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海頭鎮的結果 展開

海頭鎮

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下轄鎮

海頭鎮,是江蘇省重點鎮,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境內東北部,海州灣西岸。全鎮行政區域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44公頃,轄29個行政村,246個村民小組,8.2萬人口,總戶數2.49萬戶。區位交通條件優越,204國道、228國道、沿海高速公路、連鹽鐵路。同時,境內還擁有海頭港國家中心漁港連接四海。

2019年7月24日,海頭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2019年10月,海頭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海頭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頭鎮位於海州灣畔,是國務院首批沿海開放鎮。

自然資源


全鎮行政區域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55公頃。
境內擁有11.6公里長的海岸線,10米等深淺海域10萬畝,建有1萬畝梭子蟹、8000畝貝類、8000畝淡水、3000畝紫菜、2萬畝潮間帶貝類及4萬畝淺海域貝類六大養殖基地,是連雲港市“海淡水養殖之鄉”。建有水產育苗場54家,工廠化養殖場15家,養殖面積10萬平方米。境內擁有桑園6000畝,年產干繭400噸。境內龍王河流域黃砂儲量達1.5億立方米,而且質地優良,適合於各種建築用砂;境內硅資源儲量十分可觀。有著十分豐富的漁業資源。
海頭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境內有龍廟、古龍松、古漢墓遺址,有秦皇石刻、李斯碑,還曾出土炭化粳稻及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刀等。境內的海州灣旅遊度假區風景秀麗,與秦山島隔海相望。
建有水產育苗場54家,工廠化養殖場15家,養殖面積10萬平方米。
境內龍王河流域黃砂儲量達1.5億立方米,而且質地優良,適合於各種建築用砂;境內硅資源儲量十分可觀。
城鎮建設
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積極推進城鎮建設。鎮建成區面積418公頃,建成區總戶數7795戶,建成區人口23732人,建成區建房面積65公頃,公共綠地面積4.5公頃,人均住房面積23.2平方米。
江蘇省“文明鄉鎮”、“江蘇省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連雲港市“財政十強鄉鎮”,2005年度獲連雲港市“城鎮建設先進鎮”、贛榆區“工業八強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全鎮總面積84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246個村民小組。
行政區村民小組戶數人口自然村
海前村1713285060
海后村712864398
興庄村2016066341三合村、興前村、興后村、新河村
梁沙村55641770
李巷村108223205李巷村、趙沙村
匡口村34581782
海臍村106542610
小口村76062249
大崗村85802155大崗、莫村
南朱皋村138733960
北朱皋村1714185348北朱皋、董庄
馬庄村96332406馬庄、馬台
龍王廟村105502048
龍北村94801900倪村、尚庄村、唐家莊
胡村43231235東胡村、西胡村
吳家村4268995
鹽倉城村53731403鹽城村、西城村
城西村43401328高村、呂村
王村85041900東王村、西王村
白石頭村42601016
宅基村43151125
壘堆村53721340
垤上村75171922
朱尹村64291670穆朱尹村、陳朱尹村
王朱尹村53811421
龍河村128903390龍河村、大站村、大朱尹村
義合村75602039義合村、墩頭村、房村
龍南村74991881王場村、匡湖村
大官莊村117132770大官莊、徐營州、馬朱孟

人口民族


人口

海頭鎮位於海州灣畔,贛榆區境內中東部沿海,是國務院首批沿海開放鎮。全鎮行政區域79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積2944公頃,轄29個行政村,246個村民小組,76950人(2017年)。
在住人口8萬餘人,總戶數23612戶。

經濟


綜述

2011年實現GDP17.02億元,其中,一產80621萬元、二產55231萬元、三產35583萬元;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66.72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8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782元。
第三產業發展迅速。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060萬元,年末各項存款餘額21300萬元,貸款餘額18000萬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6900萬元。

工業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海頭鎮始終把工業作為第一要務抓緊抓好。全鎮擁有工業企業595家。2005年,全鎮工業投入50850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2640萬元,工業銷售收入162662萬元。在大慶、吉林等地建有多個建築施工工地,從業人員4000人,2005年全鎮建築業總收入達2億元。
根據海洋經濟的生產特點,海頭已發展了一批延生特色輕工業。
白廠絲。由浙江客商沈敘法投資興建的海興繅絲廠,年產3A級白廠絲280噸,並出口外國。
繩網加工。繩網加工是海頭鎮的傳統產業,現有繩網加工廠100餘家,大型繩網加工機組200餘台套,年產量達4萬噸,繩網加工聚集區已成為連雲港市最大的私營繩網加工區。
皮毛動物養殖。以梁沙的水貂、蘭狐,墩頭的貉子為主,全鎮現已擁有水貂10萬頭、蘭狐3萬頭、貉子1萬頭。
網織業。全鎮共有網織業幾十家,遍及絕大部分的村民小組,極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全鎮有重點企業20家,其中:中日合資連雲港神仙紫菜有限公司被江蘇省評為知名商標、市級龍頭企業;由福建龍岩客商蘇忠惠先生興建的連雲港福榆氯鹼化工有限公司總投資5000萬元,年產值4000萬元,利稅300萬元;由韓國榮山株式會社投資500萬美元興建的連雲港榮山陶瓷有限公司,年可創產值6000萬元人民幣,容納就業人數80人;由日本勝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小泉先生投資興建的連雲港有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投資100萬美元,生產儲藏蔬菜能力1400噸位,年加工能力6000噸,年創產值2000萬元;由浙江客商投資5000萬元興建的連雲港科新鐳射燙金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獨資企業,主要生產高檔防偽印刷材料等產品,年可創產值6000萬元,容納90人就業。

