史卿。希元名德秀o是年五月四明樓鑰記。
附:真德秀跋
攻娩先生樓公作此記十有七年矣,紹定元年,真希元乃始囑友人黃洪書之、建安余煥刻之,知觀事周道珍立石。八月甲辰德秀謹識。
蘇醒的榮華山
入秋,天有些涼了。走在榮華山蜿蜒的石級道上,依稀漫步在如詩如夢遐想的藝術長廊里。這是閩北浦城的錦繡之鄉,有著頗為迷人的名字:仙陽。離縣城15公里。金色的田野,平平常常的小鎮,表面看去,似乎沒有什麼特殊的好風景。正如世上許多貌不驚人的奇才,不幸被世俗無情淹沒了一樣,它的輝煌和價值,直到今天,才開始逐漸被有識之士重視。遺落在這裡的古迹實在太多、太多:西漢東越王余善構築的古漢陽城,即載於福建正史的第一城,就沉睡在離鎮一箭之地的丘陵中。往事幾千年,多情的風,還記得那鐘鼓齊鳴的華麗樂章么?宋朝名相真德秀的故居還在,儘管,很少遊人。屋內的廳堂上,康熙皇帝親筆手書的匾額“力明正學”四個大字,也有些落寞,但那古樸而不乏大氣的建築,似乎在不懈地展示它永恆的尊榮。五代時救了芝城即今日建甌全城百姓生命的練氏夫人的老家,亦在此地。雖然,這位世稱“芝城之母”的巾幗英雄走進了不凋的傳奇和戲劇,但她的故梓卻被遺忘了。拭目一望,宋代著名詩人楊億的故鄉揚村就在眼底。而名聲如雷貫耳的陸遊,當年潑墨題詩的漁梁驛,只須舉步就可抵達。唐末黃巢農民起義軍駐紮的黃巢寨,仍是豪氣萬丈,書寫著歷史的厚重。歲月滄桑,或許,是沉澱了太多的瑰麗和珍奇,位於仙陽一側的榮華山,一旦蘇醒過來,便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山不算高,滿目鬱鬱蔥蔥,恰似鄉間常見的風水林。從山下到山上,正好780級石階,海拔456米。無數古人、名人、俗人的腳印,化為了石階上厚厚的青苔。細細品去,便不由想起清人李長霞詠苔的名句:“一雨寒如此,無煙綠自深”。樹,濃如霧、如海、如濤、如千古遺留的絕唱!一頭鑽進去,榮辱便全忘了。榮華山,仙陽的後花園,超凡脫俗,清奇峭拔。到了這裡,你才不得不讚歎宋代道人周霞的眼光,他踏遍天下,獨具慧眼,選擇了榮華山作為他的修鍊之地。史載,周霞為楊億的孫女婿,一派仙風道骨,德行高尚,世人對他十分敬仰,朝廷特封他為沖應周真人。宋嘉定五年,即公元1212年,真德秀特請參知政事樓鑰,其職位相當於副宰相,作《沖應真人祠記》。紹定元年,即公元1228年,真德秀又請友人黃洪書寫,建安余煥刻石,將此文刻於一塊太湖石上。此碑石歷經風雨,奇迹般地保存至今,成為罕見的鎮山之寶。民間盛傳,這塊太湖石是周霞用雨傘柄穿著,從蘇州太湖背到此地的。這一傳說,更是為榮華山增添了浪漫的神話色彩。奇石無言,卻不知留住了多少人的腳步。榮華山最大的特點是奇。穿過林海,到了山頂的道院附近,萬桿修竹編織成讓人心旌神搖的儀仗隊,而站在最前面的是一棵迎賓的老槐樹,抬頭一看,合抱的樹榦中間,居然長出一棵娉娉婷婷的綠竹。是詼諧的老人,抱著嬌美的孫女,前來迎客?還是極富奇思異想大自然造出的一幅奇景,讓人們去編織現代的神話?古樸的道院,烏瓦、白牆,一腳踏進去,卻有佛像,輕聲問院中的住持,原來,佛道一家,已是由來很久了。好在質樸的山裡人,向來胸懷開闊,且很少去刨根問底,見菩薩便拜,於是,就免了許多閑事。院中,濃蔭如潑,香味沁人肺腑,那是一棵有800年高齡的丹桂。鮮紅的桂花開得無遮無攔,洋洋洒洒,讓人心曠神怡。見慣了銀桂、金桂,很少見到丹桂,800年的開花丹桂,可謂是世上珍奇了。更是罕見的是:這棵桂花樹樹身的底部,竟然長出了兩株鮮活的靈芝,陽光下,紫銅色的葉面上,不斷冒出氤氳的水氣,靈芝一般長在朽木之中,活樹上長靈芝,天下奇聞,居然成了現實。和桂花樹相對應的一側,是一片方竹林,遠看,和一般的竹子無異,走近用手一摸,才強烈地感受到它的確是方的。