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元素

鉑元素

第一電離能9.0電子伏特。熔點1772℃,沸點3827℃。密度21.46克/厘米3。銀白色金屬,質柔軟,有延展性。

化學信息


元素名稱:鉑
元素符號:Pt
元素序號:78
元素原子量:195.1
元素類型:金屬
發現人:烏羅阿(Ulloa)
發現年代:1935年
發現過程:
由西班牙人烏羅阿(Ulloa)和武德(Wood)分別於1935年和1941年發現。

元素描述


晶體結構為面心立方體。鉑有很高的化學穩定性,除溶於王水和熔融的鹼外,還溶於鹽酸和過氧化氫、鹽酸和高氯酸的混合物中。不與一般強酸、鹼和其他試劑作用。化合價為+2、+4和+6。
元素來源:
在自然界中常以自然礦狀態存在,極為分散。多用原鉑礦富積、萃取而獲得。
元素用途:
鉑由於有很高的化學穩定性和催化活性,因此,應用很廣。多用來製造耐腐蝕的化學儀器,如各種反應器皿、蒸發皿坩堝、電極、鉑網等,鉑和鉑銠合金常用作熱電偶,來測定1200~1750℃的溫度。在化學工業中常用作催化劑。

元素輔助資料


鉑和它的同系金屬——釕、銠、鈀、鋨、銥和金一樣,幾乎完全成單質狀態存在於自然界中。它們在地殼中的含量也和金相近,且它們的化學惰性和金比較也不相上下,但是人們發現並使用它們卻遠在金后。它們在自然界中的極度分散和它們的高熔點,可能是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至今發現的最大的天然鉑塊是9.6千克。鉑的熔點1772℃,釕的熔點2310℃,銠的熔點1966℃,鈀的熔點1552℃,鋨的熔點2054℃,銥的熔點2410℃,而金的熔點是1063℃。

歷史


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卻早已經利用鉑和金的合金製成裝飾品。由於鉑在鉑系礦物中的含量比其他元素的含量大的多,因而它是鉑系元素中首先被發現的。
在歐洲首先提到鉑的可能是法國礦物學家斯卡里吉在1557年發表的著述中。他講到所有金屬都能熔化,但有一種墨西哥和達里南Darian(今巴拿馬)礦里的一種金屬不能熔化。這可以認為是指鉑。
18世紀中葉,南美洲的鉑礦傳到歐洲一些學者手中,他們對鉑進行了研究。不少學者認為鉑不是一種純金屬,而是金、鐵和汞的合金,還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半金屬。1752年瑞典化學家謝斐爾肯定它是一種獨立的金屬,稱它為aurumalbum(白金)。
1789年拉瓦錫發表他制定的元素表,鉑被列入其中。現今鉑的拉丁名稱是platinum,元素符號是Pt。