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鎮

湖北省棗陽市下轄鎮

興隆鎮全鎮版圖面積187平方公里,現轄33個行政村,170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居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興隆鎮於1984年建制,是襄樊市和棗陽市的“東大門”,地處棗陽市東南18公里處,東與隨州石伏接壤,西連棗陽城區。漢丹鐵路漢十高速公路316國道穿境而過。

地形地貌

興隆鎮位於南襄盆地東部邊緣,屬於漢江流域,背靠桐柏山區,南接大洪山脈,地勢西高東低,地形以丘陵、崗地為主。

氣候特徵

興隆鎮屬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氣候過渡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雨適中,雨熱同季等特點,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越的氣候條件,年平均無霜期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區境內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時,年均氣溫15.1℃-16.9℃之間。

自然資源


由於地理位置和地形、氣候的限制,全鎮沒有大江大河,河流短小,流程短,流量受季節變化,沒有較大的洪澇災害。河流補給以降水和水庫調節為主,316國道以北分佈3大水庫-東郊水庫、西河水庫和華陽河水庫。
轄區內設有四條國家專用鐵路,建有五二O國家儲備庫、二七O武警支隊、糧食中轉站、興隆火車站、中鹽集團棗陽鹽硝廠、華陽河水庫管理處等8個國家、省、市級企事業單位,擁有年產三萬噸可供開採100年以上的地下鹽硝礦,儲藏量達5000萬立方的國家一級鐵道道軌石,2500萬立方的特1級優質花崗岩大理石,庫容總量達1億立方米的華陽河水庫等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全鎮版圖面積187平方公里,現轄33個行政村,170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居委會
興隆鎮下轄村:
興隆村劉畈村柏樹村大西村
旗杆村大廟村亢老灣村優良村
李樓村白土村紅花村柏灣村
烏金村陳崗村周台村耿橋村
萬樓村馮樓村大堰村馮崗村
靈廟村李廟村賀灣村中樓村
隨陽村竹林村陳樓村池灣村
堂灣村紫廟村新村村楊樓村
草寺村

人口民族


總人口5.8萬人,其中農業戶數11052戶,農業人口數50178人。
總人口56820
29104
27716
家庭戶戶數15802
家庭戶總人口(總)53752
家庭戶男27543
家庭戶女26209
0-14歲(總)14539
0-14歲男7596
0-14歲女6943
15-64歲(總)39005
15-64歲男19848
15-64歲女19157
65歲及以上(總)3276
65歲及以上男1660
65歲及以上女161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5466

經濟


農業

棗陽市
棗陽市
棗陽市興隆鎮是一個農業大鎮,有著棗陽糧袋子之稱,有耕地總面積6350公頃,其中水田3446公頃,旱地2904公頃。農業現已形成傳統糧食作物外的瓜、果、菜、養殖兩大主體產業并行發展之勢。瓜果產業形成了以沿316國道的優良村、白土村、紅花村、楊樓村為主體的優質桃生產基地和西瓜生產基地,已發展優質桃5000畝,西瓜常年面積約3000畝。近兩年,鎮政府扶持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台了許多優惠政策,並確立了養殖優質商品豬和優質鴨兩個養殖生豬主導品種。如今,全鎮已發展養殖專業村3個,專業組12個,養殖100頭以上大戶35戶,規模生豬養殖場3個,養鴨專業組15個,養鴨2000-10000隻以上的大戶20戶,累計投資達到5000多萬元。全鎮年可出欄生豬2萬頭以上,出售成品鴨20萬隻以上,出售鮮蛋38萬公斤,實現畜牧產值0.8億元。2004年全鎮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57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70元。2005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24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00元。

交通


興隆鎮依託316國道、漢十高速、漢丹複線鐵路等交通區位區勢,汽車運輸業發展迅猛,全鎮現擁有各類營運車輛2200多輛,有“湖北省第一運輸大鎮”之稱。其中大貨車達800多輛,在上海、廣州、海南、內蒙古、新疆、甘肅、雲南、浙江等地成立了汽車物流運輸中介組織,憑藉快捷的信息,冬季將南方的蔬菜、水果銷往北方,夏秋季將中西部果蔬銷往南北方,在全國形成了內蒙--廣西、新疆--海南兩條運輸走廊,年運輸貨物達10餘萬噸,汽車運輸業年可創利潤達6000多萬元。為了使汽運產業健康發展,做大做強,在鎮政府的合理引導下,該鎮以民營企業榮新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為龍頭,成功搭建了興隆鎮汽運產業平台,從駕駛員培訓、分期購車、代理辦證、稅費保險代辦、買賣轉讓中介、事故理賠等全方位形成了服務網路,從而加快了興隆汽運產業的發展壯大。豐富的石材資源造就了興隆另一亮點產業。自上世紀90年代,興隆霸山蘊藏的豐富石材資源被堪察后,1999年至今,在霸山已陸續建成大小石料廠8家,擁有各類工程機械50多台套,從業人員600多人,年可開發各類優質石料30多萬方,年創產值1000多萬元,實現利稅100多萬元,可實現地方財政年增收30餘萬元。

社會


教育

棗陽市興隆鎮萬樓小學棗陽市興隆鎮靈廟完全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中樓小學棗陽市興隆鎮白土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烏金完全小學棗陽市興隆鎮竹林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亢老灣小學棗陽市興隆鎮紫廟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優良小學棗陽市興隆鎮紅花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馮崗小學棗陽市興隆鎮耿橋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馮樓小學棗陽市興隆鎮草寺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周台小學棗陽市興隆鎮賀灣村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堂灣小學棗陽市興隆鎮陳樓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大堰小學棗陽市興隆鎮隨陽完小
棗陽市興隆鎮大廟小學棗陽市興隆鎮李樓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大西小學棗陽市興隆鎮楊樓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旗杆小學棗陽市興隆鎮柏樹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李廟小學棗陽市興隆鎮柏灣小學
棗陽市興隆鎮池灣小學

旅遊


九連墩
九連墩
九連墩古墓群: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棗陽城區東南約21公里處吳店鎮與興隆鎮交界處的一條南北向土岡上。南起唐家祠堂,北達劉家灣,綿延3公里,共有土冢9個,呈南北向排列,當地俗稱“九連墩”。據分析,墓群的時代可能為東周時期。九連墩戰國楚墓有四個突出特點:一是首次發現了楚墓有十一個古墓的陵園遺址;二是青銅四中鼎是科學發掘出的最大的鼎;各類樂器齊全,尤其是如此規模的成套木製樂器還是第一次;三是發現了1000多支竹簡,數量之多是少見的;四是車馬坑的規模為全國同類型之最,由此震驚國內外。
現該處建設走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的路子,已建景區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在一號車馬坑的原址上建成九連墩博物館,具體分古墓坑、車馬坑展室、文物陳列室、古樂演奏廳、楚文化圖片展覽廳,形成集放映、演示、真車馬現場表演、模擬文物出售等於一體的綜合配套服務設施;二是對其他8個古墓群實施封閉管理,進行整體性保護,景區以柏樹為主,在適當的地方規劃建設楚文化風情園、楚園民居、楚園農耕、楚國古戰場、楚國當地政治、經濟、文化復原等。按照國家三A級旅遊風景區的標準完善旅遊設施功能,形成吃、游、購、娛、行為一體的旅遊體系。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