九月,楓葉紅了,方竹林中,卻有無數的筍破土而出。“坐待成高節,清標出短牆。”怎不讓人嘆為觀止!院前,有泉。三眼聚在一起,相距不到一米,但色彩不一,水呈青、白、玉三色,這就是馳名的三色泉。品過名滿天下的廬山的聰明泉,也拜謁過堪稱天下第一泉的濟南的趵突泉,跋涉千萬里,見過泉水無數,卻是第一次見到真正可以讓人傾倒的泉水。因為,它不是靠人為的炒作,而是得趣天然,靜靜地守著一片天地。是等待遠方來客,真誠地奉上一杯甘露?還是看破了紅塵俗務,躲進這深山老林,求得一個清靜?細細品去,每一眼的泉水不僅色調不一,味兒也略有不同。“可惜寒聲留不得,旋添波浪向人間。”三色泉,山外繽紛如畫,瞬息萬變,該是走出山門的時候了。山峰上有亭,名為望城台,如飛動的彩翼,恰到好處地裝點著榮華山的雄奇和飄逸。登台遠望,萬里江山盡收眼底。閩北山城重鎮——浦城,宛如仙山瓊閣,洋溢著飄渺寫意之色;而近處的仙陽鎮,則像一幅靚麗的油畫,濃墨重彩,直撲眼帘。山水如畫,人生如畫,豈不快哉!蘇醒的榮華山,大膽地舉起雙手,歡迎五湖四海的天下來客!
一
仙陽鎮是閩浙交界的一座古鎮,坐落在浦城縣的大山深處。
仙陽鎮有兩座景色絕美的青山,一曰仙霞山,一曰榮華山。仙霞山是閩浙兩省的界山,因徐霞客的遊記而聞名於世;仙陽鎮東南1公里處的榮華山早在宋代就被道家視為風水寶地,建造了盤旋而上的石階古道和巍峨壯觀的仙游寺,或許因為與徐霞客失之交臂,致使千餘年來遊蹤寥寥。當初,古人將此山冠名榮華,希冀這脈青山興盛顯達,誰料這一美好的願望空浮千年,直到2007年才見到“榮華”的曙光。
農耕時代,浦城作為“八閩糧倉”,曾有過輝煌,然而,進入改革開放時代之後,地處海西腹地的浦城逐漸成為“后發展地區”。這種落後有其客觀原因,諸如資金匱乏、交通滯后等,但與沿海地區相比,真正的差距在哪裡?在於第二產業短板,特別是缺乏製造業。於是,南平市委、市政府決定,2007年7月,在浦城榮華山創立“榮華山產業組團”,作為南平市承接“長三角”製造業產業梯度轉移的前沿平台,以及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規劃總面積6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規劃20平方公里,重點建設輕紡工業園。
產業組團為何選址榮華山?這其中透著“向山要地”的智慧。在榮華山下百多平方公里範圍內,80%為低丘緩坡地,地形條件便於土地平整,能以高速度低成本形成規模效應。實踐證明,這種土地優勢已成為吸引“長三角”產業轉移的最大亮點。就拿溫州來說,土地是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然而,僅一山之隔的浦城不僅已經備下了20平方公里的廠房用地,每畝購地款僅2萬元,而且對於年納稅額達到500萬—2000萬元的企業,企業繳納的增值稅、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30%—50%還要以獎勵形式返還企業,這種優惠政策更是在溫州無法享有的。加上榮華山輕紡工業園區是福建的“北大門”,是福建距離“長三角”最近的一處產業平台,如今,已建成通車浦南、龍浦兩條高速公路,還有規劃建設中的浦建龍梅和衢寧高鐵,由浦城到武夷山和衢州機場都只有約1小時車程,到寧德三都澳港口僅180公里路程,形成了較大的區位和交通優勢。這些優勢便構成了榮華山招商引資的產業窪地。
徠有窪地才能集聚,有集聚方能壯大。榮華山這塊窪地如今已是浦城縣“敞開北大門,對接長三角”的一棵金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