農業

近年來,海頭鎮高度重視並狠抓“三農”工作,毫不放鬆糧食生產,糧食產量穩中有增。2005年,全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3469畝,糧食播種面積43795畝,產量14959噸;油料播種面積8400畝,產量1806噸,蔬菜產量2516噸。水產品產量44250噸。2005年全鎮生豬飼養量達1.5萬頭,水貂10萬頭、藍狐3萬頭、貉子1萬頭,家禽飼養量38.4萬羽,有力地拉動了農民增收。年輸出勞動力2萬人以上

漁業

黃海之濱,海州灣畔,海頭鎮就紮根於黃海的這一頭。
海頭鎮11.6公里長的海岸線,這裡盛產各種海鮮,尤以黃魚、梭子蟹、東方對蝦、紫菜、貝類等海鮮珍品為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加之海頭人民的勤勞務實,已然將海頭的天然優勢發揮到最大化。
10米等深淺海域10萬畝,建有1萬畝梭子蟹、8000畝貝類、8000畝淡水、3000畝紫菜、2萬畝潮間帶貝類及4萬畝淺海域貝類六大養殖基地,是連雲港市“海淡水養殖之鄉”。現已形成遠洋捕撈、批發販運、深度加工等完整產業鏈。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海頭鎮擁有全國中心漁港海頭港,省一級群眾性漁港,遠洋捕撈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已發展遠洋捕撈船隻700餘艘,年水產品捕撈量1.15萬噸。境內的蘇魯海產品綜合批發市場日人流量5000多人,年產品交易量超20萬噸,被省發改委定為省重點農貿市場,還帶動了一支5000餘人的海產品經紀人隊伍,以魯南、蘇北為核心,輻射到華東、西北等地。
海頭鎮正逐漸發展為輻射全國的海產品生產流通重要樞紐。
產品加工
神仙紫菜。以中日合資連雲港神仙紫菜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紫菜加工區,年加工紫菜1.4億張,產值7000萬元;
蝦米加工。以李巷村為龍頭,全鎮有蝦米加工戶330戶,年加工蝦米5000噸。
海產品冷凍。全鎮有冷凍廠13家,年可加工水產品4.8萬噸,創產值1.4億元。
海產品養殖、加工。全鎮養殖面積7萬畝,其中:海水養殖5萬畝,淡水養殖2萬畝,養殖產量達4萬噸。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海頭鎮[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
水產育苗。全鎮育苗場73家,水體8.5萬方,年創產值3500萬元。

交通


境內有204國道、228國道、沿海高速公路、沿海公路、連鹽鐵路。同時,境內還擁有海頭港國家中心漁港連接四海。交通便捷,鎮內偏遠村莊已通有鎮村公交。

社會


教育

海頭鎮
海頭鎮
海頭鎮是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鄉鎮,學校20餘所,教師800餘人,在校生總數17749人,鎮高級中學是江蘇省重點高中,本科上線總數、重點本科上線數連續四年居全區省級重點中學第一;中心小學是省實驗小學,全鎮教育事業達到省教育現代化標準。海頭高級中學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國家和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江蘇省和諧校園。

醫療衛生

全鎮有醫院2所,分別是龍河衛生院和海頭中心衛生院,鎮中心衛生院多次為國家、省、市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提供現場。計劃生育工作進一步規範,全鎮計劃生育率達94.1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2‰以內。全鎮有線電視入戶率82%,名列全區前茅。
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加快推進鎮村一體化進程,老鎮區功能提升,新鎮區拉開框架,鎮村面貌日新月異。鎮區建成面積3.76平方公里,人口2.69萬,鎮區綠化覆蓋率65%。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9.8公里。已經實現“村村通”。

社會保障

全鎮有線電視入戶率60.3%。鎮敬老院是省級文明敬老院。寬頻入村率100%。

旅遊


海頭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境內有龍廟、古龍松、古漢墓遺址,有秦皇石刻、李斯碑,還曾出土炭化粳稻及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刀等。境內的海州灣旅遊度假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光照充足,擁有江蘇省最大的優質沙灘,灘寬潮穩,金沙綿延,密林蔥鬱,空氣新鮮,具備當今世界海岸旅遊要求的海洋、沙灘、空氣、陽光、綠色等優越條件,被譽為江蘇的“北戴河”。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海頭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2月,海頭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海頭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全國文明先進鎮、江蘇省“文明鄉鎮”、“江蘇省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江蘇省文明鄉鎮標兵”連雲港市文明鎮、連雲港市“城鎮建設先進鎮”、市“鄉鎮企業十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