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鎮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興隆鎮

興隆鎮隸屬牡丹江市東安區管轄。位於市境南部,牡丹江南岸,北臨市區,鎮政府駐地距市區5公里。

歷史


興隆鎮
興隆鎮
興隆鎮,原名“乜河”,古稱“尼葉赫”,滿語,為“水鴨子”之意。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清末,“乜河街面繁盛,商店、客棧、作坊遍布,往來客商,絡繹不絕”,隸屬寧古塔副都統管轄。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沙俄入侵,俄軍火燒“乜河街”。中華民國成立后,隸屬寧安縣乜河鄉管轄。東北淪陷后,1933年隸屬寧安縣乜河鎮保,1936年改稱興隆鎮。1937年劃歸牡丹江市,1939年設置興隆區。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仍為興隆區。1949年12月,劃歸海林縣,為第十區,后改為興隆區。1956年3月,將興隆區重又劃歸牡丹江市,設置興隆鄉。1958年4月,將興隆、勝利兩個鄉合併為興隆鄉。同年8月,將興隆、東村兩個鄉合併,改稱上遊人民公社,1959年末將原東村鄉劃出后,改稱興隆公社。1960年8月,併入市區東安人民公社,改為興隆分社。1962年1月,恢復興隆公社。1969年4月,改稱東方紅公社,1970年9月恢復興隆公社。1984年4月,改為興隆鄉。1985年5月,撤鄉設鎮,改為興隆鎮。2001年4月東村鄉與興隆鎮合併,稱興隆鎮至今。

經濟


興隆鎮轄區南部是崗坡地,土質較貧瘠;北部沿江為狹窄平原,土壤肥沃。全鎮總面積6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萬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薯類和秋白菜。鎮辦工業有機械廠、鋼窗廠、水泥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2.2億餘元。全鎮共轄大灣、躍進、大團、小團、嶺東、橋頭等11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990人;朝鮮、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佔16.5%。鎮政府駐地河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